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第四中学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三课 奋斗成就未来教案 鲁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课奋斗成就未来
教学目标知识:知道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懂得当代青年要实现个人理想,承担起历史使命,就要继承优良传统,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理解艰苦奋斗精神
的时代内涵。

能力:培养吃苦耐劳、勤奋学习、克服困难、奋发向上的品质和毅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立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和实现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

教学难点:优良传统不能丢。

帮助学生理解艰苦奋斗的内涵,把艰苦奋斗变为实际行动。

教材分析与教法设想、课前准备
《奋斗成就未来》是第十课第二个项目内容。

包括两个层次“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优良传统不能丢”。

主要是引导学生明确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认清当代青年的历史责任,自觉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第一个层次通过历史、现实两个角度的分析,让学生懂得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我们仍然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第二个层次从当代青年肩负的历史责任出发,说明当代青年要承担社会责任,就必须从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做起,培养吃苦耐劳、不畏艰险、不断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自觉磨练自己,把自己造就成能担负重任的人。

板书设计奋斗成就未来
一、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
二、优良传统不能丢
教学过程
导学过程学习过程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实现民族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伟
大梦想。

历史告诉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迎来
复兴的曙光,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的艰辛奋
斗和埋头苦干。

把“中国梦”变成现实,还有
很长的路,需要付出长期艰巨的努力。

习总书
记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所谓“实干”
就是要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唯有奋斗方能成
就美好的未来,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奋斗成
就未来。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组展示
一、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
中华民族是个勤劳勇敢的民族,无论是远各小组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
1、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艰苦奋斗的寓
期,都留下了无数艰苦奋斗的故事。

现在让我们打开历史的记忆,重温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历程?
课件展示:
隐形翅膀---刘

当一名职业足球运动员是刘伟的青葱梦想,但10岁那年的一次触电事故,不仅让他失去了双臂,更剥夺了他在绿茵场奔跑的权利。

耽搁了两年学业,妈妈想让刘伟留级,他死活不干。

在家教的帮助下,刘伟利用暑假将两年的课程追了回来,开学考试,他拿到班级前三名。

足球不行,他就改学游泳。

12岁那年,他进入北京残疾人游泳队,两年后在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夺得两金一银。

谁知厄运又来纠缠,他患上了过敏性紫癜。

必须停止训练,否则危及生命。

无奈之下,刘伟与游泳说再见,走进了音乐世界。

练琴的艰辛超乎了常人的想象。

刘伟硬是琢磨出一套“双脚弹钢琴”的方法。

每天七八个小时,练得腰酸背疼,双脚抽筋,脚趾磨出了血泡。

三年后,刘伟的钢琴水平达到了专业七级。

刘伟说:“我的人生中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

”他是当之无愧的生命强者。

教师总结:刘伟,为梦想插上翅膀,他用事实告诉人们,努力奋斗就有可能。

古往今来,成就任何事业都会经历困难、挫折甚至是失败,只有具备艰苦奋斗的精神,才能成就事业。

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艰苦奋斗是通向理想的必经之路。

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艰苦创业的历史。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搜集相关资料,经过合作探究,形成新的知识经验。

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及总结概括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到乐趣,有效地提
2、革命战争年代体现艰苦奋斗精神的事
例。

3、当今时代我国人民艰苦奋斗的典型事
例。

教师进一步启发、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事例给你的启示有哪些?
刘伟的哪些品质让人们感动?从刘伟的事
的事迹实现与教材的结合,富有感染力,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思考。


展示图片:
青藏铁路建成通车嫦娥二号成功发射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 2011年中国的GDP
艰难条件下施工嫦娥二号的科研人员
甘肃曲周的特大泥石流灾害领土的争端
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会议上指出:我们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

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

➢看了以上内容你有何感想?
➢辉煌成就的背后是什么?
➢目前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存在哪些困难和风险?
➢当今时代提倡艰苦奋斗精神的意义。

教师总结: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虽然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我们的基本国情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西方敌对势力还想尽办法遏制我国的发展等等,这都决定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达到共同理想的彼岸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风险。

全国各族人民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继续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才能排除前进道路上的万难,战胜各种风险,不断取得新的胜利,迎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到来。

(设计意图:图片展示了我国现代化建设
新时期的丰硕成果,再一次让学生感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

同时引入深层次的思考,进一步明确,现阶段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面临着许多的困难和风险,只有继续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才能排除前进道路上的万难,战胜各种风险,不断取得新的胜利,迎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到来。


二、优良传统不能丢
百年奋斗铸就历史辉煌,作为年轻的一代,我们又该交出一份怎样的答卷呢?
展示材料:
没有艰苦奋斗精神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没有艰苦奋斗精神的国家难以发展进步,没有艰苦奋斗精神的青年难以担当重任。

青年要干成一番事业,就必须不畏艰难、矢志奋斗。

广大青年一定要牢记“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的道理,敢于吃苦、勇挑重担、不怨天尤人、不贪图安逸,依靠自己的辛勤努力开辟人生和事业的前进道路。

一定要牢记“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道理,从小事做起、从基础做起,不沉湎幻想、不好高骛远,用埋头苦干的行动创造实实在在的业绩。

一定要牢记“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道理,迎难而上、百折不挠,不畏惧挫折、不彷徨退缩,在千磨万击中历练人生、收获成功。

——胡锦涛纪念五四运动90 周年的讲话
教师总结:优良传统不能丢,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富有朝气、创造性和生命力的群体,对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重要作用,肩负着为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而奋斗的历史使命。

青年只有从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做起,继承优良传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才能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承担起历史责任。

不是名牌我才
不穿呢!不爱吃就扔掉吧!
作业太多了我给你点小
费,你帮我写吧!
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够说出上述同学身上
缺乏什么精神?
大餐过后就这样被倒掉天
价月饼公款吃喝1年3000亿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例出
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反省,了解缺乏艰苦奋
斗精神的具体表现,为更好地指导学生落实
行动打下了思想基础,达到了外在教育和自我
教育的统一,有效地实现了由知到行的转化。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并且国家还在提
倡、鼓励消费,我们“慷慨解囊”积极消费,
是在为国家发展作贡献,所以再提倡艰苦奋
斗就过时了。

教师适时点拨:今天,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仍然需要
提倡艰苦奋斗。

我们提倡艰苦奋斗,并不是
提倡过苦日子,当苦行僧,而是反对铺张浪
费和贪图享乐。

这样做既是为了用今天有限
的财力、物力去创造明天美好的生活,又是
为了培养吃苦耐劳、不畏艰险、不断进取、
奋发向上的艰苦创业精神。

如今我国提倡合
理消费,反对过度消费。

走进生活学以致用
学生交流,发言。

学生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国
际竞争形势等方面分析我们所面临的困难和风
险,明确当今时代提倡艰苦奋斗精神的意义。

据报道,目前国内多所学校取消了学生的长跑项目,说是为了学生的安全考虑。

学生体质下降以及害怕猝死发生是学校这样做的最大原因。

一项调查显示:中学生怕累、怕吃苦的
思想集中体现在长跑锻炼上,“愿意参加长跑锻炼”的仅占34.1%;在不愿意参加长跑锻炼的原因选择中,认为“太累”的高达78.4%。

连中学生都如此,大学生的情况则更不容乐观。

对此,你是怎么看的?请发表一下你的观点。

归纳小结巩固深化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懂得了:
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我要做到: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想?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我们中学生意味着什
么?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发言。

【讲一讲】你的周围还存在哪些与艰苦奋斗精神相违背的现象?
有的同学在学习上:;在生活中:;在工作中:
家庭生活中:;学校生活中:;社会生活中:
【议一议】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青少年学生应该怎么做呢?
在学习上要做到:
在生活上要做到:
在工作上要做到:
学生分成两组,充分交流、发言。

教学扎记
我对本节课教学的一些体会:
1、本节课我围绕“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必要性——优良传统不能丢——当代青年要承担历史责任,就必须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这条线索,结合当前一些学生怕吃苦、怕困难、怕担当、比吃穿、贪图享乐、浪费严重的表现及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现象,步步深入,引导学生分析、探究,努力实现知与行的统一。

2、在选取材料方面,尽可能选取近期发生的时政新闻,社会热点话题,如“长跑该不该取消?”力求使材料新颖、富有时代感、感染力和教育性,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

3、教材中所涉及的一些知识,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体验,但是缺乏对这种体验的深入思考,因此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体验,开展深入的思考和探究活动,有助于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继续努力,运用自己的教育机智,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为每个同学提供展示的舞台,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