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自我注射胰岛素的护理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患者自我注射胰岛素的护理体会
总结糖尿病患者自我注射胰岛素的护理体会,以便给糖尿病患者更好地自我护理,正确注射胰岛素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减轻糖尿病患者家庭经济和护理负担,提高生活质量。
标签:糖尿病患者;自我注射;胰岛素
糖尿病是一种多病因综合作用导致的代谢性疾病,特点是慢性高血糖,伴随因胰岛素分泌、作用缺陷,进而引起的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
随着病程延长,可导致眼、神经、血管、肾脏等组织器官的并发症,是严重危害人体的内分泌代谢疾病。
现代社会糖尿病的发病率愈来愈高,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长期控制不佳,将引发一系列身体疾病,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较非糖尿病患者人群高出24倍。
所以,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血糖,胰岛素注射是最有效的,不良反应最小的治疗手段[1]。
教会糖尿病患者正确自我注射胰岛素也就成为护理人员健康宣教的一个重要部分。
胰岛素治疗的适应症:1型:终身应用。
2型:口服降糖药继发失效者。
合并急、慢性并发症者。
发生酮症酸中毒及高渗非酮昏迷者;孕妇,哺乳期妇女;意外情况如感染、外伤、手术、心脑血管意外者;分型不清的消瘦者。
1 心理护理
糖尿病是终生性疾病,其病程漫长,患者常因反复血糖偏高导致紧张恐惧心理,,需注射胰岛素患者会出现心理负担,误认为一旦注射胰岛素,将会上瘾,需终生使用胰岛素,给家庭经济带来沉重的负担,而放弃胰岛素治疗,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介绍糖尿病有关发展过程,向患者强调糖尿病可防可治,解除患者的思想负担。
并向患者讲解注射胰岛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情况,纠正他们对胰岛素的误解,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始终以平静、乐观的心态接受治疗。
2 注射胰岛素注意事项
2.1教会糖尿病患者正确识别各种类型胰岛素和胰岛素的正确保管方法胰岛素种类有短效、中效、预混三种。
还可以总结一些小窍门教于患者,让患者便于记忆,如诺和诺德公司产的诺和灵系列,就可以根据其药瓶盖的不同颜色来教会患者分别为何种胰岛素,短效人胰岛素诺和灵R的瓶盖为黄色,中效人胰岛素诺和灵N的瓶盖為绿色,预混人胰岛素诺和灵30R瓶盖为红棕色,诺和灵50R 瓶盖为灰色。
胰岛素应储存2℃~8℃冰箱中,勿存放在冰冻处。
在使用期的1个月内,可放置在25℃以下的室温中,保持通风、阴凉、避光,避免过冷或过热。
必要时准备一个储存胰岛素的隔离包以备外出时用。
2.2注射胰岛素时间胰岛素的注射时间和起效时间都直接关系到血糖的平稳控制,注射胰岛素后30min胰岛素才发挥降糖作用,所以一般是用餐前15~30min注射。
注射后应定时定量进餐。
但诺和锐应在注射后立即进食,以免引起低血糖反应。
2.3患者注射部位皮服清洁消毒的安全教育糖尿病患者保持身体清洁,避免损伤,嘱患者经常用清水擦洗身体,特别是保持注射部位皮肤清洁。
消毒是自我注射胰岛素的重要环节。
皮肤和黏膜是人体的防御屏障其表面有一定数量的微生物包括致病性微生物或条件致病菌。
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除芽孢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2],糖尿病患者全身处于一种高糖状态糖,是各种细菌生长繁殖的良好培养基,容易发生和加重皮肤感染。
胰岛素注射时洗净双手,用酒精棉球消毒注射部位5cm,然后注射。
护士必须对患者进行全程化无缝隙指导包括从安装笔芯针头,注射部位的选择,消毒注射部位以及注射完毕后的处理。
2.4正确选择注射部位选择注射部位:上臂前外侧部、大腿前外侧部、臀部和腹部。
注射部位胰岛素的吸收速度由快到慢依次为:腹部、上臂、大腿、臀部。
局部运动可以加快吸收。
如果要参加锻炼,应避免在上臂和大腿上注射,以免因肢体运动,加速对胰岛素的吸收,导致运动后低血糖。
洗热水澡或按摩可以使胰岛素在注射后很快起效,所以注射胰岛素后未进餐前勿洗澡,以防低血糖的发生而出现意外。
注射部位的轮换:长期注射胰岛素可引起局部皮肤反应,红肿、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出现硬结,所以应有规律地轮换注射部位。
注射选左右对称的部位注射,并左右对称轮换,待轮完,换另外一个左右对称的部位。
注射点之间至少要相距2cm,注射过的部位一般2个月后方可再次选用。
间距均匀利于吸收。
如果针孔距离近或近期反复注射同一点,就会使局部组织增生肥厚,重者局部萎缩,长短效胰岛素混合使用时,应先抽短效再抽长效混匀后注射[3]。
使用诺和特充笔注射胰岛素,剂量准确、无痛、方便,按照使用说明,注射器与皮肤呈45°~75°进针,使2/3的针头进入皮下组织。
我们通过观察、试验、得出的结果是应用诺和特充笔注射胰岛素后针头在皮下停留时间不少于15s ,这样药液不易随拔针而溢出,从而保证胰岛素注射剂量的准确。
2.5注意观察注射后反应,并积极应对低血糖反应临床实践证明注射胰岛素后立即较大幅度或长时间地活动接受注射的肢体可使血流加速引起胰岛素在皮下吸收加快而引发低血糖反应。
告知患者低血糖反应的表现,有饥饿、头晕、软弱、心悸、出冷汗、震颤、脉速等症状,重者可出现惊厥、昏迷或休克等。
告诉患者如果发生低血糖时的处理措施,如出现以上症状,应立即休息并进食含糖食品或糖水。
如症状不能缓解,应送医院急救。
2.6运动指导运动有利于减轻体重,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促进葡萄糖的利用,降低血糖。
运动还可以减轻患者压力和紧张情绪。
根据患者身体情况选择活动种类如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等,最好采取有氧运动,必须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
运动最好选在餐后1h左右进行,步行是最佳的运动方法,根据身体情况采取100~120步/min合适,有劳累感应
减速或停止。
运动时随身携带糖果,以免低血糖时备用。
2.7合理饮食在糖尿病治疗的”五架马车”中饮食治疗是最基本的治疗方法,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饮食教育。
可以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掌握各种常见食物的营养成分和热量以及食物交换份的计算等基本方法;熟悉饮食与体重评价、血糖检测自制、食谱热量、消耗与正餐搭配等的关系,建立合理饮食结构,控制总热量。
要指导他们保证固定的进餐时间,因无法避免的原因延迟进餐时间注意,临时加餐并调整降糖药物及子餐量。
3 总结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是目前公认的防止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和降低糖尿病院内外病死率的最有效手段,护理人员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一系列的健康宣教,增加患者治疗的信心,正确自我注射胰岛素,从而达到稳步控制血糖的目的,减轻家庭负担,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巫海娣,崔焱,胡艳,等.糖尿病患者院外胰岛素笔注射针头更换频次的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 (19):2268.
[2]姚景鹏. 内科护理学[M]. 第2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335.
[3]薛雅卓. 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自行注射胰岛素的健康教育[J] . 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9A):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