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八上第五单元《草原散章》word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比较探究课文):《草原散章》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1.查找作者楚楚的简介、作品。

2.有感情的诵读课文。

相关课程标准: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目标:
1、借助工具书,识记文中的生字词。

2、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领悟课文的语言美。

3、感受作者对大草原深深的热爱之情,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高
尚情操。

评价任务:
积累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最好能背诵下来。

教学过程:
一、听写字词
二、教学过程:
1:详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作者是如何抓住草的特点描写的?
明确:第一,作者抓住了草原上草的绿色,这种绿是城市人很少看到的自然的绿色,真正的绿色。

不同于城市园林、内地农村污染过的、灌溉过的、移植过的、人工很强的绿色。

第二,作者抓住了草原上绿没有拘束、没有限制这一与人心理相同的特点用带有散文诗意的词语来描绘草原上的绿,如“灵醒”“恣情率性”“肆无忌惮”“心旌摇荡”“生命”“跃跃欲试”等都是用来写人的词语,在这里作者赋予了草人的灵性,二者在作者的描绘下水乳交融。

教师讲解:楚楚写草不同于其他人的地方是,她是带着想象的去看草的,自然而然流露出心灵深处无拘无束的心态,带着这种心情看草原的天空自然就不一样。

写草原的宽广,无边无际说成是草和天空赛跑,带着孩子气的描绘使文章变得生动、有趣。

这就是楚楚的特点率性自然。

(天空会走开是黑夜)
2:详读课文第2部分,思考:作者为什么说云矮?
明确:因为旷野显得天低,云也因此上变得矮了。

这是讨巧的写法,把孟浩然的《宿建德江》中“野旷天低树”化为散文。

教师讲解:化用诗句是散文家常用的手法。

下文的把雾形容成猫:“象收了爪子、蹲在膝前的撒娇的猫”化用了美国现代诗人桑德堡的《雾》:“雾来了,踮着猫的细步。

他弓起腰蹲着,静静的俯视海港和城市,又再往前走。


3:作者从那几个方面描绘了云?
明确:1、从心理效果方面。

说是看云看得让人要“痴”过去。

这个“痴”字,和前面的看草有相近之处,很着迷,很任性。

2、抓云的特点,把自己想象成云:洁白、柔软、温情。

3、云的动态:“半推半就,半掩半露”用了拟人的手法,少了点孩子气,多了点温柔而多情的淑女气。

4、楚楚没花太多的篇幅去直接描写云。

而是带着幻想。

“有一群肥羊,温驯的从中间小跑过去,好像急着去
与天界的神羊会合;有一群瘦马,愣头愣脑的从中间踱过去。

马太重云太虚,难免“马失前蹄”,铸成一个个美丽的错误”(化用郑愁予的《错误》:“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哒哒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美丽的错误是爱情的等待,很是淑女气。

楚楚笔下的云就象她向往的爱情一样,飘飘渺渺,充满了错觉,变化无常,即使沾着地面,也不化为尘泥。

4:作者带着淑女气的感觉一直延伸到下面花的描绘上,思考作者写花抓住了花的那些特点?
明确:多;无名;不论形状;没有香味;耐严寒;好养活;繁盛。

草原上的花很美,美的自足,美的自信,美的有些自恋,连“香气”都觉得俗气。

草原上的花生在荒野,没人欣赏时也很满足,无须装饰,总是与纯洁、善良、真诚、欢乐以及一切美好的事物站在一起。

5:从这部分关于虹的描绘的文章中可以看到楚楚怎样的特点?
明确:全是女性关注的,从外表的装饰(七彩发夹、柳叶眉)到内心(比爱情短)的期盼,淑女气质更加集中了。

虽然这一切都没有脱离草原的现实环境,但是仍然以“神的一滴”,把这淑女心态诗化童话化。

6:如何理解‘小水死去了,如秋蝉走后留下一枚惨白的蝉蜕。

’?
明确:小水干涸以后,将是土地的盐碱化,那是很严重很可怕的生态悲剧,蝉蜕即使惨白,也不能表现生态的丑陋和草原的命运威胁。

再作者看来悲剧应该淡化才够艺术,她将悲剧淡化为哀愁,把哀愁淡化为回忆,而回忆还不能是痛苦的,而是优美的。

“草原上的水,最终将变成一段回忆,让爱它的人只能隔着记忆的木窗,拓一副“小池烟雨”。

唯美到了极端,显得这个淑女真有点不识人间烟火,他的诗意模式发挥到了极致。

7:文章的最后写到了蒙古长歌,作者写长歌是为了表现什么?
明确:草原上的牧人用歌声来抒发对草原的热爱,对人生的乐观态度。

8:结合前面学过的〈〈静默草原〉〉谈谈这两篇文章在内容写法上的不同?明确:《草原散章》以柔美为主,柔中含壮;描写细腻,修辞手法多样,抒情意味重;外乡人看草原,写出了别于各地的草原奇美,别人少谈的柔美。

《静默草原》以壮美为主,壮中有柔;叙述议论凝练,富有哲理韵味;草原人看草,表达了新异独特的感受。

9:作者采取分节描述的结构形式的好处是什么?
明确:茫茫草原上,牛羊成群,繁华似锦,物种丰富,可以描写的内容许许多多。

作者选取草原极具代表性的又为人所熟悉的六种景物,采取小标题,用分节的形式加以描绘,既集中笔墨描述了美丽的个景,又从整体上让他们群芳争艳,交相辉映,结构严谨而不拖沓,避免了繁冗杂乱之嫌,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三、课文主旨:
作者通过采取分节、空行的形式,向我们展示了一系列草原上的动人景象:胖草、矮云、薄虹、笑花、小水就像把一副副优美的图画展现在人们面前,从而很好的揭示了草原的广阔、美丽,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积极进取、笑对人生的志趣和理想。

四、写作特色
1结构安排新颖巧妙
2选取人们熟悉的事物描写,多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五、作业
1 完成《助学》。

2 完成课后习题。

教学反思:
本课时的学习重点是写作特点和内容分析。

作者抓住了草原上富有特色的景物来描绘草原,写了草原上所特有的草、云、花、虹、水、歌等富有地域特色的景致。

每一部分用一个小标题,层次清晰,结构整齐。

在生动形象的景物描写中融入作者对草原的无比热爱之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