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主要的咖啡生产国都有哪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洲主要的咖啡生产国都有哪些?
两个事实:
①世界上大部分咖啡生产国都是发展中国家,咖啡农的日子并不好过;②咖啡爱好者容易产生幸福感,因为足不出门,也能喝遍世界好咖啡;
咖啡生产国
全世界逾1/3 的国家生产咖啡,其中大部分位于巨蟹宫和摩羯宫的黄道带范围内(南北回归线之间)。

每个国家生产的咖啡类型各有不同,某些地区更有自己的独特特性。

有的国家一年一收或一年两收,还有的国家收获季非常漫长,也就是说他们可以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里采收咖啡。

以下将对亚洲咖啡生产国的概况作简要介绍(某些国家未能达到下文所述的商业标准,因此没有标注在地图上,但应该给他们颁发荣誉奖)。

亚洲及澳大利亚地区
澳大利亚(划入亚洲统计范围)
除了美国夏威夷州,澳大利亚是唯一商业种植咖啡的经济发达国家。

但该国的产量极低,种植构成也皆为现代阿拉比卡品种。

澳大利亚的劳动力成本比欠发达国家高得多,他们沿东海岸的高海拔地区种植咖啡,大多实现了机械化采收。

中国
咖啡占中国经济的比重很小,但该国的咖啡产业逐年发展,至2013 年已有82000 吨的产量。

随着中国南方的云南省(以普洱茶闻名于世)加入咖啡种植的行列,这一数字有望在5 年内增长50%。

但若想与这种发展状况相适应,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仍需改进。

云南生产的咖啡大多是卡蒂姆、波旁和帝比卡等阿拉比卡品种,同当地的茶一样,云南咖啡酸度不高、香气袭人、有坚果味。

印度
与某些亚洲咖啡生产国类似,印度在大量生产罗布斯塔咖啡的同时也保有品质较高的阿拉比卡咖啡。

印度咖啡多种植于该国南部,而气候稍微凉爽的北部更适合种茶。

季风马拉巴是极具印度特色的咖啡,它的名字源自咖啡生豆受潮膨胀的处理手法——每年的季风季节这种情况经常自然而然地发生。

/ 影响印度的热带季风气候 /
季风马拉巴以日晒法加工完成,因此咖啡豆本身野生、厚重的风格特性就被放大了。

品质优秀的阿拉比卡咖啡在印度崭露头角,而该国的咖啡产业也在不断摸索更多的品种。

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是首先进行咖啡商业种植的国家之一,仅晚于也门。

这个国家由数量众多的岛屿组成,每个岛都以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印尼咖啡的风格。

其中最为出色的要数该国的爪哇岛、苏门答腊岛和苏拉威西岛等著名产区,他们的咖啡总产量占全世界的7%,也把印度尼西亚推上世界第三咖啡生产国的位置。

印度尼西亚的大多数阿拉比卡种咖啡以半日晒法(当地称giling basah,湿剥法)处理,酸度低、有泥土味和浓度到位是它们的典型风格,非常适合用于浓缩咖啡的拼配。

苏拉威西岛的水洗咖啡品质更佳,呈现更多香料味和果味,但总体依然保留了印度尼西亚咖啡厚重的醇度。

尼泊尔
尼泊尔2013 年阿拉比卡咖啡产量虽然仅有5000袋(60 千克、130 磅),但这一数字已经是前一年的2倍、20 年前的10 倍,说明该国的咖啡产量应该会在将来继续增长。

近年来,尼泊尔农户对咖啡的兴趣与日俱增,其创收额甚至比玉米、小米和其他商品作物加起来的3 倍还要多。

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的咖啡消耗量甚至已经开始挑战茶叶的地位。

巴布亚新几内亚
据说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咖啡种植源于20 世纪20年代在此落地生根的牙买加蓝山咖啡种子。

据估计,今天的巴布亚新几内亚有30% 的人口依赖于贩卖咖啡的收入,其中99% 都是阿拉比卡种。

该国最好的咖啡来自小城戈罗卡附近的东部高地,帝比卡、波旁和新世界品种有香草、烟草、雪松的香气以及热带水果的果味。

菲律宾
19 世纪初的菲律宾是世界第四大咖啡生产国。

由于罗布斯塔种在19 世纪90 年代才被正式归入植物学分类体系,所以当时的咖啡都可以视为“阿拉比卡”。

时光流转,今天的菲律宾主要生产罗布斯塔和利比里亚品种,后者在当地被称作“kapeng barako”。

泰国
泰国几乎完全种植用于制作速溶咖啡的罗布斯塔种,但在该国北部的清莱和清迈地区也有少量的水洗阿拉比卡咖啡。

优良的种植技术加有组织的管理手段让这些地区的农户收获了几无缺陷的好咖啡(包括卡杜拉、卡杜艾、卡蒂姆和瑰夏品种),经偏深烘焙后会呈现甜美的果香和独一无二的熏香花香。

东帝汶
2011 年到2013 年间,东帝汶咖啡的年产量降幅从10% 增加到20%,这个国家本就不大的咖啡产业似乎前途难料。

东帝汶与印度尼西亚同处努沙登加拉群岛(东帝汶于2002 年从印尼独立),多山多丘陵的地貌非常适于种植阿拉比卡咖啡,但这个为
贫穷所困的国家不得不为经济生存而挣扎。

星巴克公司收购了该国的大部分咖啡产出,用作阿拉伯摩卡帝汶的拼配咖啡。

咖啡是东帝汶产量最大的经济作物,但愿它可以帮助这个危机四伏的年轻国家成长发展。

越南
也许很多人没想到,越南是世界第二大咖啡生产国。

该国的产量仍不足巴西的一半,绝大多数都是品质低下的罗布斯塔咖啡。

尽管阿拉比卡咖啡仅占其总产量的5%,越南咖啡产业的庞大基数意味着这个数字比肯尼亚全国产量的2 倍还多。

越南北部的小规模咖啡种植地星罗棋布,这里的高海拔环境是阿拉比卡咖啡生长的必要条件,但高品质的咖啡依然难得一见。

也门
也门是最早进行咖啡商业种植的国家,靠近红海东海岸的丘陵地区到今天依然能产出相当令人惊叹的优秀日晒咖啡。

也门的咖啡种植几乎全都由规模非常小的农户构成,平均每处不过500 棵咖啡树,每季产出大约160 千克咖啡。

很可惜,这种状况意味着咖啡的可追溯性几乎不存在。

某些帝比卡品种用地区来命名,但未必根据的是其生长的产区。

也门的咖啡标签上常常见到“摩卡”的字样,也就是也门对外运输咖啡的港口城市穆哈。

标杆品质的也门日晒咖啡通常果味扑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