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章 第1课时 用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备课素材 (新版)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
第1课时用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
置疑导入归纳导入类比导入悬念激趣
看图并回答问题:
图3-3-1
(1)此题中涉及几个量?(2)能否找到题目的等量关系?
(3)你能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吗?(4)能否解这个方程?
[说明与建议] 说明:通过购物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模型的作用,同时认识到求解含有括号的方程的必要性,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建议:解决此类问题,教师要注意引导、训练学生找到等量关系,并正确列出方程,让学生先把等号一边去括号,试着解方程.
展示问题: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用到了哪几个步骤?要注意什么?
2.你能快速求出方程6x-7=4x-1的解吗?
3.去括号:
(1)(3a+2b)+(6a-4b);
(2)(-3a+2b)-3(a-b);
(3)-(5a+4b)+2(-3a+b).
想一想去括号有什么注意事项呢?
[说明与建议] 说明:复习回顾上节课所学解方程的方法、去括号法则,为这节课做好知识准备.建议:练习由学生独立完成,特别注意去括号第(2)(3)小题易错.
教材母题——教材第94页例1
解下列方程:
(1)2x-(x+10)=5x+2(x-1);
(2)3x-7(x-1)=3-2(x+3).
【模型建立】
求解一元一次方程时,如果方程中有括号,就要利用去括号法则去掉括号.去括号时要注意两点:(1)括号
前是负号,去掉括号后,括号内每一项都要改变符号;(2)括号前有数字因数时,去括号时这个数要乘括号里的每一项.
【变式变形】
1.如果方程3x +(2a +1)=x -6(3a +2)的解是0,那么a 的值等于(B )
A .-1120
B .-1320
C .1120
D .1320
2.已知ax +2=2(a -x)的解满足|x +12|=0,则a =__2
5__.
3.一个数与2的差的3倍比它本身大2,求这个数.
解:设这个数为x ,根据题意得:3(x -2)-x =2,解得x =4. 答:这个数是4.
4.x 为何值时,2(x -1)与3(4-x)互为相反数.[答案:10]
5.解方程:(1)5x -(2+4x)=0;(2)2(x -1)=5-x.[答案:(1)x =2 (2)x =7
3]
6.解方程:23⎣⎢⎡⎦⎥⎤5(2x -35)-54=x.[答案:x =1
2
]
[命题角度1] 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
解方程中的去括号法则和整式加减中的去括号法则相同.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1)去括号;(2)移项;(3)合并同类项;(4)系数化为1.
注意:(1)若括号前有数字因数,去括号后不要漏乘括号内的项;(2)括号前是负号,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都要变号.
例 [厦门中考] 方程x +5=1
2
(x +3)的解是__x =-7__.
[命题角度2] 解含多重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
若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一般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若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都有时,一般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以上提到的顺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灵活选用去括号顺序.如素材二变式变形第6题.
[命题角度3] 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文字问题
解这类题要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如“多”“少”“倍”“半”“大”“小”等,从而建立等量关系.如素材二变式变形第3题.
[命题角度4] 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航行问题
解这类题要抓住以下两个关系:顺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例 一轮船往返于A ,B 两港之间,逆水航行需3小时,顺水航行需2小时,水流速度是3千米/时,求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
解:设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x 千米/时,
则顺水速度为(x +3)千米/时,逆水速度为(x -3)千米/时, 可列方程3(x -3)=2(x +3),解得x =15. 答: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15千米/时.
P95练习 解下列方程: (1)2(x +3)=5x ;
(2)4x +3(2x -3)=12-(x +4);
(3)6⎝ ⎛⎭⎪⎫12x -4+2x =7-⎝ ⎛⎭
⎪⎫13x -1; (4)2-3(x +1)=1-2(1+0.5x ).
[答案] (1)x =2;(2)x =17
11
;(3)x =6;(4)x =0.
[当堂检测]
第1课时 用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
1. 在解方程:3(x-1)-2(2x+3)=6时,去括号正确的是( ) A .3x-1-4x+3=6 B .3x-3-4x-6=6 C .3x+1-4x-3=6 D .3x-1+4x-6=6
2. 方程2(x-1)=x+2的解是( )
A .x=1
B .x=2
C .x=3
D .x=4 3. 当x=___时,整式7+4x 的值是整式3x-1的值的3倍, A .1 B .0 C .2 D .3 。
4. 依据下列解方程的过程,在括号里填写过程或依据
解方程:3(3x+5)=2(2x-1).
解:去括号,得9x+15=4x-2.( ) ( ),得9x-4x=-15-2.( ) 合并,得 5x=-17.(
)
( ),得x= -
5
17
.( ) 5. 解方程:(1)5x-2(3-2x )=-3; (2)2x+3=8(1-x )-5(x-2). 参考答案: 1. B 2. D 3. C
4. 去括号法则 移项 等式的性质 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系数化为一、等式的性质。
5.(1)3
1=x (2)x=1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八不要”
解一元一次方程时,由于对法则、性质运用不够熟练,常出现一些差错,为预防在解题中出现同样差错,现归纳“八不要”,供同学们在学习时参考。
一、移项不要忘记变号 例1 解方程2x+3=4x -6
错解:移项,得2x+4x=-6+3.
合并,得6x=-3, 解之,得x=-
2
1. 分析:错在移项时没有变号.
正解:移项,得2x -4x=-6-3, 合并,得-2x=-9, 解之,得x=
2
9. 二、去括号不要忘记变号
例2 解方程-2(3x -2)+5=-(x+2). 错解:去括号,得-6x -4+5=-x +2, 移项:合并,得-5x =1, 解之,得x=-
5
1。
分析:括号前是负号时,括号里面的项没有全变号。
正解:去括号,得-6x+4+5=-x -2, 移项、合并,得-5x=-11, 解之,得x=-
5
11. 三、去括号不要忘记漏乘
例3 解方程-4(2x -1)=2(x +2). 错解:去括号,得-8x -1=2x+2, 移项、合并,得-10x=3, 解之,得x=-
10
3. 分析:用乘法分配律时,漏乘括号内的第二项。
正解:去括号,得-8x+4=2x +4, 移项、合并,得-10x=0, 解之,得x=0.
四、解方程的过程不要写成连等 例4 解方程5x+2=2x+8. 错解:5x+2=2x+8=3x=6=x=2.
分析:上述错误的原因是对方程的变形理解不深,受到代数式运算时使用连等式的习惯影响。
实际上,对方程进行变形时,方程的解虽然不变,但新方程的两边与原方程的两边的值都不同,所以不能写成连等。
正解:移项、合并,得3x=6, 解这,得x=2.
五、去分母不要漏乘不含分母的项
例5 解方程
21x -7=6
29 x , 错解:去分母,得3x -7=9x -2,
移项、合并,得-6x=5, 解之,得x=-
6
5。
分析:去分母时发生错误,漏乘不含分母的项,原方程中的-7没有乘以最小公倍数6。
正解:去分母,得3x -42=9x -2, 移项,合并,得-6x=40,
解之,得x=-
3
20. 六、去分母不要忽视分数线括号的作用 例6 解方程
513+x =1-5
3
+x 。
错解:去分母,得3x+1=5-x+3,
移项、合并,得4x=7, 解之,得x=
4
7. 分析:去分母时,“x+3”没有用括号括起来,忽视了分数线的括号作用。
正解:去分母,得3x+1=5-(x+3), 移项、合并,得4x=1, 解之,得x=
4
1. 七、系数化为1时,除数与被除数不要颠倒位置 例7 解方程4x+3=6.
错解:移项、合并,得4x=3, 解之,得x=
3
4. 分析:本题错在解方程时,除数与被除数颠倒位置了。
正解:移项、合并,得4x=3, 解之,得x=
4
3. 八、分数的性质与等式的性质不要混淆
例8 解方程
2.02.01.0-x -5
.01
.0+x =0.3.
错解:原方程可化为:22-x -5
1
10+x =3,
去分母,得5(x -2)-2(10x+1)=30,
移项、合并,得-15x =42, 解之,得x=-
5
14. 分析:方程左边在恒等变形时,运用了分数的基本性质,没有涉及方程变形的等式的性质。
因此,方程右边的0.3不能乘以10,可化为
103,实际上2.02.01.0-x =22-x ,5.01.0+x =5110+x 与方程本身无关。
正解:原方程可化为:22-x -5
1
10+x =0.3,
去分母,得5(x -2)-2(10x+1)=3,
移项、合并,得-15x=15, 解之,得x=-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