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对残障儿童送教上门工作的几点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开展对残障儿童 "送教上门 "工作
的几点思考
摘要:开展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相关的工作是普及和发展残障儿童义务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方式,该项工作的开展能促使每一位残障儿童获得平等的教育,保障其受教育的权益。
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助于提高我国特殊教育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果,推进残障儿童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本文主要分析了残障儿童“送教上门”工作开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究解决的问题和方法,希望对该项工作的高效化开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残障儿童;送教上门;特殊教育
残障儿童“送教上门”相关工作的开展是我国特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对重度残障儿童,在接受正常教育有较大困难的残障儿童所展开的个别化的教育,以保障他们的受教育权益。
该项工作在具体实施过程当中主要针对残障儿童,开展生活适应训练、肢体康复训练及基础知识相关方面的教学。
该项工作的开展,有助于更好地推进我国的教育教学资源均等化,强化教育的公平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特殊教育的办学水平,还能够将一些积极的精神和能量传递给残障儿童,以帮助其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1残障儿童“送教上门”工作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1.1服务对象
一般情况下,“送教上门”工作的开展主要是针对具有接受教育能力的,但是又因为自身的原因及缺陷,或家庭的原因,没有到特殊学校接受教育的6-15岁范围之内的重度残障儿童。
对象的具体确认,需要根据我国《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等相关的标准进行。
1.2服务原则
在具体的工作开展过程当中,需要遵循残障儿童家长的意愿,定期入户,为
重度残障儿童提供免费的、更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服务。
在该项工作开展之前,需
要全面的、准确的把握和分析教育对象的基本信息,在此基础上科学合理的制定
教育的方案,要有效的激发重度残障儿童的潜能,要能够通过教育教学,提高其
认知能力、生活适应能力以及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一般情况下,要能够保证
每周至少一次的教育,每课时需要保持在3小时以上。
家长也需要配合相关工作
的开展,树立正确的教育和康复训练理念,强化“送教上门”工作开展的实际效果。
1.3服务形式
该项工作的开展需要准确的把握和分析服务对象的实际情况、自身的生理和
心理特点以及需求,在此基础上科学合理的安排送教教人员,提供免费上门服务。
在此基础上科学合理的制定教育方案,安排课程内容,以确保“送教上门”工作
的开展更具有针对性,提高服务的效果。
1.4发展趋势
该项工作的开展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需要长期的坚持,需要确保该项工作
开展的广泛性,从而促使更多的重度残障儿童接受到均等化的教育服务。
这需要
做好相关方面的宣传工作,吸引更多的社会人士,协同专业的特殊教育人员,以
促使该项工作更好地开展。
但是,在具体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
不足,如相关的体制不够成熟,开展的活动针对性不强,管理和实施不到位,师
资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服务体系不完善等,影响该项工作具体实施和开展的效果。
未来,在推进该项工作的过程当中,需要根据具体实施的情况及反馈,进一
步的改革和优化,确保该项工作高质量的、高效化的开展,取得更好的成果。
2残障儿童“送教上门”工作实施和开展的策略
2.1健全机制,完善和优化组织体系
在该项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需要有效的发挥政府的职能和作用,政府要鼓
励和支持该项工作的开展,完善相关方面的一些政策和规范。
相关的行政部门需
要将该项工作的开展纳入到特殊教育及普通教育管理体系当中,要对该项工作的
开展有更加全面的、更加充分的了解和认知,以确保该项工作的有效执行可实施。
卫生计委、残联等相关的部门,需要协同做好儿童的残疾评定、教育康复等相关
方面工作,强化实施的效果。
在具体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成立专门的工作领导
小组,完善相关的管理机制及制度,依据重度残疾儿童的具体情况、实际情况,
严格的依照相关工作开展的原则进行试点规划,联合该地区所有的特殊教育学校
共同的建立“送教上门”工作指挥中心,并选择在这方面基础较好的、有一定经
验的学校作为试点院校,在慢慢的普及和推广,最终要能够实现特殊教育资源的
均等化。
将相关方面工作开展的公用经费标准纳入到预算当中,以确保各项费用
的合理配置和使用,确保各项费用真正的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当中。
2.2科学管理,明确对象及服务原则
要严格的依照相关的原则,对选定的对象开展更具有针对性的免费教育服务,并根据国家相关的标准,做好一系列的申请、上报、审核、备案等相关工作,且
需要做好相关的个人资料的存储和保密工作,保障残障儿童的隐私。
原则上实行
当地特殊学校或户口所在地学校注册学籍。
在具体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需要根
据服务对象的残疾类别、重症儿童生理和心理的特点以及发展的现状,科学合理
的进行计划和安排,制定个别化的个人档案,并做好档案信息的汇总及存档管理
工作,以便追踪管理工作的实施及相关指导工作的开展。
2.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专业化水平
在该项工作开展中,需要对教师进行专业化的、针对性的、有关教育教学和
康复训练等内容的培训,确保教师拥有丰富的专业化的理论知识,掌握专业化的
技能,从而促使相关工作的开展更加的规范、更加的高效。
教师在工作的过程当中,需要善于总结经验,要吸收和借鉴先进的经验和成果,总结、推广、交流经验,从而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水平。
在具体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需要履行好相关
的职能和职责,能够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强化教育和服务的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残障儿童“送教上门”工作的开展,在现代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该项工作的开展能使残障儿童接受到更广泛的教学资源,保障和维护他们受教育的权利,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有关生活适应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生活常识和技巧等方面的教育教学及活动,促使残障儿童养成独立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的生活和学习技巧、养成良好的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从而促使残障儿童积极健康的成长。
为确保该项工作的高效化开展和实施,需要强化送教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和综合素质,强化其责任心和创造性,要能够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实施更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工作及服务。
参考文献:
[1]黄春梅.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的实践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9(26).
[2]王德祥.重度残障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工作的研究[J].成才之路,2016(28).
[3]陈会云.特殊教育“送教上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特殊教
育,201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