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摘要】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促进我国特殊教育事业更快发展的重要途径。

本文立足于分析目前我国特教教师素质的现状和教师专业化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诊断分析;指出特教教师走专业化道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试图从教师自身角度分析总结出我国特教教师达到专业化的标准和提高专业化水平、促进专业成熟的途径
关键词: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
一、背景
近些年,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既关注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的提高,又高度重视特殊教育质量提升。

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2012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就加强特教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条件准入、培养培训、教师管理、落实待遇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

提出到2015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专业水平较高的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培养体系,到2020年形成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富有爱心的特殊教育教师队伍。

这些年,我国的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随着特殊教育学校学生数量的增加,自闭症、脑瘫以及多重障碍类型的增加,个体差异大,对特殊学校教师的专业要求也越来越高。

二、我国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条件
我国的特殊教育教师必须在知识和技能、专业的服务理念、连续的培训、专业自治等方面达到专业水平。

(一)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由于特殊教育教师所面临的儿童都是具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这就更加需要有
专业知识和技能。

专业知识和技能表现在作为特殊教育的教师除了要掌握基本的教育知识和理论,还要在此基础上学习专门的特殊教育知识和技术。

这需要长久的爱心、耐心、恒心和毅力。

他们必须在生活态度、人际交往、毅力磨炼等方面为特殊儿童树立榜样,并且要从小事上启发学生。

另外特殊教育的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如手语、盲文、行为矫正等来帮助特殊儿童,便于与他们沟通,保证儿童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身体健康状况保持良好。

(二)专业服务理念。

我国有学者曾经明确指出:“新教育的本质就在于它已经有了前所未有的服
务性质,它是为学习服务,为学生服务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认可,作为一种专业性的职业,必然有专业性的服务理念和精神。

这就需要特殊教育的教师能够真正地热爱特殊教育事业,潜心研究,树立高尚的师德,勇于实践和反思。

总之,教师要把特殊教育作为自己的事业,作为自己的职责真诚对待,把自己的热情和爱心带到特殊教育事业中,时刻铭记“一切为了学生”的服务理念。

(三)连续的职业培训。

目前我国职业培训分为职前培训、入职培训和职后培训。

但是由于种种情况,
如因特殊学校的教师少,资金短缺,学生数量多,教师要始终坚守岗位,使教师接受培训不间断。

只有保持连续稳定的教师培训,才能更好地使特殊教育教师发挥其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服务理念精神,促进我国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职前培训能够通过严进严出的模式为特殊教育事业培养优秀的教师。

入职培训则是学校根据新教师的情况, 过老教师带新教师的方法,帮助新教师进行入职准备,使新教师能很好地掌握学校、学生的情况,学会灵活应用教学技能。

职后培训指的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学校特殊儿童的情况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教师原来的知识和理念显得有些贫乏,职后培训可以根据新时代的特点及时给教师充电,使他们掌握更新的教学理念和技能,更好地为特殊儿童服务。

(四)高度的专业自治权。

特殊教育的教师更应该具有高度的专业自治权。

自治是特殊教育专业的核心之一。

明智的学校领导不能对教师的专业领域进行行政干预,因为只有特殊教育的教师才是特殊教育领域真正的权威。

另一方面,特殊教师所面临的学生的情况也不同。

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采取不同的策略,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专业水准,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保证教师的高度自治权是推进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必要条件之一。

三、专业化发展当中的问题
1.学生结构在不断发生变化,教师该如何调整自己的定位,对特殊学生采取相应的教学。

2.基于各自老师所在学校的情况,如绩效考核模式、学生评估模式等客观要求的存在,专业化的权重有所降低。

3.教师教学研究缺乏有力的指导,有心无力。

4.针对特殊学生如何作个别化教育,用什么样的评估系统怎样评估,具体操作如何。

5.康复训练怎么细化,具体有哪些方面?怎么操作?
6.专业理论知识太缺乏,如何有效指导教学实践。

7.对国家政策法规的敏锐度不高,对国内外特殊教育的发展形势模糊。

8.社会整体对残疾人的态度。

9.社会对残疾人提供的支持和保障不够。

10.社区、普通学校与特殊学校融合不够。

11.教学与康复该怎样结合。

四、诊断分析
(一)自身问题
1.观念陈旧,有待更新。

这里的观念主要是指看待残疾人的观念以及认识特殊教育的本质上。

在过去大多数人的观念里,残疾人往往被视为“废人”,是家庭和社会的累赘。

广大残疾人备受压迫和歧视,过着低人一等的生活。

作为社会化产物的我们,从事特殊教育的年轻教师来说,也内化着这样的残疾人观念,所以我们出于有同情成分的教育出发点本身就已不纯粹,不理性、不科学。

在特殊教育的本质上,我们单纯地认为特殊教育就是对特殊学生的教育,而实际上,真正意义的特殊教育则是人的教育,针对有特殊需要的每一个儿童的的个别化教育。

2.特教专业理论水平偏低,职业发展规划不明确。

我国大部分的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专业理论水平不高。

我们小组的成员大部分都不是特教专业,有的老师还是从事普通教育由于各种原因转到特殊学校。

在没
有专业理论知识背景的情况下,老师们的教学基本上是摸着石头过河,所在学校的师资力量当中能够给予专业指导的少之又少,大家凭着自己经验从事着这专业性极强的工作,这本身就不专业。

所以我们工作中会茫然,对于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不能预知和畅想,个人生涯规划也不明确。

3.专业研究能力不足,自主专业探索意识不够。

由于目前我们从事特教的一线教师的学历水平和专业理论水平不高,所以在做教学研究时缺少强有力的专业指导,研究力不从心,在做课题研究时,会出现许多专业性的问题,如课题的选择、问题是否具体明确、是否具有可行性、如何选择有效的研究方法、如何实现小小的创新等等。

而特教教师平时工作量大,为应付各式各样的各级部门的检查就已焦头烂额,所以探究意识还是不够的。

4.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不强,容易出现职业倦怠
特殊教育由于面对的教学对象能力水平有限,所教与学生所受不成正比,面对每天重复的教学,特别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这也严重阻碍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二)外部因素
1.社会文化
残疾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的观念。

“残疾”不是造成残疾人问题的根本原因,主要是为残疾人提供的条件不够,因而使“残疾”成为一个问题。

因而从事残疾人事业的我们特殊教育老师,本身也承受着外界的异样眼光。

2.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我们湖北和江西两省位于中部地区,政府投入力度不够,资源紧张,所能提供的专业支持有限也阻碍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3.有关方针、政策法规的实施
国家颁布的多项政策,在地区实施时有滞后性以及实施的有限性。

4.职业培训
我国职业培训分为职前培训、入职培训和职后培训。

但是由于种种情况,如因特殊学校的教师少,资金短缺,学生数量多,教师要始终坚守岗位,使教师接受培训机会很少。

五、发展策略
(一)转变对残疾人的观念,树立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

“自有人类,就有残疾人。

残疾人同其他社会成员一样,是人类的组成部分,虽然有某种缺陷,但并非异类、另类,而是人的存在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的一种表现。

因为他们的存在才有现代社会的完美。

只有树立新的残疾人观,才能从理念上革新,进而转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二)自主学习、自我反思、终身学习、终身教育
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养,用专业的态度、专业的理念、专业的知识和专业的技能去教育每一位有独特需要的人。

(三)维护心理、积极教学
教师是一个长期的事业,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定期做健康心理维护,以最好的精神面貌去迎接自己的学生
(四)潜心钻研、积累经验
对每一个学生个别化教育的同时,积极撰写反思型教学案例,不断地记录和积累教学工作中的体会、经验和资料,以利于教学工作的深入进行,从而促进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五)保持高度的敏锐度
时刻关心特殊教育发展,保持对国家对特殊教育的政策法规的高度敏锐度,了解特哈苏教育发展动态和趋势。

(六)确立职业发展规划
每一位特殊教育教师都应该十分清楚自己所走的是一条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复合型教师应该是我们的发展目标。

教师专业化进程是一个奋斗的过程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的过程。

目前的特教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是现实需要通过教育诸方面的改革、国家和社会诸方面的努力来逐步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准。

只有当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专业化,才有社会地位,才能受到社会的尊重那么这个社会的教育大厦才会屹立不倒,社会才会飞速进步。

参考文献
[1]张悦歆;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与特殊需要教育[J];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02期
[2]丁勇;;专业化视野下的特殊教师教育——关于特殊教师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6年10期
[3]王辉;方长春;;我国特殊教育师资职前培养模式研究的现状[J];中国特殊教育;2006年04期
[4]罗跃萍;;特教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思考[J];成功(教育);2008年08期
[5]包万平;李金波;;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问题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3期
[6]陈小饮;申仁洪;;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标准及发展模式的研究述评[J];中国特殊教育;2008年04期
[7]甘开鹏;郑秀娟;;论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年11期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