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分通关题库A4可打印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分通关题库A4可打印版
单选题(共100题)
1、“存形莫善于画,宣物莫大于言”体现在美术教育中的特点是
()。

A.情感性
B.视觉性
C.技能性
D.创造性
【答案】 B
2、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进行评价,体现了教学评价的什么功能?()
A.诊断鉴定功能
B.导向规范功能
C.激励促进功能
D.反馈功能
【答案】 C
3、在《梅竹言志》一课教学中,吴老师请一位同学上讲台尝试毛笔的运笔方法,这种学习方法是( )
A.探究学习
B.合作学习
C.体验学习
D.自主学习
【答案】 C
4、中国古代雕塑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是在()。

A.唐宋
B.秦汉
C.元
D.明清
【答案】 B
5、吴门画家中,职业工匠出身而跻身文人之林的画家是()
A.沈周
B.文徵明
C.唐寅
D.仇英
【答案】 D
6、在不同的美术作品中,美术家运用艺术语言的方式是不同的,()的目的在于真实地再现现实。

A.具象艺术
B.意象艺术
C.抽象艺术
D.现代艺术
【答案】 A
7、除另有规定外,应在30min内全部溶散的是
A.糊丸
B.滴丸
C.小蜜丸
D.大蜜丸
E.包衣滴丸
【答案】 B
8、自然铜属于
A.砷化合物类
B.黄铁矿
C.菱锌矿
D.赤铁矿
E.硅酸盐矿
【答案】 B
9、下列选项中,属于量化评价方式的是( )。

A.分数
B.等级
C.作品展览
D.档案袋
【答案】 A
10、朱老师在开始头像写生教学之前,对全班同学掌握头部结构知识的情况进行了测试,以便开展有效教学。

这种评价方法属于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
C.相对性评价
D.诊断性评价
【答案】 D
11、提出“美在民间永不朽”的是()。

A.郭沫若
B.齐自石
C.张大千
D.徐悲鸿
【答案】 A
12、德拉克洛瓦是()绘画的代表人物。

A.现实主义
B.印象主义
C.浪漫主义
D.抽象主义
【答案】 C
13、下列对《公益招贴设计》一课的美术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描述不恰当的是()。

A.通过欣赏,了解招贴的构成要素
B.了解招贴设计过程和制作特点
C.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精神
D.临摹优秀的公益招贴设计
【答案】 D
14、绘画用语“三庭五眼”中的“五眼”指的是
A.头部正面的大小比例关系
B.头部正面的宽度比例关系
C.头部侧面的长度比例关系
D.头部侧面的宽度比例关系
【答案】 B
15、《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强调“物以致用”思想
的学习领域是( )
A.“造型·表现”
B.“设计·应用”
C.“欣赏·评述”
D.“综合·探索”
【答案】 B
16、八年级《神奇的工具》一课需要学生更好地了解电脑软件及其应用,下列做法中不合适的是()。

A.教师讲授结合电脑操作
B.背诵软件菜单功能
C.请计算机教师协助教学
D.利用教学视频学习
【答案】 B
17、凭借多媒体设备,运用幻灯片刺激学生感官的教学导入方式是()
A.演示类导入法
B.展示类导入法
C.音乐类导入法
D.游戏类导入法
【答案】 B
18、药用部位为带叶茎枝的药材是
A.鱼腥草
B.荆芥
C.槲寄生
D.蒲公英
E.半枝莲
【答案】 C
19、中学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学评价的目的是()。

A.甄别与考核
B.选拔与考核
C.甄别与反思
D.发展与促进
【答案】 D
20、法国沙特尔大教堂的建筑样式属于()。

A.罗马式
B.巴洛克式
C.哥特式
D.拜占庭式
【答案】 C
21、伴随我国农历新年贺岁和驱凶辟邪活动而产生的绘画形式是()。

A.年画
B.文人画
C.漆画
D.插画
【答案】 A
22、下列选项中,对美术技法教学示范不恰当的要求是()。

A.应当示范与讲解相结合
B.应体现程序性
C.应限制在20分钟内
D.应考虑学习材料的限制
【答案】 C
23、教学评价按评价性质的不同可分为()。

A.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自身评价
B.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
C.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D.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答案】 C
24、从视觉形式上来划分,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美术分类的是()。

A.超现实主义美术
B.意向美术
C.抽象美术
D.具象美术
【答案】 A
25、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教师教的本质在于主导教学。

是教学中的执行者
B.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C.教学方法的技术化、多媒体化、网络化是教学方法的新主流
D.积极与消极的情感对认识都具有动力功能
【答案】 B
26、“壁薄如蛋壳,表面黑亮如漆”的蛋壳黑陶属于()文化的
代表。

A.半山文化
B.马家窑文化
C.大汶口文化
D.龙山文化
【答案】 D
27、普通高中新课标改革选择和编制课程内容的原则是()。

A.多样性、时代性、选择性
B.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
C.时代性、综合性、选择性
D.基础性、启发性、应用性
【答案】 D
28、《中国山水画》这一课的教学中,山水画的创作技法“勾、皴、擦、点、染”是教学重难点,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和灵活运用的,于是王老师选择了示范法进行教学,对山水画技法作出了详细的讲解与点拨,王老师是根据()选择教学方法的。

A.教学内容
B.教学环境
C.教学过程
D.自身素质
【答案】 A
29、欧阳老师在《千人千面》泥塑教学中,用浮雕方式塑造人物形象,呈现制作的方法和步骤,并要求学生按此展开练习。

该教学方式属于()。

A.演示
B.呈示
C.示范
D.展示
【答案】 C
30、油画是在()年进入中国的。

A.1586
B.1567
C.1581
D.1658
【答案】 C
31、波普艺术是1960年前后流行于美国的一种艺术现象,它具有大众流行通俗的特征,下列选项中属于波普艺术家的是()。

A.高更
B.夏加尔
C.安迪·沃霍尔
D.戈雅
【答案】 C
32、王老师在《写意花鸟画小品》一课中亲自为学生现场画了一幅写意花鸟画,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水墨淋漓的独特魅力。

王老师在此课中运用的解决教学难点常用的方法是()。

A.直观演示法
B.温故知新法
C.分解组合法
D.重点启发法
【答案】 A
33、作为高中美术教师至少应该具备开设()个模块课程的能力。

A.2
B.3
C.5
D.4
【答案】 B
34、桂老师教授《封面设计》一课时,让学生相互欣赏彼此的设计,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并说明理由。

此评价方式属于()。

A.自我评价
B.互相评价
C.教师评价
D.集体评价
【答案】 B
35、下列选项中,对“美术课堂导人”理解恰当的是()。

A.应当尽量丰富多彩
B.应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C.不宜使用非美术的方式
D.是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
【答案】 B
36、使微粒Zeta电位增加的电解质
A.反絮凝剂
B.助悬剂
C.稳定剂
D.润湿剂
E.絮凝剂
【答案】 A
37、教师节来临前,赵老师在《静物画有声》一课中,要求学生以粉笔盒为主体物,完成一幅色彩静物画作为礼物送给自己喜欢的老师。

对这种教学活动合适的评价是( )。

A.没有照顾到学生的个性需求
B.不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C.弱化了美术的本体知识和技能
D.有利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
【答案】 A
38、“色域绘画”属于哪种艺术流派的表现形式()
A.极少主义
B.概念艺术
C.波普艺术
D.超写实主义
【答案】 A
39、美术鉴赏模块的教科书内容分两部分,一部分为(),另一部分为鉴赏内容。

A.鉴赏方法
B.鉴赏技巧
C.鉴赏基础
D.鉴赏角度
【答案】 C
40、《标志设计》课拟让学生了解标志的分类与构成,不合适的教学行为是( )
A.关注例题,讲解标志设计过程
B.学生互相讨论、交流
C.欣赏中外优秀标志
D.讲解中外标志发展历史
【答案】 D
41、普通高中课程美术教学评价,其主要目的是()。

A.提高学生身心发展水平
B.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C.成为一个优秀的艺术家
D.激励学生改正不好的缺点
【答案】 B
42、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内容的分类方式是()。

A.学习领域和学习单元
B.学习领域和学习科目
C.内容系列和科目
D.内容系列和模块
【答案】 D
43、 7-9年级的教材要适当注意()。

A.趣味性
B.知识性
C.人文性
D.社会性
【答案】 B
44、三维目标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
载体是()。

A.知识与技能
B.过程与方法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D.教师与教材
【答案】 B
45、美术教学评价能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


价可以激发教师、学生的成就动机和内在动力,调动师生的积极性
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体现的是美术教学评价的()。

A.调控功能
B.激励功能
C.教学功能
D.诊断功能
【答案】 B
46、中国画最早成熟的种类是()。

A.人物画
B.花鸟画
C.山水画
【答案】 A
47、王老师在《画自己》鉴赏课中,给学生播放背景音乐并且展示
了美术家的自画像,因势利导启发学生思维。

这一教学方法是()。

A.讨论法
B.参观法
C.情境法
D.比较法
【答案】 C
48、荷兰著名的风景画家霍贝玛的代表作是()。

A.《孟特芳丹的回忆》
B.《干草车》
C.《埃克河边的磨坊》
D.《树间村道》
【答案】 D
49、黄宾虹写生稿中山石的主要皴法是()。

A.披麻皴
B.雨点皴
C.斧劈皴
【答案】 A
50、下列美术流派中,()是“冷抽象”的典型代表。

A.青骑士社
B.风格派
C.结构主义
D.桥社
【答案】 B
51、某校长对新任美术教师小李说:“虽然我们学校的条件欠佳,生源也不理想,但仍很重视美术课的育人作用,你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做个爱生敬业的好老师。

”该校长对小李老师的这些要求属于()。

A.教师的健康状况
B.教师的艺术品德
C.教师的职业道德
D.教师的学术规范
【答案】 C
52、美术创作原则“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提出的。

A.王洽
C.王维
D.张彦远
【答案】 B
53、美术演示教学的目的是()。

A.直观讲解美术知识
B.激发学习者的探究欲望
C.引导学生技法实验
D.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
【答案】 A
54、金老师利用废旧报纸、挂历等材料,组织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设计制作大型拼贴
A.比较教学法
B.演示教学法
C.合作教学法
D.情境教学法
【答案】 C
55、教学实施过程中,美术学习任务应该()。

A.提倡多练习、多画
B.不用布置作业
C.难易适度、分量适当
D.以上说法都对
【答案】 C
56、用三原色调配紫灰色.比例最少的原色是()。

A.红色
B.黄色
C.蓝色
D.黑色
【答案】 B
57、下列选项中,属于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先驱的是( )。

A.透纳
B.约翰.康斯泰伯尔
C.米莱斯
D.威廉.莫里斯
【答案】 D
58、硼酸作为眼用制剂中的
A.渗透压调节剂
B.增溶剂
C.抑菌剂
D.助悬剂
E.黏度调节剂
【答案】 A
59、在学习过程中投入情感,获得内在动力支持,并有情感体验,具有这种特征的学习方法是()。

A.合作学习
B.自主学习
C.探究学习
D.创新学习
【答案】 B
60、美术课程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步骤不包括()
A.通过质疑
B.发现问题
C.调查研究
D.合作探究
【答案】 D
61、油画《近卫军临刑的早晨》的艺术风格属于()。

A.俄国巡回展览画派
B.法国巴比松画派
C.意大利威尼斯画派
D.法国现实主义画派
【答案】 A
62、疏肝止痛作用增强,并能消积化滞的是
A.香附
B.醋炙香附
C.酒炙香附
D.四制香附
E.香附炭
【答案】 B
63、对宋代书法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书法艺术呈现多样性
B.个性化趋向明显
C.倡导有意无法
D.重视法度,忽视个性
【答案】 D
64、下列作品中哪幅画作不是新古典主义安格尔的作品?()
A.《大宫女》
B.《土耳其浴室》
C.《泉》
D.《阿卡迪亚的牧人》
【答案】 D
65、夏老师在讲授海报设计一课时,讲解完制作过程后,学生开始拿出材料和工具设计海报,该老师运用美术课堂巩固的方法是()。

A.练习法
B.提问法
C.竞赛法
D.情境法
【答案】 A
66、“教学法一旦能触及学生的情绪、意志领域和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这句话突显了教学情境中应注重()。

A.创设问题情境
B.情感性
C.借助多媒体
D.故事性
【答案】 B
67、“教学法一旦能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
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这句话凸显了教学情境中应注重()。

A.创设问题情境
B.情感性
C.借助多媒体
D.故事性
【答案】 B
68、“搜尽奇峰打草稿”是下列哪位画家的名言?()
A.董其昌
B.石涛
C.弘仁
D.朱耷
【答案】 B
69、齐白石所言“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视觉形象特征是( )。

A.幻象
B.意象
C.抽象
D.具象
【答案】 B
7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雕塑的分类。

A.圆雕
B.浮雕
C.透雕
D.浑雕
【答案】 D
71、下列对浪漫主义创作方法表述正确的是()。

A.按照理想中认为应该如此的样子来描绘生活
B.利用典型的艺术形象,真实地反映生活本来的面目
C.追求现象的真实,要求典型化
D.要求美术创作忠于自然又合乎理想,强调复古
【答案】 A
72、新课标中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在学生美术活动中应体现在()。

A.能力和态度
B.记录和作业
C.过程和结果
D.情感和价值
【答案】 C
73、“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
定的目的和用处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与交流信息,改善环境与生活,逐步形成()的学习领域。

A.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
B.设计意识和动手能力
C.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D.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答案】 A
74、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

A.教学目标
B.学生发展
C.教学任务
D.教学实施
【答案】 A
75、通过问卷了解学生对美术课程的满意度,该研究方法属于()。

A.调查研究法
B.实验研究法
C.历史研究法
D.文献研究法
【答案】 A
7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学评价目的的是()。

A.完善教学管理
B.促进学生学习
C.改进教学方法
D.提高教师地位
【答案】 D
77、《纳菲尔提蒂王后像》创作的时期是()。

A.古罗马
B.古埃及
C.古希腊
D.古印度
【答案】 B
78、下列不属于希腊瓶画的三种风格的是()
A.刻绘风格
B.黑绘风格
C.红绘风格
D.东方风格
【答案】 A
79、关于讲述法的运用,以下选项错误的是()。

A.讲述法是一种通过口头表达传播信息的教学法
B.如果运用不好,容易使学生产生依赖和期待心理
C.在整堂课中可以单纯地使用讲述法并且不加以其他方法配合
D.在讲述中,要尽量做到“精讲多练”
【答案】 C
80、荷兰著名的风景画家霍贝玛的代表作是()。

A.《孟特芳丹的回忆》
B.《干草车》
C.《埃克河边的磨坊》
D.《树间村道》
【答案】 D
81、()对于美术家来说是其作品走向社会接受过程的第一步,是
艺术接受的社会环节之一。

A.新闻媒介
B.美术展览馆
C.美术院校
D.美术市场
【答案】 B
82、新印象派又叫点彩派,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和西涅克等。

A.修拉
B.塞尚
C.莫奈
D.马奈
【答案】 A
83、()指的是广大教学工作者经过长期教学实践逐渐认识并总结出来的规范的实践方式。

A.教学模式
B.教学方法
C.教学方式
D.教学理念
【答案】 A
84、绘画用语“三庭五眼”中的“五眼”指的是
A.头部正面的大小比例关系
B.头部正面的宽度比例关系
C.头部侧面的长度比例关系
D.头部侧面的宽度比例关系
【答案】 B
85、《记忆的永恒》是20世纪西班牙画家达利的作品。

该作品的绘
画流派属于()。

A.达达主义
B.抽象主义
C.风格派
D.超现实主义
【答案】 D
86、下列选项中,依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属于美术课程基本理念的是
A.体现基本性、全面性、范例性,满足发展需求
B.体现全员性、基本性、生成性,满足发展需求
C.体现个体性、基础性、发展性,满足发展需求
D.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满足发展需求
【答案】 D
87、吴老师在上《火火的向日葵》一课时,“通过解读凡·高的《向日葵》认识线条和色彩所表现出的节奏与韵律”教学环节体现的目标维度是()。

A.知识与技能
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C.体验与创造
D.过程与方法
【答案】 A
88、夏老师在借班执教《建筑中的壁画》之前,为了解该班学生现
有学习情况,依据教学内容进行了课前访谈。

这样的评价属于()。

A.形成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阶段性评价
D.终结性评价
【答案】 B
89、对美术课堂教学评价说法正确的是()。

A.注重对学生美术学习表现的评价
B.重视家长的单向评价
C.使用末位淘汰来进行评价
D.注重学生作业效果来评价画得像与否
【答案】 A
90、“运用拓印法进行一枚藏书票的设计与制作”这一教学目标属于
下列哪个维度?()
A.“过程与方法”
B.“记忆与表现”
C.“知识与技能”
D.“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答案】 C
91、《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中将义务教育阶段美术学习分成几个学段?()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 D
92、下列选项中,不适合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学习氛围是()。

A.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B.创设有趣的课堂情景
C.规定严格的操作方法
D.提供丰富的制作材料
【答案】 C
93、美术教师在课堂上演示技法时,不合适的做法是()。

A.清晰地呈现技法的程序和要点
B.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
C.展示高难度技法让学生模仿
D.一边演示一边讲解
【答案】 C
94、顾老师上绘画课时,以《学大师画肖像》为题,要求学生经历“赏名作,选大师,学大师,搞创作,共分享”等一系列学习活动,每项活动都有“学习单”明确任务和评价标准,最后将所有资料都存人各自的“学习档案袋”中,这种评价方法是()。

A.质性评价
B.相对评价
C.定量评价
D.绝对评价
【答案】 A
95、《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学会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方法”,主要指向的学习活动是
A.造型表现
B.美术鉴赏
C.美术创作
D.工艺制作
【答案】 B
96、()是美术学科的重要特征。

A.科学性
B.人文性
C.艺术性
D.创造性
【答案】 B
97、()是最早出现的瓷器产品。

A.青瓷
B.白瓷
C.青白瓷
D.黑瓷
【答案】 A
98、对《石膏几何体写生》一课教学目标“提升道德情操,弘扬真善美”的评价比较贴切的是( ):
A.合适,注重对学生情感目标的培养
B.合适。

体现了美术的育人特质
C.不合适,过于强调情感目标
D.不合适,目标表述针对性不强
【答案】 D
99、青蒿为菊科植物黄花蒿的干燥地上部分。

青蒿素是其主要抗疟
有效成分,系我国学者于20世纪70 年代初首次从青蒿中分离得到。

临床应用表明青蒿素对间日疟或恶性疟的治疗具有疗效显著、副作
用小的优点,是一种高效、速效的抗疟有效单体化合物。

A.单萜
B.倍半萜
C.二萜
D.三萜
E.四萜
【答案】 B
100、陈老师在“篆刻创作”教学中,设计了“为自己的格言刻印”的活动,每人刻一方自己励志格言的印章,最后完成一本全班的《格言
印语集》,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篆刻的热情。

这一教学创意属于()。

A.教学模式
B.教学技术
C.教学策略
D.教学手段
【答案】 C
大题(共5题)
一、在《我做的“钟表”》一课的结课环节,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情景:让大家把自己制作的各式各样的钟表放到由课桌组成的“钟表商
店”的货架上进行展示,创作者要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介绍和自我评价,然后同学们可以随意“选购”自己中意的“钟表”,并给出各自的“买价”。

在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们表现积极、兴奋,纷纷“选购”了
自己最喜欢的“钟表”……一节课下来,有的“钟表”深受大家喜爱,纷
纷争购,有的“钟表”无人问津,默默待在货架的一角……根据《义务
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评价方面的内容谈谈此课程的优点、缺点,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答案】第一:依据美术新课程概念。

第二:从优点、问题、建议
三方面对该教学安排进行分析和评价。

二、以《人物素描》为教学题目设计1课时教学简案。

要求:(1)
写出一篇规范完整的课时教学简案。

(2)恰当设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3)设计三个课堂提问。

(4)对教案中的主要环
节作出设计说明。

【答案】本题考查考生的教学设计能力,首先分析题干内容,课程
内容是人物素描,确定教学设计围绕的重点知识,活动建议是开展
体验活动,教学设计上注重学生的体验;其次分析要求,要求课时
完整,恰当设定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合理设计教学,以及要出现三
个提问,环节上要有设计说明。

考生要按要求、分步骤设计教学。

三、在初中美术课《闽南民居宣传品的设计制作》中,余老师对教
学环节做如下安排:先从闽南文化的介绍导入(约8分钟),然后引
导学生欣赏并分析闽南民居的建筑特点,请学生表演闽南民谣《一
只乌仔》(6分钟),接着播放闽南民俗文化短片并组织问题讨论“如
何促进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发展”(5分钟),最后布置了闽南民居宣
传品的设计制作的作业(1分钟)。

教学在学生自行完成作业中结束(20分钟)。

问题:请指出上面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答案】存在问题:①教学重点把握不准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
闽南民居宣传品的设计理念与方法,而余老师却重点在讲授闽南的
文化与民俗。

②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环节缺失。

导入过长,新课
教学中介绍闽南的风俗过于冗长,以至于使本节课宣传品设计的方
法与要素的重点知识未讲授。

③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未得到体现。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够了解闽南民居的特点,掌握宣传品设计
制作的方法,余老师在教学中并未落实教学目标。

④教材内容把握
不准确。

并未抓住本节课的重点。

⑤教学方法选择不恰当,余老师
虽然选取了多种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学,也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但是
选择教学方法时并未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出发。

改进建议:
余老师应该合理地处理教材内容,把握住本节课的重点是宣传品的
设计与制作,在教学中应该用较多的时间来讲授宣传品设计与制作
的方法与技巧,缩短导入的时间。

并且播放闽南民谣与播放闽南民
俗文化短片的环节并未体现本节课的重点,故可以作为课后拓展来
引导学生观赏。

调整教学的环节。

留出学生展示评价的环节,便于
学生更好地认识到所存在的问题与改正的方向。

四、在上《我形我秀——自画像创作》一课时,王老师为了激发学
生绘画的热情,先让学生欣赏了伦勃朗的自画像代表作,重点介绍
了艺术家坎坷的人生,再让学生讨论“他人眼中的自己”的主题。


论后,学生们都很兴奋,直接开始自画像创作。

可是王老师看到学
生的作业后,觉得效果不理想,感到似乎刚才的讨论也没有发挥作用,缺少了点什么……问题:依据美术新课程的理念,指出案例中王
老师教学的优点和问题(10分),并提出改进建议(10分)。

【答案】优点:(1)新课标中强调美术课程要体现愉悦性,要激发
学生学习兴趣。

材料中王老师让学生进行讨论,学生都很兴奋,正
是由于王老师重视了这一点,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
愉快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营造有利
于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学习氛围,注重创新精神。

材料中王老师让
学生进行以“他人眼中的自己”为主题的讨论,形式和主题都很新颖,体现了教学的创新,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激发。

(3)探索
有效教学的方法和学生学习的方法,探索各种生动有趣、适合学生
身心发展水平的教学手段。

材料中王老师为了使课堂轻松愉悦、更
好地实现教学效果,运用了欣赏法、讨论法,符合课程特点和学生
水平。

缺点:(1)本节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目标应该是“掌
握人物特点,能用绘画的形式正确表现有特点的自画像”。

而在材料中,王老师前半段都在欣赏和讲解画家生平,更偏向欣赏课的类型。

后半段只是让学生讨论“他人眼中的自己”,没有引导学生从面部、
身体特征上有方向地去讨论,因此最终的教学效果不理想,没有完
成教学目标。

(2)课标中指出要多给学生感悟美术作品的机会。


料中王老师只展示了伦勃朗的自画像,仅仅从一幅作品中,不能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