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一大代表的生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35年10月5日张国焘在四川马尔康县卓木碉自行成立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史称第二中央张国焘自任中央主席幵单斱面宣称开除毛泽东周恩来単古洛甫的党籍
中共一大代表生平简介及最后归宿
田 奎
毛泽东(1893 ~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 1893 年12 月26 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 民家庭。 1976 年9 月9 日在北京逝世。 1936 ~1976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1943~1945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主席和中央 委员会主席。 1949 ~1954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何叔衡,字玉衡,学名瞻岵,湖南宁乡县杓子
冲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1918年加入新民学会。1919年参加“驱张”运动。
1920年受聘在岳云中学任国文教员,同年冬同毛泽
东等同志在长沙秘密建立共产主义小组。 1921年7月,和毛泽东出席党的“一大”。
1921年至1927年,历任中共湘区委员会组织委员、
刘仁静(1902-1987)又名养初。湖北应城人。
1919年在北京大学读书时参加五四运动。 1921年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中
共一大的代表中,刘仁静是最年轻的一位,当时只有19岁。
1926年赴莫斯科列宁主义学院学习。 1929年回国后,即进行托派组织活动,被开除出党。
1935年被国民党政府逮捕,抗日战争前出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21年初参加广州共产主义小组。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 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3年被开除出党,1925年加入国民党,曾任广东省农业厅长、中国
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国民党政府实业部长等职。因对蒋介石独揽大权不满, 同汪精卫、顾孟余等到人于是1928年底在上海成立“中国国民党改组同志
会”。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汪投敌,任汪伪政府立法院长。
1919年参加五四爱国运动,被推举为山东学生联 合会负责人之一。


1921年春,王尽美发起创建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
1922年1月,参加在莫斯科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和民族革命团体第 1923年2月,被反动当局逮捕,经工人营救获释。后重回山东,主持
7月, 赴上海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19年五四运动发生后,董必武的思想转向共产主义,
随即和陈潭秋等在武汉组织共产主义研究小组。1921年7月,董必武赴上海参 加中共“一大”,此时35岁,在代表中仅次于何叔衡为第二年长者。
1934年董必武以近五十岁的年龄和体弱之躯参加长征。1937年抗战爆发
后,中共中央派他重返武汉,担任长江局常委。 新中国成立后,董必武担任过政务院副总理、政法委员会主任,领导过司
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工作。
1942年9月17日,陈潭秋被捕。敌人对陈潭秋施以酷刑,逼迫他“脱 党”。陈潭秋拒不屈服。1943年9月27日,陈潭秋被秘密杀害于狱中,时年
47岁。
1945年6月,在党的七大上,中共一大代表、党的创始人之一的陈潭秋 当选为中央委员。
邓恩铭,字仲尧,贵州荔波人,1901年生,水族。 1918年,倚靠在山东的亲戚资助,邓恩铭考入济南省 立第一中学。五四运动爆发后,邓恩铭积极参加北京学生 爱国运动,组织学生参加罢课运动。 1920年11月,他与王尽美等组织励新学会,介绍俄国 十月革命,抨击社会现状。 1922年1月,邓恩铭赴莫斯科参加远东各国共产党和民族革命团体第一 次代表大会,受到列宁的亲切接见。 1927年4月,邓恩铭赴武汉出席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回山东后, 任中共山东省执行委员会书记。 1928年12月,邓恩铭在济南被捕。在监狱中,邓恩铭领导其他党员组 织越狱斗争。反动派对他恨之入骨,残酷地将他杀害。
周佛海,湖南沅陵县人,早年留学日本。他曾是中国 共产党党员,并代表日本小组出席过中共“一大”。
1924年冬脱离共产党。周佛海投靠蒋介石。
1938年12月,周佛海先于汪精卫等逃离重庆,经河内 到香港。之后,由香港潜入上海,开展卖国活动。汪伪政
权成立后,周佛海任财政部部长兼行政院副院长等重要职务。
1941年3月,汪精卫去日本治病期间,周佛海代行行政院长一职。 1945年9月30日,周佛海等被押送重庆。次年9月押到南京。10月21日,
一次代表大会。
山东党的全面工作。

1925年1月,出席中共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因长期积劳成疾,于
1925年8 月19日在青岛逝世,时年27岁。
董必武,原名贤琮,又名用威。
1886年出生于湖北黄安县城一个贫苦知识分子家庭。从
小跟随教私塾的父亲读书。1905年到武昌考入中学堂,接 受近代教育,五年后毕业赴黄州任中学英文教员。
1944年汪死后,任伪国民政府主席兼行政院长,抗战胜利后逃亡日本, 后被解回,1946年被处死。
包惠僧,曾用名晦生,亦名一德,湖北黄冈人。
1917年湖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1919年北京大
学文学系肄业。公论日报》、《中西日报》等外勤记者。 1920年与董必武、陈潭秋组织武汉共产主义小组。
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一大”。
南京高等法院第一法庭对周佛海进行公审。 11月7日,法庭以“通谋敌国、
图谋反抗本国”罪行,判处周佛海死刑。次年3月,蒋介石发布特令,以 “响应反正、戴罪图功,以观后效”为由,将其“减为无期徒刑”,免其 死。
1948年2月28日,周佛海在惨呼哀号之后,一命呜呼。
陈公博,广东南海人。
1920年北京大学毕业。回广州和谭平同创办《群报》。
法工 作。1959年任国家副主席,“文革”中还代国家主席。
1975年4月2日,董老以89岁高龄因肝癌去世。
陈潭秋,1896年生,湖北黄冈人。青年时代积极参加
五四运动。 1920年秋,他和董必武等在武汉成立了共产主义小组。
1934年1月红军长征后陈潭秋留中央苏区坚持游击战争,
任中共江西分局组织部长。 1935年8月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后参加中国共产党
曾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1951年后调到人民出版社工作。 1987年8月5日清晨刘仁静在北京街头散步时,被飞驰而来的一辆公共汽
车撞倒。由于颅骨破裂,当场遇难,终年85岁。
张国焘(1897年11月26日-1979年12月3日)字恺荫,
江西省萍乡人;中国共产党发起人之一,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 1920年参与筹组中国共产党,1921年7月下旬在中共一大 当选中国共产党中央局三人团成员,是中共的创始人之一。 1935年10月中央委员会”(史称“第二中央”),张国焘自任中央主席, 并单方面宣称开除毛泽东、周恩来、博古、洛甫的党籍。 1938年4投奔中国国民党。4月18日,中共中央开除张的党籍。 1946年至1948年张国焘在上海办《创进》报;1948年底因政治环境变 化,举家迁到台北;1949年冬又移居香港。 1968年张国焘移居加拿大,1976年张突然中风,右半身瘫痪;1979年 12月3日于加拿大多伦多病逝并葬于此地,终年82岁。
湖南自修大学和湘江学校的负责人, 帮助组建国民党湖南省党部。 1928年5月,去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
1934年10月,红军长征时被留在根据地坚持斗争。
1935年2月,和瞿秋白、邓子恢等向闽西转移,在福建上杭遭敌人袭击,壮 烈牺牲
王尽美,生于1898年,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
一,是山东党组织早期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李达,生于1890年10月,湖南永州人。 1919年五四运动后,致力于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 1920年夏与陈独秀等人发起成立上海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 织,并主编《共产党》月刊,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 1921年2月起任上海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代书记。 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局宣传主 任,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 1921年9月创办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出版机构——人民出版社。 建国后,长期担任武汉大学校长和中国哲学学会会长,为马克思主义在 中国的传播、应用和发展作出了多方面的贡献。 1966年8月在武汉逝世。
李汉俊(1890—1927),湖北潜江人。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代表。早年留学日本,接受 马克思主义。回国后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大力推进建党工 作,为召开中共一大做出了卓越贡献。 1922年回武汉组织学生、工人开展革命活动。 1927年被反动军阀杀害,年仅37岁。 1952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亲自签发了《革 命牺牲工作人员家属光荣纪念证》,证书上写着:“李汉俊同志在革命斗争 中光荣牺牲,丰功伟绩永垂不朽!”
1924年以共产党员身份加入国民党,次年参加广东革命政府东征。 1926年1月参加国民党“二大”。后出任黄埔军校高级政治训练班主
任、政治教官。
1927年1月调任国民革命军独立第十四师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大革 命失败后脱离共产党。1949年11月从澳门回到北京,任内务部研究院研
究员、国务院参事等职。
1979年7月2日在北京病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