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名著选读《白洋淀纪事》知识点总结与练习题汇编(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名著选读《白洋淀纪事》知识点总结与练习题汇编
一、作品简介
《白洋淀纪事》是孙犁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小说、散文选集, 曾被评为“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 包括作者从1939年到1950年所写的绝大部分短篇小说、散文、特写、通讯等, 主要表现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冀中、冀西地区人民的斗争和生活, 赞颂了他们热爱祖国、淳朴善良、机智勇敢等精神品质, 深情讴歌了战争年代的人情美、人性美。

按时间先后顺序编排, 选录了《芦花荡》《荷花淀》《光荣》《嘱咐》《采蒲台的苇》等四十篇经典作品《荷花淀》与《芦花荡》这对“姊妹篇”是其中最负盛名的作品。

本书在叙事的同时注重写景和抒情, 充满诗情画意, 代表作《荷花淀》有“诗体小说”之称。

二、作者简介
孙犁(1913—2002), 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人, 原名孙树勋, 曾用笔名芸夫, “孙犁”是他参加抗日战争后开始使用的笔名, 现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 他和作家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房树民等, 在创作风格上有共同的特点, 被称之为“荷花淀”派。

十二岁岁开始接受新文学, 1927年开始文学创作, 1945年发表短篇小说代表作《荷花淀》。

“七七”事变前夕,在白洋淀地方小学教书,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步人文坛。

著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 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 中篇小说《铁木前传》, 文学评论集《文学短论》等。

孙犁的作品极具特色, 清新自然、朴素洗练, 茅盾称之为“多风趣而不落轻佻”。

三、篇章概括
习题精选
一、选择题
1.下面不属于《白洋淀纪事》的一项是( D )
A.《芦花荡》
B.《荷花淀》
C.《光荣》
D.《哦, 香雪》
2.下面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C )
A.《白洋淀纪事》一书的作者是孙犁, 他是“山药蛋派”代表作家。

B.《荷花淀》主要讲一个老头子护送姐妹两人坐船, 姐姐被日本鬼子打伤, 老头子设计将鬼子杀死在白洋淀里。

C.《山地回忆》中我送给阜平农民代表几匹布。

回忆以前, “我”住在他家里, 他女儿给“我”织了一双袜子, 一家人用贩枣子赚来的钱给女儿买了一张织布机。

D.《吴召儿》中为了躲避扫荡, 吴召儿带领我们躲到太行山上她大姨家。

吴召儿为了阻击敌人翻穿棉袄, 作者把她比作一只小白山羊, 在山上奔跑, 她里面的红棉袄, 被风吹卷, 作者把这比作从她身上撤出的一朵朵的火花。

3.水生说: “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

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

”女人低着头说: “你总是很积极的。

”对文中“总是”一词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C )
A. 表明水生嫂对水生由衷的赞扬。

B. 表明水生嫂的埋怨情绪。

C. 表明水生嫂当时又自豪又埋怨的情绪。

D. 侧面表现了水生等战士的爱国热情。

4.下面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
A.《芦花荡》中老头子很喜欢的两个孩子: 大的叫大菱, 小的叫二菱。

B.老头子说:“他们打伤了你, 流了这么多血, 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

”这表现了老头子具有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

C.那小的觉得有一股热热的东西流到自己脸上来, 连忙爬起来, 把大的抱在自己怀里, 带着哭声向老头子喊: “她挂花了!”“挂花”的意思是她“死”了。

D.“在淀里, 像一片苇叶, 直奔着东南去了。

”运用比喻手法, 将小船比作一片苇叶, 突出小船轻快的特点, 老头子撑船技术的娴熟和行踪神出鬼没。

5.结合语境分析理解下列人物对话所表现的性格特点, 选出对应正确的一项( A )
①乖巧伶俐②憨厚质朴③忸怩羞涩④谨慎稳重
a. “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

我不拖尾巴, 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b. “我有句要紧的话, 得和他说说。


c. “听他说, 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
d.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 我们快去快回来。


e.“我本来不想去, 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A. a①b②c④d②e③
B. a①b①c④d②e③
C. a③b②c④d②e③
D. a①b②c②d④e③
6.语句重音可以突出句中人物的特殊感情。

从下列对例句重读词语的分析中, 选出最恰当地表现水生嫂当时心情的一项( B )
例句: 女人抬头笑着问: “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
A. “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
B. “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
C. “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
D. “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
7. 下面判断有错误的一项是( B )
A. 小说《荷花淀》选自孙犁文集《白洋淀纪事》。

B. 《荷花淀》细致地描述了白洋淀地区人民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斗争生活, 主要人物是一群青年妇女。

C.《荷花淀》采用纵剖面的方法, 按照时间的顺序, 重点描写了夫妻话别、敌我遭遇、助夫杀敌三个片断。

D.写景清新, 细节生动, 对话传神, 这几点是《荷花淀》的主要艺术特色。

二、判断题
1.“几个女人有点失望, 也有些伤心, 各人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

”其中“狠心贼”是反语, 表现了她们对丈夫的思念。

(√)
2.《荷花淀》不仅刻画了一群青年农村妇女的形象, 还通过大量的正面描写展现了水生等人的坚强、勇敢、乐观的精神面貌。

(×)
3.《荷花淀》中细节描写也很传神, 起到了使人物形象丰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如在写水生嫂听到水生要去参军时“手指震动了一下”, 说明她听到消息后心灵受到了巨大的震动, 手被划破了, 于是后面自然写她下意识地“放到嘴里吮了一下”。

(×)
4、《荷花淀》这篇小说的人物刻画和情节发展, 是以时间为序, 疏密有致地展开的。

在时间上由夏到秋, 由秋到冬;在空间上由水生家写到村上, 由村上写到淀上。

在这大跨度的时空中, 作者重点描写了夫妻话别、探夫遇敌、助夫杀敌三个典型场面。

(√)
三、简答题
1.《芦花荡》为什么以“芦花荡”为题?文中的老人有什么特点?
答:①芦花荡表现了环境的美丽, 有助于烘托人物形象。

抗日战士通过芦花荡复杂的地形战胜鬼子, 让情节更真实。

②文中的老人是一个:干练、机警、勇敢、机智、爱憎分明
, 又过于自尊、自信的人。

2.请用四字短语概括《芦花荡》的情节。

答:英雄老人, 屡破封锁→护送女孩, 大意失手→设计复仇, 严惩鬼子
3.《荷花淀》的线索是什么?请简要概括其故事情节。

答:《荷花淀》以丈夫参军打仗为线索, 精心组织了“送夫”“寻夫”“奇遇”“学夫”等情节。

4.小说描写战争, 但文中不见断壁残垣, 而是一派秀美的白洋淀风光。

作者这样写对表达主题有什么作用?
答:小说赞颂了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人民英勇抗日的精神。

描写白洋淀秀美的风
光, 一方面, 衬托这种向上、乐观的精神, 与人情美构成美的画面;另一方面, 也暗示美好家园决不容敌人践踏。

5.请结合相关情节分析一下水生嫂人物形象的特点。

答:作为一个家庭主妇, 水生嫂是一个心灵手巧、勤劳能干、任劳任怨、踏实孝顺、情深意重的贤内助形象;作为游击组长的妻子, 水生嫂又是一个心细的、隐忍坚强的、懂大局、识大体、觉悟高的形象。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D
2.C(A应为荷花淀派B应为芦花荡D应为大姑家)
3.C
4.C(挂花的意思应为受伤)
5. A
6. B(A项强调时间; C项强调时间晚;D项则含责怪之意, 不符合人物心情)
7. B(抗日战争时期)
二、判断题
1.正确。

2.错误。

3.错误。

4.正确。

2. 首先: 英雄老人, 屡破封锁其次: 护送女孩, 大意失手最后: 设计复仇, 严惩鬼子
3.4.5.水生嫂形象的特殊性, 个别性, 和鲜活性。

(1)文章中写道“女人坐在小院当中, 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

苇眉子又薄又细, 在她怀里跳跃着”还说不久就编成了一大片。

这描绘了女人劳动的场景, 跳跃着, 一大片, 表现了女人心灵手巧, 干活的熟练和劳动的快乐。

而这些劳动是在月亮升起来之后, 又说明了女人的勤劳能干。

在丈夫晚归后, 不时往淀里张望, 开着大门等着丈夫归来, 表明了对丈夫的关心。

而她的深情也为她后来和村里女人一起去看丈夫的情节, 埋下了伏笔。

而水生明知道家里需要他还要走, 充分说明了他对妻子的信任。

千斤的担子你先担……这些都从侧面说明了水生嫂的贤内助形象。

(2)水生对妻子笑, 女人看出她笑的不正常。

表明了她的心细。

而她的心细也为她后来知道水生的去处, 并能顺理成章的寻夫埋下了伏笔。

后来他们遇到了鬼子, 在游击队帮助解决
战斗的时候, 只有水生的女人认出从她们船底冒出的人是水生。

这也更进一步说明了她的心细和聪明。

当水生对她说要到大部队上去了, 这个消息是震惊的, 所以她手指震动一下, 被苇眉子划破了手。

但是她没有哭闹, 没有埋怨, 只是手指一动和后来的低着头说, 都表明了她是隐忍坚强的。

她的心里不想让水生走, 家里也离不开水生, 但在水生的进一步说明后, 她的鼻子有些酸, 但并没有哭, 又进一步表明了她的坚强。

而鸡叫的时候水生才回来, 女人还是在院子里等他。

说明女人经过一夜的思想斗争, 一夜没睡。

而她只是说你嘱咐我几句话吧, 她知道未来的担子很重, 但她并没有出口阻拦, 又一次说明了她的隐忍坚强。

也从侧面吐出来她的顾大局、识大体。

你走, 我不拦你, 也说明了水生嫂顾大局、识大体的特点。

当水生说被敌人抓住时, 要和他拼命。

明明是生死诀别, 女人只是流泪答应。

说明了她隐忍坚强, 顾大局、识大体。

总之, 水生嫂是一个朴实生动的、战斗的、充满人情、人性美的青年妇女形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