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药学监护对癌性疼痛患者的干预效果 精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学监护对癌性疼痛患者的干预效果
目的探讨药学监护对癌性疼痛患者规范化治疗的干预效果。
方法78例癌性疼痛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
对照组进行临床医生单独诊治,观察组在临床医生诊治过程中进行药学监护干预。
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效果及爆发痛、不良反应缓解情况。
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疼痛缓解显效率为794931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8521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73,药学监护;癌性疼痛;规范化治疗;干预癌性疼痛是中晚期肿瘤患者的临床常见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可引起抑郁等不良情绪,增加自杀自残率[1]。
因此,提高癌性疼痛控制水平是临床肿瘤治疗工作的首要问题,而目前临床主要以镇痛药物控制癌性疼痛[2]。
本着以人为本,优化癌性疼痛诊疗工作,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改善肿瘤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探讨药学监护对癌性疼痛患者规范化治疗的干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12月本院癌性疼痛住院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经病理检查确诊,存在骨转移、肿瘤组织侵犯或压迫周围神经导致的中重充疼痛,意识清楚,生存期>6个月。
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
观察组男23例,女16例;平均年龄38~785559±906岁。
对照组男21例,女18例;平均年龄5631±947岁。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临床医生单独诊治。
由医生选择镇痛药物及其辅助用药,进行传统癌性疼痛治疗。
观察组在临床医生诊治过程中进行药学监护干预。
具体如下。
①药师参与会诊,针对患者个体差异及病情,根据住院患者疼痛的部位、范围、性质、时间、强度、影响因素、疼痛治疗史等,提出用药建议,协助医师评估与共
同制定镇痛治疗方案。
②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镇痛药物知识教育,包括镇痛药物的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及应对、注意事项等,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③监控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采取合适的防治手段。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效果及爆发痛、不良反应缓解情况。
①根据数字疼痛强度量表[3]评价疼痛强度0为无痛,1~3为轻度疼痛,4~6为中度疼痛,7~9为重度疼痛,10为极度疼痛,其中缓解率=干预前后评分差值干预前评分×100%。
根据评分进行疼痛缓解效果评价完全缓解为疼痛缓解率达到100,部分缓解为疼痛缓解率75~99,中度缓解为疼痛缓解率50~74,轻度缓解为疼痛缓解率25~49,无效为疼痛缓解率2结果21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效果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疼痛缓解显效率为79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干预后,观察组爆发痛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571,3讨论药学监护主要是为了提高临床药物治疗过程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5]。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确立的三级阶梯镇痛原则,药学监护遵循对癌性疼痛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和动态评估,在常规镇痛治疗中按照患者个体差异调整和规范镇痛药物治疗方案,从而减轻患者痛苦,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和生活质量。
癌痛规范化治疗过程中药学监护的内容包括①药师协助医师制定镇痛治疗方案。
参照三级阶梯镇痛原则,按阶梯、按时、按个体化给药,科学癌痛评分,合理选药,并且治疗过程中根据疼痛缓解情况调整药物种类、剂型、用量等。
对于特殊疼痛的处理,应对症治疗。
如骨转移痛可加用非甾体抗炎药或放疗或双磷酸盐,其中非甾体抗炎药建议选用高选择性环氧化酶-2-2抑制药塞来昔布,减少对胃肠道刺激;神经病理性疼痛可加用抗抑郁和抗惊厥药加巴喷丁、普瑞巴林等;神经压迫性疼痛可以使用糖皮质激素等[6-8]。
②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镇痛药物知识教育,包括镇痛药物的用法用量、不良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