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草根下采挖金矿-泰兴襟江小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草根”下采挖“金矿”
泰兴市襟江小学焦晓军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一个阅读能力不好的学生,就是一个潜在的“差生”。
为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前几年,我校针对这一方面进行了一次调查分析,从学生的阅读现状来看,目前我们现在的数学教学存在着一些普遍问题:
1.数学教学一直注重形式化的数学思维的训练,而忽视了培养学生对数学作为一门科学的思想体系、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的认识,忽视了数学作为一门科学更内在的东西——数学素养。
2.数学阅读材料的单调与缺失导致学生忽视数学阅读。
草根(grassroots)一说,始于19世纪美国,彼时美国正浸于淘金狂潮。
当时盛传,山脉土壤表层草根生长茂盛的地方,下面就蕴藏着黄金。
后来“草根”一说引入社会学领域,“草根”就被赋予了“基层民众”的内涵。
学生数学阅读的现状提示我们到基层中寻找问题解决的途径,从“草根”中采挖数学阅读材料的“金矿”。
一、问泉哪得清如许?——教师,草根营养的不竭源泉
“川广自源,成人在初”,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如果说学生需要数学阅读,那么我们老师首先需要注满自己的“水缸”。
有感于此,我们学校对老师们提出了以下“六个一”的要求:
1.每周集体备课时组织老师们学习一篇数学阅读方面的理论文章;
2.每学期读一本数学方面的理论专著,组织撰写与交流学习心得;
3.每个备课组每人搜集1-2篇有关本年级的数学教学优秀教案,汇编成一本优秀教案集;
4.每位数学老师要坚持写论文,或参评,或投稿,每学期至少要有一篇论文获奖或发表。
5.每个备课组每学期编写一本校本教材。
学校要求各个备课组在新学期初需要组建校本教材编写组,要求老师们要充分研究教材,深入挖掘数学教材中每一单元的阅读资源(A、数学知识的来源和背景;B、数学思想方法;C、数学欣赏;D、数学家的成长故事以及取得的成
就等等),从而编制出特色校本教材《让数学文化浸润学生心田》。
校本教材的编写与使用,丰富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拓展了学生的数学文化知识,使数学阅读的教学更有系统性、经常性。
6.每两到三周组织老师们开展一次课堂教学观摩活动。
数学课堂是传播数学文化的主阵地。
我们学校强抓平时课堂教学实效的同时,要求老师们平时教学中要努力让数学阅读走进数学课堂,渗入到实际的数学教学之中,在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展示数学在思想、精神、人文方面的文化内涵,让数学走出单调、枯燥,成为学生喜欢的学科,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从而充分调动他们数学阅读的积极性。
(1)收集相关的数学史料并及时引入课堂。
数学文化的内涵不仅表现在知识本身,还在于它的历史。
将数学史引入课堂,比如讲述符号的历史,介绍某一个数学问题解决的艰辛历程,介绍数学家的名言和故事等等。
数学阅读课题开展后,老师们经常带着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一起去搜集和欣赏古今中外的数学史料。
祖冲之、阿基米德、高斯、华罗庚等等数学大师成了孩子们讨论和崇拜的人物。
介绍给孩子们的哥德巴赫猜想、四色问题等等,虽然学生还不太懂,但是,通过这些补充,学生了解了数学的世界原来是如此的丰富和神奇,等待着他们去研究和探索里面的奥秘。
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以后,学生可以讲述自己眼中的数学,与同学们分享自己课外的数学知识和趣事,讲述自己崇拜的数学名家故事等等。
有的孩子们在数学日记中写到:数学是美丽的花园,走进去,你会闻到迷人的花香。
数学处处可见!等等。
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眼中的数学是美丽的,精彩的。
通过数学史料的阅读,既丰富了他们的数学文化知识,又培养了他们的爱国情感。
(2)选择学生熟悉的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材料作为课堂教学资源。
数学知识的应用是广泛的。
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数学,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数学教师比往常更加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提取数学问题。
比如,在教学《认识公顷》一课时,老师由欣赏学校美景导入,感受面积单位;选取了泰兴市许多学生常见、常玩的地方名胜,使学生切身感受公顷的大小;给学生一大块土地,让学生想办法测出1公顷,并让学生设计这1公顷土地,使它发挥更大的作用等等。
学生在课中大量阅读到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熟悉的数学素材,认识到数学就在
自己身边,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千朵万朵压枝低——学生,草根下蕴藏的无穷“金矿”
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学生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因此只有开发数学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让数学的魅力去唤醒学生的情感和意志,让学生成为阅读资源的无穷源泉,让数学阅读更贴近学生自身,从而自觉成为学生的精神需求。
在开发阅读材料的建设过程中,学校组建的一些“草根组织”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学生在组织的引领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而提升自身的数学素养。
1.建立“数学小记者俱乐部”,定期开展活动。
我们学校在每个年级学生中都建立起“小记者俱乐部”,有专门的老师担任指导老师,每单周开展活动。
指导老师带领学生们走出课堂,走出校门,搞社会调查、动手实践、小论文研究与创作等活动,开阔学生眼界,丰富学生知识,促进素养提升。
2.建立“智慧星数学报社”,定期出好报刊。
“智慧星数学报”是我们学校一直以来坚持办的数学校报。
报中有“数学史话”、“数学活动”、“经典数学”、“哈哈一笑堂”、“奥赛起跑线”等版面。
报中的材料全部来源于学生,学生在阅读源自于身边鲜活的数学材料时兴趣盎然,不知不觉中领略了数学文化,提升了数学素养。
3.利用校园网络优势,创建“智慧星数学乐园”板块。
校园网以信息量大,图声文并茂,参与互动效果佳等优势纳入我们开发的视界。
我们学校组建专门的力量,创建“智慧星数学乐园”板块,从学生的作品中采集优质资源,充实“智慧星数学乐园”板块。
4.组织学生积极向《小学生数学报》等报刊投稿,成绩喜人。
如果说学生在我们学校校本的报刊、乐园中发表自己的作品就已经非常快乐的话,那么能在《小学生数学报》等公开发行的报刊杂志上发表就更加激动万分了。
我们学校要求各个备课组积极引导学生向《小学生数学报》等报刊杂志投稿,成绩喜人。
多名学生的作品公开发表,其中2009年《小学生数学报》五年级版1029期上成功推出了我们学校的专版。
5.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省、市组织的学生数学小论文竞赛,捷报频传。
《小学生数学报》报社、泰州市、泰兴市教育局每年都要组织学生进行数
学小论文竞赛。
我们学校充分发挥团队的优势,开小论文撰写讲座,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竞赛。
多年来,我校学生小论文创作成绩喜人。
目前,我们学校虽然对本课题做了一些可谓是扎实、有效的研究与实践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我们清晰地认识到在探索、研究的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值得反思和改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将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进步,努力向新的顶峰迈进!
(该论文发表于《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