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材料分析题(一)
中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材料分析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之一材料1:甲午战争以后,列强在华资本扩张的重要方面是工矿企业投资。
在矿山方面,到1913年,列强在中国所设立的采矿企业32家。
投资铁路不仅包括修路权,而且还包括对铁路的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甚至还囊括了对铁路沿线矿产的开采权。
其他工业企业的投资,包括造船、纺织、面粉、烟草等行业。
外国银行从19世纪40年代进入中国,甲午战争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中国关税的征收权、保管权、支配权均有外国银行控制。
需要特别指明的是,列强在中国的投资,其资金并不主要来自自己国内,而是主要来自中国。
其渠道主要有:(1)各种投资的利润。
(2)各种贷款利息与回扣。
(3)通过货币经营直接积聚资金。
——根据吴承明、许涤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吴承明《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投资》,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刘克详、陈争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简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等著作整理而成。
材料2:,,提倡“实业救国”的张骞,创办了大生企业集团,曾经有所发展,但在帝国主义侵略加深的情况下,最终失败了。
被认为是中国自己经营最成功的开平煤矿,1900年就在中外合办的名义下,被英国资本吞并。
此后,英资又挟其优势,吞并了另一家民族资本经营的滦州煤矿。
轻工业中的棉纺织业是发展较迅速的,但在1918年到1927早间,因欠帝国主义债务无力偿还而被拍卖、吞并的中国纱厂就有7家。
——龚书铎:《近代中国的革命和改良》,选自《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年第10期1、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在华投资设厂对中国经济有什么影响?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在华投资设厂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
第一、列强在华投资设厂,修筑铁路,开发矿山,开设银行,直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第二、在外国资本的压迫摧残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无力与之抗衡,许多民族工业逃避不了破产或被兼并的命运。
第三、列强在中国的投资,其资金并不主要来自自己国内,其中一部分来自赔偿的利息,这就加重中国人民的负担。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材料分析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在1939年12月《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明确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
”材料2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强调指出:“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
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
”请回答:(1)毛泽东对近代中国国情阐述及其重要性。
(2)正确认识当今国情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何重大意义?2.1940年前后,毛泽东发表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共产党人)发刊词》《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集中全党智慧,深刻论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各项政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前途等基本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人民军队建设和革命战争战略战术思想、革命根据地建设等多方面得到展开,使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在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形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论述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成熟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重大意义。
3.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资产阶级共和国,外国有过,中国不能有,…唯一的路是经过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
”请回答:(1)资产阶级共和国为什么在中国行不通而必然让位给人民共和国?(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4.1952年前后,毛泽东认为过渡时期每天都在变动,每天都在发生社会主义因素。
“过渡时期充满着矛盾和斗争,是变动很剧烈很深刻的时期。
”把新民主主义社会当作一种独立的社会形态,主张“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确立新民主主义秩序”,是不符合实际的。
请回答:(1)为什么说“巩固新民主义的秩序”的主张是不符合当时实际的?(2) 20世纪五十年代初我国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5.薄一波指出,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始于毛,成于邓”。
中国近现代史材料分析题(附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材料分析题(附答案)一、问答题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李鸿章指责清朝的一些官僚说)"中国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细心,以致所用非所学。
无事则嗤外国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外国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
不知洋人视火器为身心性命之学者已数百年。
"--《筹办夷务始末? 同治朝》材料二清湖南巡抚王文韶说:"夫四民(士、农、工、商)之中,农居大半,各职其业,治安之本,不外乎此,......机器渐行,则失业者渐众,......"--《洋务运动》材料三(清朝大学士倭仁说)"天下之大,不患无才。
如以天文、算学必须讲习,博采旁求,必有神其术者,何必夷人?何必师事夷人?......正气为之不伸,邪氛因而弥炽。
数年之后,不尽趋中国之众咸归于夷不止。
" --《筹办夷务始末? 同治朝》回答:(1)根据有关材料概述洋务运动对外近代技术的态度。
你如何评价这种态度?(4分)(2)根据有关材料指出顽固派反对洋务活动的理由?(4分)并进一步分析其社会历史根源。
(4分)2.材料一: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瓜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
海内惊惶,乱民蠢动......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惧回惶,不知死所。
......恐自尔后,皇上与诸臣虽欲苟安旦夕,歌舞湖山而不可得矣,且恐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
材料二:自台事后(台湾割让后),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奸宄生心。
......加以贿赂昏行,暴乱于上,胥役官差,蹙乱于下,乱机遍伏,既无强邻之逼,揭杆斩木,已可忧危! --摘自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材料三:在这次上书中(上清帝第五书),康有为围绕召开国会、定宪法的主张,进一步提出变法的上、中、下三策。
中南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答案

中国近代史纲要提交要求:可提交10次,已提交了0次(一)单选题1、近代中国,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三元里人民抗英)。
2、鸦片战争前的(嘉庆、道光)年间,清王朝衰相尽显,进入其衰落时期。
3、废除科举考试是在( )期间。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清末新政D.新文化运动★标准答案:C4、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B.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D.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标准答案:C5、“第三条道路”在经济上是要实行( )A.垄断资本主义B.自由资本主义C.改良的资本主义D.官僚资本主义★标准答案:C6、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是因为它使( )A.十年内战结束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C.国共合作实现D.抗日战争开始★标准答案:A7、抗日战争中,中共在根据地实行的经济政策是( )A.土地改革B.减租减息C.耕者有其田D.没收地主土地★标准答案:B8、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 )A.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中国共产党成立★标准答案:C9、新文化运动是一场( )的文化运动。
A.资产阶级B.无产阶级C.新民主主义D.马克思主义★标准答案:A10、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
A.中共的最低纲领B.三大革命政策C.旧三民主义D.新三民主义★标准答案:D11、农民走向社会主义的几种过渡性经济组织形式中,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是( )。
A.互助组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C.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D.人民公社★标准答案:B12、解放战争中,国统区的"第二条战线"是以( )为先导。
A.工人罢工B.学生运动C.商人罢市D.民主党派请愿★标准答案:B13、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A.同盟会B.兴中会C.华兴会D.光复会★标准答案:B14、在20世纪60年代初的三年调整时期,具有关键性作用的一次党的会议是( )(A) 中共八届八中全会(B) 中共八届九中全会(C) 七千人会议(D) 中共八届十中全会★标准答案:C15、重庆谈判国共两党签署了( )A.和平建国纲领B.对目前时局的宣言C.双十协定D.停战协定★标准答案:C16、中国军队自抗战以来第一个重大胜利是( )A.平型关战役B.雁门关战役C.夜袭阳明堡机场D.百团大战★标准答案:A17、中国工人阶级政党最早的组织是在( )建立的。
中南大学近代史试卷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12012年上学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时间110分钟32 学时, 2学分,开卷,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 70 %一、名词解释(5分):中体西用二、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5分):洋务运动既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又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正常发展。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的土地政策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2.如何看待“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西方文明”这一说法?三、论述题: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中,我们可以得出哪些结论(20分)四、请就电影《建党伟业》写出自己的观后感(25分)五、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材料分析题:(1 5分)材料一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材料二全国解放后,有些干部甚至高级干部贪图享乐,大肆贪污国家财产。
1951年破获了原天津地委书记刘青山、专员张子善贪污公款折合人民币155万元案。
中国人民政府系统27个单位共查出贪污犯1670人,全国共查出贪污折合人民币1000元以上的贪污犯15.5万人。
中国共产党通过发动群众行动,揭发和惩处了一批贪污犯(刘青山、张子善被处死刑),党风迅速好转,干部队伍基本保持了艰苦奋斗、朴素廉洁的作风——《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回答:(1)材料一中“糖衣炮弹”的进攻实质上指的是什么?(2)材料二反映了解放后干部队伍里发生了哪些严重问题?(3)为粉碎“糖衣炮弹”的进攻,中共中央和人民政府于1952年在国家机关和企业中开展了什么运动?有何历史意义?。
中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材料分析题(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材料分析题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1:辛亥革命,则是在比较更完全的意义上开始了这个革命。
这个革命,按其社会性质说来,是资产阶级XX主义的革命,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革命。
这个革命,现在还未完成,还须付与很大的气力,这是因为这个革命的敌人—直到现在,还是非常强大的缘故。
孙中山先生说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就是指的这种资产阶级XX主义的革命。
——:《新XX主义论》材料2: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XX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五十年来,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
你们看,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这不是胜利了吗?说它失败,是说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
——:《青年运动的方向》材料3:现阶段的中国革命究竟是一种什么性质的革命呢?资产阶级XX主义的革命,还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革命呢?显然地,不是后者,而是前者。
……现时中国的资产阶级XX主义的革命,己不是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XX主义的革命,这种革命已经过时了,而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XX主义的革命。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结合材料1和材料2说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XX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虽然失败了,但有伟大的意义:第一,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
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第二,辛亥革命确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XX共和国,制定了具有资产阶级临时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使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给予封建主义以沉重的打击,使人民的思想得到一次大解放。
第三,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
由于清政府已经是“洋人朝廷”,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因此,辛亥革命在实质上具有反帝的性质。
第四,辛亥革命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中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线考试题库(三套)(有答案)[精简版]
![中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线考试题库(三套)(有答案)[精简版]](https://img.taocdn.com/s3/m/85d1ccfdb9f3f90f76c61bfc.png)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在线考试题库《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1一. 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1.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
D.新三民主义2. 创办福州船政局的洋务派官员是( )。
D.左宗棠3. 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得到突破性进展是因为(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4. 把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比作“一体两翼”,它的主体是( )。
A.社会主义工业化5. 撰写《变法通议》的维新派人士是()。
B.梁启超6.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是因为它使( )。
A.十年内战结束7. 19世纪初,大肆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国家是()。
B.英国8. “第三条道路”在经济上是要实行( )。
C.改良的资本主义9. 中国军队自抗战以来第一个重大胜利是( )。
A.平型关战役10.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11. 抗日战争中,中共在根据地实行的经济政策是( )。
B.减租减息12.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是( )。
C.台儿庄战役13. 太平天国后期,提出《资政新篇》这一具有资本主义色彩改革方案的是()。
C.洪仁玕14. 民主革命任务完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的矛盾。
C.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15. 在20世纪60年代初的三年调整时期,具有关键性作用的一次党的会议是( )。
C.七千人会议16.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侵略中国的()。
A.九一八事变17. 鸦片战争前的( )年间,清王朝衰相尽显,进入其衰落时期。
D.嘉庆、道光18. 中国工人阶级政党最早的组织是在()建立的。
B.上海19. 胡锦涛正式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在() C.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20. 1912年成立的南京临时政府的领导权主要掌握在( )手中。
D.革命派二. 多选题(共10题,共30分)1. 下列书籍为康有为所编著的是( )。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题目及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一. 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1. 中国工人阶级政党最早的组织是在(上海)建立的。
(2分)2. 标志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会议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分)3. 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得到突破性进展是因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2分)4.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要两手抓,是指(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 (2分)5. 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兴中会)。
(2分)6. 19世纪初,大肆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国家是(英国)。
(2分)7. 创办福州船政局的洋务派官员是(左宗棠)。
(2分)8. 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第一任主席是(毛泽东)。
(2分)9.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是因为它使(十年内战结束)。
(2分)10. 近代中国,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三元里人民抗英)。
(2分)11. 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林则徐)。
(2分)12.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是(台儿庄战役)。
(2分)13. 抗日战争中,中共在根据地实行的经济政策是(减租减息)。
(2分)14.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 )的文化运动。
(2分)15.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2分)16. 把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比作“一体两翼”,它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工业化)。
(2分)17.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
(2分)18. 废除科举考试是在( )期间。
(2分)19. 中国军队自抗战以来第一个重大胜利是(.平型关战役)。
(2分)20. 在20世纪60年代初的三年调整时期,具有关键性作用的一次党的会议是(七千人会议)。
(2分)二. 多选题(共10题,共30分)1.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的五种经济成份中,主要的三种是(A.社会主义经济C.个体经济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中国近现代史材料分析题(附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材料分析题(附答案)第一篇:中国近现代史材料分析题(附答案)中国近现代史材料分析题(附答案)一、问答题 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李鸿章指责清朝的一些官僚说)“中国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细心,以致所用非所学。
无事则嗤外国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外国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
不知洋人视火器为身心性命之学者已数百年。
” ——《筹办夷务始末• 同治朝》材料二清湖南巡抚王文韶说:“夫四民(士、农、工、商)之中,农居大半,各职其业,治安之本,不外乎此,……机器渐行,则失业者渐众,……”——《洋务运动》材料三(清朝大学士倭仁说)“天下之大,不患无才。
如以天文、算学必须讲习,博采旁求,必有神其术者,何必夷人?何必师事夷人?……正气为之不伸,邪氛因而弥炽。
数年之后,不尽趋中国之众咸归于夷不止。
”——《筹办夷务始末• 同治朝》回答:(1)根据有关材料概述洋务运动对外近代技术的态度。
你如何评价这种态度?(4分)(2)根据有关材料指出顽固派反对洋务活动的理由?(4分)并进一步分析其社会历史根源。
(4分)2.材料一: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瓜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
海内惊惶,乱民蠢动……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惧回惶,不知死所。
……恐自尔后,皇上与诸臣虽欲苟安旦夕,歌舞湖山而不可得矣,且恐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
材料二:自台事后(台湾割让后),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奸宄生心。
……加以贿赂昏行,**于上,胥役官差,蹙乱于下,乱机遍伏,既无强邻之逼,揭杆斩木,已可忧危!——摘自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材料三:在这次上书中(上清帝第五书),康有为围绕召开国会、定宪法的主张,进一步提出变法的上、中、下三策。
皇帝仿效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亲自主持大计,宣布变法,是上策;召集有才能的人,共商变法的具体方案和步骤,依次推行,是中策;责成督抚在各省实施新政,……是下策。
最新-中国近现代史材料分析题(附答案)[整理] 精品
![最新-中国近现代史材料分析题(附答案)[整理]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3508bcd8bb4cf7ec4afed05d.png)
中国近现代史材料分析题(附答案)一、问答题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李鸿章指责清朝的一些官僚说)“中国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细心,以致所用非所学。
无事则嗤外国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外国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
不知洋人视火器为身心性命之学者已数百年。
”——《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材料二清湖南巡抚王文韶说:“夫四民(士、农、工、商)之中,农居大半,各职其业,治安之本,不外乎此,……机器渐行,则失业者渐众,……”——《洋务运动》材料三(清朝大学士倭仁说)“天下之大,不患无才。
如以天文、算学必须讲习,博采旁求,必有神其术者,何必夷人?何必师事夷人?……正气为之不伸,邪氛因而弥炽。
数年之后,不尽趋中国之众咸归于夷不止。
”——《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回答:(1)根据有关材料概述洋务运动对外近代技术的态度。
你如何评价这种态度?(4分)(2)根据有关材料指出顽固派反对洋务活动的理由?(4分)并进一步分析其社会历史根源。
(4分)2.材料一: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瓜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
海内惊惶,乱民蠢动……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惧回惶,不知死所。
……恐自尔后,皇上与诸臣虽欲苟安旦夕,歌舞湖山而不可得矣,且恐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
材料二:自台事后(台湾割让后),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奸宄生心。
……加以贿赂昏行,暴乱于上,胥役官差,蹙乱于下,乱机遍伏,既无强邻之逼,揭杆斩木,已可忧危! ——摘自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材料三:在这次上书中(上清帝第五书),康有为围绕召开国会、定宪法的主张,进一步提出变法的上、中、下三策。
皇帝仿效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亲自主持大计,宣布变法,是上策;召集有才能的人,共商变法的具体方案和步骤,依次推行,是中策;责成督抚在各省实施新政,……是下策。
——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材料四:惟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惟有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
中国近现代史材料分析题(附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材料分析题(附答案)一、问答题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李鸿章指责清朝的一些官僚说)“中国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细心,以致所用非所学。
无事则嗤外国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外国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
不知洋人视火器为身心性命之学者已数百年。
”——《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材料二清湖南巡抚王文韶说:“夫四民(士、农、工、商)之中,农居大半,各职其业,治安之本,不外乎此,……机器渐行,则失业者渐众,……”——《洋务运动》材料三(清朝大学士倭仁说)“天下之大,不患无才。
如以天文、算学必须讲习,博采旁求,必有神其术者,何必夷人?何必师事夷人?……正气为之不伸,邪氛因而弥炽。
数年之后,不尽趋中国之众咸归于夷不止。
”——《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回答:(1)根据有关材料概述洋务运动对外近代技术的态度。
你如何评价这种态度?(4分)(2)根据有关材料指出顽固派反对洋务活动的理由?(4分)并进一步分析其社会历史根源。
(4分)2.材料一: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瓜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
海内惊惶,乱民蠢动……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惧回惶,不知死所。
……恐自尔后,皇上与诸臣虽欲苟安旦夕,歌舞湖山而不可得矣,且恐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
材料二:自台事后(台湾割让后),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奸宄生心。
……加以贿赂昏行,暴乱于上,胥役官差,蹙乱于下,乱机遍伏,既无强邻之逼,揭杆斩木,已可忧危! ——摘自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材料三:在这次上书中(上清帝第五书),康有为围绕召开国会、定宪法的主张,进一步提出变法的上、中、下三策。
皇帝仿效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亲自主持大计,宣布变法,是上策;召集有才能的人,共商变法的具体方案和步骤,依次推行,是中策;责成督抚在各省实施新政,……是下策。
——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材料四:惟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惟有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
中南大学 《中国近代史纲要》 在线考试 答案

中国近代史纲要(一) 单选题1. 中美英敦促日本投降的文告是( )。
(A) 《对日寇的最后一战》(B) 《开罗宣言》(C) 《雅尔塔协定》(D) 《波茨坦公告》参考答案:(D)没有详解信息!2. 中国工人阶级政党最早的组织是在( )建立的。
(A) 北京(B) 上海(C) 武汉(D) 长沙参考答案:(B)没有详解信息!3. 太平天国后期,提出《资政新篇》这一具有资本主义色彩改革方案的是( )。
(A) 洪秀全(B) 杨秀清(C) 洪仁?(D) 石达开参考答案:(C)没有详解信息!4. 胡锦涛正式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在( )。
(A) 全国抗击“非典”总结大会(B) 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C)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D)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参考答案:(C)没有详解信息!5. 1912年成立的南京临时政府的领导权主要掌握在( )手中。
(A) 立宪派(B) 旧官僚(C) 地方实力派(D) 革命派参考答案:(D)没有详解信息!6. 解放战争中,国统区的"第二条战线"是以( )为先导。
(A) 工人罢工(B) 学生运动(C) 商人罢市(D) 民主党派请愿参考答案:(B)没有详解信息!7.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 )的文化运动。
(A) 资产阶级(B) 无产阶级(C) 新民主主义(D) 马克思主义参考答案:(A)没有详解信息!8. 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得到突破性进展是因为( )。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B) 废除人民公社体制(C) 乡镇企业的兴起(D) 新农村的建设参考答案:(A)没有详解信息!9.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要两手抓,是指( )。
(A) 一手抓改革,一手抓开放(B) 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C) 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党的建设(D) 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科教兴国参考答案:(B)没有详解信息!10. 把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比作“一体两翼”,它的主体是( )。
中国现代史纲要—材料分析题-近现代中国史纲要材料题

中国现代史纲要—材料分析题-近现代中
国史纲要材料题
中国现代史纲要——材料分析题
1. 描述五四运动后国民党的改革措施。
答:五四运动后,国民党开始推行的改革措施包括政治上的“宪政”,经济上的“民生”和军事上的“国防”。
政治改革方面,国民党成立了国会,颁布了宪法,并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在经济方面,国民党采取了发展农业、兴办企业、推行银行改革等改革措施。
军事方面,国民的国防军事力量,推进现代化军队管理模式,采取国家化的方式进行深化改革。
此外,国民党还实行了近代化的民主制度,推动了近代中国的政治进步。
2. 请谈谈五四运动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答: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它对中国社会和人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运动中的爱国情操和民族气节,逐渐引领了中国的新思潮,激发了中国文化复兴的热情。
五四
运动是近代中国民主新思潮的开端,引领了中国独立自主精神的兴起,同时也启发了学生运动和各类民族解放运动。
五四运动前后,近代化进程受到推动,对现代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南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答案

中国近代史纲要提交要求:可提交10次,已提交了0次(一)单选题1、近代中国,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三元里人民抗英)。
2、鸦片战争前的(嘉庆、道光)年间,清王朝衰相尽显,进入其衰落时期。
3、废除科举考试是在( )期间。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清末新政D.新文化运动★标准答案:C4、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B.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D.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标准答案:C5、“第三条道路”在经济上是要实行( )A.垄断资本主义B.自由资本主义C.改良的资本主义D.官僚资本主义★标准答案:C6、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是因为它使( )A.十年内战结束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C.国共合作实现D.抗日战争开始★标准答案:A7、抗日战争中,中共在根据地实行的经济政策是( )A.土地改革B.减租减息C.耕者有其田D.没收地主土地★标准答案:B8、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 )A.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中国共产党成立★标准答案:C9、新文化运动是一场( )的文化运动。
A.资产阶级B.无产阶级C.新民主主义D.马克思主义★标准答案:A10、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
A.中共的最低纲领B.三大革命政策C.旧三民主义D.新三民主义★标准答案:D11、农民走向社会主义的几种过渡性经济组织形式中,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是( )。
A.互助组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C.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D.人民公社★标准答案:B12、解放战争中,国统区的"第二条战线"是以( )为先导。
A.工人罢工B.学生运动C.商人罢市D.民主党派请愿★标准答案:B13、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A.同盟会B.兴中会C.华兴会D.光复会★标准答案:B14、在20世纪60年代初的三年调整时期,具有关键性作用的一次党的会议是( )(A) 中共八届八中全会(B) 中共八届九中全会(C) 七千人会议(D) 中共八届十中全会★标准答案:C15、重庆谈判国共两党签署了( )A.和平建国纲领B.对目前时局的宣言C.双十协定D.停战协定★标准答案:C16、中国军队自抗战以来第一个重大胜利是( )A.平型关战役B.雁门关战役C.夜袭阳明堡机场D.百团大战★标准答案:A17、中国工人阶级政党最早的组织是在( )建立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材料题库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材料分析题一、材料一:在中国封建社会经济中,封建统治阶级从皇帝、贵族、官僚到一般地主拥有最大部分的土地,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则很少或没有土地。
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一家一户的经济模式风行,并占有一定的地位。
材料二:秦始皇创帝制,以维护“家天下”的统治秩序,以后历朝历代都这样仿效。
材料三:19世纪初,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最强大的国家,19世纪中叶,这个只占世界人口2%的岛国生产的工业品约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45%,并占有世界商船舰队数量的1/3,拥有全世界国际贸易总量的1/5,先后挫败西、荷、法等国,占领了印度,侵入阿富汗、新加坡和缅甸,在美洲、亚洲、大洋洲建立了“日不落”殖民帝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发展。
问题:(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实质?(2)从本质上讲,材料一及材料二之间的关系?(3)材料二反映了什么?19世纪英国的强大又说明了什么?参考答案:(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经济体制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小农经济(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
(2)材料二反映了封建社会的中国政治体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而且,从材料一、二可看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服务于经济基础。
(3)材料三反映了19世纪资本主义在英国兴起并发展,19世纪英国的强大,从本质上说是制度的先进,使其能够适应资本经济的发展。
二、材料一:林则徐上道光帝折中指出:鸦片“流毒及天下。
则为害甚臣,法当从严。
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卸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材料二:洋棉每斤需洋三十三元,印度棉亦在三十元内外,而华棉每百斤仅需十二三元为止。
故近洋船回国,多购中国棉花,压载出口。
《续富国策》问题:材料一和材料二各反映了什么问题?参考答案:材料一反映了鸦片战争前,英国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而向中国走私鸦片,掠夺中国的白银,毒害中国人民身心,民族英雄林则徐洞察英国用心之险恶,主张开展焚烟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材料分析题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1:辛亥革命,则是在比较更完全的意义上开始了这个革命。
这个革命,按其社会性质说来,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革命。
这个革命,现在还未完成,还须付与很大的气力,这是因为这个革命的敌人—直到现在,还是非常强大的缘故。
孙中山先生说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就是指的这种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材料2: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五十年来,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
你们看,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这不是胜利了吗?说它失败,是说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
——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材料3:现阶段的中国革命究竟是一种什么性质的革命呢?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还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革命呢?显然地,不是后者,而是前者。
……现时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己不是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这种革命已经过时了,而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结合材料1和材料2说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虽然失败了,但有伟大的意义:第一,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
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第二,辛亥革命确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共和国,制定了具有资产阶级临时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使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给予封建主义以沉重的打击,使人民的思想得到一次大解放。
第三,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
由于清政府已经是“洋人朝廷”,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因此,辛亥革命在实质上具有反帝的性质。
第四,辛亥革命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若干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政策和措施,从而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辛亥革命促使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变。
(2)结合材料2和材料3说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辛亥革命的失败,客观上是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反动联盟的力量大大超过革命派的力量;主观上是由于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所致,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说平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彻底胜利,辛亥革命的失败标志着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的结束。
领导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取得反帝反封建彻底胜利的重任,历史地落到了中国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
所谓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别的革命,而只能是并且必须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是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无产阶级的领导是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
20世纪初,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剧烈变动,为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的转变创造了条件。
经济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政治上,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思想文化上,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在五四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中国无产阶级的一般特点和特殊优点使它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1:1841年12月,曾担任过美国总统的亚当斯在马萨诸塞州历史协会发表演说,为英国挑起侵华战争辩解,称“战争的原因是叩头”,即“中国妄自尊大”,不愿与西方国家平等交往。
材料2:20世紀60年代以后,西方一直有一些学者认为:西方资本主义自近代以来将非西方国家变为其附庸或外围,使后者注定不能发达(日本是例外),后者要真正发展就必须与西方资本主义“脱钩”。
(1)材料1中亚当斯的论调是否符合历史事实?这种论调说明了什么问题?不符合。
这种论调主要说明帝国主义侵略者试图掩盖发动侵略战争的真实意图。
(2)联系近代中西经济关系及其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来看材料2中的观点,它能否成立?为什么?这种观点不能成立。
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闭关锁国是没有出路的。
中国近代经济不能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与西方国家的关系而言,主要是帝国主义不平等对待中国,侵略中国所造成的。
但这不能成为以中国为代表的非西方国家要真正发展就必须与西方资本主义“脱钩”的理由。
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1:1861年1月,恭亲王奕诉在《筹划清朝大计》中奏称:英、法在《北京条约》订立后南撤,“所请尚以条约为据。
是该夷并不利我土地人民,犹可以信义笼络……似与前代之事稍异”。
“就今日之势论之:发(指太平军)、捻交乘,心腹之害也,俄国……肘腋之忧也,英国……肢体之患也。
故灭发、捻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
“就目前计之。
按照条约不使稍有侵越,外敦信睦……尚不致遽为大害”。
此奏得到咸丰帝批准。
材料2:1862年,江西官员派人密访民众反洋教根由,受访百姓回答:“他要我们本地公建的育婴堂,又要我们赔他许多银子,且叫从教的来占我们铺面田地。
又说有兵船来挟制我们。
我们让他一步,他总是进一步,以后总不能安生,如何不与他拌命?”“官府绅士总是依他,做官的止图一日无事,骗一日俸薪,到了紧急时候,他就走了,几时顾百姓的身家性命!绅士也与官差不多,他有家当的也会搬去。
受罪的都是百姓,与他何干?我们如今都不要他管,我们只做我们的事。
”材料3:1872年,李鸿章通过官督商办的形式创办起轮船招商局,规定该局平时运输官粮客货,战时装载援兵军火,在经营方面,除官款取息7厘、向朝廷“报效“之外,盈亏全归商认。
该局很快受到英、美轮船公司巨大压力,最后于1893年和英国在华两大轮船公司订立“齐价合同”,规定彼此停止竞争,共同垄断沿海和长江航运。
中法战争中,该局船只悬挂美国旗帜以避险。
(1)根据材料1分析清朝统治者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对待内忧外患的态度。
清朝统治者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对待内忧外患的态度是:对内要消灭和剿杀。
“发(指太平军)、捻交乘,心腹之害也”,“故灭发、捻为先”。
对外妥协,维持现状。
“俄国……肘腋之忧也,英国……肢体之患也”,“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按照条约不使稍有侵越,外敦信睦”。
(2)材料2所揭示的反洋教斗争根源和不同社会阶层的立场是什么?反洋教斗争根源主要在于洋教侵害老百姓的利益。
普通群众主张坚决反洋教,而上层官府绅士以自身利益为重,对之妥协,“总是依他”。
(3)材料3反映出洋务派所办企业存在哪些问题?洋务派所办企业具有封建性、垄断性和严重的对外依赖性。
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1:自从一八四〇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
寻找真理。
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
那时,求进步的中国人,只要是西方的新道理.什么书也看。
向日本、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派遣留学生之多,迭到了惊人的程度。
国内废科举,兴学校,好像雨后春笋。
努力学习西方。
我自己在青年时期,学的也是这些东西。
这些是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文化,即所谓新学,包括那时的社会学说和自然科学,和中国封建主义的文化即所谓旧学是对立的。
学了这些新学的人们,在很长的时期内产生了一种信心,认为这些很可以救中国,除了旧学派,新学派自己表示怀疑的很少。
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
那时的外国只有西万资本主义国家是进步的,它们成功地建设了资产阶级的现代国家。
日本人向西方学习有成效,中国人也想向日本人学。
在那时的中国人看来,俄国是落后的,很少人想学俄国。
这就是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至二十世纪初期中国人学习外国的情形。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6月30日)材料2:在救亡图存运动中,一些先进的中国人曾经把目光转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在中国发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911年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终结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但是,辛亥革命后试图模仿西方民主制度模式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包括议会制、多党制等。
并没有实现中国人民要求独立、民主的迫切愿望,很快就在中外各种反动势力的冲击下归于失败。
时人悲愤地感叹道:“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
”中国人民仍然处于被压迫、被奴役、被剥削的悲惨境地。
中国的出路在哪里?中国人民在黑暗中思考着、摸索着、奋斗着。
提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2005年10月19日)(1)试比较康有为、孙中山“向西方寻找真理”的路径和选择有何不同。
康有为“向西方寻找真理”主要是主张向日本学习,采用君主立宪的政治制度,发展资本主义,走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
孙中山“向西方寻找真理”主要是主张学习英美的政治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国家,走自下而上的革命道路。
(2)“日本人向西方学习有成效,中国人也想向日本人学”反映的是哪一派政治人物的主张?他们的主张是怎样实践的?结局如何?反映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政治主张。
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采取了下列行动:向皇帝上书、著书立说、介绍外国变法的经验教训、办学会、设学堂、办报纸等。
维新派以各种方式宣传变法主张,制造维新舆论,培养变法骨干,组织革新力量,而重点则放在争取光绪皇帝及其周围的帝党官员的支持上,希望通过他们,自上而下地实行变法主张。
最终在皇帝的支持下发动了百日维新,但最后以失败而告终。
(3)为什么辛亥革命“没有实现中国人民要求独立、民主的迫切愿望”?辛亥革命“没有实现中国人民要求独立、民主的迫切愿望”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主观原因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客观原因是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其中,主观方面的原因是最主要的,体现在:①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领导辛亥革命的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十分软弱的阶级。
所以,尽管其因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但在革命斗争中,却时常表现出明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他们没有也不可能提出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②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敢不敢放手发动广大工农群众,特别是发动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是中国革命成败的关键之一。
武昌起义前,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和组织群众的工作,只限于会党和新军这个狭小的范围,而没有深入到广大农民、手工业者中去;武昌起义后.革命形势日益高涨,面对农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资产阶级革命派此时却站到了农民的对立面,他们解散农民武装,制止农民斗争。
因此,他们在反对国内外反动势力的斗争中,得不到农民群众的支持,使自己陷于孤立无援的境地,革命失败也就是必然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