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某重点高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前加试试题(一) 语文.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某重点高中高二测试卷
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和第Ⅱ卷(共58分)两部分。
考试时间为60分钟。
满分为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39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时,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33分,每小题3分)
1、对下列景物描写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
什么都睡着。
A.画出黎明前最黑暗时的主要特征:阴冷、凄清,还有几分恐怖,暗示了时代的特征。
B.渲染了夏瑜就义前沉寂而肃杀的气氛。
C.景物单调阴暗,与华老栓爽快而充希望的心情,形成十分鲜明的对照。
D.写出了黎明前的黑暗与宁静,衬托老栓内心的悲凉和不平静。
2、鲁讯先生赞扬《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那雪正下得紧”一语有“神韵”,其意思是
A.能真实地表现出特定情景下自然景色的精神意境,跟人物环境气氛融合在一起。
B.用最精确精练的语言,把下雪的情景用白描手法描绘出来。
C.描摹物态,能穷尽形相。
D.言简意赅,表达的意义丰富而形象。
3、下列各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正确的是一项是
A.细作告曰:“司马懿倍道而行,八日已到新城,孟达措手不及
....,被乱军所杀。
”
B.孔明曰:“汝勿以静观其变
....,失吾大事。
切宜小心在意!”。
C.懿笑曰:“徒有虚名
....,乃庸才耳!孔明用如此人物,如何不误事!”
D.魏兵骤至,把山四面围合,某引兵冲杀十余次,皆不能入。
次日土崩瓦解
....,降者无数。
4、选出与“寄言纨袴与膏粱”一句修辞相同的一项是
A.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B.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C.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D.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
5、下面的诗句是《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刻画杜十娘的诗句,其排列顺序准确的一项是
浑身雅艳,遍体娇香,。
可怜一片无瑕玉,误落风尘花柳中。
①脸如莲萼,分明卓氏文君②两弯眉画远山青,一对眼明秋水润
③唇似樱桃,何减白家樊素
A.③②①B.②①③C.③①②D.②③①
阅读下面的对话,然后的按要求回答6—7小题。
周朴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6、对话的重音依次正确的一组是
A.干什么不是谁不公平的命
B.你来要来的指使命
C.不是指使命
D.干我你不公平的命
7、上面的对话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和性格,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周朴园以为鲁侍萍是来敲诈他的,以为鲁侍萍的到来会威胁他的家庭、地位、尊严,所以他声色俱厉。
B.鲁侍萍由于周朴园的威逼、曲解而产生了悲愤的心情,表现出她自尊而倔强不屈的性格特征。
C.表现出周朴园阴暗、冷酷无情的心理及资本家伪善的面孔。
D.鲁侍萍把自己的不幸归结于“天命”“报应”,同时话语中暗含着提醒,期待获得周朴园的同情。
8、下列人物、作品、作者及国别对应有误的一组是
A.夏洛克——《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英国
B.阿巴贡——《悭吝人》——莫里哀——法国
C.葛朗台——《欧也妮·葛朗台》——巴尔扎克——法国
D.泼留希金——《死魂灵》——契诃夫——俄国
9、下列关于《罗密欧与朱丽叶》艺术风格的评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剧是悲剧,但色彩明朗,洋溢着青春气息,和莎翁早期的喜剧接近。
B.本剧的人物语言,是诗的语言,极富激情和气势,散发着语言艺术的魅力。
C.本剧是正剧,既有悲剧因素,又有喜剧因素。
D.本剧取材于意大利民间传说,但大大丰富了戏剧情节和人物性格,革新了戏剧语言,是莎剧推陈出新的典范。
10、下列词类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猥以微贱
..,当侍东宫B.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C.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11、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A.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喝了贪泉的水,心境觉得清爽无尘;身处干涸的车辙之中,胸怀感到坦荡欢畅。
B.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北海虽然遥远,借助大风也还可以到达;年轻的时候虽然失意,晚年也还可以有所作为。
C.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
孟尝志行高洁,却白白地怀有一腔忠君报国之情。
D.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我地位卑微,只是一个书生,虽然年岁与终军相同,却没有从军杀敌的门路;虽有投笔从戎的胸怀,也只能仰慕宗悫那远大的志向。
二、(12分,每小题3分)
下面是法国剧作家特里斯坦·勃纳得于1932年写出的一出短剧,读后回答问题。
流亡者
(幕启:边境附近山间一幢木屋头,一个山里人正坐在炉边烤火,一阵敲门声,流亡者进屋了。
)
流亡者不管您是谁,请可怜可怜一个被追捕的人吧!他们在悬赏捉拿我呢!
山里人悬赏多少?
(流亡者马上离开了。
)
12、短剧的戏剧冲突是
A.追捕者与被追捕者的矛盾冲突B.流亡者与山里人之间的矛盾冲突
C.悬赏多还是悬赏少的矛盾冲突D.山里人报官还是收留的矛盾冲突
阅读短文,回答13—15题。
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阎公不之信。
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于婿孟学士者为之。
已宿构矣。
及以笔纸巡让宾客,勃不辞让。
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
第一报云:“豫章故郡,江都薪府。
”公曰:“亦老生常谈。
“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公闻之,沉吟不言。
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
13、下面句子中的“属”字意思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B.属.予作文以记之
C.(张)衡少善属.文D.有宁越、徐尚…之属.为之谋
14、下面句子,从句式的角度看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都督阎公不之信B.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
C.师道不传也久矣D.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15、对下列句子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①已宿构矣②当垂不朽矣
A.①早已构思好了②将会流传而不被磨灭
B.①前一夜就已经构思好了②应当永垂不朽
C.①早已构思好了②应当永垂不朽
D.①前一夜就已经构思好了②将会流传而不被磨灭
语文第Ⅱ卷总分表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1分)
注意事项:
1.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题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三、(15分)
16、将下列文言文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5分)
(1)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5分)
(2)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宠百态,而无所避之。
(5分)(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
(5分)
四、(15分)
1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
(15分)
(1)潦倒不通世务,。
(《林黛玉进贾府》之《西江月》)
(2)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窦娥冤》)(3)?总是离人泪。
(《长亭送别》)(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陈情表》)(5),。
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陈情表》)(6),而不知其所止;,羽化而登仙。
(《赤壁赋》)(7),渺沧海之一粟。
(《赤壁赋》)(8)襟三江而带五湖,。
(《縢王阁序》)(9)睢园绿竹,;邺水朱华,。
(《縢王阁序》)(10)古书不厌百回读,。
(苏轼《送安惇落第诗》)
五、(25分)
18、根据卷Ⅰ·《流亡者》短剧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6分)
(1)流亡者与山里人各自在剧中展现了怎样的心理和性格?(4分)
答:
(2)说说剧中的两处舞台说明在剧本中所起的作用。
(2分)
答:
19、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后面问题。
(5分)
①今天是大熊猫过生日,②几个好朋友来到他家为他庆贺。
③当大熊猫吹灭生日蜡烛后,④朋友们问他刚才许了什么愿。
⑤“从我懂事时起,就有两个最大的愿望”,⑥大熊猫轻声回答道:⑦“一个是把我的黑眼圈儿能治好,⑧还有一个是照张彩色照片”。
(1)找出在标点、结构等方面有毛病的语句。
(只填序号)(2分)
(2)任选三个有毛病的语句加以修改,不能改变原意。
(3分)
20、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在方框内写出四个关键词。
(4分)
据报道,我国国家图书馆浩瀚的馆藏古籍中,仅1.6万卷“敦煌遗书”就有5000余米长卷需要修复,而国图从事古籍修复的专业人员不过10人;各地图书馆,博物馆收藏的古籍文献共计3000万册,残损情况也相当严重,亟待抢救性修复,但全国的古籍修复人才总共还不足百人。
以这样少的人去完成如此浩大的修复工程,即使夜以继日地工作也需要近千年。
关键词:□□□□□□□□
2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10分)
明史·史可法传(节录)
大清兵薄城下,炮击城西北隅,城隧破。
可法自刎不殊,一参将拥可法出小东门,遂被执。
可法大呼日:“我史督师也”。
遂杀之。
桃花扇·沉江(选曲)
【普天乐】①撇下俺断篷船,丢下俺无家犬;叫天呼地千百遍。
归无路,走又难前。
那滚
滚雪浪拍天,流不尽湘累怨。
胜黄土,一丈江鱼腹宽展。
摘脱下袍靴冠冕。
累死英雄,到此日看江山换主,无可留恋。
【古轮台】②走江边,满腔愤恨向谁言。
老泪风吹面,孤城一片,望救目穿。
使尽残兵血战,跳出重围,故国苦恋,谁知歌罢剩空筵。
长江一线,吴头楚尾路三千,尽归别姓。
雨翻云变,寒涛东卷,万事付空烟。
精魂显,《大招》声逐海天远。
①【普天乐】史可法冲出扬州,行至南京附近,遇老赞礼,知南京自已失,决意沉江殉国。
【普天乐】为史可法沉江独唱曲。
②【古轮台】侯方域、柳敬亭、陈贞慧、昊应箕自金陵狱中逃出,路遇老赞礼,知史可法沉江,众对史可法衣冠“拜哭”吊唁。
【古轮台】为五人合唱曲。
(1)对史可法的结局,《沉江》的描述与正史的记载有何不同?作者为什么要做这样
的艺术处理?(5分)
(2)两支曲子表现了剧中人物怎样的心情?曲词与《哀江南》套曲有何共同点?(5分)
语文参考答案
一、(33分,每小题3分)
1、D(对景物特点概括是正确的,但分析华老栓的心情“悲凉和不平静”则错误)
2、A(注意理解“韵”,而考生易误为仅理解“紧”)
3、B(应为“等闲视之”)
4、B(均为借代,A、D为比喻,C为对偶)
5、B(注意①③句的对仗关系)
6、A(注意依据人物的心理来把握人说话语气)
7、D(“暗含提醒、期待同情”错)
8、D(作者应是果戈理)
9、C
10、A(A项形容词作名词,其余各项均为使动用法)
11、B(两句话应理解为“即使……也依然……”假设关系的紧缩复句)
二、(12分,每小题3分)
12、D(把握短句的矛盾冲突,要从人物台词中分析产生矛盾的根源,即人物在此出现见解和思想上的分歧)
13、B(通“嘱”,AD为“这一类”,C为“,连缀,写”)
14、C(为常式句,其余三项为宾语前置句)
15、A
三、(15分)
16、(1)我很想遵从皇上的旨意立刻为国奔走效劳,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又不见准许。
(5分,大意1分“奔驰”“日笃”“私情”“告诉”各1分)
(2)我虽然不合世俗,也还能稍用文章来安慰自己,洗涤各种事物,囊括各样形态,而无所避忌(5分,大意2分,“自慰”“漱涤”“牢笼”各1分)
(3)何况我同你在江中和沙洲上捕鱼打柴,以渔虾为伴,与麋鹿为友,驾着一叶孤舟,在这里举杯互相劝酒,(5分,大意2分,“渔樵”“侣友”“匏尊”各1分)
四、(15分)
17、愚顽怕读文章你错勘贤愚枉做天晓来谁染霜林醉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寄蜉蝣于天地控蛮荆而引瓯越气凌彭泽之樽光照临川之笔熟读
深思子自知(15分,每空1分,有错、别、漏、添字,该空不得分)
五、(25分)
18、(1)山里人的问话直接而不加掩饰,没有什么心机(1分),反映他的贪婪、自私(1分)。
流亡者慌不择路,急切中暴露身份(1分),但他也很机警,听到山里人的话后马上离开了(1分)
(2)第一处介绍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当时的环境(1分)。
第二处刻画人物,写流亡者的动作,显示他机警的性格(1分)。
19、(1)①⑤⑥⑦(2分,答对两处得1分,四处2分;超过四处该题不得分)
(2)①今天大熊猫过生日(或:今天是大熊猫的生日);⑤我从懂事时起,就有两个最大的愿望(或:从懂事时起,我就有两个最大的愿望);⑥将冒号改为逗号;⑦一个能把我的黑眼圈治好(或:一个是把我的黑眼圈儿治好)(3分,每处1分)
20、古籍、修复、人才、不足(短缺)(4分,每处1分)
21、(1)史可法的结局,正史记为扬州城破被俘遇害(1分),剧本写成报国无路愤而沉江(1分)。
史可法被清军杀害的场面,在清初那种特殊的年代,在舞台上无法正面表现(1分);为表现民族英雄史可法的正面形象,改史实为史可法回天乏力,葬身鱼腹,便于深入探寻史可法的情感世界,更为细腻地刻画史可法形象(1分),也便于舞台演出(1分)。
(2) [普天乐]借“滚滚雪浪”写出史可法一腔怨愤,“江山换主”已经不可逆转,史可法为国尽节义无反顾,作者歌颂了他的民族气节(1分)。
老赞礼等人对史可法沉江壮举无限悲痛(1分)。
[古轮台] “雨翻云变,寒涛东卷,万事付空烟”,写出了对旋生旋灭的南明王朝的喟叹和对土崩瓦解的大明帝国的凭吊(1分)。
两支曲子和《哀江南》一样,愤激、绝望、无奈之中(1分),蕴涵着慷慨、凄凉、悲怆的情感,读之催人泪下(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