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外科手术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
-
24
治疗:
局部:灰黄霉素癣药水外用。水生动 物除局部用药外,可用1﹪CuSO4浸溶治 疗。
预防:
保持水环境清洁卫生,防止皮肤受 伤。
2019
-
25
第十九节 骆驼葡萄球菌病
骆驼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病,俗称骆 驼“癞皮”病,是以患部流血、奇痒、 蜂窝织炎及脓疱为特征的传染病。
2019
-
26
症状及病理变化
• 精神沉郁,食欲、饮欲减退或废绝,咳 嗽、跛行,局部皮肤流血、奇痒、掉毛, 起大量脓疱,发生蜂窝织炎,体温 38.6~39.0℃。病变主要在颈部、肩胛部、 后腿、眼睛等部位。
• 肝、肾有脓胞,有的钙化。关节与骨髓 腔化脓,脓汁呈牙膏状,质地均匀。皮 下、肌肉内分布有大量脓疱。
2019
-
27
治疗:
症状(鸟类)
• 呼吸困难,气喘而引颈张嘴呼吸 • 体温升高,精神委顿、食欲减少而消瘦
及后期腹泻 • 共济失调,翅和后肢麻痹瘫痪等神经症
状 • 眼炎、眼睑下干酪样坏死 • 口腔内舌和腭有霉斑微绿色痂块或脓性
覆盖物等,幼鸟的病死率较高。
2019
-
19
症状(哺乳类)
• 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咳嗽等曲霉菌性 肺炎,有时痰中带血、痰液内有绿色或 深绿色颗粒
• 体温升高,呼吸急促,肌肉震颤,拉稀便血, 甚至急剧腹泻。
• 濒死前角弓反张,最后昏迷而死。急性型在发 病后1~2d死亡。
2019
-
4
三、病理变化
• 尸体营养良好,腹部明显膨大。 • 皮下有出血性胶样浸润,胸腔和腹腔有
多量暗红色血样液体。 • 真胃有出血性炎性变化。小肠可见出血
性肠炎病变。 • 浆膜、粘膜、肠系膜染成暗红色。 • 肾脏肿大,质脆。脾脏肿大出血。 • 膀胱粘膜有出血点,尿液呈暗紫色。
2019
-
8
一、病原
• 本病病原主要有两种,即牛放线菌和林 氏放线菌。
• 牛的放线菌主要损害骨骼等硬组织。
• 林氏放线菌主要侵害头部及皮肤软组织, 可蔓延至肺部,但不侵害其他内脏。
• 本病病原主要有两种,即牛放线菌和林 氏放线菌。
2019
-
9
二、流行病学
• 本菌不仅存在于污染的土壤、饲料和饮 水中,还寄生于动物口腔和上呼吸道中。
• 局部:外科处理。 • 全身:抗生素 大剂量青霉素 磺胺药
2019
-
28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
The end Thank you
2019
-
31
SUCCESS
THANK YOU
2021/4/14
2019
-
16
SUCCESS
THANK YOU
2021/4/14
一、曲霉菌病
• 曲霉菌病是由曲霉菌中烟曲霉等引起的 传染病。
• 其他曲霉菌如黄曲霉菌、雪白曲霉等也 能对动物致病。
• 烟曲霉菌在哺乳类动物引起以肺炎为特 点的症状,而在禽类则以呼吸道、消化 道及神经系统等为特点的症状。
2019
-
18
ibaotucom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感谢您下载包图网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包图网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
动物园动物疾病学 兽医外科手术学
主讲:邓益锋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2019
-
1
第十一节 鹿肠毒血症
• 鹿肠毒血症是由魏氏梭菌所引起的一种 急性传染病,其特征为腹部膨大、胃肠 严重出血和肾软化。
• 此病在我国很多地区时有发生,病死率 可达93.4﹪。
2019
-
2
一、病原及流行病学
• 本菌为厌氧性粗大杆菌,G+、在动物体内能 形成荚膜,体外能形成芽孢。芽孢的抵抗力很 强,10﹪福尔马林10分钟才能致死。
2019
-
12
五、病理变化
• 牛放线菌主要侵害骨骼,使骨质疏松、 肿大、坏死溶解。累及肺脏可出现脓肿 病灶,累及皮肤则有黄色液体流出。
• 林氏放线菌主要侵害软组织,出现放线 菌肿,常继发化脓病菌感染而成为脓肿。 脓肿破溃后,可形成瘘管。损害在舌及 口腔软组织时,常有溃疡。
2019
-
13
六、诊断
• 根据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可作出诊断。 • 取病变组织镜检出病原,即可确诊。
• 本菌经血液扩散而累及心内膜、心肌、 脑、肺、脾、脑膜等组织器官时,会产 生相应的症状
• 侵入消化道可引起胃肠炎
• 妊娠动物可引起流产。
2019
-
20
诊断及防治
• 本病的特征性病变是受侵袭的组织部位 产生霉菌斑块,上有菌丝和胞生长。
• 根据症状和病理变化不难诊断 治疗
•症治疗、支持疗治
• 抗生素:牛放线菌对青霉素、红霉素、氯霉素、 四环素、林可霉素比较敏感;林氏放线菌对链 霉素、磺胺类药比较敏感。抗生素使用剂量要 大,持续时间要长。
• 预防:防止皮肤、粘膜损伤,损伤后及时外科 治疗。
2019
-
15
第十八节 真菌病
• 真菌的种类繁多,不少真菌对人类和动 物是有益的,但也有真菌对人类和动物 有害,可引起各种疾病,如癣、曲霉菌、 念珠菌等,使人类和动物出现各种临床 症状和饲料中真菌霉菌毒素中毒,特别 是曲霉菌还能导致支气管等癌变。几乎 所有致病性真菌,都能引起野生动物发 病。
• 陆生动物主要有子孢霉菌属、无霉菌属、 黄癣霉属等。
• 本病主要通过动物直接接触、水环境来 传播,本病一年四季均可感染发病,但 以梅雨季节多见。
2019
-
23
二、皮肤霉菌病
• 水生和两栖动物的伤口处生有绒毛,拒 食、精神不振、活动减少,消瘦和伤口 组织坏死,最后机体衰竭而死亡。
• 陆生动物称为癣,皮肤表面有病灶,病 灶被毛易脱落,皮屑增多,毛囊及其周 围发炎,皮肤血疹、水疹后形成痂壳, 有铜钱大小,故又称为金钱癣。动物痛 痒不安,常有抓、蹭等动物。
• 大熊猫和貂也发生肠毒血症,其病原为A 型魏氏梭菌,其主要症状是突然发病, 厌食,腹部严重账气,粪便内混有血液, 有气泡。貂还常发生后肢麻痹。最后昏 迷死亡。
2019
-
7
第十六节 放线菌病
• 放线菌病又称大颌病、粗颌病(袋鼠), 是一种由放线菌引起的非接触性慢性传 染病,多以头、颈、颌下和舌的放线菌 肿为特征。
七、防治
• 放线菌病的软组织和内脏器官病灶,经 不断治疗后预后良好;骨质改变,则后 不良。
2019
-
14
• 硬结节可用外科手术切除,若有瘘管形成,连 同瘘管彻底切除,切除后新创腔用碘酊纱布填 塞,24~48h更换一次。
• 内 服 碘 化 钾 , 连 用 2~4 周 , 重 症 可 静 脉 注 射 10﹪碘化钠,隔日一次。
• 动物在采食或运动时,使粘膜或皮肤损 伤,即能感染本病。
• 动物园动物中,鹿科动物、袋鼠、骆驼、 小熊猫等都曾有发病的报道,一般呈散 在性发生 。
2019
-
10
三、 发病机理
• 病菌经损伤的粘膜和皮肤侵入机体后, 引起白细胞浸润和组织增生,形成放线 菌肿块。
• 常继发化脓病菌感染而形成脓肿,脓肿 破裂后即成为瘘管,舌损害后呈溃疡; 骨组织受害后可引起增生、坏死、骨质 疏松肿大和坏死性溶解。
2019
-
5
三、诊断
• 膘情好、发病突然、死亡快,小肠出血呈血肠 样,可作初步诊断。
• 实验室镜检到本菌可确诊。
四、防治
• 抗生素:氯霉素 庆大霉素 链霉素 • 解毒:浓糖 VC • 强心、兴奋呼吸:安钠咖 尼可刹脒 • 补液
2019
-
6
• 预防:羊肠毒血症、快疫、猝疽三联苗 接种;定期消毒、20﹪生石灰、3﹪苛性 钠。
预防 • 提高动物免疫力;不喂霉变饲料;加强
笼舍、食具消毒。
2019
-
21
二、皮肤霉菌病
• 皮肤霉菌病也是由真菌引起的,本病可 在人类、哺乳类、两栖类、鸟类、爬行 类和鱼类中流行。
• 危害动物浅部体表皮肤。
2019
-
22
二、皮肤霉菌病
• 本病病原种类较多,水栖或半水栖动物 (如鱼类、鳄类、海豚等)的病原多为 水霉、绵霉和腐霉为主。
• 本病多散发,经消化道感染,主要是采食了被 本菌污染的饲料和饮水而患病。
• 多发生于初夏至秋末。饲料酸败,突然变更饲 料,阴雨成为本病的诱因。营养好的或壮龄公 鹿多发。
2019
-
3
二、症状
• 患鹿突然发病,初期食欲减退乃至废绝,鼻镜 干燥,反刍停止,精神极度沉郁,离群独卧。
• 随后口鼻流出含有泡沫液体,腹部膨大,时而 表现腹痛不安,时而用脚踢腹部或打滚。
2019
-
11
一、 症状
• 临床上往往在下颌的一侧有鸡蛋大的肿胀才发 现。
• 触摸肿块质硬,不移动,无热、无痛、无波动 感,一般不影响采食与咀嚼,无全身症状。
• 不治疗则继续发展,自行破溃,流少量脓液, 但其基部仍很硬,严重的可形成经旧不愈的瘘 管。
• 后期,患畜吃料速度减慢,体重下降、消瘦, 最终可因败血症或毒血症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