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徐志摩:诗化生活与分行书写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儿,你休学新娘羞, 把锦被掩盖你光艳首, 你昨宵也在此勾留, 可听她允许今夜来否?
听远村寺塔的钟声, 象梦里的轻涛吐复收, 省心海念潮的涨歇, 依稀漂泊踉跄的孤舟! 水粼粼,夜冥冥,思悠悠, 何处是我恋的多情友, 风飕飕,柳飘飘,榆钱斗斗, 令人长忆伤春的歌喉。
1923——希望,只如今


等你走远了,我就大步向前, 这荒野有的是夜露的清鲜; 也不愁愁云深里,但须风动, 云海里便波涌星斗的流汞; 更何况永远照彻我的心底; 有那颗不夜的明珠,我爱 你
有石块有钩刺胫踝的蔓草, 在期待过路人疏神时绊倒!
林徽因 仍然
你舒伸得象 ----湖水向着晴空里白云, 又象是一流冷涧,澄清 许我循着林岸穷究你的泉源∶ 我却仍然怀抱着百般的疑心 对你的每一个映影! 你展开 象个千瓣的花朵! 鲜妍是你的每一瓣,更有芳沁, 那温存袭人的花气,伴着晚凉∶
1931年,林生病 山中
庭院是一片静, 听市谣围抱; 织成一地松影—— 看当头月好!

不知今夜山中 是何等光景: 想也有月,有松, 有更深的静。

我想攀附月色, 化一阵清风, 吹醒群松春醉, 去山中浮动;

吹下一针新碧, 掉在你窗前; 轻柔如同叹息—— 不惊你安眠!

林徽因:
“新娘子非常大方,又非常亲热,不解作从
前旧家庭虚伪的神容,又没有新时髦的讨厌 习气,和我们家的孩子像同一个模型铸出来 的” 费正清:“林徽因就像一团带电的云,裹挟 着空气中的电流,放射着耀眼的火花。”
1922——月下待杜鹃不来 -徐志摩

看一回凝静的桥影, 数一数螺钿的波纹, 我倚暖了石栏的青苔, 青苔凉透了我的心坎;


那一天我希望要走到了顶层,
蜜一般酿出那记忆的滋润。 那一天我要跨上带羽翼的箭, 望着你花园里射一个满弦。 那一天你要听到鸟般的歌唱, 那便是我静候着你的赞赏。 那一天你要看到零乱的花影, 那便是我私闯入当年的边境!
1931年你去

你去 ,我也走, 我们在此分手; 你上那一条大路 ,你放心走, 你看那街灯一直亮到天边, 你只消跟从这光明的直线! 你先走,我站在此地望着你, 放轻些脚步,别教灰土扬起, 我要认清你的远去的身影, 直到距离使我认你不分明。
他在为你消瘦,那一流涧水, 在无能的盼望,盼望你飞回!
林徽因 情愿

我情愿化成一片落叶, 让风吹雨打到处飘零; 或流云一朵,在澄蓝天, 和大地再没有些牵连。 但抱紧那伤心的标志, 去触遇没着落的怅惘; 在黄昏,夜班,蹑着脚走, 全是空虚,再莫有温柔; 忘掉曾有这世界;有你; 哀悼谁又曾有过爱恋; 落花似的落尽,忘了去 这些个泪点里的情绪。 到那天一切都不存留,

…… 如今只剩些遗骸; 可怜,我的心…… 却教我如何埋掩? 希望,我抚摩着 你惨变的创伤, 在这冷默的冬夜 谁与我商量埋葬? 埋你在秋林之中, 幽涧之边,你原否, 朝餐泉乐的争琮,
莫儇着桦茵香柔? 我收拾一筐的红叶, 露凋秋伤的枫叶,铺盖在你新坟之上——, 长眼着美丽的希望!


我唱一支惨淡的歌, 与秋林的秋声相和; 滴滴凉露似的清泪, 洒遍了清冷的新墓!
林回《那一晚》

那一晚我的船推出了河心, 澄蓝的天上托着密密的星。 那一晚你的手牵着我的手, 迷惘的星夜封锁起重愁。
那一晚你和我分定了方向, 两人各认取个生活的模样。 到如今我的船仍然在海面飘, 细弱的桅杆常在风涛里摇。 到如今太阳只在我背后徘徊, 层层的阴影留守在我周围。 到如今我还记着那一晚的天, 星光、眼泪、白茫茫的江边! 到如今我还想念你岸上的耕种: 红花儿黄花儿朵朵的生动。

(三)思想

“这十几天里,常有朋友到家里来谈志摩,谈起来 常常有人痛哭。在别处痛哭他的,一定还不少。志 摩所以能使朋友这样哀念他,只是因为他的为人整 个的只是一团同情心,只是一团爱。” “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 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 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回合在一个人生里,这 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 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
林徽因深夜听到乐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这一定又是你的手指, 轻弹着, 在这深夜,稠密的悲思。
我不禁颊边泛上了红, 静听着, 这深夜里弦子的生动。 一声听从我心底穿过, 忒凄凉 我懂得,但我怎能应和? 生命早描定她的式样, 太薄弱 是人们的美丽的想象。
除非在梦里有这么一天, 你和我 同来攀动那根希望的弦。

如《平郊建筑杂录》这篇文章里说:“无论哪一座 巍峨的古城楼,或一角倾颓的殿基的灵魂里,都在 诉说,乃至于歌唱。时间上漫不可信的变化,由温 雅的儿女佳话,到流血成渠的杀戮。他们所给的 ‘意’的确是‘诗’与‘画’的。但是建筑师要郑 重地声明,那里面还有超出这‘诗’、‘画’以外 的‘意’的存在。眼睛在接触人的智力和生活所产 生的一个结构,在光影恰恰可人中,和谐的轮廓, 披着风霜所赐予的层层生动的角色……”写到高塔 的时候,她说:“是谁笑成这百层塔高耸,让不知 名的乌鸦盘旋?是谁笑成这万千风铃的转动,从每 一层琉璃的檐边摇向云天?”

梁启超: 我来是为了讲几句不中听的话,好让社会上知道这样 的恶例不足取法, 更不值得鼓励.---徐志摩, 你这个人性情浮 躁, 以至於学无所成, 做学问不成, 做人更是失败,你离婚再娶 就是用情不专的证明!陆小曼, 你和徐志摩都是过来人,我希望 从今以后你能恪遵妇道,检讨自己的个性和行为,离婚再婚都 是你们性格的过失所造成的, 希望你们不要一错再错自误误 人,不要以自私自利作为行事的准则, 不要以荒唐和享乐作为 人生追求的目的,不要再把婚姻当作是儿戏, 以为高兴可以结, 不高兴可以离,让父母汗颜, 让朋友不齿, 让社会看笑话, 让 (被打断) 徐志摩: 恩师, 请为学生和高堂留点面子!! (梁启超想到背后还有双方的父母,才收住火气) 梁启超: 总之, 我希望这是你们两个人这一辈子最后 一次结婚! 我就是我对你们的祝贺!--我说完了!!





1925年赴欧洲,游历苏、德、意、法等国。 1926年在北京主编《晨报》副刊《诗镌》,与闻一多、 朱湘等人开展新诗格律化运动,影响到新诗艺术的发展。同 年移居上海,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教授。 1927年参加创办新月书店。次年《新月》月刊创刊后 任主编。并出国游历英、美、日、印等国。 1930年任中华文化基金委员会委员,被选为英国诗社 社员。同年冬到北京大学与北京女子大学任教。 1931年初,与陈梦家、方玮德创办《诗刊》季刊,被推选 为笔会中国分会理事。同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 平,因遇大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故飞机失事,因而遇难。
韩湘眉:温柔诚挚乃朋友中朋友; 纯洁天真是诗人的诗人




谈话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迳都是诗,诗的意味渗透了, 随遇自有东土; 乘船可死,驱车可死,斗室生卧也可死,死于飞机偶然者, 不必视为畏途 散文集有:《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 《秋》、《轮盘》; 徐申如(其父)得知其子死后,老泪纵横,写了如下挽联: 考史诗所载,沉湘提月,文人横死,各有伤心,尔本超然, 岂期邂逅罡风,亦遭惨劫; 自襁褓以来,求学从师,夫妇保持,最怜独子,母今逝矣, 忍使凄凉老父,重赋招魂
美:优美——浑融圆润、和谐宁静
“这河身的两岸都是四季常青最葱翠的草坪。
从校友 居楼上望去,对岸草场上,不论早晚, 永远有十数匹黄牛与白马,胫蹄没在恣蔓的 草丛中, 从容的在咬嚼,星星的黄花在风中 动荡,应和着它们尾鬃的扫拂。桥的两端有 斜倚的垂柳与 桔荫护祝水是彻底的清澄,深 不足四尺,匀匀的长着长条的水草。这岸边 的草坪又是我的爱宠,在清朝,在傍晚,我 常去这天然的织锦上坐地,有时读书,有时 看水;有时仰卧着看天 空的行去,有时反仆 着搂抱大地的温软”《我所知道的康桥》
(二)创作
“但生命的把戏是不可思议的!我们都是受支配的善 良的生灵,哪件事我们作得了主?整十年前我吹着 了一阵奇异的风,也许照着了什么奇异的月色,从 此起我的思想就倾向于分行的抒写。一份深刻的忧 郁占定了我;这忧郁,我信,竟于渐渐的潜化了我 的气质。“ 《 志摩的诗》, 1925 献给爸爸 山的空灵水的浪漫 《翡冷翠的一夜》、 1927 陆小曼 《猛虎集》、 1931 林徽因 《云游》; 1932
以这样的美学标准要求人:仿佛你对著
自然界的杰作,不论是秋月洗净的湖山, 霞彩纷披 的夕照,南洋裏莹澈的星空,或 是艺术界的杰作,培德花芬 的沁芳南,怀 格纳的奥配拉,密克郎其罗的雕像,卫师 德拉 (Whistler)或是柯罗(Corot)的画; 你只觉得他们整体的美,纯 粹的美,完 全的美,不能分析的美可感而不可说的 美。

徐志摩,献辞徐志摩《献 词》

那天你翩翩的在空际云游, 自在,轻盈,你本不想停留 在天的哪方或地的哪角, 你的愉快是无拦阻的逍遥。 你更不经意在卑微的地面 有一流涧水,虽则你的明艳 在过路时点染了他的空灵, 使他惊醒,将你的倩影抱紧。 他抱紧的只是绵密的忧愁, 因为美不能在风光中静止; 他要,你已飞渡万重的山头, 去更阔大的湖海投射影子!

美是人间不死的光芒
不论是生命,或是希望; 便冷骸也发生命的神光, 何必问秋林红叶去埋葬
1926——偶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自由:英国小布尔乔亚式的温和克制
徜徉山水,自得其乐 不受他人干扰的逍遥 你如爱酒,这乡间每“望”都为你储 上好的新酿, 黑啤如太浓,苹果酒、蕃酒都是供你解渴润肺 的。……带一卷书,走十里路, 一块清静地,看天, 听鸟,读书,倦了时,和身在草绵绵处寻梦去—— 你能想像更适情更 适性的消遣吗? 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 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你的性灵”
再不然,我就叫响你的名字, 不断的提醒你有我在这里, 为消解荒街与深夜的荒凉, 目送你归去......

不,我自有主张, 你不必为我忧虑; 你走大路, 我进这条小巷, 你看那棵树,高抵着天。
我走到那边转弯, 再过去是一片荒野的凌乱: 有深潭,有浅洼,半亮着止 水, 在夜芒中像是粉披的眼泪;

但你不必焦心,我有的是胆, 凶险的途程不能使我心寒。
徐志摩:诗化生活与分行书写
( 一)生平与创作
(1896~1931年)现代诗人、散文家。浙江海宁 县硖石镇人。名章垿,字志摩,小字又申。 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头大尾巴小)先后就读 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 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 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 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



“志摩的国际学术交往也是频繁的。他被选为英国诗社社员, ‘笔会’中国分会理事,印度老诗人泰戈尔与他最是忘年之 交,还与英国哈代、赖斯基、威尔斯,法国罗曼· 罗兰等等, 都有交往。”(陈从周:《记徐志摩》)据陆小曼回忆, “志摩是个对朋友最热情的人,所以他的朋友很多,我家是 常常座上客满的:连外国朋友都跟他亲善,如英国的哈代、 狄更生、迦耐脱。”(《泰戈尔在我家作客》)这种交往基 于深刻的内心要求,而不是外在原因的驱遣。 1922年返国后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 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加入文学研究会。 1924年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诗评》周刊,任 北京大学教授。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时任翻译。

在康桥的柔波里,
甘愿做一条水草 云游,那天你翩翩的在空际云游, 自在,轻盈,你本不想停留 在天的那方或地的那角, 你的愉快是无拦阻的逍遥
爱: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 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如此而已
人间男女的至情至爱 不是博爱 不是宗教之爱 他的理想曾受了希腊主义的影响,求充分的完全的 生命。他要生命中求得最丰富的经验……志摩不是 哲学家寻求理智,他是一个艺术家,寻求情感的满 足……他所爱的是人生的美丽。他的态度,可以说 是哈代的对照。他咏哈代曾说:‘为什么放着甜不 尝,暖和的座儿不坐,偏挑那阴凄的调儿唱,辣味 儿辣得口破。’正因为他自己所寻求的都是阳光、 暖和、甜蜜、美丽,一切人生的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