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合唱指挥教学的几点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5SONG OF YELLOW RIVER 2020
/ 16式,引导学生感受作曲家需要表达的基本情感和思想内容,让自己的情感能够良好的融入到音乐作品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指挥自身需要较高的音乐素养和技能,只有指挥在指挥合唱过程中发挥音乐的再次创作,才能够很好地发挥合唱的魅力。
指挥通过整体把握音乐本身,让合唱效果能够具备更强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加强对于音乐专业的鉴赏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音乐和感知音乐的能力。
另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搜集整理各种音乐素材、自己体会和感受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
我们还要求学生能够跳出音乐专业,站在美学或者哲学的层面来对音乐进行分析和感知,从而促进其音乐倾听能力、鉴赏能力的提升。
(二)教学内容的完善创新究其根本,合唱指挥教学活动还是需要结合教材来实施教学内容的,教材中的合唱指挥内容相对要官方和正式一些,教材内容中的语言与形式相对而言都要“接地气”一些,因此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完善与创新也就显得重要了起来。
从合唱指挥实践教学的角度来分析,教材的内容应该是简洁明了的,可以将合唱指挥的一些专业术语与技术内容通过简单明了的方式将其呈现出来,但是现在很多学校使用的教材,其内容中对于一些专业术语的解释,都是十分繁复的,这样一来反而会将问题变得复杂化,因此我们需要对教学的内容进行相应的创新,首先要将合唱教学内容的诠释术语变得简单明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合唱指挥的专业术语。
摒弃传统按照时间顺序安排教学内容的方式,因为这样的教学方式会在实践应用过程中十分的复杂,不利于教学,因此对于实践教学来说并不适用。
应该对教学的实践需求进行相应的考察,将一些相关,相近的知识内容,融合在一起,使其形成多元化的教学形式,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使其能够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传统的合唱指挥教材是官方教材,其本身并没有娱乐性、通识性内容,影响了学生的兴趣,新的教材应考虑这一问题,将合唱指挥的逸闻趣事、常见错误等融入到其中。
(三)通过合唱欣赏开阔视野,培养学生的合唱感觉合唱既是一门视觉艺术,也是一门听觉艺术。
良好的听觉艺术来自于学生平时的积累,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聆听大量的合唱音乐作品,培养学生良好的多声思维能力、合唱艺术鉴赏能力。
合唱是一种和谐、平衡、完美的音响运动形式,对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集体主义思想、凝聚人心,塑造个性品质、提高审美能力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在高校合唱指挥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意识,审美教育的主要是在整个审美教育教学过程中实现的,人们只有真实的在整个过程中体会到美感,才能够清晰地有着审美的乐趣。
因此,在音乐合唱指挥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真实的感觉到每一个音符和每一段旋律的魅力之处,让学生能够从心底接受它,能够从心底产生一种乐趣,并不单单只是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音乐基础知识,还要选择一些有营养、国内外经典合唱曲目作为主要教学曲目。
合唱曲目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合唱团员对合唱的热爱程度以及合唱团的发展。
匈牙利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认为,“在音乐教育中建立民族的思维方式、增强民族的情感、积累民族的音乐语言是至关重要的。
”在合唱曲目的选用上除了国内优秀曲目外,还需要将国外经典曲目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并同时结合当地文化优势、文化特色选用具有当地民族民间风格、地方性语言的作品。
在树立本民族文化自信的同时,还需学习和吸收国外优秀文化,实现合唱教学多元文化的结合。
(四)“合唱”与“指挥”联合教学现阶段高校合唱和指挥之间相互独立的教学模式需要尽快改革,这样的教学模式导致两门课程之间没有得以有效衔接,同时也影响到对学生合唱指挥能力的培养。
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能够依靠创设学科互动场景的方式,要求学生感受合唱队员与合唱指挥之间的角色互换,如我们在教学合唱指挥教学的任务时,可采用角色互换的活动:先要求一些学生当合唱队员,其他学生按顺序指挥各个乐曲,合唱结束后,双方角色互换,实现合唱和指挥的联合教学。
(五)心理效应与律动教学的方法由于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通常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情绪波动较大,行为多变等。
处于大学阶段的学生自身拥有较为完整的理性思维,加上智商较高,在学习过程中具有较高的理解能力。
在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对于学生的心理特点要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计划,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中。
比如,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在开展合唱指挥训练之前,很多学生的学习情绪较低,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容易打瞌睡。
为此,在教学中专门开展了一次户外活动,让学生到户外感受大自然,在自然环境下尽情歌唱,无压力释放自己的内心。
而活动中老师也积极参与到学生中来,与学生玩耍,一起表演。
休息时与学生围在一起坐在草地上相互沟通交流,此时询问学生在合唱指挥的学习中存在哪些问题,学生们的心理有了很大程度的放松,也主动说出自己的问题,我们根据得到的反馈制订了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帮助学生们解决困难,促进其专业技能的提升。
结 语总之,在当前的高校合唱指挥教学中,需要加强学生的实际技能培养,广大教学在开展合唱指挥教学中应当适应的进行改革和发
展,优化课程的设置,丰富教学内容,沿用之前好的教学方式,主动探索能够符合当代人们精神需求的教学模式,培养新时代的音乐人才,促进合唱指挥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1] 周锴.茶文化视野下高校合唱指挥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发展[J].福建茶叶,2018,(12):286.[2] 李瑞娇.浅谈高校合唱指挥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发展[J].北方音乐,2018,(16):112-113.[3] 易蓉.高校合唱指挥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J].当代音乐,2018, (04):49-51.[4] 谷露.浅谈高校合唱指挥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发展[J].音乐时空,2016,(04):157-158.[5] 朱元清.高职院校合唱指挥教学方法创新途径探索[J].北方音乐,2015,(11):184-185.[6] 陈春丽.浅谈高校合唱指挥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发展[J].音乐时空,2014,(17):76.作者简介:裴丽(1979-),女,湖北人,贵州大学音乐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合唱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