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仪征市扬子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测试物理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测试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
1.关于粒子和宇宙的认识,正确的是
A.原子、电子、质子中,尺度最小的是电子
B.磁铁吸引铁钉,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C.原子、中子和电子就像行星绕太阳运动一样在绕原子核运动
D.在探索比分子更小的微观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质子
2.下列实例与所利用的物质物理属性不相符
...的是
A.电线线芯用铜制成是因为铜的导电性好
B.汽车的轮胎用橡胶制成是因为橡胶密度小
C.水壶的把手用胶木制成是因为胶木的导热性差
D.划玻璃的刀刃用金刚石制成是因为金刚石的硬度大
3. 关于教室内涉及到的一些物理量,下列描述和实际相差较大的是
A.一名中学生的体重约30N
B.教室内书桌的高度约为80cm
C.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m
D.教室内的大气压约为1.0×105Pa
4.大功率电子元件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科学家研发出一种由石墨烯制成的“排热被”,把它覆盖在电子元件上,能大幅度降低电子元件工作时的温度.“排热被”能排热是因为石墨烯
A.熔点高
B.导热性好
C.导电性好
D.弹性好
5.在“使用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的实验中,下列各项操作中不妥当的是A.使用天平时,应将其放在水平工作台上
B.调节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0”刻度线处
C.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时,一定要等指针完全静止下来
D.称量时左盘应放置被称量的物体,右盘放置砝码
6.“和谐号”动车停靠在泰州站的情景如图所示.当列车行
驶时,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之外,这是因为列车行驶时速度较
快,导致其附近的空气
A.流速变大,压强变小,容易把人吸向列车
B.流速变大,压强变大,容易把人吸向列车
C.流速变小,压强变大,容易把人吸向列车
D.流速变小,压强变小,容易把人吸向列车
7. 如图所示玻璃管两端开口处蒙的橡皮膜绷紧程度相同.将此装置置于水中,右图中的哪
幅图能反映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后的凹凸情况
8.如图所示,小刚用水平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讲台,用不同的力推,结果都没有推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讲台不受摩擦力
B.推力小于讲台的重力大小
C.推力小于地面对讲台的摩擦力
D.推力等于地面对讲台的摩擦力
9.如图所示,将弹簧测力计左端固定在墙上,右端用细线与重力为10N的木块相连,木块放在上表面水平的小车上,弹簧测力计保持水平,现拉动小车沿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木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与方向分别是
A.14N,水平向左 B.10N,水平向右
C.6N,水平向左 D.4N,水平向右
10. 装有液体的甲、乙两相同烧杯,如图所示,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当物体静止后两
烧杯中液面恰好相平.液体对甲、乙两烧杯底部压强分别是P甲、P乙,液体对两物体的浮力分别是F甲、F乙,则对它们的判断正确的是
A. P甲=P乙, F甲<F乙
B. P甲>P乙, F甲=F乙
C. P甲=P乙, F甲>F乙
D. P甲<P乙, F甲=F乙
11.如图所示,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在水平力F1、F2、F3的作用下分别以v1、v2、v3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且v1<v2<v3.则关于三种情况下物体所受水平拉力F1、F2、F3关系正确的是
A. F1=F2=F3
B. F1>F2>F3
C. F1<F2<F3
D.无法确定
12.如图甲所示,均匀柱状石料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0.5m/s的恒定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没入水中.图乙是钢绳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若不计水的阻力,g= 10 N/kg,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石料的质量为140 kg
B.石料沉底后所受浮力为500N
C.石料的密度为1.8×103 kg/m3
D.该石料立于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
为2.8×104Pa
二、填空题:
13.(1)用吸管“吸”瓶中饮料时,饮料是在▲ 的作用下被“吸”入口中的;如图所示,在瓶的a、b两处各扎一个小孔,并将孔封住.在瓶中注满水,打开a、b两孔
后观察到图示的情况,这说明:水对容器的▲ 有压强,液体压强随▲ 的
增加而增大.
(2)如图所示,把气球悬挂起来,向气球的A侧吹气(如图所示),会看到气球向▲
(选填“A”或“B”)侧运动,这是因为气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 .
14.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的一种文化传统.煮棕子时,棕叶的香味进入到米中是一种▲现
象;在剥棕叶时,感到棕叶和米之间很粘,这说明分子之间有▲.
15. 体育课上将铅球推出后,铅球在空中沿圆弧轨迹运动,该过程中重力的作用效果是使铅
球的▲发生变化;落到地上,把地面砸出一个坑,铅球撞击力的作用效果是使地面发生▲.如果铅球到达最高点时受到的所有力突然消失,那么铅球将▲.16.如图所示玻璃瓶的总质量为500g,用手握住竖直的玻璃瓶不动,瓶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大小为 N(g取10N/kg);如果增大握力则瓶子受到的摩擦力(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如果玻璃瓶中加入少量水,手握住竖直的玻璃瓶还是不动,则瓶子受到的摩擦力 (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17.如图甲所示,将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把绳尽可能撕成细丝,用手从上向下捋几下,发现细丝张开了,这是因为塑料丝带了▲电荷(同种/异种),这种使塑料丝带电的方法称为▲.如图乙所示,游泳时手和脚向后划水,人会向前运动.推动人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此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是▲。
18. 用一个容积为2.5L的瓶子装满食用调和油,食用调和油的质量为2kg,由此可知这种
食用调和油的密度约为▲ kg/m3;食用调和油用完后,若用此空瓶来装水,则最多可装水的质量▲食用调和油的质量。
(选填:大于/小于/等于)
20. 如图所示,图钉尖的面积是5×10-8m2,图钉帽的面积是1×10-4m2,木块能承受的最大
压强是6×108Pa,手指至少要用▲ N的力,图钉尖才能进入木块,此时图钉帽处的压强为▲ Pa.
21.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不同路段的路面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当t=1s时,物体处于▲状态; 当t=5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
22.将一个边长为4cm的正方体木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木块漂浮在水中静止时,从溢水杯中溢出水的体积为38.4cm3;若将此木块改放入密度为 0.8×103kg/m3的酒精中,待木块静止时,木块露出酒精的体积为▲ cm3,木块的密度为▲kg/m3,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与浸入酒精中的体积之比为▲。
三、解答题:
23. (1)请画出图中物块A受到的重力的示意图和斜面受的压力示意图.
(2)在图中画出小球在水中上浮时的所受浮力的示意图.
(3)传送带上有一个物体M.它与传送带一起在水平方向向右作匀速运动,不计空气阻力.请在图中画出M受力情况的示意图。
24. 平底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茶杯重3N,茶杯的底面积是25 cm2,茶杯内装有200 cm3
的水。
(g取10 N/kg)求:
(1)桌子对茶杯的支持力(2)茶杯内水的质量.(3)茶杯对桌面的压强.
25. )如图所示,一体积为10-3m3的立方体木块,在水中静止时,刚好有四分之一露出水面,g取10N/kg.求:
(1)木块受到的浮力; (2)木块的质量;
(3)若用手将木块缓慢压入水中,当木块浸没在水中时,手对木块的压力.
26. 为了测量某石块的密度,某学校物理兴趣活动小组的同学利用一只小玻璃杯、一个量筒
和适量的水做了如下实验:
在量筒内倒入60cm3的水;
①将小玻璃杯开口向上漂浮在量筒内的水面上
(如图甲所示),此时水面与84cm3刻线相平;
②将石块放入小玻璃杯中,让小玻璃杯漂浮在
量筒内的水面上(如图乙所示),此时水面与100cm3刻线相平;
③取出小玻璃杯,将石块沉没在量筒内的水中(如图丙所示),此时水面与64cm3刻线相
平.根据以上数据可知,小玻璃杯的质量为▲ kg;石块的体积是▲ m3;
石块的密度是▲ kg/m3.
27. 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同学们利用小桌、海绵、砝码等器材做了如图所示的系列实验.
(1)同学们是根据 ▲ 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
(2)观察比较图甲、乙所示的情况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受力面积一定时, ▲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关系,应比较 ▲ 两图的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 .
(4)小明将图乙中的小桌和砝码又放到一块木板上,如图丁所示,图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 乙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 丁的大小关系为:p 乙 ▲ p 丁(选填“>”“<”或“=”)
28. 小梦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作了如下猜想:
A .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B .可能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接着她按如图所示的步骤进行实验:
① ② ③
(1)步骤①和②是为了验证猜想▲ (A/B ).所探究的摩擦力是指▲ 和木板之间的
滑动摩擦力。
(2)小梦接着按步骤①和③探究猜想B 。
步骤③中,木块受力▲ (选填“平衡”,“不
平衡”),你认为步骤③▲ (选“能”、“不能”)测出摩擦力?此时,摩擦力与拉力▲ (选“是”,“不是”)平衡力,理由是 ▲
(3)小梦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呢?她用①的装置进行实验:先水平拉动木块匀速滑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 ,紧接着增大拉力使木块加速滑动,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 。
根据上述实验,小梦得到了“在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的结论。
分析操作过程,你认为小梦的结论可信吗?▲ ,原因是▲ 。
用弹簧测力计斜向上拉木块 在较光滑木板上匀速滑行 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 在较粗糙木板上匀速滑行 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
在较光滑木板上匀速滑行
29. 小明利用最大刻度值标有2.5mL的一次性注射器等器材,对大气压值进行估测.
(1)小明的实验步骤如下:
A.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
B.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颈部,使绳的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
向右慢慢拉动叫▲ (选填“活塞”或“注射器筒”).当▲时,记
下测力计的示数,即等于大气对活塞的压力F.
C.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刻度部分的长度,记为L,读出注射器的容积V,算出面积S.
这里的S是指上图中▲ (选填“A”或“B”)的面积.
D.最后计算出此时大气压的数值p = ▲ (写出用测量值表示的表达式).
(2)同组的小王发现注射器顶端装针头处,空气无法排尽,这将使得测量结果比当天气压
值▲ .小王将小明的实验步骤A加以改进:先让注射器吸入少量水,然后将活塞推至注射器底端,再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此步骤划线部分的目的是▲ .
(3)小吴一组实验多次后发现测量结果总比当天气压大得多,于是小吴在完成A、B步骤、
活塞回到注射器底端后,添加了“取下封住注射器小孔的橡皮帽,再次水平向右匀速拉动,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N”这一实验步骤,目的是减小▲对实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