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有关超市的讨论》含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有关超市的讨论》含反
思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超市的基本功能和服务设施,知道超市的作用。
2.培养幼儿在超市购物的基本礼仪,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3.激发幼儿对超市的好奇心,培养自主探究的精神。
二、活动重难点
1.重点:让幼儿了解超市的基本功能和服务设施。
2.难点:培养幼儿在超市购物的基本礼仪,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三、活动准备
1.PPT课件:超市的图片和动画。
2.实物道具:购物小车、商品标签、收银台等。
3.视频资料:超市购物流程。
四、活动过程
1.引入
教师出示一张超市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内容。
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你们去过超市吗?在超市里都看到了什么?
2.讨论超市的功能和服务设施
教师通过PPT课件,展示超市的各种区域和设施,如:蔬菜区、水果区、熟食区、收银台等。
引导幼儿讨论:这些区域和设施都有什么作用?你们在超市里都遇到过哪些工作人员?
3.情景模拟
教师扮演超市工作人员,幼儿扮演顾客,进行购物情景模拟。
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如何礼貌地与工作人员交流,如:问价、寻求帮助等。
教师观察幼儿在模拟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
4.视频学习
播放视频资料,展示超市购物流程,让幼儿了解购物的基本步骤。
视频结束后,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在超市购物时,我们应该遵守哪些规则?如何做到文明购物?
5.小组讨论
将幼儿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超市中做到文明购物,如:排队、不乱扔垃圾、爱护商品等。
教师反思本次活动的效果,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
五、活动延伸
1.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制作一份超市购物清单,并尝试在超市中按照清单购物。
2.课后活动:组织幼儿参观附近的超市,亲身体验购物过程,巩固所学知识。
反思:
重难点补充:
一、活动重点
教师:你们知道超市里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区域吗?
幼儿A:因为有好多不同的东西。
教师:对,每个区域都有它专门的商品,这样大家就能更快地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了。
那你们能告诉我蔬菜区是干什么的吗?
幼儿B:放蔬菜的。
教师:很棒,那如果我们要买水果,我们应该去哪里呢?
幼儿C(扮演顾客):阿姨,这个玩具多少钱?
教师:这个玩具是15元,需要我帮你拿一个吗?
二、活动难点
教师:如果在超市里你想尝一尝水果,应该怎么做呢?
幼儿D:直接吃?
教师:不是的,我们应该先问一问工作人员,得到允许后再尝一小块。
如果我们喜欢这个水果,再告诉家长买一些。
你们觉得这样做合适吗?
幼儿E:合适的。
教师:如果在超市里有人插队,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幼儿F:告诉他要排队。
教师:对,我们可以礼貌地提醒他,告诉他排队是我们大家应该遵守的规则。
还有,如果我们看到地上有垃圾,应该怎么做呢?
幼儿G:捡起来扔进垃圾桶。
活动过程补充:
幼儿H:他们排队结账。
教师:对,还有呢?
幼儿I:他们不乱扔垃圾。
教师:非常棒,这就是文明购物的一部分。
我们也要像他们一样,做到文明购物。
教师:今天我们学到了很多关于超市的知识,也知道了如何文明购物。
你们觉得自己做得怎么样?
幼儿J:我觉得我做得很好,我没有乱扔垃圾。
教师:很好,希望你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也能做到这些。
如果下次去超市,你们遇到不文明的行为,会怎么做呢?
幼儿K:我会提醒他们,告诉他们这样做不好。
通过这些对话,活动的过程更加自然流畅,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参与到活动中。
注意事项:
1.针对不同年龄段和认知水平的幼儿,教师在讲解超市相关知识时,应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确保幼儿能够理解。
2.在情景模拟环节,要注意观察每个幼儿的表现,适时给予个别指导,鼓励胆怯或内向的幼儿积极参与。
3.对于在活动中表现出不文明行为的幼儿,要耐心引导,避免严厉批评,以免影响他们的自尊心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4.在小组讨论时,教师要引导幼儿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也要关注那些不太愿意发言的幼儿,鼓励他们大胆发言。
5.针对家庭背景不同的幼儿,教师要考虑到他们的生活经验差异,尽量使用贴近他们生活的例子进行教学。
6.教学方式要多样化,结合实物展示、视频学习、情景模拟等,以适应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
7.活动结束后,教师应与家长进行沟通,反馈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共同促进幼儿社会行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