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 三年级科学第四单元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第四单元总结
教科版三班级科学第四单元总结
第四单元我们知道的磁铁
第1课我们知道的磁铁
1、举出哪些地方用到了磁铁。
答:文具盒、门吸、磁性黑板、扩音器、收音机。
第2课磁铁有磁性1、我会解释
磁性:磁铁能吸引铁的性质叫磁性。
2、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第3课磁铁的两级
1、我会解释磁极:磁铁上最强的部分叫磁极。
2、磁铁上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上有两个(磁极)。
3、两块磁铁的磁极相互接触时,有时会往一块吸,我们叫它们(相互吸引),有时会往两边推,
我们叫他们(相互排斥)。
第4课磁极的相互作用
1、我们把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N)表示,我们把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S)表示。
2、我们把两个相同的磁极叫(同级),不相同的磁极叫(异极)。
3、当两块磁铁相互靠近时,(同级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
4、小明捡到一块磁铁,但他不知道哪段是南极,哪端是北极,你有方法吗?清写出过程和方法?答:第一种方法:(条形磁铁)用一根绳子绑在磁铁的中间,手拿住绳子的一端,把磁铁悬挂起来,使它能水平方向自由转动,停止转动时,总是指向南的为南极,总是指向北方的为北极。
其次种方法:(其它外形的磁铁)找一个标有磁极的磁铁,用磁铁的南极与捡到的磁铁靠近,吸引的为北极,另一端为南极。
否则相反。
第5课磁力的大小会变化吗
1、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大小会发生转变。
2、两个相互吸引的磁铁结合在一起磁力会变大。
3、两个相互排斥的磁铁结合在一起
磁力会变小。
4、给你几个不同外形的磁铁和回形针,请你设计一个试验证明磁铁的磁性有强弱。
答:试验名称:磁铁的磁性有强有弱
试验材料:不同外形的磁铁,回形针,两个杯子,木条
试验过程:把一根木条横放在两个杯子中间,将磁铁放在木条上,看磁铁吸回形针的个数。
试验结果:结果发觉每个磁铁吸回形针的个数各不相同,所以磁铁的磁性有强有弱。
第6课指南针1、(指南针)是利用磁铁指示方向的仪器。
2、(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创造之一。
3、很久以前,人们发觉了一种能吸铁的矿石,他们把这种矿石叫(磁石)。
4、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是(司南),是我国四大创造之一。
5、用指南针定方向的方法。
答:1、把指南针放平,让磁针自由转动。
2、待磁针停止摇摆后,转动指南针盒,使方位盘上标明的南(S),北(N)方向与磁针指的南北
方向全都
3、对比方位盘确定出各个方向。
第7课做一个指南针1、做一个指南针材料:磁铁,钢针
做法:用磁铁的磁极在钢针上沿一个方向摩擦,重复做20~30次,用一个标着南北极的磁铁的南极与钢针接触,相吸就是北极,另一极为磁极,否则相反。
把钢针固定在纸上,纸上标好南北,中间系一根绳子,就是指南针了。
扩展阅读:教科版三班级科学第三单元总结
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
第1课温度和温度计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
2、温度计由(玻璃泡)、(玻璃柱)、(刻度)三部分构成。
3、我会解释
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4、使用温度计前需要弄清晰的问题?答:1.这是一支温度计吗?
2、温度计上的每一刻度表示多少?
3、他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分别是多少?
5、为了观测到比较正确的温度,人们对观测温度的方法作了哪些规定?
答:观测温度时,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要尽可能消退各种影响测定温度精确性。
6、25摄氏度写成(25℃),25读为(25摄氏度)。
零下8摄氏度可以写成(-8℃),-8℃读为(零下8摄氏度)。
第2课测量水的温度
1、对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热量(削减),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热量(增加)。
2、测量水的温度,有什么要求和规定?(测量水温的方法)答: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2、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到水中,不能遇到容器的底与壁。
3、视线与温度计的液面持平。
4、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
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3、测量水温时水温的变化?
答:温差越大,降温幅度越大,水温越高,温度下降的越快,自来水的温度与四周空气的温度相同,所以水的温度在短时间内几乎不发生变化。
4、人体对于超过45℃的水温就会感觉到烫,对于低于20℃的水感到凉或冷。
第3课水结冰了
1、液态的水降到0℃时就开头凝固成冰。
2、比较冰和水,它们有哪些相同特征和不同的特征?答:相同:它们都无色,无味道,无气味,透亮的物体
不同:冰:有固定外形,不会流淌,坚硬,是固体。
水:无固定外形,会流淌,松软,是液体。
3、试验水在什么温度结冰试验名称:水在什么温度结冰试验过程:(1)、拿一只保温杯,在杯内装满碎冰,把试管插入碎冰中。
用温度计观测试管
里水温的变化。
(2)、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保持几分钟持续观测试管里的水温。
(3)、观看到试管里的水开头结冰时,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试验结果:水在0℃时结冰4、水结冰后占据更大的空间。
5、冰是固体,水结成冰后,形态也发生了变化。
第4课冰溶化了
1、冰在什么状况下会溶化成水?
答: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至0℃开头溶化,冰溶化时会长时间保持在0℃
直到完全溶化成水。
2、怎样能加快冰溶化的速度?答:(1)、把冰块放到温度更高的地方(2)、把冰块放在阳光下晒(3)、用手把冰块焐热(4)、放在暖气上(5)、放在火炉旁边
3、是什么使冰块的状态发生了变化?答:热量
4、在冰块溶化的过程中我们还观看到了什么问题?答:烧杯、塑料袋上都有水珠消失。
5、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四周(放出热量),冰在溶化过程中,要从四周(汲取热量。
)
第5课水珠从哪里来
1、试验名称:水珠的形成与冰有关
试验过程:拿三只相同的玻璃杯,其中一只杯里装入自来水,一只杯里什么也不加,另一只加半杯冰,悄悄的放在桌子上。
隔几分钟后,观看三个玻璃杯的外壁上是否会消失小水珠。
试验结果:装冰的玻璃杯外壁有很多小水珠。
试验结论:水珠的形
成与冰有关。
2、水蒸气遇冷会凝聚成水。
第6课水和水蒸气
1、解释
蒸发: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
凝聚: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变成看的见的水滴,这种现象叫凝聚。
2、水洼里的水是怎么干的,我们怎么解释?(水洼里的水哪里去了?)答:一部分水渗到土里去了,一部分水变成水蒸气蒸发到空气。
3、什么状况下水蒸发的快一些?答:(1)、温度越高,水蒸发的越快。
(2)、空气越干燥,水越简单蒸发。
(3)、有风吹,水蒸发的越快。
4、试验名称:加热能加快水蒸发
试验过程:1、取两只相同的不锈钢长柄汤勺,都加入2/3勺水。
2、把其中一勺水,用书本垫起勺柄,使勺口水平摆放;另一只放在蜡烛火焰上加热。
3、观看钢勺的变化
试验现象:加热的那个勺蒸发的快。
试验结论: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
5、水在加热过程中,我们还发觉了哪些现象?
答:1、水沸腾了2、水里不断的冒出气泡3、水上方空气中有很多白气6、盛冰的玻璃杯外壁上的水珠从哪里来?
答:由于盛冰的玻璃杯使他四周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下来,因而在杯壁上形成了小水珠。
第7课水的三态的变化
1、水在自然界中有各种不同的形态,有时是(液态),有时是(固态),有时是(气态).
2、液态的水能凝固成固态的冰,固态的冰会溶化成液态的水;液态的水会蒸发成气态的水蒸气,气态的水蒸气又会凝
聚成液态的水。
3、
气态
受
受冷受
受(0℃热热以
冷下)受热(0℃以上)
固态液态
受冷(0℃以下)
4、江河的水始终流不完,这是什么缘由?
答: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这使水在自然界产生了循环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