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小摄影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小摄影师
【基础须知】
词语理解
摄影(shè yǐng):用照相机拍下实物的影像。
明媚(míng mèi):(景物)鲜明可爱。
(例句)明媚的阳光照耀着大地。
立刻( lì kè):立即。
打量(dǎ liang):上上下下地看。
吩咐(fēn fù):口头指派或命令。
通常是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
摆弄(bǎi nòng):反复拨动或移动。
(例句)哥哥最爱摆弄电脑。
赶紧(gǎn jǐn):抓紧时机,毫不拖延。
秘书(mì shū):掌管文书并协助机关或部门负责人处理日常工作的人。
记者(jì zhě):报社、电视台等采访新闻和写报道的专职人员。
转告(zhuǎn gào):受人嘱托把某人的话、情况等告诉另一方。
【重点梳理】
1.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高尔基喜爱小男孩?
从以下这些语句可以看出来:①“来吧,我让他们放你进来。
”②“高尔基拿了张报纸,按小男孩的吩咐坐下。
”“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
”“高尔基侧过脸,对着他微笑。
”③“小男孩往地上一坐,哭了起来。
”“你怎么了?”④“高尔基走到窗口,大声喊道:…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
‟”⑤“……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
”
2.你认为课文以“小摄影师”为题妥当吗?说说你的理由。
我认为妥当,因为以“小摄影师”为题,是为了和文中的大人物高尔基作对比,以突出高尔基的优秀品质。
我认为不妥当,因为课文主要表现的是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关心和爱护,很显然,主要人物是高尔基,小男孩是次要人物,以“小摄影师”为题,与中心相违背。
【难点再现】
如何设计结尾才能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余地?
本文的结尾描写了高尔基盼望小男孩再回来给他拍照,从完成小男孩的愿望。
但是小男孩究竟回来了吗?文章的结尾并没有明确交代,这就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使读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想象结果。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设计出这样的结尾呢?首先,要明确自己描写的事件是不是有确切的结果,如果不是,就可以设计成这样充满幻想余地的结尾了。
其次,在结尾时要抓住读者心理,给读者以适当的提示,激发他们的想象。
精彩例句:热心的人拔打了120,救护人员把这位受伤的勇士抬上救护车,向医院疾驰而去……
点评:这是描写在公交车上一位勇士见义勇为,与小偷搏斗后身受重伤的文章的结尾,这个结尾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这位勇士伤得这么重,能否脱离危险?会不会牺牲了呢?这一系列的问题引导着读者去思考,去想象。
这样的结尾比直接给出读者一种确切的结果更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