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学技术架构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射学技术架构名词解释
第一章
1.X 线摄影(radiography):是X 线通过人体不同组织、器官结构衰减作用,产生人体医疗情报信息传递给屏-片系统,再通过显定影处理,最终以X 线平片影像方式表现出来技术。

2.X 线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经过准直器X 线束穿透人体被检测层面;经人体薄层内组织、器官衰减后射出带有人体信息X 线束到达检测器,检测器将含有被检体层面信息X 线转变为相应电信号;通过对电信号放大,A/D 转换器变为数字信号,送给计算机系统处理;计算机按照设计好方法进行图像重建和处理,得到人体被检测层面上组织、器官衰减系数分布,并以灰度方式显示人体这一层面上组织、器官图像。

3.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通过对静磁场(B0)中人体施加某种特定频率射频脉冲电磁波,使人体组织中氢质子(1H)受到激励而发生磁共振现象,当RF 脉冲中止后,1H 在弛豫过程中发射出射频信号(MR 信号),被接收线圈接收,利用梯度磁场进行空间定位,最后进行图像重建而成像。

4.计算机X 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是使用可记录并由激光读出X 线影像信息成像板(IP)作为载体,经X 线曝光及信息读出处理,形成数字式平片影像。

5.数字X 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指在具有图像处理功能计算机控制下,采用一维或二维X 线探测器直接把X 线
影像信息转化为数字信号技术。

6.影像板(imaging plate,IP):是CR 系统中作为采集(记录)影像信息接收器(代替传统X 线胶片),可以重复使用,但没有显示影像功能。

7.平板探测器(flat panel detector,FPD):数字X 线摄影中用来代替屏- 片系统作为X 线信息接收器(探测器)。

8.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是计算机及常规X 线血管造影相结合一种检查方法,能减去骨骼、肌肉等背景影像,突出显示血管图像技术。

9.计算机辅助诊断(computer aided diagnosis,CAD):借助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医学影像作图像分割、特征提取和定量分析等增加诊断信息,用以辅助医生对各种医学影像进行诊断技术。

第二章
1.X 线强度(X-ray intensity):指在垂直于X 线传播方向单位面积上、单位时间内通过光子数量(N)及能量(hν)(hv)乘积总和。

常用X 线强度表示X 线量及质。

2.光学密度(density,D):又称黑化度。

指X 线胶片经过曝光后,通过显影等处理在照片上形成黑化程度。

3.光激励发光(photo stimulated luminescence,PSL):某些物质在第一次受到光(一次X 线激发光)照射时,能将一次激发光所携带信息贮存下来,当再次受到光(二次激光激发光)照射时,能发出及一次激发光所携带信息相关荧光现象。

4.光激励发光物质(photo stimulated luminescence substance):能发生光激励发光(PSL)现象物质。

第三章
1.潜影:是感光胶片被曝光后,在胶片内部产生微量新生银原子集团。

2.感绿胶片:这是一种配合发绿色荧光增感屏使用胶片,吸收光谱峰值约为550nm。

3.感蓝胶片(色盲片):是配合发蓝色荧光增感屏使用胶片,感光乳剂固有感色是以蓝色为主,不添加色素。

其吸收光谱峰值约为420 nm。

4.感光中心:就是在乳剂制备过程中形成微量银质点。

5.感光效应:使感光系统(屏-片系统)产生感光效果称为感光效应(E)。

6.胶片特性曲线:是指曝光量及所曝光量产生密度之间关系一条曲线,由于这条曲线可以表示出感光材料感光特性,所以称之为〝特性曲线〞。

7.本底灰雾(最小密度min D ):感光材料未经曝光,而在显影加工后部分被还原银所产生密度,称为本底灰雾或最小密度。

它由片基灰雾和乳剂灰雾组合而成。

8.片基灰雾:指感光材料不经显影,直接在定影中处理,将卤化银全部溶解之后密度。

9.乳剂灰雾:指乳剂制作中,为谋求一定感度而产生感光中
心。

带有这种感光中心卤化银结晶,即使不经曝光在显影加工时也会还原成银。

这种较大感光中心称为灰雾中心,灰雾度大小取决于乳剂中灰雾中心量。

乳剂灰雾可由本底灰雾减去片基灰雾得到。

10.感光度(S):是指感光材料对光作用响应程度,也即感光材料达到一定密度值所需曝光量倒数。

医用X 线胶片感光度定义为产生密度1.0 所需曝光量倒数。

11.反差系数(γ值):称对比度(contrast)系数。

反差系数是指特性曲线直线部分斜率。

12.平均斜率(用G表示):连接特性曲线上指定两点密度(0.25 min D 和2.00 min D )连线及横坐标夹角正切值。

13.最大密度(Dmax):对某种感光材料来说,密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时,不再因曝光量增加而上升,此时密度值称为最大密度(Dmax)。

14.宽容度(L):是指特性曲线上直线部分在横坐标上投影,表示是正确曝光量范围。

15.增感率:增感屏增感作用常以增感率表示。

在照片上产生同等密度为1.0 时,无屏及有屏所需照射量之比称为增感率(增感倍数或增感因数)。

16.中心X 线:X 线束中心部分射线。

中心线垂直于窗口平面,是摄影方向代表。

一般情况下,中心X 线应通过被检部位中心并及胶片垂直,也有时需要倾斜一定角度经被检体射入胶片。

17.斜射线:X 线束中除中心线外射线。

在某些特殊体位摄影
时利用斜射线作为中心线摄影,以减少肢体影像重叠。

18.照射野:指通过X 线管窗口X 线束入射于成像介质曝光面大小。

X 线束在照射野内线量分布是不均匀。

19.焦点方位特性:在平行于X 线管长轴方向照射野内,近阳极侧有效焦点小,近阴极侧有效焦点大。

在短轴方向上观察,有效焦点大小对称相等。

20.焦点阳极效应:阳极倾角约为20o时,在平行于X 线管长轴方向上,近阳极侧X 线量少,近阴极侧X 线量多,最大值在
110o处,分布是非对称性现象。

在X 线管短轴方向上,X 线量分布基本上是对称相等。

21.实际焦点:灯丝发射电子经聚焦后在X 线管阳极靶面上撞击面积称为实际焦点。

22.有效焦点:把实际焦点在X 线管长轴垂直方向上投影称为X 线管标称有效焦点。

23.照片密度:又称光学密度或黑化度,用D 表示。

是指X 线胶片经过曝光后,通过显影等处理在照片上形成黑化程度。

24.X 线照片对比度:X 线照片上相邻组织密度差(亦称光学对比度)。

25.散射线:当X 线管发射出原发X 线照射到被检体等物体时,会产生光电吸收和康普顿散射,其中散射吸收二次射线,由于射线方向不定,能量低,称之为散射线。

26.X 线照片层次:指照片局部范围内组织结构微小密度差或
对比度显示能力。

27.锐利度:是指在照片上所形成影像边缘清楚程度。

28.失真度:照片影像相对被检体大小和形状改变称之为影像失真,其变化程度称为影像失真度。

第四章
1.体素(voxel):代表一定厚度三维空间人体体积单元。

是一个三维概念。

2.像素(pixel):组成数字图像基本单元。

是一个二维概念,是体素在成像平面表现。

3.像素值:就是像素灰度值或强度值,一个像素只具有一个灰度值。

4.矩阵(matrix):表示由像素组成,横成行、纵成列数字方阵。

5.采集矩阵(acquisition matrix):每幅画面观察视野所含像素数目。

6.显示矩阵(display matrix):监视器上显示图像像素数目。

为了保证显示图像质量,显示矩阵一般等于或大于采集矩阵。

7.视野(field of view,FOV):拟进行检查容积选定区域。

8.比特(bit):是信息量单位。

二进制数一位所包含信息就是一比特。

9.模/数转换(analog/ data,A/D):指通过某种方法把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

同样,数字量转换为模拟量也叫做数/模转换或
D/A 转换。

10.灰阶(gray sca1e):在影像或显示器上所呈现黑白图像上各点表现出不同深度灰色,把白色及黑色之间分成若干级,称为〝灰度等级〞,表现亮度(或灰度)信号等级差别称为灰阶。

11.原始数据(raw data):由探测器直接接收到信号,经放大后再通过A/D 转换所得到数据。

12.显示数据(display data):组成某层面图像数据,亦即该层面各体素灰度值矩阵中数据。

13.图像重建(image reconstruction):用采集原始数据经计算而得到显示图像数据过程。

14.信噪比(signal noise ratio,SNR):在实际信息中一般都包含有信号和噪声。

用来表征信号强度同噪声强度之比参数称为信号噪声比。

15.调制传递函数(MTF):是以空间频率(spatial frequency)ω为变量函数。

各个ω值都有自己调制传递值和相位传递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