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课外阅读专题卷 含答案 人教统编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课外阅读专题卷
(一)童稚可嘉
若让你形容女孩子好看的眉毛,你会怎样形容?
你会不会马上想到柳叶儿或者月牙儿之类的形象来?或者堆砌出许多甜腻的词儿来?
可是,我就在一个小男孩的作文里,看到这样的句于:“阿姨的眉毛淡得好像忘了长出来一样。
”我就惊叹,小孩子怎么会有这般让人大跌眼镜的发现?
还记得一个6岁的小女孩,做过一首美妙绝伦的题为《爱》的小诗:“妈妈是一杯酒,爸爸喝上一口,就醉了。
”短短几句,童心盎然却又形象逼真,丝丝入扣!
两年前我写过一篇给女孩子看的文章,却怎么也定不下标题。
一个女孩读了,便道:“何不取《花开的声音》呢?”我惊呆了:花开的声音!一个小女孩何以有如此奇妙万千却合情合理的想象?试想:因为花开,一个春天都不寂寞了,花儿怎么会寂寞呢?花儿怎么能独自开着却没有声音呢?
突然发现有时候童稚是一种最机智、最完美的智慧,甚至这种智慧寓含着最深的哲理。
因为孩子的世界里有许多大人们看不透的东西。
1.文中提议文章标题用“花开的声音”的小女孩的想象可以用“、”等词语来形容。
2.文章通过三个事例来说明“童稚可嘉”,分别是、、。
3.文中画“”的句子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A.赞扬了童稚是一种最机智、最完美的智慧。
B.表达了“我”对孩子的理解和喜爱。
C.赞扬了孩子的世界里有许多大人们看不透的东西。
(二)炎夏说瓜
我从小生活在农村,结交了许许多多农民朋友,老的少的都有,和我交情最深厚的是三十多岁的“六机匠”。
他在离我村三四里地的“西河”,种着一点“河淤地”。
夏天一早,我跟他下“西河”。
他在高粱地里劳动,我在清清的河水里捉鱼,河水清且浅。
晌午,我们仰卧在河边树林的沙地上,听千万只鸣蝉的大合唱,其声悠悠,把人催入梦境。
傍晚,收工归来,“六机匠”的肩上扛一把锄,锄杆上搭一领破蓑衣,还有一个小小的牛眼罐。
小路两旁,全是“青纱帐”,远远的一个小瓜棚映入眼中。
我们拨开高粱,走进瓜棚。
主人身旁卧着一只小犬,旁边有一枝土枪。
这是防备獾、狼和野兔的,也防有人夜间来“摸瓜”。
我们和瓜地主人聊上几句,道一声摘两个“子瓜”。
主人慢慢起身,脚步小心地进入瓜地,这儿看看,那儿瞧瞧,最后,一手托一个瓜送到我们面前,用瓦盆里的清水洗一下,然后用手指弹弹,眼睛看看瓜,再望一望我俩。
我们用指甲在瓜中间掐一道印子,左手托住,轻轻用右手掌打几下,瓜应声一裂两半,果然是沙瓤。
我们用手
抓瓤子吃,然后,咬下一块瓜皮刮着吃,刮着刮着,一直刮到了“青州”。
瓜,又甜,又鲜,可口沁心。
吃完了,抹一抹嘴,丢下三四个铜板,道一声谢,便踏上归途。
这时,夕照烧红了半个天,微风从禾稼声中送来,西瓜在肚里发散着清凉。
我们两个人,沐浴着夏风的凉爽,悠悠然走在回家的路上。
“六机匠”的巧嘴给我讲吃瓜的故事。
我们一面说一面走,一会儿就到了家。
这时候,一钩新月像镰刀高悬在他土屋的茅檐上了。
年老了,在都市里吃瓜,想到儿童时期吃瓜的往事。
一样是夏天,一样是吃瓜,在北京这样的生活环境里吃瓜,是一种享受,但我感觉,儿时在乡村瓜棚里吃瓜却更有浓厚的生活情趣。
1.《炎夏说瓜》是一篇________(记叙说明)文,主要写了作者儿时和__________在乡村瓜棚里__________的快乐往事,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家乡的____________之情。
2.文中画“____”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文中画“”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请你用自己喜欢的修辞方法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的句子中,“浓厚的生活情趣”是指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两道题中,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道题来回答。
(1)如果你是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请你把自己在城里吃瓜的情景写
下来。
(2)如果你是生活在农村里的孩子,请你把自己在乡下吃瓜的情景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童年的朋友(节选)
【苏联】维·德拉贡斯基
①十岁的时候,我曾经急着要当一个拳击家。
因为没有训练用的沙袋,我便问妈妈要。
妈妈告诉我,那个小熊玩具正好,柔软又舒服。
②我真高兴。
妈妈想的主意这么好。
我把小熊放到沙发上,摆好,以便打起来顺手些。
我要拿它练拳了。
③小熊坐在我的面前,一身巧克力色。
两只眼睛一大一小:小的是原来的——黄色、玻璃做的;大的白色——是用一个纽扣做的。
小熊用它那不一样大的眼睛十分快活地瞧着我,两手朝上举着,似乎在开玩笑,说它不等我打就投降了……
④我瞧了它一会儿,突然想起好久以前我跟它形影不离的情景来了。
那时我走到哪都拿着它。
吃饭时让它坐在旁边,用羹匙喂它;当我把什么东西抹到它嘴上时,它那张小脸儿就十分逗人,简直像活了似的。
睡觉时我也让它躺在旁边,对着它那硬邦邦的小耳朵,悄悄地给它讲故事。
那时候,我爱它,一心一意地爱它,为了它,把命献出来我都舍得。
可它,我往日最要好的朋友,童年时真正的朋友,这会儿却坐在沙发上。
它坐在那里,一大一小的眼睛对我笑着,而我却想
拿它练拳……
⑤“你怎么啦?”妈妈问道,她已经从走廊上回来了,“出了什么事?”
⑥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啦。
我转过脸去,沉默了好长时间,为的是不让妈妈从声音里猜出我的心事来。
我仰起头,想把眼泪憋回去。
后来,稍微克制住了自己的感情以后,我说:“没什么,妈妈。
我不过是改变了主意,不过是我永远也不再想当拳击家了。
”
(有删改)
1.题目“童年的朋友”是指()
A.作者的妈妈B.练拳击的沙袋C.小熊玩具D.拳击手套
2.“好久以前我跟它形影不离的情景”不包括()
A.吃饭时用羹匙喂它B.把东西抹到它嘴上,它很逗人
C.睡觉时让它躺在旁边D.坐在沙发上等着“我”拿它练拳
3.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文中用了很多笔墨写“我”与小熊曾经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是因为小熊对“我”很重要。
( )
(2)“它坐在那里,一大一小的眼睛对我笑着而我却想拿它练拳……”这句话说明小熊因为能帮助“我”练拳而十分开心。
( ) (3)“我仰起头,想把眼泪憋回去”中,“我”流泪是因为担心被妈妈责骂。
( )
4.作者在第③自然段写小熊玩具的外形特点时侧重写了哪个方面?
为什么这样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短文说说“我”改变主意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
(一)1.奇妙万千合情合理
2.小男孩形容眉毛小女孩写题为《爱》的诗小女孩起文章标题
3.童稚单纯想象丰富,是最机智、最完美的智慧。
4.A
(二)、1.记叙“六机匠”吃瓜思念 2.拟人比喻秋天到了,树上的果子露出了笑脸,向着我们点头微笑。
3.指作者儿时在家吃瓜的乐趣。
4.抱着圆滚滚的大西瓜,放在水龙头下面洗好,然后放在砧板上,挥动着水果刀,只听见“刷”的几声,两排西瓜排着队等待检阅,我拿起一块慢慢地咬,一口接一口,一块接一块,肚子不知不觉就圆了。
(三)1.C2.D
3.√××
4.作者侧重写了眼睛。
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最能传递情感。
小熊的眼睛让“我”回忆起它的美好,回忆起和它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5.“我”改变主意的原因是回忆起了和小熊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和小熊之间的感情。
这些珍贵的感情使“我”不忍心再拿它练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