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吴江、相城区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吴江、相城区2018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
模拟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20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里上;
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4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沧浪亭经历代 A (更迭更叠)兴废,虽非宋时初貌,但园外清流yíng ( )绕,园中古亭翼然,丘山古木,仍不失旧时风yùn( )。

沧浪亭阜高水广,境界清旷,历代文人名士题咏酬唱颇多。

集欧阳修、苏舜钦诗句之亭联“ B (风高月白最宜夜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脍zhì( )人口,千古传诵。

五百名贤祠集周代至清代两千四百年间吴郡名贤五百九十多人,勒石造像,垂fàn( )后人。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
①( )绕②风( ) ③脍( )人口④垂( )后人
(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句填在前面的横线上。

(2分)
A (更迭更叠)
B (风高月白最宜夜清风明月本无价)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或篇名。

(10分)
①,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②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③山河破碎风飘絮,。

(文天祥《过零丁洋》)
④,梦回吹角连营。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⑤,无案牍之劳形。

(刘禹锡《陋室铭》)
⑥子曰:“ ;思而不学则殆。

” (《论语》)
⑦沙鸥翔集,。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⑧,江春入旧年。

(王湾《》)
3.名著阅读。

(1)下列有关名著内容的表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
A.在《水浒传》中李逵想把母亲接到梁山泊,路遇李鬼打劫,因李鬼假称有老母无人奉
养而放他生路,但随后又图谋作恶的李鬼还是被李逵杀了。

B.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先后获得的名号依次为:美猴王―孙悟空―弼马温―齐天大
圣―孙行者―斗战胜佛。

其中“齐天大圣”是自封的。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通过保尔的成长经历,描绘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起,经十月革
命、国内战争到经济恢复时期广阔的社会画面,被誉为“生活教科书”。

D.在《范爱农》一文中,范爱农和鲁迅是同乡,都在法国留过学,但他们在对秋瑾等人
被杀要不要打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时持不同意见。

(2)格列佛在飞岛国的研究院里看到了哪些奇怪的现象?请列举三例。

(3分)
4.下列对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借用书法元素,
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底蕴。

B.用汉字笔画的变形展现冰雪运动员的英姿,
体现了冬奥会运动项目的特征。

C.其中充满韵律感的线条,寓意要顽强拼搏、
历经坎坷才能获得圆满成功。

D.赋予汉字“冬”以动感和力度,代表了奥
林匹克运动的激情、青春与活力。

第二部分(46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5~7题。

偶成
[宋]饶节
松下柴门闭绿苔,只有蝴蝶双飞来。

蜜蜂两股大如茧,应是前山花已开。

5.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选取了哪些景物来表现的?(2分)
6.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松下柴门闭绿苔,只有蝴蝶双飞来”所展现的画面。

(2分)
7.“蜜蜂两股大如茧,应是前山花已开”写得很有特色,请作简要赏析。

(4分)
阅读《曹刿论战》中的语段,完成8~9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
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8.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 肉食者鄙.
B. 衣食所安.
C. 弗敢加.也
D. 小信.未孚
卑鄙.无耻安.然无恙变本加.厉言而有信.
9.当鲁庄公说出“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之后,曹刿才认为“可以一战”,为什么?请你用自己的话概述。

(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一行尊法
初,一行①幼时家贫,邻有王姥,家甚殷富,奇一行,不惜金帛。

前后济之约数十万,一行常思报之。

至开元中,一行承玄宗敬遇,言无不可。

未几,会王姥儿犯杀人。

狱未具,姥诣一行求救,一行曰:“姥要金帛,当十倍酬也。

君上执法,难以情求,知何?”王姥戟手大骂曰:“何用识此僧!”一行从而谢之,终不顾。

(选自《太平广记》) [注]①一行:唐代高僧,天文学家。

1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
A.前后济.之约数十万(接济,救济)
B.一行承玄宗敬遇.(对待,款待)
C.狱.未具(监狱,牢房)
D.一行从而谢.之(道歉,谢罪)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分)
①未几,会王姥儿犯杀人。

②君上执法,难以情求,如何?
12.阅读下列链接,并联系上文内容,说说你得到的启示。

(2分)
【链接】北宋包拯在《家训》中说:“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祖坟)之中。

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14题。

“尽孝”先回“家”
茅家梁
①说及尽孝,我们的思绪便好像“穿越”到遥远的古代。

在那个时候,忤逆之子大概是很难立足于世的。

即使大字不识一个的山村野夫,也能恭恭敬敬地捧出一个又一个让你感激涕零铭刻在心的大孝子来;而居庙堂之高的“领导”,尽管深谙掌握大印的滋味实在要比憋在家“尽孝”美得多,但是绝对不敢违背朝廷的法度——“父母去世,官员必须离
职‘丁忧’三年”。

②很多朋友跟我说,一部《水浒》,最令读者揪心揪肺的倒是那个背着老娘上水泊梁山的黑旋风李逵。

鲁莽的硬汉,却一点也不匮乏对母亲的百般孝顺。

③然而,在目前的许多地方,要真正地尽孝是很困难的,因为客观条件不允许——以前讲“父母在不远游”,现在又有几个农民工能与年老体弱的父母长相守的?越是穷乡僻壤,“留守翁妪”越多。

各自奔波,“断肠人在天涯”。

④中国人的恋家情结,导致了世界上最大的人口迁移——春节回乡潮,闹得铁路部门年年手忙脚乱、苦乐参半;而也正是可贵的“恋家情结”、“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的牢不可破的观念,强调了人们对家庭所负有的责任,几乎没有人会埋怨这种责任贯串自己生命的始终。

⑤我们毕竟和西方很多国家不同,那里的青年以“自我独立”为荣,他们适应高度流动的社会,同时伴随而来的却是淡漠的家庭关系。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有些发达国家客观地弱化“家本位”的模式,而以“人本位”取而代之,它的本质是急功近利的。

⑥真所谓“渐糟之前先渐好”,许多“人本位”的行为,常在恶果显示之前,呈现良好状况的假象,个人主义膨胀、追求眼前的个人利益,这样的短视行为一旦逐渐嬗变成社会的共识,功利主义文化和个人本位价值观迅速扩散,整个社会就没有什么温暖可言了。

⑦在新时代里,要尽孝,还是先得让社会回归“家本位”。

“家本位”什么时候也决不可能成为洪水猛兽。

眼下,已经有不少地方出台了文件,规定拟提任的领导干部必须孝敬父母,诚实忠信;不孝敬父母的,一票否决。

这是很可喜的。

我们并不指望像古代那样通过“举孝廉”,让所有的优秀人才都走上仕途,而希冀大多数“公务员”能成为杜会的榜样。

⑧孔子有个弟子叫闵损。

自幼丧母,后母给两个亲生儿子用棉花做衣服,给他用芦花。

一次,他为父亲驾车,体寒手抖,车险些失控,父亲怒而鞭打,芦花从“棉衣”里飞出。

父亲决定休掉后母,闵损却哭着劝阻:“娘在,只孩儿一人受冻;娘走了,两个弟弟衣单。

”后娘知道后深受感动,从此,视其如己出。

一腔诚意,换来全家春风扑面。

⑨人生最可怕最痛苦的便是没有一个家,或者说这个家遭到了彻底崩溃。

中国的“家本位”,就是把“家”作为万事万物的参照点,把一切的事同家联系起来,把“家”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尺码和标准。

闵损的所有考虑都是环绕着“弟弟”展开,环绕着“家庭和谐”展开。

无论从哪个文化层面来考察,闵损所持有的待人宽厚的态度及责任伦理对社会所带来的良性互动是影响深远的。

⑩世界上有许多事情是可以从长计议的,而惟独对待父母的爱,尽孝,是不能懈怠的。

“子欲养而亲不在”,那就太遗憾了。

“家本位”传统真正回归之日,也可能就是我们这个社会许多矛盾、冲突确实得以缓解之时。

13.请简要概括中国的“家本位”思想在文中的表现。

(3分)
14.文中第⑧段运用孔子的弟子闵损的例子有何作用?(3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5~19题。

紫藤
徐晓杭
①紫藤是一种妖怪,它能活很久很久,几十年,几百年。

可贵的是,即使活很久,她也从不卖弄化石般的古板和深沉,或许她真的不懂,老而白痴的东西是很多的。

②妖怪惧怕阳光,紫藤的白昼就是冬天。

在冬天,她完全僵硬了,只有她自己知道还活着。

她变成了一堆白骨。

所有人都以为她是枯柴。

她的丑陋、老态,一夜之间就赤裸裸地在某个冬日祖露无遗。

她所有的语言,外貌,颜色,形体,都在寒风中褪去。

她拖着一堆没有任何尊严可言的枯藤,瘫.在长廊的钢筋水泥架上。

③她没有了媚眼,没有了娇嗔婉转的声音,没有了摄人心魄的舞蹈,光秃秃的,连一层遮羞的皮都没有。

她扭曲着,低匍着,几丈长的躯干,竟没有一尺是直的。

那种铭心刻骨的沧桑疤节从最粗壮的根部开始,一直留痕到最细小的末梢。

④天哪!只有这时,你才能读到万般风情的娇媚之下竟有如此惊心动魄的迁就和委屈。

很少有人会注意蛇盘虬结下曾经有过的曲曲折折。

你不问,她也不说。

⑤可是,当春天来临时,紫藤的夜晚就来了,她一天天地苏醒,谁都不知道她灵魂回来的路程。

没有柳的芽,在春风里招展;没有桃的蕾,在雨露中逍遥;更没有玉兰的大花苞,在三月让人欣欣以待。

她僵硬的骨头甚至没有发出一点点翻身的咔咔声,就神不知鬼不觉地复活了。

⑥用化腐朽为神奇来描述紫藤的起死回生并不过分。

那堆瘫在庭院里、假山旁、花园长廊上的白骨仿佛有魔力在吹气,在一个春风煦暖的午后,坐在长廊下的硬石凳上,忽然就有人看见紫藤已经变成了少女。

她正在向支撑着她全部躯体的回廊宣讲她的教义,她的宗教意义和她柔软的肢体散发出的青春气息,使长廊和假山全然想不起她从前的容颜,那种选择性的认知,使他们觉得她和上一个春天的故事完全地脱离,是截然不同的两个版本。

于是,他们心甘情愿地相信了她的布道,让自己的肩膀扛起她所有的要求。

⑦就像《聊斋》中的女妖,紫藤是讨人喜欢的。

她能把所有的人都迷倒在长廊下,她所有的行为都没有恶意。

绿叶在长廊上柔软地伸展着,变幻着,她在四月阳光里就让人闻到了脱俗迷人的香气,看到了优雅恬静让人百看不厌的紫藤花,她从来不让人等待得太久。

那种粉白淡紫的花球,让你忽然就会觉得花卉们悬垂的日常生活中,葡萄苹果般地结果,是多么乏味和平庸。

⑧紫藤可读的长裙,使春天由抽象变成了具体,由哲学变成了美学
..,由单词变成了物质,变成了春天可以让人触摸的肌肤。

⑨紫藤是如此销魂,她即使变一千次,也让人深信不疑。

她悄无声息的柔软,让所有的坚硬心甘情愿地放弃抵抗。

她在一场春风里,让所有的坚强和理想不知不觉都入了她的锦囊。

⑩紫藤在收拾了所有的偏见和仇视后,在一串串迷人的花球里,吃吃地笑。

⑪没见过紫藤的游人是遗憾的,没有紫藤的花架是寂寞的。

15.请联系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说紫藤是一种妖怪。

(4分)
16.解释下列两句话中加点词在文中的含意。

(4分)
(1)她拖着一堆没有任何尊严可言的枯藤,瘫.在长廊的钢筋水泥架上。

(2)紫藤可读的长裙,使春天由抽象变成了具体,由哲学变成了美学
..。

17.文章第⑤段中的画线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写出两种,并赏析其表达效果。

(4分)
没有柳的芽,在春风里招展;没有桃的蕾,在雨露中逍遥;更没有玉兰的大花苞,在三月让人欣欣以待。

她僵硬的骨头甚至没有发出一点点翻身的咔咔声,就神不知鬼不觉地复活了。

18.仔细阅读文章第⑨段和第⑪段中的画线句,请说说这两句话在文中的意思。

(4分)
(1)她在一场春风里,让所有的坚强和理想不知不觉都入了她的锦囊。

(2)没见过紫藤的游人是遗憾的,没有紫藤的花架是寂寞的。

19.阅读下面的链接文字并回答问题。

(3分)
【链接】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紫藤萝瀑布》链接材料与选文第④段的表现手法相同而表达主题不同。

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两者的异同。

第三部分(60分)
20.作文。

(60分)
最美人间四月天,又逢稻香蛙鸣时。

当久违的蛙鸣“呱呱”响起时,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触?
请以“又闻蛙鸣”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
②不要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