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SJ)教案23.三个太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十三三个太阳
【学习目标】
1.通读全文,初步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

(重点)
2.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重难点)
3.分析主要人物的形象特征。

(重难点)
4.感知民族的胆识、气概及崇高的南极精神。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986年2月,我国派出第三次南极考察队,令人瞩目的是在考察队员中有一位女画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个太阳》这篇文章,感受这位画家的南极之旅。

二、自主预习
1.文体知识
通讯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将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或事件及时、具体、生动地予以报道的新闻体裁。

通讯作为报刊、电台等媒体最主要的体裁之一,新闻性显然是其基本的特征。

而新闻性中,真实、时效、思想性及典型意义构成了它的不同层面。

通讯有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之分。

2.字音字形
gèn(亘)古
断壁残yuán(垣)步lǚ(履)
fù(覆)盖
xiè(卸)货
乘奔yù(御)风白雪ái ái(皑皑)
kǎi(铠)甲
雕sù(塑)
shuò(朔)气líng(凌)厉
léng(棱)角
zhù(伫)立
zhù(贮)存zào(燥)热
zào(躁)动
3.积累词语。

亘古:自古以来。

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和精力。

凌厉:意气昂扬、奋起直前的样子。

吞噬:吞食。

粗狂:粗率豪放。

俯瞰:俯视。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简述这篇通讯的主要内容。

明确:这篇通讯记叙了中国女画家经过执着努力来到南极,战胜生理和自然条件造成的困难,为中国长城站建设出力并为之作画立传的经过,表现了南极考察队员为祖国、为事业艰苦卓绝的奋斗情景,赞颂了我国科学工作者的民族气概和非凡胆略。

(二)环境描写
找出文中描写南极恶劣环境的语句,说一说这样写的作用。

讨论归纳:
描写环境的语句:
1.茫茫雪原组成一个纯洁、宁静的世界;万年冰山仿佛凝固着这亘古不变的天地。

2.海上巨浪翻滚,空中雪粒横飞,整个乔治岛混沌一片。

3.暴虐的狂风像是一头怪兽,咬牙切齿,要把长城站、乔治岛撕碎、吞噬。

4.而外衣却冻得像坚硬的铠甲。

作用:为表现人物的品质做铺垫。

(三)人物形象
文中写了哪些人?他们各具什么特点?在这些人身上你发现了什么?
明确:文中所写人物:我国南极科考队员。

具体有:考察队队长,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作风凌厉,沉默寡言但内心似火。

测绘工程师,聪明有智慧,不怕苦不怕累。

地球物理研究生,以苦为乐。

开驳船又兼长城站邮局“局长”,既以事业为重,又有骨肉亲情。

女画家,执着,不忘使命,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四、板书设计
三个太阳主要内容
环境描写
人物形象队长
工程师
研究生
“局长”
女画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