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文言句式和固定搭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的文言句式和固定格式
顾村中学史维华09/03/17
教学目标:1、了解四种常见的文言句式和几种固定搭配。

2、识别并准确翻译这些句式。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列举几个学过的文言句子,请同学说出句式的特点。

1、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判断句)
2、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桃花源记》——(省略句)
3、终必不蒙见察《答司马谏议书》——(被动句)
4、甚矣哉,为欺也。

《卖柑者言》——(倒装句)
5、何陋之有?《陋室铭》——(宾语前置句)
二、这节课我们就来归纳初中文言文常见的几种句式,了解他们的特点,并学会准确的翻译。

(一)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

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
1.判断句。

基本形式:“……者,……也”、“……者,……”、
“……也,……”、“……,……”
(l)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2)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3)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归纳翻译方法:翻译句子时,在逗号位置加上判断词“是”。

(板书)
2、其他形式:用“乃”“即”“则”“为”“是”“皆”“耳”“非”(否定)等词表示判断。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2)斯是陋室《陋室铭》
(3)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
归纳翻译方法:翻译句子时,把这个词直接译成“是”,或在此词后面加上判断词“是”。

(板书)
练习:指出句式特点,并翻译句子:
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2、七略四库,天子之书《黄生借书说》
3、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黄生借书说》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
6、臣本布衣《出师表》
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二)、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

观察下列句子特点,补出省略的成分,并翻译。

(1)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

《捕蛇者说》
(2)陈涉自立为将军,[立]吴广为都尉。

《陈涉世家》
(3)便要[渔人]还家。

《桃花源记》
(4)置[于]人所罾鱼腹中。

《陈涉世家》
归纳1.主语省略 2.谓语省略3.宾语省略4.介词省略
翻译的时候,省略的部分一定要补出并翻译出来。

(板书)
练习:补出省略词语,并翻译句子
1、 [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

《桃花源记》
2、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曹刿论战》
3、上使[扶苏]外将兵。

《陈涉世家》
4、武陵人[以]捕鱼为业。

《桃花源记》
(三)、被动句
古汉语中,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叫被动句。

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l.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

(1)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
(2)为乡里所患《周处》
(3)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
2.用“为+动词”表示被动。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守株待兔》
3.用“见”表示被动。

(1)终必不蒙见察《答司马谏议书》
(2)冀君实或见恕也《答司马谏议书》
翻译句子时,“为”或“见”直接译成“被”。

(板书)
(四)、倒装句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主─谓─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

主要有以下几种倒装形式:
1.主谓倒装: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悲哉世也!《公之侨献琴》
(3)甚矣哉,为欺也。

《卖柑者言》
翻译句子时,谓语放回主语后,按正常语序翻译。

(板书)
2.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经常前置
A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B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否定句中宾语代词前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即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无)”等或表示否定的不定代词“莫”。

第二,宾语必须是代词,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前置
疑问句就是包含“何”、“安”“谁”等疑问代词的句子。

在这类句子中,把作为宾语的疑问代词放在动词前,
C、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D、何陋之有?《陋室铭》
E、宋何罪之有?《公输》
翻译句子时,把前置的宾语放回谓语后。

(板书)
3.定语后置
(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3)楚人有涉江者《刻舟求剑》
常用“者”作标志,翻译时定语放在名词前面。

(板书)
4.介宾短语后置
(1)投以骨《狼》
(2)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3)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它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状语,翻译时介宾短语应放在谓语前。

(板书)
以上四种文言文特殊句式,以初中阶段文言文学习中经常会遇到。

掌握这些特殊句的用法,对提高我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大有帮助。

五、固定格式。

初中文言课文中固定结构有:“不亦……乎”、“得无……乎”、“如……何”“无以”、“以……为……”
1、“不亦……乎?”相当于“不是……吗?”
(1)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得无……乎”相当于“莫非……吧”,“大概……吧”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3、“如……何”相当于“对……该怎么办”?、“把……怎么样?”
(1)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2)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3)其如土石何?
(4)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孔孟论学》
4、“无以”相当于“没有用来……的(办法)”
(1)非学无以致疑。

《问说》
(2)非问无以广识。

《问说》
5、“以为”、“以……为……”相当于“把……当作……”
(1)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捕蛇者说》
(2)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
练习
1、选出不属于倒装句的一项
a古人不余欺也 b 王问:“何以知之”
c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d 而君幸于赵王
2、看下面句子,分析他们的宾语为什么不前置?
(1)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

(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简析]
这二个句子都是否定句,由于宾语“二毛”(头发斑白的老人)、“王”都是名词,而不是代词,故不能前置。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