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17 紫藤萝瀑布 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紫藤萝瀑布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写景状物的方法,学习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2.揣摩词语和句子,体会修辞的作用。
3.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感悟生命,学会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
教学重点
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本文写景状物的方法,深化对人生的思考。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做好充分预习,并查相关资料
教学内容
这篇散文写的是作者重见紫藤萝盛开,而引发对生命的感慨,文章从紫藤萝引人驻足、炫人眼目的美丽写起。
盛开的藤萝花像辉煌的淡紫色的瀑布,错落有致,阳光下的跳跃闪烁,给人一种“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的感觉。
藤萝不与群芳争胜,它们静静开在春花已谢的时节,踏春的人无意流连,蜂蝶亦不来光顾。
然而,它们仍然盛开着,显示着它们的生命力。
虽然是静静的,但紧靠团结的繁盛给人以生命顽强不息的思考。
教学设计
一、导入课文,创设情境
作者宗璞站在繁盛的紫藤萝花架前,多年积压生物焦虑和悲痛一扫而光,重新获得了精神的宁静和喜悦,“加快脚步”向前走去。
这种写法叫什么?(借景抒情)这节课我们继续赏花,学习作者写景的技巧,为我们的作文增添光彩和芳香。
二、感知课文
1.学生齐读课文第二段,两个学生分别读第3-5段,第6段
师:为何要这样读?
2.生:带着问题小组讨论完成以下任务:
作者主要从哪些角度,按照什么顺序从哪些方面对盛开的紫藤萝瀑布进行描写的?从文中找出具体的词句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多媒体出示表格)
三、合作探究
生:合作、探究,进一步品味文章的语言。
师: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从中找出精美的语言片段,进行探究与赏析。
例如:揣摩语句,体会写景之妙。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学生讨论后教师指导总结:这是用帆和船舱作比喻,细致地描绘了紫藤萝花盛开的状态,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受;比作笑容,就有美好可爱的感觉,也抒发了喜悦之情。
学生可以找出多处,从内容上、从写作特点上去理解、品味、鉴赏、把握。
[小组讨论]
1·.带着问题小组讨论完成以下任务:
作者主要从哪些角度,按照什么顺序从哪些方面对盛开的紫藤萝瀑布进行描写的?从文中找出具体的词句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多媒体出示表格)
2.举例说明本文采用了哪些修辞方法,作用是什么?
3.从哪些内容上,可以看出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是含蓄而深沉的?
4.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景中有情?请试作分析。
5.本文对景物的描写生动而细致,这源于作者的怎样的功力?这对你有怎样的启示?
[课堂讨论]
对上述问题,采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互动的形式进行讨论,最终明确结论。
(有关提示)
1.先写花瀑,次写花穗,再写花朵。
是按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描写的。
3.作者的感情宣泄是很有分寸的,没有大悲大喜。
例如,即使对过去家庭所受的苦难,也只是以紫藤萝花朵的“稀落”和“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作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对“文革”期间思想的荒谬,也以“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讥讽一下,没有声色俱厉的批判。
对于小弟的病症,仅用“一直压在我心头上的焦虑和悲痛”带过而已……
正是这种感情的节制,冷静的思考,才使得作者能从个人情感的纠葛飞跃到对生命本质的理性认识。
这充分表现了作者思想的深刻性。
4.来源于作者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像力、卓越的文字表现力和对生活的真实体验。
启发我们平时要关注人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经常练笔,不断积累:同时要大胆想象,探索创新。
四、赏析课文,品析语言
你最喜欢文中哪一句或哪一段?请把他它划出来,先有感情地读一读,然后说说你的理由。
运用以下句式进行赏析:本文从形、色、味、神等多方面对紫藤萝进行了生动的描写,请在文中找出来,并用“我欣赏‘________’这一句,它运用_____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________”的句式进行赏析。
1、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运用比喻和夸张手法,将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比作瀑布,从总体形象上赞美了花的繁盛,显得气势非凡,灿烂辉煌。
不仅形象地表现了花的繁茂,也隐含了生命的绵延长远。
2、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挑逗”一词将花瀑拟人化,仿佛盛装的少女在欢歌笑语,细腻地写出了一朵花不同部位的深浅,显得亮丽可爱,玲珑剔透,既富有动感,又富有情趣。
3、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用“帆”“舱”比喻花朵的外形,细致地描写了紫藤萝花盛开的状态,显得生机勃勃。
比作“笑容”且用“忍俊不禁”拟花朵含苞欲放的情态,生动形象地传达出花朵美丽妖媚的特征,更显美好可爱,也抒发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4、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花香是嗅觉感受,作者把它说成“浅紫色的”,这是视觉感受,“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是幻觉感受。
作者运用通感手法使无形的香味化为有形的颜色,具体地表现了花香带给作者的那种飘渺轻柔的感受
通感,是一种修辞手法,即把人们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感官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A感觉写B感觉”,从而起到强烈的艺术感染作
用。
5、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这句话连用“挨、接、推、挤”几个动词,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的表现出花的勃勃生机和烂漫情趣。
6、“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用反复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强调了紫藤萝花给人传递的喜悦之情。
总结:揣摩景物描写,实质上,主要是揣摩比喻、拟人、对比(如文中紫藤萝前后不同的遭遇)等修辞方法的效果,以达到增强语感、领悟写景技巧的目的。
同学们应在把握句意的基础上,细心地感受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板书:
四、体验反思
①质疑交流
通过研读,你有哪些思考和体验?
a.学生向教师提出疑问,教师可参与学生的学习讨论。
学生讨论,可以有不同见解,教师巡视并指导。
(1)一、写景状物是抒情言志的基础。
首先要把景物写好,待水到渠成加以精要的抒情和议论。
情从景出,议从景出,才是好文章。
(2)二、景物的全局和局部要细细观察,并用准确传神的语言表达出来。
(3)三、对景物要有感情。
(4)四、要有感悟,要提炼出精辟的语句(点睛之笔)。
五、布置作业
就你熟悉的某一种植物,发挥联想,进行描写,并想想你产生了哪些感悟,然后写成一篇小短文。
六、读了这篇课文,你认为应当怎样对待人生的挫折与不幸?生命中总会有磨难,但磨难终会过去,愿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像一朵朵小小的紫藤萝花,努力张满自己的风帆,绽放自己生命的异彩,为人类生命的长河增添光彩和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