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学科测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生物测试题(第五周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75分)
1.将某杂合子(Aa)设为亲代,让其连续自交n代,从理论上推算,第n代中杂合子出现的几率为()
A.1/2n B.1-1/2n C.(2n+1)/2n+1 D.(2n-1)/2n+1
2. 将一接穗接于同种植物上,接穗的基因型为Aa,砧木的基因型为aa,若这种植物自花授粉,
那么接穗所结的种子的胚的基因型是()
A.Aa B.Aa∶aa=1∶1C.aa D.AA∶Aa∶aa=1∶2∶1
3.基因型为HH的绵羊有角,基因型为hh的绵羊无角,基因型为Hh的绵羊,母羊无角,公羊有角。

现有一头有角母羊生了一头无角小羊,这头小羊的性别和基因型分别为()A.雄性,hh B.雌性,Hh C.雄性,Hh D.雌性,hh
4.番茄果实的红色对黄色为显性,两室对一室为显性。

两对性状分别受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
的非等位基因控制。

育种者用纯合的具有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二代中重组表现
型个体数占子二代总数的
A.7/8或5/8 B.9/16或5/16 C.3/8或5/8 D.3/8
5.某一植物基因型为AaBb,它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及其比值是:Ab∶aB∶AB∶ab=
4∶4∶1∶1,那么这一植物自交后代中纯合体所占的比例是
A.2% B.10% C.16% D.34%
6.豌豆中,子粒黄色(Y)和圆形(R)分别对绿色和皱缩为显性。

现有甲(黄色圆粒)与乙(黄色皱
粒)两种豌豆杂交,后代有四种表现型,如让甲自交、乙测交,则它们的后代表现型之比应
分别为
A.9∶3∶3∶1及1∶1∶1∶1 B.3∶3∶1∶1及1∶1
C.9∶3∶3∶1及1∶1 D.3∶1及1∶1
7.已知某植物开红花是由两个显性基因A和B共同决定的,否则开白花,两对等位基因独立
遗传,则植株AaBb自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是
A.4种,9∶3∶3∶1 B.4种,1∶1∶1∶1
C.2种,3∶1 D.2种,9∶7
8.某种鼠中,黄鼠基因A对灰鼠基因a为显性,短尾基因B对长尾基因b为显性。

且基因A 或
b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

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
理论上所生的子代表现型比例为
A.2∶1 B.9∶3∶3∶1 C.4∶2∶2∶1 D.1∶1∶1∶1
9.某种豚鼠的毛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有一只纯合黑鼠和一只纯合白鼠杂交,子代全部是黑鼠,用子代黑鼠与亲代白鼠交配,子二代中白∶黑等于3∶1,合理的解释是
A.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完全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B.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没有出现交叉互换
C.后代个体数量少,统计中出现了较大的偏差
D.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且在有双显性基因存在时才表现为黑
10.一位正常指聋哑人的父亲是短指症,母亲为正常,父母都会说话。

已知短指(B)对于正常指(b)是显性;会说话(D)对聋哑(d)是显性。

问正常指聋哑人父母的基因型和正常指聋哑人是由哪种精子和卵细胞结合而来的()
A.父BBDd、母bb和Bd精子、bD卵细胞
B.父BBDD、母bbDd和BD精子、bd卵细胞
C.父BbDd、母bbDd和bd精子、bd卵细胞
D.父BbDd、母bbDD和bD精子、bD卵细胞
11.一个色盲女人和一个正常男人结婚,生了一个性染色体为XXY的正常儿子,此染色体畸变是发生在什么之中?如果父亲是色盲,母亲正常,则此染色体畸变发生在什么之中?假如父亲正常,母亲色盲,儿子色盲,则此染色体变异发生在什么之中?其中正确的是()
A. 精子、卵、不确定B.精子、不确定、卵
C.卵、精子、不确定D.卵、不确定、精子
12.长翅红眼(VVSS)果蝇与残翅墨眼(vvss)果蝇杂交,F1全腿长翅红眼果蝇。

有5个具有上述两性状的品种,分别与F1交配,依次得到如下结果:①长红∶长墨∶残红∶残墨=9∶3∶3:1;②长红∶长墨∶残红∶残墨=1∶1∶1:1;③长红∶长墨∶残红∶残墨=1∶1∶0∶0;
④长红∶长墨∶残红∶残墨=1∶0∶1∶0;⑤长红∶长墨∶残红∶残墨=3∶0∶1∶0。

那么
这5个果蝇品种的基因型按①~⑤的顺序依次是()
A.VvSs vvss VVss vvSS VvSS B.VvSs VVs Vvss VVSS
C.VvSS vvss VvSs VVss vvSS D.vvss vvSS VvSS VVss
13. 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
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
C.一个基因含有多个脱氧核苷酸,DNA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的
D.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只是一个磷酸基和一个碱基
14.图甲为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乙为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核中DNA含量变化曲线。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假设甲图细胞处在细胞周期中,则甲图细胞相当于乙图的cd 区间
B .在乙图的ab 区间,甲图中的3数目会加倍
C .在细胞周期中,既可消失又可重建的结构是甲图中的4、5,其消失时间是乙图的de
区间
D .甲图所示结构不可能代表细菌,但细菌分裂过程中也会出现DNA 复制 15.图Ⅰ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过程中核DNA 和染色体含量的变化,图Ⅱ表示二倍体生物细胞分
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Ⅰ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①、④、⑧和⑨4个时期
B .Ⅰ中只有③、⑥、⑦和⑨时期的染色体数目与DNA 数目相等
C .Ⅱ中与Ⅰ中a 段对应的细胞是B 和B ',与Ⅰ中b 段对应的是C 和C '
D .Ⅱ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有A '、B '、C 、C '、D
16.育种专家在稻田中发现一株十分罕见的“一秆双穗”植株,经鉴定该变异性状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

下列叙述最准确的是
A .这种现象是由显性基因突变成隐性基因引起的
B .该变异株自交可产生这种变异性状的纯合个体
C .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状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
D .将该株水稻的花粉离体培养后即可获得稳定遗传的高产品系 17. 下列关于DNA 分子和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有丝分裂间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因DNA 复制而加倍
B .DNA 在复制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差错,这种差错一定会传给子代
C .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染色体交叉互换引起的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
D .处于减数第一.二次分裂的细胞中,染色体与DNA 的数目比分别为1:2和1:1 18.已知豌豆种皮灰色(G)对白色(g)为显性,子叶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

如以基因型ggYy
的豌豆为母本,与基因型GgYy 的豌豆杂交,则母本植株所结籽粒的表现型( ) A .全是灰种皮黄子叶
B .灰种皮黄子叶,灰种皮绿子叶,白种皮黄子叶,白种皮绿子叶
C .全是白种皮黄子叶
D .白种皮黄子叶、白种皮绿子叶
19. 下图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 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分析可得出
核DNA 的数目 染色体数目









a
c
b 相对值

A
B C
D
A '
B '
C '
D '

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
A.FG段发生了染色体数目的加倍
B.L→M点所示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无关
C.GH段和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相等的
D.a阶段为有丝分裂、b阶段为减数分裂
20. 下列细胞中一定含有Y染色体的是()
A.初级卵母细胞 B.次级精母细胞
C.公牛的精子
D.男性的骨骼肌细胞
21.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中,进入细菌后能够增殖产生新的噬菌体,下列有关噬菌体的
说法正确的是()
A. 噬菌体能够进行减数分裂
B. 噬菌体内有染色体,遗传符合遗传规律
C.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
D.噬菌体进行减数分裂时,其体内的染色体数目为2条染色体
22.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别进入不同的
细胞,下列有关减数分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同源染色体发生分离,不会出现相同基因的分离
B.在减数分裂形成的不同配子,都能遗传下去
C.减数分裂产生的精子数和卵细胞数相等,所以受精几率是相等的。

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的交叉互换,产生了不同基因型的配子,属于基因重组产生的。

23. 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F1杂种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和F2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是
A.4和9 B.4和27 C.8和27 D.32和81
24. 无尾猫是一种观赏猫,猫的无尾、有尾是一对相对性状,按基因的分离定律遗传。

为了选
育纯种的无尾猫,让无尾猫自交多代,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有尾猫,其余均为无尾猫。

由此推断正确的是
A.猫的有尾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B.自交后代出现有尾猫是基因突变所致
C.自交后代无尾猫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
D.无尾猫与有尾猫杂交后代中无尾猫约占1/2
25.某人发现了一种新的高等植物,对其10对相对性状如株高、种子形状等的遗传规律很感兴趣,通过大量杂交实验发现,这些性状都是独立遗传的。

下列解释或结论不合理的是A.该种植物的细胞中至少含有10条非同源染色体
B.没有两个感兴趣的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C.在某一染色体上含有两个以上控制这些性状的非等位基因
D.用这种植物的花粉培养获得的单倍体植株可以显示一些感兴趣的性状
二、非选择题:(共计25分)
26.(14分)某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非等位基因A(a)和B(b)调控。

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A:
出现色素,AA和Aa的效应相同),B为修饰基因,淡化颜色的深度(B:修饰效应出现,BB 和Bb的效应不同)。

现有亲代P1(aaBB、白色)和P2(AAbb、红色),杂交实验如右图:(1)若对F1植株进行单倍体育种,那么育出的植株的
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

(2)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种,其纯种个体在F2中大约占_________。

(3)F2红花植株中杂合体出现的几率是_________。

若对杂合的红花植株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那么形成的植株为_______________倍体,该植株产生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_ 。

(4)F2粉花植株中A的基因频率是_______________。

P1×P2
F1粉色
F2 红色粉色白色
3 : 6 :
7
班级姓名序号
高三生物测试题(第五周)答题卡 2011。

9
二、填空题:
26. (1)
(2)
(3)
(4)
测试题五答案
二、填空题:
26.(14分,每空2分)
(1)____红色:白色=1:3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5__ _____, ____ 3/16 ________。

(3)_______2/3__ _____。

______四______ ___,
_____ AAbb:Aabb:aabb=1:4:1____ ___。

(4)_____2/3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