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孝老爱亲最美家庭事迹材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孝⽼爱亲最美家庭事迹材料
2022孝⽼爱亲最美家庭事迹材料(通⽤13篇)
在⽇复⼀⽇的学习、⼯作或⽣活中,⼤家对事迹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事迹是为了表扬先进、弘扬正⽓、推动⼯作,对⼯作、学习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先进⼈物的优秀事迹如实记载和反映的书⾯材料。

那么拟定事迹真的很难吗?下⾯是⼩编整理的2022孝⽼爱亲最美家庭事迹材料(通⽤1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2022孝⽼爱亲最美家庭事迹材料1
⿍⼭街道⾼⽛村打⽯岗经济合作社张泽云、吴发芳家庭,虽然普通,但堪称最美家庭。

这是⼀个拥有着⼀个幸福的五⼝之家,夫妻俩、两位⽼婆婆,⼀个⼥⼉。

她的家庭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全家⼈⽤⾃⼰的勤劳、朴实和宽容守护着最真实的幸福,享受着最舒⼼的⽣活。

数⼗年来,夫妻俩共同努⼒,建⽴起了⼀个和谐美满的家庭。

⼀家⼈勤劳善良,乐于助⼈,⼥⼉懂事好学,受到了乡邻们的⼀致称赞和好评。

互敬互爱是家庭幸福的基础,也是家庭美丽幸福的源泉。

婚后⼏⼗年来,夫妻俩在⽣产⽣活中相互照顾、相互信任,相互⽀持,共同孝敬⽼⼈,照顾⼥⼉;如今,夫妻俩都六⼗多岁了,不但要照顾年近九⼗的婆婆,还把⼀百多岁娘家⽼妈妈接到⾃家照顾。

端饭递⽔,洗脸抹汗,嘘寒问暖,尽责尽孝,⽆微不⾄。

每当看到两位⽼⼈如同孩⼦般童真的笑脸,夫妻俩如同吃了蜜糖⼀样的甜。

每逢农忙时,挖地种菜,为花椒修枝剪叶、施肥浇⽔,夫妻俩往往从凌晨三四点就要出门,除了回家照顾⽼⼈,⼀忙就忙到中午,虽然劳累但因为拥有⼀个温暖⽽幸福的家庭让他们倍感欣慰。

为了⽼⼈和孩⼦能幸福快乐,夫妻俩付出什么都在所不惜,⼼⽢情愿。

说起⼥⼉张利,是吴安芳和丈夫最⼤的骄傲。

⼥⼉从⼩就⾮常听话懂事,平时在家,扫地、做饭等家务都帮忙分担,若是碰上农忙的时候,更是会主动地去帮忙。

吴安芳经常说:“⾃⼰再苦再累不算什么,只要孩⼦们有出息,⾃⼰就⼼满意⾜了”。

虽然家庭⽣活并不富裕,但在这对农村夫妇的⼼中都有⼀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把孩⼦培养成为⼀个有出息的⼈。

为了供孩⼦读书,夫妻倆⼀门⼼思扎进庄稼地,为的就是庄稼收成能好点,多赚点⼉钱,供孩⼦们读书。

同时夫妻俩也很注重家庭环境对孩⼦的教育,他们以⾝作则,孝敬⽼⼈,邻⾥和睦,为的就是给孩⼦做好榜样,使她能成为⼀个正直善良的⼈。

在他们⼼中,孩⼦才是他们的希望,⾃⼰苦点累点都没关系,只要孩⼦有出息,他们这⼼⾥才踏实,⽇⼦才更有盼头⼉。

⼥⼉也在他们的关爱和呵护下茁壮成长起来。

功夫不负有⼼⼈,夫妇俩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

⼥⼉张利⼏年前以优异的成绩考⼊北京⼤学,现留学美国。

虽然⼥⼉在家的时间少了,但是在外的她总是常打电话回来关⼼两位婆婆的健康,提醒⾃⼰的⽗母注意⾝体,每当节假⽇回家时总带些好吃好⽤的礼物回来孝敬他们。

看到孩⼦如此孝顺,夫妻俩⼼⾥总是美滋滋的。

乡邻们有时会问起他们关于如何教育孩⼦的问题,吴安芳觉得⾔传⾝教,做好⾏动表率⾮常重要,与其说教孩⼦⼗句,不如⽗母认认真真做⼀件。

他们任劳任怨、勤俭持家、肯于吃苦以及尊⽼爱幼,给孩⼦做了个好榜样。

幸福美满家庭的建⽴离不开和乡邻们的和睦相处。

在对待邻⾥关系上,他们全家⼈都⼀直坚持着“邻⾥关系亲如弟兄,情同⼿⾜”的理念,邻居家只要谁有了困难,他们知道的,就⼀定会伸出友爱之⼿,主动去帮助⼤家,为⼤家排忧解难,只有⼤家都幸福了,才是真正的幸福。

“家和万事兴”,⼀个和睦的家庭,之所以和睦,张泽云总结出⼀条经验就是“真诚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

相识是⼀种缘份,⽽能在同⼀屋檐下共度⼀⽣,则是上辈⼦修来的福⽓,所以夫妻俩经常告慰⾃⼰要懂得知⾜常乐,善待⾃⼰与家⼈,⽽他们的努⼒也让他们收获了幸福和温暖。

夫妻俩⽤孝⼼,爱⼼、真⼼演绎了⼩家庭最温馨的幸福,诠释了平凡的伟⼤,朴实的珍贵,幸福的最真实内涵。

2022孝⽼爱亲最美家庭事迹材料2
许银华和郭毅端夫妇在百忙之中不忘对⼥⼉⽤⼼教育,把⼥⼉许悦培养成⼀个积极进取、品学兼优的孩⼦。

许悦多次被评为漳州、龙海和⽯码中⼼⼩学的”三好学⽣“。

在⼩学五年级时,成为福建电视台少⼉频道擂主驾到栏⽬开播以来演唱组⾸位通关擂主,签约成为福建少⼉频道形象⼩天使。

同年,通过层层选拔,⼊选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办的”。

⼀、尊重孩⼦选择,勉励持之以恒。

在孩⼦的兴趣爱好⽅⾯,他们尊重孩⼦的选择,从许多业余兴趣爱好中筛选出声乐和钢琴。

在孩⼦⾯对困难挫折时,他们⿎励孩⼦要有克服困难的勇⽓,将学习当作⼀种快乐之事,要有持之以恒之⼼。

在⽗母⿎励和陪伴下,从⼩学⼀年级暑假⼀直坚持到现在,⽗母和孩⼦都不轻易放弃学习和锻炼的机会。

功夫不负有⼼⼈,现在的许悦已经是福建的⼩歌星了。

⼆、关注阶段成长,分享快乐⽣活。

他们尊重孩⼦的想法,不仅仅关⼼她的⾝体成长,同时更关⼼孩⼦的⼼理成长。

他们经常主动和孩⼦交流对学习、⽣活中⼀些问题的看法,给孩⼦营造⽐较宽松的成长环境,让孩⼦更愿意跟他们分享⽣活中的喜怒哀乐。

如刚进⼊新学校,孩⼦会把⾃⼰的所见所闻包括⼼理的委屈跟他们诉说,这时他们抓住时机,⿎励孩⼦要积极参加班级⼯作,团结同学,尊敬师长,引导孩⼦要扬长避短,善于发现同学的优点,相互学习,给予了孩⼦满满的正能量。

三、赏识互助学习,培养独⽴⾃主。

在家庭教育中,他们始终认为,家长是孩⼦的榜样,孩⼦也是家长们的学习对象;在孩⼦的学习上,有⿎励,有批评,但从不责怪,也不把她与别⼈作⽐较,⽽是根据⾃⼰的特点明确⽬标和⽅向,让孩⼦保持童⼼,拥有爱⼼。

他们经常对孩⼦说:“⽗母不要求你成绩最优秀,但⼀定要⾃信、开⼼,懂得欣赏别⼈,有爱⼼。

”他们⿎励孩⼦独⽴,⼤胆让孩⼦做⼒所能及的事。

⽇常⽣活中,许悦⽆论晾⾐服、洗碗、拖地,还是煮饭,样样拿⼿。

在每⼀次的节⽬表演和⽐赛中她独⾃准备和整理好服装等道具。

上学前的相关⽂具书籍准备,也从不⽤⽗母为她操⼼。

尤其是东南亚巡演之⾏,服装、⽣活⽤品等⾏李都能独⾃整理成箱并⼀件不落地带回来。

独⽴⾃主的⽣活能⼒,让孩⼦更胜⼀筹。

四、正确对待成绩,学习永⽆⽌境。

⾝经百战的许悦已获奖⽆数,是同学们⼼⽬中⾃信的⼩明星。

这时,他们经常提醒孩⼦,成绩是对她昨天努⼒结果的检验,已成为历史,我们必须正确对待成绩,⽴⾜现在,继续努⼒,争取明天超越今天。

他们家是⼀个学习氛围浓厚的家庭,茶余饭后,他们经常在⼀起读书,帮助孩⼦提⾼明辨是⾮能⼒。

这样⼤家多交流,家庭更和睦,孩⼦的知识也不再局限于语、数、英,在⽣活中也更容易与别⼈交流,学习更⾃信。

孩⼦教育是⼀门学问,孩⼦能全⾯发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寻求⼀种适合⾃⼰孩⼦的⽅法,才能让孩⼦成为⼀个全⾯发展、快乐⽣活的⼩天使。

2022孝⽼爱亲最美家庭事迹材料3
俗话说:忠厚传家远,家和万事兴。

在花⽯峡镇吉⽇迈村,提起村民卓青⼀家,那是⼈⼈羡慕的幸福之家,全家共6⼝⼈,上有两位⽼⼈,还有⼀双⼉⼥,家庭和睦,⽗慈⼦孝,受到全村⼈的⼀致好评。

知法、懂法、守法、⽤法,积极拥护和遵守村规民约。

卓青⼀家⼀直积极执⾏村委会有关规定,参加村委会组织的各项活动,配合村委会完成村⾥的各项⼯作⽬标。

在村硬化道路期间,因⼯作需要需占⽤其部分⼟地,全家⼈⼆话不说,主动配合⼯作⼈员,完成清理整治⼯作,牺牲⼩我,顾全⼤局,起到良好的模范带头作⽤,使村委会硬化道路⼯作顺利完成;卓青⼀家坚决抵制赌博、打架⽃殴、聚众闹事等⾏为,勇于同歪风邪⽓做⽃争,宣传积极向上的良好的社会风⽓。

在完成本职⼯作的同时,卓青还努⼒做⼀个“好⼉⼦,好丈夫,好⽗亲”,协调好家庭事务,使整个家庭和谐融洽,和睦相处。

他把空余时间都留给了家⼈,陪伴家⼈,就算只是⼀家⼈在⼀起聊天,那也是他⼼中最幸福快乐的时光。

⾝为⼀家之主,他以宽容和理解善待每⼀位家庭成员,做到“多⼀点理解,多⼀点关怀”。

作为⼉⼦,他尊敬⽼⼈,关⼼⽼⼈,孝顺⽼⼈。

在忙碌的⼯作过程中他仍然坚持抽空陪伴他⼈,是出了名的孝⼦;作为丈夫,他爱护妻⼦,与妻⼦相互关⼼,互相扶持,夫妻感情融洽,从不为⼩事争吵;作为⽗亲,他以⾝作则,注重对⼉⼥的教育,培养孩⼦节俭、谦逊、⾃强的良好品质,教育他们独⽴⾃主、学会做事、学会做⼈,做⼀个对社会有贡献的⼈。

积极帮助、团结邻⾥。

不管谁家有困难,卓青⼀家⼈总是伸出援助之⼿。

2017年3⽉份的⼀天,村民罗保因车祸死亡,其上有⽼,下有⼩,⼀下⼦失去了家⾥的顶梁柱,使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得知情况后,卓青⼀家⼈⽴即赶去帮忙解决问题,安慰⽼⼈孩⼦,送去钱物,这种做法得到了全村群众的⼀致认可。

不只是邻⾥之间和睦相处,卓青⼀家⼈不管⾛到哪⼉,都能和群众打成⼀⽚,受到群众的好评。

牵⼿相伴⼏⼗个春夏秋冬,卓青夫妻俩相濡以沫、风⾬同⾈,⼀同克服了⽣活中的种种困难,夫妻俩从没因⽣活琐事红过脸、吵过嘴,他们⽤⾃⼰的真诚、善良和孝⼼换来了家庭的美满、幸福。

卓青⼀家⽤⾃⼰的实际⾏动诠释着⽂明和谐家庭的深刻内涵。

2022孝⽼爱亲最美家庭事迹材料4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最美家庭⼀定有最动⼈的风景、最优良的家风,王永⾰夫妻结婚多年来,夫妻恩爱,孝敬⽼⼈,热⼼助⼈,邻⾥和睦。

他们⽤平凡⽣活中的点点滴滴诠释了家与爱的真谛。

奋⽃、严谨、孝⽼是王永⾰家庭的关键词。

⼀、奋⽃。

户主王永⾰1990年进⼊综合执法局⼯作,时任中队长,任职期间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受到领导的器重和同事的赞誉,由于⼯作成绩突出还连续多年荣获"先进个⼈"的荣誉称号。

妻⼦张会超1988年参加⼯作,就职于⽯化供销公
司,1991年因公司效益不好⽽下岗,她并未因此消沉,⽽是积极地⾃主创业,在1991年⾄1995年之间的五年当中,她先后开
过⾃⾏车专卖店,做过酒代理,开过电话亭,还跑过出租,她勤奋⾃强的事迹影响着她⾝边的很多⼈,她的丈夫王永⾰和⼉⼦王思都在背后默默地⽀持她,做她坚强的后盾,在1995年她开办了物业公司,2005年⾄今在美景嘉园经营恒中物业公司,任总经理和法⼈代表,公司⾃成⽴以来,经营有⽅,管理严谨,受到⼴⼤业主的⼀致好评。

在⽗母的⾔传⾝教下,⼉⼦王思也⼗分勤勉上进,⼤学毕业后在华龙区综合执法局⼯作,并任优胜教育顾问,表现出杰出的⼯作能⼒和管理才能。

⼆、严谨。

作为⽗母,王永⾰夫妇真正的做到了严谨治家,他们之间⼀直保持着良好的和睦关系,对独⼦王思的教育也是尽⼼尽⼒,坚持⾼标准严要求,王思从⼩便聪慧懂事,勤奋好学,⼤学期间利⽤寒暑假时间在外⾯勤⼯俭学,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毕业后进⼊华龙区综合执法局⼯作,还在⼀家私⼈的教育机构优胜教育任教育顾问,表现出了⾮凡的教育和管理才能。

三、孝⽼。

古训有⾔:百善孝为先。

孝敬⽗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亲敬⽼是营造幸福家庭的基⽯。

王永⾰和张会超婚后将⽼⼈接来同住,悉⼼照顾他们的饮⾷起居,⼆⼗多年间,⽆论⼯作再忙,都会赶回家为⽼⼈做可⼝营养的饭菜,⽼⼈们在他们的照顾下虽已⼋⼗多岁的⾼龄,但是精神矍铄,⾝体康健,逢⼈就夸⼉⼦媳妇孝顺懂事,孙⼦王思对⽼⼈也是关爱有加,每次回来都给⽼⼈嘘寒问暖,给他们添置新⾐和需要的东西。

幸福是什么?腰缠万贯不⼀定幸福,位⾼权重也不⼀定幸福,王永⾰⼀家⽤夫妻的相敬如宾,尊⽼的⼀颗孝⼼,创业的同⾈共济,育⼈的⾔传⾝教演绎了⼩家庭最温馨的幸福,诠释了平凡的伟⼤,朴实的珍贵,幸福的最真实内涵。

⼀个幸福、快乐、和谐的家庭需要每个家庭成员共同的努⼒。

只有每个⼈都积极地奉献和付出,家才会更温暖,只有每个家庭都幸福了,我们的社会也才会更和谐。

2022孝⽼爱亲最美家庭事迹材料5
⼀、教育孩⼦该做的事,⾃⼰⾸先做好,以⾝作则的教育魅⼒是巨⼤的。

在平时的⽣活中,我们发现⼀些孩⼦的坏习惯其实就是跟⽗母学的。

试想:⼀个做任何事都⾮常谨慎细⼼地家长,他的孩⼦⼀定是个认真细⼼的孩⼦;反之,⽣活在⼀个关系不和睦、环境脏乱的家庭中的孩⼦他的⾏为也是粗鲁、暴躁的。

“⼩树易直也易弯”有些家长总以⾃⼰忙找借⼝,对于孩⼦的学习很少过问。

但是孩⼦的成长是我们的希望,我想⼤家每天抽出⼀会⼉时间,还是可以的,如在饭后或在餐桌上和孩⼦聊聊在学校的情况,问⼀问最近的学习内容,然后帮助他,出上⼏道数学题,甚⾄和他们⼀起看⼀看课外书。

这样既可以增进与孩⼦的亲密关系还可以帮助孩⼦提⾼学习成绩,好处是多⽅⾯的。

⼆、要积极培养孩⼦的⾃理能⼒、动⼿能⼒。

好多孩⼦到现在书包都不会整理,⾃⼰的鞋带松了也不会系,这可能与家长的包办有关系,其实在很多事上我们家长只要多引导孩⼦,多辅导孩⼦,他们能做得很好。

学习⽤品让孩⼦⾃⼰去准备,在家做⼀些⼒所能及的事情,⽐如:扫地、洗碗、擦桌⼦,让孩⼦从⼀点⼀滴的⼩事做起,不依靠⼤⼈,⾃⾷其⼒,应该让他们“懂事”起来,哪怕我们现在⿇烦⼀点。

独⽴能⼒⽐较强的孩⼦,相对来说这些孩⼦胆⼦也⼤,有⼀定的组织能⼒,敢说,说得多了⼝齿清楚,表达能⼒⾃然也强了。

三、为孩⼦提供⼀个安静,健康的学习环境。

⼤⼈的⼀些娱乐活动注意不要影响孩⼦,让孩⼦早睡觉,早起床,保证不迟到、不早退。

四、注意培养孩⼦的⾃信、积极、乐观的情绪。

特别是孩⼦在刚进⼊⼩学的时候,年幼的他们也将⾯临许多挑战与困难,要⽤多表扬和激励的⽅式。

常⾔道:失败是成功之母,但对这个阶段的孩⼦来说,“成功”是成功之母,取得进步并得到表扬才会对学习有兴趣,有信⼼,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要重视孩⼦的点滴进步,多⿎励孩⼦,对学习上出现⼀些困难,切忌不要⽤过激的话语来伤害孩⼦的⾃尊⼼,这样的话语可能会毁了他的⼀⽣,多和孩⼦⼀起看看电视,利⽤电视的故事来激励孩⼦,理解对与错,是与⾮,善与恶等基本道德观念,⼩学⽣在学习时间、内容上和幼⼉园有很⼤的不同,刚开始⽆论是⾝体还是⼼⾥可能不适应,肯定会碰到不少困难,感受到压⼒,遇到挫折,挫折是⽣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失败也是⼈⽣的财富,相反,⼀帆风顺的孩⼦,从⼼理学⾓度来说是危险的。

现在的孩⼦,⼤多是独⽣⼦⼥,他们在⽗母的关怀,爷爷奶奶的呵护中长⼤,倍受⾄爱,事事顺⼼,因⽽缺乏⼀种耐挫⼒,表现为听得进表扬却听不进批评,偶尔考试成绩不佳便会经受不起,失去信⼼,为此家长有必要培养孩⼦的耐挫能⼒。

五、让孩⼦养成时间意识。

做作业不拖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特别要注意不要让孩⼦边做作业边吃零⾷、看电视、玩玩具,这种习惯⾮常有害,做完作业⾃⼰检查,不需要家长的督促就能起床,按时到校,按时回家,外出要跟⽗母打招呼,回家要养成看书、做作业的习惯等等,良好的习惯收益终⾝。

作为家长有责任着眼于孩⼦⼀⽣的发展,家长要经常关注学⽣学习、作业情况,要让孩⼦懂得,学习是学⽣最重要的事情,完成作业也是他们应尽的义务。

六、培养交往合作能⼒。

要⿎励孩⼦和同学交往,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同时要注意教育孩⼦和同学和睦相处,不⾃私,不任性。

培养孩⼦的“肚量”,可以多带孩⼦去⼀些公共场所,在活动中培养孩⼦⼼胸开阔,豁达乐观的性格,让孩⼦⼩时就有很好的“肚量”,为他今后的学习⽣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千万别太溺爱孩⼦,让他以为⾃⼰重⼤,这样盲⽬的⾃⼤,长⼤后,如果⼈际交往⽅⾯出现这
样那样的问题,你再后悔,就来不及了。

在⽇常⽣活中培养⼦⼥学会关⼼,学会体谅别⼈,养成懂礼貌,讲⽂明的好习惯。

七、培养孩⼦的进取。

家长不可忽视培养孩⼦的进取⼼⾥,可以从以下⼏个⽅⾯着⼿。

⾸先,肯定孩⼦的才能,如孩⼦确认要⼲某件事时,作家长的应给与⽀持肯定,相信孩⼦的本能,其次,当孩⼦有些失败时,尽量不要训斥孩⼦,⽽是耐⼼细致地给孩⼦找原因,分析情况,确定改进⽅法,并是孩⼦逐步形成“我能”,“我⾏”的⾃信⼼⾥,培养孩⼦的进取⼼。

2022孝⽼爱亲最美家庭事迹材料6
今年42岁,是村的计⽣专⼲、妇代会主任,平时在村⾥的担任幼⼉教师,乐观的性格、爽朗的笑声让她看起来更年轻,正是她的好性格,经营出了⼀个平凡⼜温暖、和睦⼜幸福的家庭。

⼀、夫妻和睦家兴旺
和丈夫结婚18年了,有⼀对懂事、听话的⼉⼥,⽇⼦过得很快乐。

丈夫是⼀名电焊⼯,⼯作⾮常⾟苦,但⾮常体贴妻⼦,不管多累,回家后带给妻⼦孩⼦都是深情的笑意,或是买上⼀些好吃的东西。

有时看见占英下班后也很累的样⼦,他⾃⼰就把脏了的⼯作服洗⼲净。

占英照顾丈夫孩⼦吃了饭,看见丈夫很累,就给他做做按摩。

夫妻⼆⼈相互照顾,相互⽀持,遇到⽣活中的困难,就⼀起商量着办,结婚这么多年了,两⼝⼦都没红过脸。

⼆、尊⽼爱幼情意真
虽然没和公公婆婆在⼀个院⼦⾥⽣活,但她每天都会到⽼⼈家⾥看看,经常买菜买⾁给⽼⼈送去,家⾥做了什么好吃的,做熟了先给⽼⼈送去,不管多忙,⽼⼈的⾐服都是她洗,收拾屋⼦、拆洗棉被,⽼⼈的房间总是⼲⼲净净,提起⼉媳妇,⽼两⼝总是笑着说:“占英上着班很累,⼀下班就过来看俺们,给做熟饭,真⾟苦她了”。

孩⼦们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悉⼼教导,每天她会督促孩⼦们认真做家庭作业,让孩⼦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完作业后她总是细⼼检查,孩⼦们遇到难题,她总是耐⼼讲解,直到弄懂为⽌。

孩⼦们的学习成绩都很好,经常获得⽼师的表扬,她⾮常骄傲。

三、认真⼯作爱助⼈
⾃任计⽣专⼲以来,⼯作上常常出现⼀些像征收社会扶养费等不好解决的问题,为把事情办得圆满了,她常常⼀天跑好⼏趟,给妇⼥群众意见讲解法律规定、计⽣规定,直到讲通为⽌。

妇⼥们在⽣活中遇到什么困难,需要帮忙时,她会⽤实际⾏动,热⼼地帮助她们。

有的事情别⼈不理解、不配合,确实费了不少周折,虽有点累,但经过她的努⼒,现在村⾥的妇⼥姐妹们都把她当成了知⼼朋友,谁家⾥有喜事难事,都会和她说说。

她还是村⾥幼⼉园⽼师,就像对待⾃⼰孩⼦⼀样,和孩⼦们⼀起玩、⼀起做游戏,教孩⼦们唱歌、跳舞,勤与家长们沟通交流,家长和孩⼦们都⾮常喜欢她。

在今年9⽉份南村进⾏村委会选举时,在第⼀轮投票中,⾼票当选村委委员候选⼈,充分证明了村民对她的认可。

四、勤奋节约好传统
⼯作认真,为弥补知识的不⾜,她业余时间⾮常爱学习,经过努⼒,在1996年拿到了中专⽂凭。

现在她每天读书增长见识开拓眼界,给孩⼦们树⽴了好榜样。

她⽣活俭朴,从不浪费粮⾷,洗⾐洗菜的⽔⽤来冲洗托布。

她坚信,好⽇⼦是⽣活中从点点滴滴中积攒起来的。

常说:“⼀个幸福的家庭,需要每⼀个成员都要献出⾃⼰的⼀点爱,家庭才会温暖。

”她⽤⾃⼰的⼀⾔⼀⾏经营了⼀个幸福温暖的`家庭。

2022孝⽼爱亲最美家庭事迹材料7
在凌源市三⼗家⼦镇姜杖⼦村葛家沟组,有⼀对没有⾎缘关系的⽗⼥——25年前,⽗亲含⾟茹苦将⼥⼉养育成⼈;25年后,⽗亲患病,⼥⼉放弃⾼薪的⼯作和⼤城市的优越条件,义⽆反顾的回到偏僻的⼩⼭村全⼒照顾⾝患脑出⾎伴股⾻头坏死的⽗亲,不离不弃,⽤孝⼼演绎着⼀段没有⾎脉亲情,但却有着⾻⾁相连的那⼀份难以割舍的⼈间真情........
25年前,经历婚姻和家庭变故的葛⽟春,在宋杖⼦镇抱养了刚出⽣5天的⼥婴,取名葛⾦凤。

从⼩懂事孝顺、聪明勤奋的葛⾦凤在20岁那年,被沈阳⼤学⾷品检测专业录取,毕业后被⼤连⾦州区⾦华中外合资⼤酒店聘为员⼯。

葛⾦凤暗下决⼼,等⼯作稳定后,就把⽗亲接到⾝边照顾,就在葛⾦凤憧憬美好未来的时候,⽗亲⾼⾎压并发症脑出⾎伴股⾻头坏死突然发作,⽣命危在旦⼣。

接到亲属的电话,葛⾦凤急速赶回来直奔医院,所有的亲戚都在医院等她回来决定⼿术的事,当时有个姑姑和她说,你爸病情这么严重,做⼿术也不⼀定咋样,家⾥也没什么积蓄,不然就别做⼿术了,葛⾦凤果断的说,那可不⾏,⽆论结果怎样,我都必须给我爸做这个⼿术,她边哭边说,没有爸爸,我就没家了,她当即在⼿术单上签了字。

做完⼿术,葛⽟春在医院⾥昏睡了7天,虽然从死神⾥把他拉了回来,但是左侧⾝体失去了知觉,⽣活不能⾃理。

⾯对残酷的现实,想着含⾟茹苦的⽗亲将⾃⼰养育成⼈,还没享过⼀天福就病倒了,葛⾦凤⼼如⼑绞。

她想,如今她就是这个家⾥的顶梁柱了,她要⽤柔弱的肩膀撑起这个家,⽆论如何她也要把⽗亲照顾好。

于是,她毅然放弃了⼯作,决定在家全⼒照顾⽗亲。

⽗亲刚出院的⼀个⽉,她从没睡过⼀个囫囵觉,⽗亲躺着睡⼀会,就让给抱起来坐⼀会,⽗亲⾝体很胖,每次抱⽗亲坐起来她得费好⼤的劲。


想休息⼀会,⽗亲⼜说⼤腿疼,还得给揉。

⼀会⼜要拉⼀会⼜要尿的,总是反复的折腾。

就这样,在葛⾦凤没⽇没夜的精⼼照料下,⽗亲的病情有很⼤好转,⼀个⽉后,就能搀着拄拐下地⾛路了,由于⽗亲⼀条腿没有知觉,葛⾦凤就想个办法,在⽗亲脚上拴个布袋,她在前边拽着这个布袋,⽗亲往前迈步。

本⽆多少积蓄的葛⾦凤连⽗亲的住院费都不够,但是为了让⽗亲尽可能的恢复好,她四处筹钱求医问药。

功夫不负有⼼⼈,现在⽗亲终于⾃⼰拄拐能⾛路了。

⽗亲由于病情所致,性情发⽣了改变,稍不顺⼼就发脾⽓,每当这时,葛⾦凤既⼼疼⼜委屈,⼼疼的是⽗亲刚53岁就重病在⾝,委屈的是,势单⼒孤的她过早的经历⼈⽣的磨难。

想想⾃⼰刚24岁,放弃⼤城市优越的⽣活环境,在这个⼩⼭沟⾥困着,她有说不出的委屈,有时⾃⼰郁闷的时候,也想过把⽗亲送到养⽼院去,但是⼜有许多的不舍。

孝⼼能感天动地,上天很眷顾这个孝⼥,正当她⾝处窘境、孤单⽆助的紧要关头,她通过⽹络结识了在三⼗家⼦⾼速服务区⼯作的黎江,在两个⼈的交往中,了解到葛⾦凤的处境,她的孝⼼打动了这个年轻的⼩伙⼦,他深深的爱上这个⽆助的⼥孩,他决定和葛⾦凤⼀起,承担起照顾⽗亲的责任,黎江的举动得到了⽗母⽀持,母亲表⽰⼉⼦媳妇结婚后,让⼉媳带着她⽗亲⼀起到婆家来⽣活,这样全家⼈可以⼀起照顾葛⾦凤的⽗亲。

婚后,⼥婿就把岳⽗接到家中,专门腾出⼀间屋⼦让他住,全家⼈都以葛⾦凤的⽗亲为中⼼,尽量让他尽快适应这个⼤家庭。

每年冬天,由于天短,加上家⾥有个买卖,葛⾦凤的婆家都吃两顿饭,今年,由于葛⾦凤的⽗亲在这⾥,尽管⽣意再忙,他家也吃三顿饭,葛⾦凤的⽗亲见⼀家⼈对他这么好,对于给这个家带来那么多⿇烦有些于⼼不忍,在那住了⼀冬,现在暖和了,执意要回⾃⼰的家,⽼亲家⼀家再三挽留,葛⽟春还是执意回了家。

⽆奈葛⾦凤的婆婆让⼉媳先陪⽗亲回家住⼀段,让她给⽗亲做⼯作,尽早回到她们家,⼤家⼀起照顾葛⽟春,也能给葛⾦凤减少很多负担。

葛⾦凤⼀家⼈,相互理解、相互体贴、相互关爱,⽣活美满幸福,婆婆待媳妇如亲⽣⼥⼉⼀般,婆婆说,⾦凤从⼩到⼤喊的第⼀声妈是我,我理应把她当亲⽣⼥⼉对待。

葛⾦凤从⼩没享受过母爱,如今她在婆婆⾝上得到了,她把婆婆当做⾃⼰的母亲⼀样看待,啥事都和婆婆说,遇到不顺⼼的事,婆婆就安慰她。

葛⾦凤的丈夫在妻⼦孝⼼的感染下,对岳⽗也是精⼼照顾。

葛⽟强是幸运的,上天赐给他⼀个⼤孝⼥;葛⾦凤是幸运的,上天赐给她⼀个疼她、爱她、理解她的好⽼公的同时,还赐给她⼀个如亲⽣母亲⼀般的好婆婆,正所谓“好⼈终有好报”。

2022孝⽼爱亲最美家庭事迹材料8
在宝⼭乡宝⼭村宝⼭屯有这样⼀户⼈家,25年⾥⽆论⾯临什么样的处境,家⼈始终和和睦睦,被当地传为⼀段佳话。

⼀⾛进宝⼭屯,就能看见⼀座砖⽡房,养满鸡鸭的院⼦虽然看似拥挤,但被收拾的⼲净整齐,⾛进房⼦,窗明⼏净,各种家电⼀应俱全,⼀位年近80的⽼⼈正坐在炕上看电视,这便是⾼洪梅的家,炕上的⽼⼈是⾼洪梅的公公。

每当有⼈与⽼⼈谈起⼉媳妇的时候,⽼⼈总是得意的说:“洪梅嫁到我家这么多年,从来没有跟我们⽼⼈红过脸,早些年条件困难,有好吃的,洪梅他们三⼝⼈从来不舍得吃,都留给我吃,我体不好,洪梅就借钱带我看病,买补品,跟我的亲⼥⼉⼀样。

虽然我现在去讷河⽼⼉⼦家⽣活了,但每年春夏,我都会回来,要不太想他们了”她叫⾼洪梅,今年46岁,⼀位普通的农家妇⼥,她依托科技致富,⽤贤惠关爱家⼈,⽤善良和正直帮助邻⾥乡亲。

1990年中专毕业的⾼洪梅和丈夫朱振喜结连理,两⼈是中专的同学,青梅⽵马,婚后便定居在了宝⼭村宝⼭屯,刚结婚的时候,家⾥条件特别困难,房⽆⼀间,地⽆⼀垄,结婚的婚房都是借住在别⼈家,平常就吃馒头咸菜,夫妻俩现在回想起过去的⽇⼦,依然眼中饱满泪花,那真叫⼀个苦啊。

但是苦难并没有打倒⾼洪梅夫妇,⼩两⼝借钱承包了⼏亩农⽥,开始种植黄⾖,她⽩天下地⼲活,晚上回家还要洗⾐做饭,⽇⼦虽然⾟苦忙碌,但是⼩两⼝却乐在其中。

可是现实没有想象的美好,那⼀年的黄⾖遭了病,收成⼀落千丈,不但没有赚到钱,⽋的债务也没有还上,雪上加霜的是⾼洪梅的公公⽣病急需⼈照顾。

⾯对这些困难,⾼洪梅没有退缩,她仍然保持着乐观的⽣活态度,她安慰受打击的丈夫,同时把公公接到⾃⼰家⾥来赡养。

秋去冬来,为贴补家⽤,⾼洪梅和丈夫朱振上⼭砍柴,再⽤爬犁拉到⼭下贩卖,⿊龙江的冬天漫长⽽⼜寒冷,最低温度可以达到零下30多度,漫天的⼤雪,刺⾻的寒风,都没有阻挡住⾼洪梅对家⼈的爱,她⽤⾃⼰的双⼿,靠着卖柴解决了冬天家⼈的温饱。

那个冬天⾼洪梅⽩天砍柴卖柴,晚上回家给公公洗脚按摩,换洗脏⾐服,夜深了,等公公熟睡后,她还要和丈夫研究⼤⾖的栽培技术,希望来年的收成可以好⼀些。

就这样,⼀年过去了,1991春节过后,⾼洪梅怀孕了,即将为⼈母的她,⾼兴之余多了⼀丝担忧,孩⼦出⽣后会不会有好⽇⼦过,黄⾖能不能丰收,公公的病能不能好起来。

但是很快,她就重整精神,重新振作,因为她知道只要努⼒的⽣活,⼀切都会变化的。

果然,黄天不负有⼼⼈,在⾼洪梅的悉⼼照料下,⽼⼈的病康复了,⾝体变得硬朗起来;在乡农技⼈员的帮助指导下,⼤⾖也有了好的收成;1991年是难忘的⼀年,因为这⼀年,⾼洪梅和朱振迎来了⾃⼰的第⼀个孩⼦,⼀个健康的⼤胖⼩⼦,夫妻俩给孩⼦起名朱⼩磊,希望⼉⼦做⼀个光明磊落的⼈。

随着⼩磊的长⼤,⾼洪梅家的⽇⼦也有了起⾊,盖了新房⼦,虽说房⼦不⼤,但那也是属于⾃⼰的窝,⾃⼰再也不⽤住在借来的房⼦⾥了。

⽣活好了,有⼈劝⾼洪梅再⽣⼀个孩⼦,⼀⼉⼀⼥凑成个“好”字,但是⾼洪梅没同意,她说:咱们得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家只⽣⼀个好,把这个孩⼦培养成⼈,让他受教育,长⼤后回报社会。

这是⾼洪梅的⼼声,也是⾼洪梅的理想,她为这理想努⼒着。

她在种地和照顾⽼⼈、孩⼦之余,开始饲养鸡鸭,起初搞养殖只是想⽤鸡鸭蛋给⽼⼈和孩⼦补补⾝体,但是后来她发现,乡⾥的饭馆,都是从农户家购买鸡鸭,往往还供不应求,她决定把规模扩⼤,由原来的⼏只,发展到了⼏⼗只,这样既保证了家⼈的健康,⼜补贴了家⽤。

1998年农村集体分地,⾼洪梅家的'农地变多了,种起来没有原来那么轻松了,往往要在地⾥⼀呆就是⼀天,远在讷河的⼩叔⼦⼀家看到嫂⼦的⾟苦,决定把⽼⼈接去讷河照料,但是⾼洪梅不肯,在⼩叔⼦和⽼⼈的⼀再要求下,最终达成协议,每年的春夏两季⽼⼈要回来⾼洪梅家,让⾼洪梅继续尽孝道。

很快⼩磊到了上初中的年纪,宝⼭乡没有初中,要读书只能去县⾥上学,那意味着家⾥的开销⼜要变⼤了,很多⼈劝⾼洪梅,⼩孩⼦读完⼩学,认识⼏个字就⾜够了,别念什么初中了,下地⼲活,还能给你搭把⼿。

⾼洪梅反对的说:我不仅要让我孩⼦读初中还要让他读⼤学,只要他想读,我就⼀直供下去。

⾼洪梅抱着这个信念,种地,养殖,栽⽊⽿段,⽇⼦是过的越来越红⽕,不仅给家⾥盖了⼤砖房,更把⼩磊培养成了⼤学⽣,去年⼩磊顺利从⼤学毕业,现在成为了信⽤社的⼀名⼯作⼈员。

⽽⾼洪梅仍在努⼒着,劳动着,她要让好⽇⼦⼀直继续下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