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师招聘选调考试试题(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教师招聘选调考试试题(2)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2个小时)
一、填空(每空1分,共16分)
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倡导的: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既是良好的师德,又是我们要大力弘扬的正气。
职业道德包括了多方面的内容,但其本质就是以为核心。
2、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
3、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
这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实践活动中
与的一致性。
4、师德形成的内因是。
5、教师职业道德主要由教师职业理想、教师职业责任、教师职业态度、教师职业纪律、教师职业技能、教师职业良心、教师职业作风
和构成。
6、物理知识的迁移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应用物理知识解题。
物理教材中,单元、章节后均有习题。
其二,应用物理知识解释自然现象,例如,日食和月食现象可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
物态变化原因可用分子运动论来解释等。
其三,应用物理知识设计制作各类产品。
例如,根据原理制成了保温瓶,根据原理制成了发电机、电子测量仪表等。
7、自然界中组成物体的物质不同,性质一般也不同。
在弹簧测力计、平面镜、白炽灯丝和指南针等物体中,利用磁性工作的是,利用弹性工怍的是。
8、地震波的传播形式有横渡和纵波.地震时从震源同时传出横波、纵波,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分别约为3.7×10³m/s和
9.1×10³m/s.某地发生地震,一地震观测站距震源4.55×104m,则先传到观测站的地震波形式是 (选填“横波”或“纵波”),此波从震源传播到观测站的时间约为 s.
9、“嫦娥一号”卫星在绕月飞行的1年时间里,可能会遭遇两次月食,月食期间没有太阳光照射,卫星表面的温度会急剧下降,内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这是通过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10、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空气中传播速度的3/4,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为空气中传播速度的2/3,当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偏向法线;当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光线也偏向法线。
你认为,当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光线会(选填“偏离”或“偏向”)法线。
你猜想的理由是。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关于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多 B.做功快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C.效率高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D.做功多的机械,效率一定高
2、在消防知识中有一个词叫做“物理性爆炸”,是指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发生的爆炸,下列各项描述中属于物理性爆炸的是【】
A.煤矿中因遭到明火而发生的瓦斯爆炸
B.高压锅因排气孔堵塞而爆炸
C.节日的烟花在空中爆炸
D.厨房中因燃气泄漏而爆炸
3、想象思维是创造力的源动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知识点灵活点拨、拓展,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
例如,在进行“温度计”教学时,就有学生提出过这样有问题:常用温度计有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和煤油温度计,它们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水也是液体,为什么温度计里不装水呢?从物理的角度考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的比热容较大
B.水有反常膨胀现象
C.水的凝固点是0℃,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100℃,不能测量0℃以下或100℃以上的温度
D.水没有颜色
4、2008年奥运盛会即将在北京落幕,我国运动员奋力拼搏,为国争光。
在下列比赛项目中,有关运动和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头球攻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用力拉弓,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用力向后划水,皮划艇才能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百米冲刺后很难停下,是因为运动员的惯性消失了
5、图5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为6V并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
的阻
1
值为100Ω,滑动变阻器R
的最大阻值为500Ω。
当开关S闭合,滑动变阻器的
2
滑片P由b端移到a端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B.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不变
C.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范围为0.2A---0.6A
D.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范围为1V---6V
6、王平同学双手的最大拉力约为500N,若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来提升重物,不计摩擦和滑轮自重,则王平最多能提起的重物是【】A.500N B.1000N C.1500N D.2000N
7、当温度降到很低时,某些金属超导体的电阻会突然消失,这种现象称为超导现象,假如所有导体都没了电阻,当用电器通电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炽灯仍然能发光
B、电动机仍然能转动
C、电饭锅仍然能煮饭
D、电熨斗仍然能熨烫衣服
8、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可知【】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C.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D.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温度升高比乙液体温度升高得多
9、如图甲所示,在—只薄塑料袋中装水过半(未满),用细
线扎紧袋口,用弹簧测力计测得其所受重力为9N;再将这个装水
的塑料袋浸入烧杯内的水中,如图乙所示,当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6N时,袋内水面与烧杯中的水面相比(不计塑料袋和细线的重)
【】
A.比烧杯中的水面高 B.比烧杯中的水面低
C.与烧杯中的水面相平 D.高低无法判断
10、家庭电路中需要安装一个“一开三孔”开关(即一个开
关和一个三孔插座不存在一起),要求插座能单独使用,开关能控制电灯且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从实物正面观察,图7所示的几种接线中符合要求的是【】
三、简答题(第1题4分,第2题6分,共10分)
1、如图 19 所示,小纸条靠近水龙头流下的稳定的水流,你预测小纸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物理依据是什么?
2、在教材第十三章《压强和浮力》第五节浮力中,
为了研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教材安排了两个小实验。
一是造“船”比赛,看看用同样大小的橡皮泥,造一个小船,看谁的船“载”的货物最多;另一个小实验,是把一个空的饮料盒按入水中,感受饮料盒所受的浮力及水桶内水面高度的变化。
您对教材这样安排有何看法,请谈一谈。
四、作图题(每题2分,共4分)
1、请在图中标出当二极管中有正向电流通过时螺线管的N极
2、如图所示,一小木块从斜面上滑下,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滑动一段距离后便停下来。
请你画出木块在水平面上滑动时的受力示意图。
五、实验探究题(第1题4分,第2题6分,第3题7分,第4题6分,共23
分)
1、下列a、b、c、d四幅图是物理实验中常用测量工具(或仪器)的示意图,
请分别写出它们的用途。
a用来测量,b用来测量,c用来测量,d用来测量
2、如图10所示,在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通过观察来判断电流产生的热量的多少,这种物理方法是。
(2)图10中甲、乙两根电阻丝是串联的,这
是为了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的
关系。
3、在用电压表、电流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
实验中,灯泡上标有“2.5V”的字样。
(1)小红根据电路图连接了如图11所示的
实验电路,小刚检查后发现有一根导线连接有错误。
请你在这根导线上打“×”,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连线。
(2)电路改正后,小红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不亮,
电流表无示数,而电压表示数接近3V,取下灯泡,两表
的示数仍不变。
出现故障的原因可能
是。
(3)故障排除后,开始进行实验,小刚根据测出的
数据,在图12中画出了小灯泡电流电压变化的关系图
像。
由图可以判断,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4)根据图12还可以判断,小灯泡灯丝的电阻随电
压的增大逐渐,原因
是。
4、红薯是我省的主要农作物,它的密度是多大呢?
同学们想出了不同的测量方法。
(1)小丽用调节平衡后的天平测量一块红薯的质
量,她在天平右盘放上适量的砝码后,发现指针在中央
刻度线两边来回摆动,但偏向左侧的角度较
大,要使天平恢复平衡,她
应。
天平平衡后,游码的位置和所用的砝码如
图13所示,则这块红薯的质量为 g。
小丽又用排水法测得这块红薯的体积为
230ml,则她测出的红薯的密度约为 kg/m3。
(2)小亮凭红薯虽能沉到水底,但在水里拿红薯时感觉很轻的经验,估计到红薯的密度比水大不了多少。
于是从学校借来了一支密度计,并用食盐、水、大茶杯和密度计进行实验,也测出了红薯的密度。
他的方法步骤是:
六、综合应用题(第1题8分,第2题9分,共17分)
1、小明所在的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自行车进行探究活动。
(1)小组成员分别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出了自行车后轮的周长为180cm。
请说出一种测量法:。
(2)小明骑车在学校操场百米跑道上沿直线匀速前进,小亮测出自行车后轮转50圈用时30s。
小明骑车的速度是多大?
(3)为了测量骑车时的功率,小明测出他和自行车
的总质量为72kg,小亮通过查资料知道,一般情况下,
人骑自行车时的阻力大约为人车总重的0.05倍,小明骑
车的功率大约是多少?(g取10N/kg)
2、在一次课外活动中,小悦同学对家用电磁炉进行了相关的观察和研究,并记录了电磁炉及她家电能表的有关数据,如下表:
已知水的比热容为()C
=
c,吸热公式为t
⨯
2.43︒⋅
kg
J/
10
=,请你
Q∆
cm 根据小悦同学在活动中获得的有关资料,求解在这段时间内:
(1)水所吸收的热量;
(2)电磁炉的实际功率;
(3)电磁炉烧水的效率。
初中物理参考答案
一、填空
1、爱
2、权利和义务
3、教书与育人
4、自我修养
5、教师职业荣誉
6、热传递电磁感应
7、指南针弹簧测力计
8、纵波 5
9、减小热传递
10、偏向当光从传播速度大的介质斜射向传播速度小的介质中时
折射光找偏向法线(共它说法只要合理就给分)
二、
三、选择
B B D D D
C B A A C
四、
五、简答
1、纸条靠近水流,依据是:流体流速越快的位置,压强越小。
2、这两个小实验不但简单易做,而且富于趣味性、启发性。
尤其是第一个小
实验,给学生以创造发挥的空间。
两个小实验中,都要涉及到物体浸入液体中体积的变化。
教师要引导学生把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进而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联系起来,为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作好准备。
完成这个探究并不困难。
需要注意的是如何使探究中测量的数据尽可能准确一些。
这里,塑料块的大小(重)、弹簧测力计、烧杯大小的选择都有一定的影响,要先试一试。
这有助于让学生通过实验能直接得出结论。
虽然教材上已经把探究的过程用图示的形式给出了,但教师仍然要鼓励学生猜想。
先猜想,再实验。
为了帮助同学们理解图示的内容,教师还可以提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如:弹簧测力计在各次测量中的示数究竟表示什么?怎样能把塑料块排开的液体全部收集起来?让学生思考后再实验。
这些工作做得越扎实,学生越能顺利地完成探究,并得出结论。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合理即可)
六、作图(略)
七、实验探究
1、温度力体积电能
2、(1)温度计示数(2分)转换法(2分)
(2)电阻(2分)
3、(1)如答案图3所示(2分)
(2)灯泡断路(1分)
(3)0.75(2分)
(4)增大(1分)
增大时,功率增加,灯丝温度升高(只答出灯丝温度升高同样给分)(1分)
4、(1)向右移动游码(2分)252.6 (1分)1.1×10³(1分)
(2)把红薯放入盛有足量水的大茶杯中,在大茶杯中逐渐加入食盐并搅拌,当红薯悬浮时,用密度计测出盐水的密度,就等于红薯的密度。
(3分)
八、综合应用
1、(1)用刻度尺测出车轮的直径D,周长为(2)用细绳贴着车轮绕一周,然后测出细绳的长度即为车轮的周长(3)让车轮沿着直线滚动一周,测出滚动痕迹的长即为车轮周长(写出任一方法给2分)
(2)s=180cm×50=90m
V=s/t=90m/30s=3m/s
(3)人和车的总质量m=72kg,人和车的总重力G=mg=72kg×10N/kg=720N
匀速运动时,动力等于阻力,F=f=0.05G=36N
骑车的功率约为P=w/t=Fs/t=Fv=36N×3m/s=108w
2、解:(1)531068.1)3050(2102.4⨯=-⨯⨯⨯=∆=t cm Q (J) (3分)
(2)解法一:pt r h KW r 15012000=⋅ 121605==t (h) 得:9.0=p (KW) (3分)
解法二:
h KW r r h KW W ⋅=⨯⋅=075.0150/20001
(1分) h h t 121
605==
(1分)
KW h
h
KW o o t W
P 9.012175.=⋅==
(1分) (3)5107.2300900⨯=⨯==pt W (J ) (1分) %2.62107.21068.155
≈⨯⨯==W Q η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