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苏版二轮资料ⅰ第五单元单元总结_图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连线 一、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与终结 1.二战后期形成的以美、苏为主导的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战后世
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2.二战后美国为稳定资本主义、遏制共产主义,以“冷战”为
主要手段对抗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3.二战后,随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以苏联为核心形成了与
以美国为核心的资本主义阵营相抗衡的社会主义阵营;联合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组织华约组织,对抗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 织,两极对峙格局最终形成。
四、中、美、苏“三角关系”的阶段特征及其成因 1.第一阶段
(1)美国孤立和反对中国。原因是美国敌视社会主义中国, 对新中国的发展壮大感到恐惧和不安。 (2)中苏关系由友好到恶化。建国初期,新中国推行“一 边倒”的方针,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后来苏 联对中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造成中苏关系恶化。原因是 双方意识形态方面的分歧和苏联企图控制中国。
三、比较不结盟运动、欧共体和日本对两极格局的冲击 1.性质不同。
西欧国家和日本都是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它们与美国在政 治制度、生产方式、意识形态、文化传统等领域有高度的一 致性,虽然反对美国控制,但主要是一种经济上的斗争和外 交上的争夺,中间随时会有妥协,反对苏联也主要是出于意 识形态上的冲突。而第三世界国家历史上受过殖民压迫,它 们的斗争是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是反对旧 的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斗争是坚决彻底的。
单元总结
审题突破 材料一 美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是创造条件,使我们和其他 国家能共同建立一种不受逼迫的生活方式……我认为,美国的 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 力的征服企图。我认为我们必须援助自由人民以自己的方式来 规划自己的命运。
——杜鲁门 1947 年 3 月 12 日致国会两院的咨文 材料二 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需要一个谈判的时 代,而不是对抗的时代。……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 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
单元总结
2.第二阶段 (1)美国同中国关系实现正常化。原因是这时在美苏争霸中, 美国处于守势,对外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 (2)中苏关系严重恶化。出于对外扩张的目的,苏联加紧对 中国进行压制和军事威胁,以致酿成中苏边境的武装冲突 (如珍宝岛事件)。
3.第三阶段 (1)美国同中国的关系时好时坏,特别是美国在售台武器等 问题上双方矛盾突出。其原因是美国仍没有放弃霸权政策。 (2)苏联同中国改善关系。其原因是苏联国民经济军事化带 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从 80 年代中期起,苏联开始放弃同 美国争夺军事优势的做法,由对外扩张转为全面收缩。
单元总结
大题冲关 冲关 5 ——关注“……”“——”等符号在审题中的价值
高考主观题材料,特别是文字材料中间常见用来省略无效 信息的“……”符号,材料后面也常见用来说明材料出处的 “——”符号,这些符号后面的信息在解题得分方面的价值较 大,应重点关注,但组织答案时要注意对材料信息进行适当提 炼加工,不可照抄原文。
单元总结
面出现。……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 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
——1971 年 7 月 6 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 材料三 我知道,要摒弃旧的思维模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其 中的惰性是很强的。然而个别国家总是试图把一个单极世界的 模式,也就是自己独一无二的领导作用强加给这个世界。这是 不现实的,甚至可能是很危险的。
——1998 年 2 月 8 日叶利钦接受记者 采访时发表的讲话
2.宗旨不同。 西欧与日本是为了取得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地位,建立战略 伙伴关系,并为此参加北约组织,进行“冷战”。不结盟运 动从一开始就确立了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的基本 原则和宗旨,主张以和平共处代替“冷战”,反对加入任何 军事集团。
3.形式不同。 从对两极格局的冲击过程来看,西欧与日本是从经济上的 斗争到外交上的斗争,不结盟运动是从政治上的斗争到经 济上的斗争。
既是对美国霸权的挑战,也是对两极政治格局的冲击。 3.伴随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
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决定国际事务的 局面。
单元总结
4.新中国成立后,一步步跨出国门,走向世界,在国际上的地 位和作用不断增强。
5.两极格局解体后,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呈现出“一超多 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单元总结
五、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认识 1.多极化是指一种趋势,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到目前为止,
多极化并没有定型为某一基本的世界新格局。 2.世界多极化中的任何一“极”或者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或
者具有巨大的国际政治影响力,这两者通常是相辅相成的, 构成了综合国力的两大方面。 3.多极化趋势具体表现为西欧、日本随着经济实力与美国的差 距逐步缩小,在政治上对美国的离心倾向也在不断加强;中 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壮大并走向 联合(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4.世界格局既是相对稳定的,又是发展变化的。稳定是由于力 量的相对均衡;变化的根源在于经济的发展。
单元总结
4.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的东欧剧变使两极格局出现动摇;1991 年苏联因争霸和自身存在的问题而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二、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西欧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增强了同美苏抗衡的实力,
对美国的霸权地位和两极政治格局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2.日本的崛起,使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