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动态分析法确定靖边下奥陶统气藏侵蚀沟边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动态分析法确定靖边下奥陶统气藏侵蚀沟边界
王作乾;康秀兰;何顺利
【摘要】靖边气田下奥陶统气藏马家沟组五段侵蚀沟异常发育,过去对它的研究主要是利用钻井、地震波形及古风化壳上下地层补偿关系进行定性或半定量识别,这些方法对规模较大的侵蚀沟刻画精度较高,但对规模稍小的井间二、三级侵蚀沟较难准确辨别.用试井分析和动态法验证了井间二、三级侵蚀沟的存在,为精细刻画地质模型提供了依据.结合钻井约束、地震波形等特征,验证下奥陶统气藏存在一级侵蚀沟16条,二级侵蚀沟83条,三级侵蚀沟206条.
【期刊名称】《新疆石油地质》
【年(卷),期】2010(031)003
【总页数】2页(P279-280)
【关键词】动态方法;侵蚀沟边界;试井分析;产量不稳定分析法
【作者】王作乾;康秀兰;何顺利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测试技术服务分公司,黑龙江,大庆,163853;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北京,10224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331
靖边气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东部靖边—横山一带,是一个面积逾
3×104km2的低渗透率、低产的大型复杂气田。

由于加里东运动晚期的构造抬升
作用,该地区中奥陶世海退之后,马家沟组碳酸盐岩暴露地表,遭受了1.3×106a 的风化剥蚀,使风化壳顶面形成了具有侵蚀沟的喀斯特地貌。

研究表明,在早石炭世构造反转前,该区的古地形就已呈现出明显的西高东低,朝东南方向倾伏的趋势。

因此,地表水主要呈由西向东径流的特征,侵蚀沟是在由西向东的线状水流侵蚀和溶蚀作用下,下奥陶统碳酸盐岩被剥蚀而造成的十分复杂的多级分支侵蚀沟体系。

侵蚀沟西部为汇水区,东部为泄水区,侵蚀沟形成时遵循向源侵蚀原理,多呈“V”字型,整体形态表现为由西向东延伸方向与古水流方向一致[1]。

靖边气田马家沟组五段共发育9条一级侵蚀沟,而每条一级侵蚀沟上又分枝出大
量的二级、三级甚至四级侵蚀沟。

利用动态资料验证这些侵蚀沟及其边界的相对位置,对于气藏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在确认侵蚀沟边界之前,首先选择侵蚀沟边界的模型,边界模型主要有开口和平行边界两种(图1)。

(1)现代试井分析现代试井分析技术能够提供储集层类型、边界性质和距离等储集层内部的信息,最终得到一个油气藏的动态模型,用于验证物探、地质等的静态认识,进而用于气田评价和动态预测。

陕5井是一口探井。

由图2可看出,实测数据导数曲线的末端上翘,其斜率在
1/2和1之间,这应是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开口边界的反映。

选用该模型进行拟合,效果很好。

这说明该井的外围比较复杂,可能存在开口边界。

地震、地质研究也证明在陕5井东北方有1条一级侵蚀沟,而且还受北边和南边2条二级侵蚀沟
的“挟持”(图3),这与地质综合认识完全一致。

G32-4井是一口开发井。

图4可看出,实测数据的导数曲线末端上翘,斜率为
1/2,这是平行边界的显著特点。

如图5所示,G32-4井距离一级侵蚀沟位置较远,探测不到一级侵蚀沟处的边界。

(2)产量不稳定分析法该方法利用单井生产历史数据,不关井进行物质平衡分析,对经过处理的数据运用几种产量不稳定分析法(Blasingame法[2]、A-garwal-Gardner法、NPI法和Transient法),计算储集层的渗透率、表皮系数及单井
控制动储量。

在此基础上建立气藏地质和数学模型,通过渗流方程,计算单井生产历史数据(给定产量,计算井底压力)并调整渗透率、表皮系数和控制动储量等参数,使计算的生产史与单井实际生产史相吻合(图6),这时的参数基本上反映了地层的实际情况[3]。

应用侵蚀沟模型建立产量不稳定分析方法的解释模型。

以开口边界建立地质模型,通过产量不稳定分析方法的历史拟合,计算曲线与实测曲线吻合程度较高。

另外,G45-6井于2003年3月15日进行了压力恢复测试,双对数导数曲线后期持续上升,用开口边界模型进行拟合,效果很好(图7)。

这说明该井周围存在复杂的地质边界,与地质认识一致。

综上所述,运用现代试井分析和产量不稳定分析方法,能够验证气井周围存在的侵蚀沟,达到修正地质认识的效果,为精细刻画地质模型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运用动态方法并结合钻井约束、地震波形和弧长参数识别,共验证下奥陶统气藏存在一级侵蚀沟16条,二级侵蚀沟83条,三级侵蚀沟206条。

【相关文献】
[1]代金友,史若珩,何顺利.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沟槽识别新方法[J].天然气工业,2006,26(4):26-28.
[2]Double L E,Blasingame T A.Decline curve analysis using type curves——Analysis of oil well production data using material balance[A].SPE 28688,1999.
[3]付海峰,何顺利,田树宝.低渗透气藏应力敏感性的实验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7):125-1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