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实施三品战略 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徽赣津贵闽2020年食品行业概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日,工信部陆续披露了全国主要省份2020年食品行业运行情况,最近一批包括安徽、江西、贵州、福建、天津。
整体来看,面对疫情的挑战,各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均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安徽:
规上食企贡献全省工业8.4%营收和9.2%利润2020年,安徽省食品行业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强化“六稳”举措,落实“六保”任务,推进制造强省建设,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战略,积极应对疫情、汛情等不利因素影响,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完成全省工业8.4%的营业收入,贡献了9.2%的利润总额,在稳增长、惠民生、保就业、促消费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生产运行逐季向好。
2020年,规模以上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4%,降幅较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收窄4.7、3.4和2.8个百分点;食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0%,增速较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加快6.9、2.7和1.5个百分点;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4%,降幅较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收窄13.8、5.7和0.4个百分点。
营业收入利润率微增。
2020年,规上食品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175.3亿元,同比下降
深入实施 三品 战略 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 ——徽赣津贵闽2020年食品行业概况文/
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
1122021/04中国食品工业
2.0%;利润总额211.6亿元,同比下降1.6%;营业收入利润率6.7%,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
市场主体呈现上升势头。
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数量呈现逐月上升势头,由年初最低的2133家,上升到年末最高的2183家,累计增加50家。
2020年,全省在建食品工业亿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74个,总投资239.3亿元。
深入实施“三品”战略。
大力引导食品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认定全省食品工业企业“消费品工业‘三品’示范企业”11家、“安徽工业精品”5个、“省企业技术中心”6家、“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家、“省绿色工厂”8家,有效促进了食品工业转型升级。
积极推进供需对接。
组织21家精品食品企业参加“精品安徽·皖美智造”央视宣传,取得了
宣传“安徽制造”、唱响“安徽品牌”、提升“安徽形象”的良好效果。
开展“皖酒皖茶全国行”活动,向全国推介55家食品企业优质产品。
着力强化政策引领。
经省政府同意,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市场监督局、省商务厅印发《关于促进安徽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着力培育龙头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扩大产业优势。
江西:全行业稳步发展
江西食品工业化危为机、危中寻机,主动求变,全行业实现稳步发展,规模以上食品工业实现营业收入2416.3亿元,增长5.4%;利润总额239.7亿元,增长35.2%。
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营业收入增长9.5%,利润总额增长59.8%;食品制造业营业收入下降2.9%,利润总额增长1.8%;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营业收入下降7.8%,利润总额下降5.4%。
积极开展“三品”专项行动。
支持重点企业创建省级“三品”战略示范企业,两家食品企业被授予2020 年“江西省‘三品’战略示范企业”称
号,为丰富产品品种、提升产品品质、培育产品
品牌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四家“三品”试点示
范企业参加全国食品工业“三品”典型成果展。
推动食品行业技术创新。
认定江西煌上煌集
团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为省级企业技术中
心。
指导编制《绿色设计产品评价产品技术规范
酱鸭》等团体标准,于2020年8月1日开始正
式实施。
推动产业成链发展。
建立生猪、水果、水产、稻
米4个子链,制定印发《江西省绿色食品产业链
发展推进工作方案》。
起草绿色食品《产业招商
指引》,明确招商重点方向和重点招商企业,推
动绿色食品产业实现较快增长。
推动食品安全建设。
积极组织食品工业企业
诚信体系建设培训工作,分两批共培训全省食品
工业企业近200余人次,全省19家企业通过食品
企业诚信管理体系评价。
骨干企业实力增强。
正邦集团精准把脉市场
需求,创新经营模式,实现生产经营企稳回升、逆
113
APR. 2021
CFI
势上扬,实现总产值破千亿元,成为江西第一家超千亿的民营企业。
江西煌上煌集团食品有限公司与南昌大学组建“南昌大学-煌上煌食品创新研究院”,就生产工艺改进、新产品开发及转化、平台人才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
天津:重点行业拉动明显
一年来,天津市食品行业同舟共济,抗击疫情,积极复工复产,保障市场供应,持续推进食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全市食品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8.7%,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11.5个百分点。
重点行业拉动明显。
食品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1.1%,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拉动全市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1个百分点;农副产品加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0.9%,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拉动全市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04个百分点。
中高端产品持续增加。
全市食品领域相关企业加大新产品新技术研发,一批食品安全领域的科技计划项目加快实施。
支持建设一批质量提升项目。
全面推动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管理体系有序开展。
产业基础不断增强。
食品工业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
食品质量标准、计量、认证、检验检测体系逐步与国际接轨。
5家食品企业获国家认定绿色工厂,13家企业被评选为天津市绿色工厂。
4家婴配乳粉生产企业追溯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食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
贵州:规模壮大、质效齐升、总体向好
食品是贵州工业经济的特色优势产业,2020年行业运行总体呈现“规模壮大、质效齐升、总体向好”的态势。
发展规模不断壮大。
2020年,贵州食品行业完成产值2753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对贵州工业经济的贡献率达38%。
质量效益不断提升。
2020年,全省规模以上食品企业825户,实现主营收入1847亿元,同比增长11.2%;实现利润总额755亿元,同比增长17.2%;实现税金总额317亿元,同比增长11.4%。
行业发展活力增强。
农副食品加工业产值282.89亿元,同比增长
7.6%,食品制造业总产值
1142021/04中国食品工业
180.32亿元,同比增长11.1%;酒、饮料和精制茶完成产值1422.73亿元,同比增长10.2%。
主要产品产量有升有降。
全省辣椒制品产量45.58万吨,同比增长7.9%;乳制品产量17.04万吨,同比增长25.6%;精制食用植物油产量9.61万吨,同比下降15.4%;白酒产量26.62万千升,同比下降2.8%。
福建:全方位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0年,福建省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食品行业发展,全力推进食品行业应对困难、转型升级,全方位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超越。
全省规模以上食品工业营业收入5860亿元,利润总额397亿元,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营业收入3193亿元;食品制造
业营业收入1651亿元;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营业收入1015亿元。
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制定实施《福建省食品产业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工作方案》,印发《关于实施支持创新举措开拓市场资金补助的通知》,设立支持创新举措开拓市场专项补助资金,引导省市县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全力促进产销对接、市场开拓。
加大投资力度。
梳理龙头骨干企业,跟踪推进食品工业投资亿元以上重点项目56项,加快推进圣农肉鸡加工六厂、紫山食品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支持龙头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促进食品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加大绿色产业发展。
加快建设漳州食品名城、晋江休闲食品名城、龙海休闲食品城、光泽中国生态食品城等特色产业集聚区,培育壮大一批行业绿色发展龙头示范企业,强化龙头企业引领示范作用。
突出特色品牌引领。
强化龙头品牌带动,打造区域产业品牌。
组织15家企业参加第29届中国食品博览会暨2020食品工业“三品”成果展等
重点展会,有力提升行业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
推
动举办50多场系列活动,带动销售(含意向)1000
多亿元,促进以需求牵引供给、以供给创造需求。
促进多元化营销。
强化市场需求引导,推动
知名电商在省内重点产业带召开30多场对接活
动,新开线上店铺2700多家,上线入驻阿里“超
级工厂”100多家,晋江食品等上线企业日均新增
300-1000订单,并推动开展天猫“正宗原产地”促
销等活动,带动莆田雪津啤酒、福州茉莉花茶等
特色产品销售较上年增长1倍以上。
提升食品安全保障。
深入推进食品诚信体系
建设,推动泉州、莆田、南平等地组织食品企业
开展诚信体系国家标准宣贯培训。
在全国率先推
动出台生态海盐等行业团体标准,推进婴幼儿配
方乳粉生产企业全部加入追溯体系试点。
参加全
国肉制品工业追溯体系建设座谈会,强化企业食
品安全主体责任,
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漳州食品名城
115
APR. 2021
CF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