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9课件.石头书【第2课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课文,
品读了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现在,让我
们拿起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吧!
核心问题: 你从文中两位小朋友身上得到什么启示?
我要像他们那样拥有热爱科学、探求知识的精神。
串珠问题: 1. 读课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川川和磊磊两个孩子与勘探队员的交 流“为什么说这块石头是书?”“它上面的字和画分 别是什么?”的事情。
来。而这种掩埋物质的类型通常取决于生物生存的环境。海
生动物的遗体通常都能变成化石,这是因为海生动物死亡后 沉在海底,被软泥覆盖。软泥在后来的地质时代中则变成页 岩或石灰岩。较细粒的沉积物不易损坏生物的遗体。在德国 的侏罗纪的某些细粒沉积岩中,很好地保存了诸如鸟、昆虫、 水母这样一些脆弱的生物的化石。
导思: “有哇,你们来看: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
这是波浪留下的足迹,叫波痕;还有那些小不点儿,黄
的,黑的,红的,闪光的,透明的……叫矿物。这些都 是石头书上的字。” 这里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内容呢? 这里的省略号省略的是还有很多不同颜色、不同 状态的小不点儿。
认识省略号的作用
概念:省略号,在汉语中的基本形式是位于中线的六 个小圆点(……),占两个字的位置。
因为石头上一层一层的就像书一页一页似的,石
头上的雨痕、波痕、矿物是它的字,化石是它的画, 这些都能像书一样让我们学到知识。因此说这块石头 是一本书。
课文结构
一层一层:像厚厚的书
石 头 书
字:雨痕、波痕、矿物…… 画:各种各样的化石
获得知识
热爱科 学探求 知识、 自然的 馈赠
课文主旨
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通过川川和磊磊两个孩子 与勘探队员的交流,介绍了许多有关岩石的知识,也 表达了两个孩子热爱科学、探求知识的强烈愿望。
)着石头书,他不时地对旁边的强强说: làng( 波浪 )和kūn( 昆 )虫
国学诵读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
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郑燮)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上头日日
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望夫石》王建)
走近中华传统文化 【石头书】 石头书是中国古代原始的书籍,即把文字刻在 石头上。它起源于东汉,而最大的石头书出于唐朝。 唐朝时印刷术还不很发达,为避免人们在学习
仿写
示例:天上的云真是变化 2.这样的省略句我也会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端,一会儿像小猫,一会儿像大象,一会儿像奔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骏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信你还能说出 更多这样的句子, 试一试吧!
推荐阅读
化石是怎样形成的 一个生物是否能形成化石取决于许多因素,但是 有三个因素是基本的:
(1)有机物必须拥有坚硬部分,如壳、骨、牙
或木质组织。然而,在非常有利的条件下,即使是非 常脆弱的生物,如昆虫或水母也能够变成化石。
(2)生物在死后必须立即避免被毁灭。如果一个生物 的身体部分地被压碎、腐烂或严重风化,这就可能改变或取 消该种生物变成化石的可能性。 (3)生物必须被某种能阻碍分解的物质迅速地埋藏起
仿写 1.运用神态描写写一句话:
他牙齿咬得“咯咯”作响,眼里闪着一股无法遏制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怒火,好似一头被激怒的狮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信你还能说出 更多这样的句子, 试一试吧!
经书时传抄错误,唐文宗下令将《诗经》《论语》
等十二部儒家经书,刻成石经,供人们抄录、诵读。
我们今天读了一本书,叫石头书。了解了
石头里许许多多的学问,其实,在我们的身边,
在大自然中还有很多像石头一样有学问的东西。
平时我们不仅要学会读书本上的知识,还要到
大自然中去读读无字书。
习题源于《典中点》的“基础练习”
理解课文。
核心问题: 你从文中两位小朋友身上得到什么启示? 串珠问题: 1.读课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 画出写石头书用处的句子。
3. 为什么说这块石头是一本书?
4. 这本石头书上都有什么内容?
导思: “书?哪里有书哇?”他俩看了看面前这块光秃秃 的石头,感到很奇怪。 从勘探队员与川川的对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我体会到了川川和磊磊的好奇心很强,还体会到 了勘探队员是一个平易近人的人。
19 石头书
第 二 课时
品读释疑
结构主旨
课堂拓展
当堂检测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
(重点) 2.初步了解课文大概内容,注意培养学生学习与思考问 题的良好习惯,同时也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 (难点)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 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 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 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
2. 画出写石头书用处的句子。 用处可大了。这本书会告诉我们,哪座山下埋着 煤炭,哪块地下藏着矿石……
3. 为什么说这块石头是一本书? 因为石头上一层一层的就像书一页一页似的, 石头上的雨痕、波痕、矿物是它的字,化石是它 的画,这些都能像书一样让我们学到知识。因此 说这块石头是一本书。
4. 这本石头书上都有什么内容?
作用:表示引文的省略或列举的省略,也可表示说话
的断断续续,或表示话没有说完、沉默等。
导思: “用处可大了。这本书会告诉我们,哪座山下埋着 煤炭,哪块地下藏着矿石……” 这里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呢?
这里的省略号的作用是表示列举的省略。省略的
内容是这本石头书能够告诉我们的知识还有很多,就 不一一列举了。
一、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 )
A.磊落 . (lěi)
B.勘察(kān)
光秃秃 . (tū)
刨根问底 (bào) . 金蝉脱壳 (qiào) . 弱不禁风(jìn)
. C.地壳 (ké) . .
D.禁止(jīn)
.
二、看拼音,写字词。
勘tàn( dú( 读 hén( “这些留着bō 探 )员pā( 趴 )在地上认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