高中政治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第一课《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公开课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第一课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议题一
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基本国情
主要矛盾
两大历史任务
一、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1.鸦片战争前中西对比
对内实行封建专制统治,对外采取闭关锁国政策,社会发展近乎停滞。
中国 政治腐败,军备废弛,财政拮据,社会动荡,危机四伏
1898.6.11
1899-1900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103天) 义和团运动
中国近代史上旧 民主主义革命的 序幕,农民的平 均主义思想
自强运动,刺 激民族资本主 义的产生
爱国救亡运动, 政治改革,思
"扶清灭洋"
想启蒙
的农民运动
1901-1911 清末新政
1912 辛亥革命
经济和政治体 制改革运动
资产阶 级革命
西方 国家
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实现机器大生产。
落后就要挨打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一、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2.近代中国基本国情
1840年 鸦片战争
1856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开始沦为半殖民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地半封建社会
会程度加深
1883年 中法战争
半殖民地——形式上是独立的国家,实际上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 等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 半封建——形式上任然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 已经逐渐现代化,资本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不断发展。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资产阶级和 无产阶段的矛盾
帝国主义和 中华民族的矛盾
1921年 中国共产党
成立
工人阶级登 上历史舞台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出现的三种建国方案
先后以北洋军阀和国民党 统治为代表,极力维护地 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统 治,让中国继续走半殖民 地半封建的道路。
抛弃了
以某些中间派和中间 人士为代表,幻想建 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 的道路。
无法实现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阶级矛盾)
(人民——受封建军阀、官僚资本主义家的剥削,民不聊 生。)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随堂检测
• 1.1840年以后,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 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勒索大量战争赔款,直接割占中国大 片领土。设立租界,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列强严重破坏了中 国领土完整和中国的主权。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有多 重矛盾,其中的主要矛盾( )
帝国主义 国家争夺对 中国控制权的矛盾
近代中国面临的 多重矛盾
封建统治 阶级内部各集团、 派系之间的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 大众之间的矛盾
……
一、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3.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民族矛盾)
(国家——受到帝国主义侵略,国家贫困落后。 人民——受帝国主义侵略者,民不聊生)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出现的三种建国方案
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主张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 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 社会主义。
赢得拥护
第三种方案
随堂检测
•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 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 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党的诞生( )
中国西南门户 洞开
1894年 甲午中日战争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程度大大加深
1900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彻底沦为半殖解决近代中国一切 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一、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名词点击
二、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1921年7月,中 国共产党诞生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中国共 产党的
成立
中国人民在斗争中有了 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
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
中国共产党的方案在历史和 人民的检验中脱颖而出,最
终成为唯一正确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执政,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基本 国情
主要 矛盾
决定 决定
历史任务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 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彻底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实现 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议题二
探索与尝试:三种建国方案
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1851-1864 太平天国运动
1861-1891
• ①让中国人民在斗争中有了主心骨 • ②让中国人民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 • ③标志着工人阶级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 ④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答案】A
议题三
真理总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 新中国
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基础
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中国共产党对革命的贡献
为什么革命
怎样革命
革命成就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 目标:实现共产主义 历史使命: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
•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 •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 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 【答案】B
一、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4.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
①
社会条件
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渐成为双半社会,社会结构和阶级结构也发生变化。
② 思想基础 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③ 阶级基础: 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成为反帝反封建的领导力量。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 对“为什么革命、怎样革命”的根本问题给出了正确的答案
第一种方案
第二种方案
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主 张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 共和国,经过新民主主义 走向社会主义。
第三种方案
二、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各阶级的弱点
一是没有认清革命的目的和对象; 二是没有广泛发动人民群众,未形成有组织的、 持久的群众运动。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第一课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议题一
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基本国情
主要矛盾
两大历史任务
一、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1.鸦片战争前中西对比
对内实行封建专制统治,对外采取闭关锁国政策,社会发展近乎停滞。
中国 政治腐败,军备废弛,财政拮据,社会动荡,危机四伏
1898.6.11
1899-1900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103天) 义和团运动
中国近代史上旧 民主主义革命的 序幕,农民的平 均主义思想
自强运动,刺 激民族资本主 义的产生
爱国救亡运动, 政治改革,思
"扶清灭洋"
想启蒙
的农民运动
1901-1911 清末新政
1912 辛亥革命
经济和政治体 制改革运动
资产阶 级革命
西方 国家
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实现机器大生产。
落后就要挨打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一、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2.近代中国基本国情
1840年 鸦片战争
1856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开始沦为半殖民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地半封建社会
会程度加深
1883年 中法战争
半殖民地——形式上是独立的国家,实际上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 等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 半封建——形式上任然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 已经逐渐现代化,资本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不断发展。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资产阶级和 无产阶段的矛盾
帝国主义和 中华民族的矛盾
1921年 中国共产党
成立
工人阶级登 上历史舞台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出现的三种建国方案
先后以北洋军阀和国民党 统治为代表,极力维护地 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统 治,让中国继续走半殖民 地半封建的道路。
抛弃了
以某些中间派和中间 人士为代表,幻想建 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 的道路。
无法实现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阶级矛盾)
(人民——受封建军阀、官僚资本主义家的剥削,民不聊 生。)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随堂检测
• 1.1840年以后,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 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勒索大量战争赔款,直接割占中国大 片领土。设立租界,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列强严重破坏了中 国领土完整和中国的主权。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有多 重矛盾,其中的主要矛盾( )
帝国主义 国家争夺对 中国控制权的矛盾
近代中国面临的 多重矛盾
封建统治 阶级内部各集团、 派系之间的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 大众之间的矛盾
……
一、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3.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民族矛盾)
(国家——受到帝国主义侵略,国家贫困落后。 人民——受帝国主义侵略者,民不聊生)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出现的三种建国方案
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主张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 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 社会主义。
赢得拥护
第三种方案
随堂检测
•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 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 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党的诞生( )
中国西南门户 洞开
1894年 甲午中日战争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程度大大加深
1900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彻底沦为半殖解决近代中国一切 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一、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名词点击
二、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1921年7月,中 国共产党诞生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中国共 产党的
成立
中国人民在斗争中有了 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
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
中国共产党的方案在历史和 人民的检验中脱颖而出,最
终成为唯一正确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执政,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基本 国情
主要 矛盾
决定 决定
历史任务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 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彻底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实现 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议题二
探索与尝试:三种建国方案
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1851-1864 太平天国运动
1861-1891
• ①让中国人民在斗争中有了主心骨 • ②让中国人民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 • ③标志着工人阶级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 ④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答案】A
议题三
真理总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 新中国
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基础
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中国共产党对革命的贡献
为什么革命
怎样革命
革命成就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 目标:实现共产主义 历史使命: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
•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 •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 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 【答案】B
一、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4.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
①
社会条件
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渐成为双半社会,社会结构和阶级结构也发生变化。
② 思想基础 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③ 阶级基础: 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成为反帝反封建的领导力量。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 对“为什么革命、怎样革命”的根本问题给出了正确的答案
第一种方案
第二种方案
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主 张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 共和国,经过新民主主义 走向社会主义。
第三种方案
二、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各阶级的弱点
一是没有认清革命的目的和对象; 二是没有广泛发动人民群众,未形成有组织的、 持久的群众运动。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