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上语文1、 我的信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试卷
马鸣风萧萧
1、我的信念
一、基础知识
1.根据拼音写汉字。
róu()躏cù()然chún()粹mèi()力
闲xiá()shē()望结jiǎn()天fù()
2.解释下列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1)我一直沉醉于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
(2)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
(3)诚然,人类需要寻求现实的人。
二、课内阅读
有一年的春天,我因病被迫在家里休息数周。
我注视着我的女儿们所养的蚕正在结茧,这使我感兴趣。
望着这些蚕执著地、勤奋地工作,我感到我和它们非常相似。
像它们一样,我总是耐心地把自己的努力集中在一个目标上。
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正如蚕被鞭策着去结茧一般。
近五十年来,我致力于科学研究,而研究,就是对真理的探讨。
我有许多美好快乐的记忆。
少女时期我在巴黎大学,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在后来献身科学的整个时期,我丈夫和我专心致志,像在梦幻中一般,坐在简陋的书房里艰辛地研究,后来我们就在那里发现了镭。
我永远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
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竭力保持宁静的环境,以免受人事的干扰和盛名的拖累。
我深信,在科学方面我们有对事业而不是对财富的兴趣。
当皮埃尔·居里和我考虑要不要在我们的发现上取得经济利益时,我们都认为不能违背我们纯粹研究的观念。
因而我们没有申请镭的专利,也就抛弃了一笔财富。
我坚信我们是对的。
诚然,人类需要讲究现实的人,他们在工作中获得很多的报酬。
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他们受事业的强烈的吸引,既没有闲暇也没有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
我的惟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
我从没有把这种权益视为理所当然,因为在二十四岁以前,我一直
居住在被占领和被蹂躏的波兰。
我估量过在法国得到自由的代价。
1.居里夫人对“蚕结着茧子”感兴趣的原因是什么?
2.“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这“某种力量”指的是什么?
3.“梦想家”有什么特点?
4.“我丈夫和我专心致志,像在梦幻中一般”这个比喻恰当吗?为什么?
5.第三节所表达的思想与哪一句相同()
a)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b)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c) 位卑未敢忘忧国。
d)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6.从选文看,你认为一个优秀的科学家应该具有哪些优秀品质?
三、拓展阅读
跨越百年的美丽(节选)
当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容貌悄悄隐退,她逐渐变得眼花耳鸣,苍白乏力。
而皮埃尔不幸早逝,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更加重了她思想和生活上的沉重负担。
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
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了科学教科书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了一条条科学定理,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居里夫人的青春美丽已换位到了科学教科书里,换位到了人类文化的史册里。
居里夫人的美名从她发现镭的那一刻起就流传于世,迄今已经百年。
这是她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换来的荣誉。
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16中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两次诺贝尔奖。
她本来可以躺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任何一个荣誉里尽情地享受。
但她将奖金捐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孩当玩具。
上帝给她的美形都不为所累,尘世给的美誉她又怎能背负在身呢?凭谁论短长,漫将浮名换了精修细研。
她一如既往,埋头工作到67岁离开人世,离开了她心爱的实验室。
直到她死后40年,她用过的笔记本里,还有射线在不停地释放。
爱因斯坦说:“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她用事求世,超形脱俗,知道自己的目标,更知道自己的价值。
在一般人要做到这两个自知,排除干扰并终生如一,是很难很难的,但居里夫人做到了。
她让我们明白,人有多重价值,是需要多层开发的。
有的人止于形,以售其貌;有的人
止于勇,而呈其力;有的人止于心,只用其技;有的人达于理,而用其智。
诸葛亮戎马一生,气吞曹吴,却不披一甲,不佩一刃;毛泽东指挥军民万众,在战火中打出一个新中国,却不背枪支,不受军衔。
大音希声,大道无形,大智之人,不耽于形,不逐于力,不持于技。
他们淡淡地生活,静静地思考,执着地进取,直进到智慧高地,自由地驾驭规律,而永葆一种理性的美丽。
1.文中划线句用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2.作者在第二段中列举了四项“有的人”,诸葛亮与毛泽东属于哪一种?作者举两人的例子的目的是什么?
3.引用爱因斯坦的话有什么作用?
四、学习预报
1.熟读、背诵《论语》十则
2.《论语》是一部怎样的书?
3.摘录文中的语句作为自己学习或做人的座右铭。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蹂躏猝然纯粹魅力闲暇奢望结茧天赋
2(1)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之中。
(2)督促、激励。
(3)把工作当作职业,通过工作取得物质利益。
二、课内阅读
1.抓住“我”与蚕的相似点回答即可。
如“这些蚕固执地、勤奋地工作着,我感到科学需要这样的精神”。
2.对真理的探索
3.为理想而研究而工作,把工作当作事业,全身心地投入,完全不考虑物质利益的得失。
4.恰当。
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潜心于科学研究,科学本身具有伟大的美,这种美具有无穷的魅力,使人兴趣盎然,觉得有无限的快乐,就像在梦境中一样。
5.B
6.执着追求,坚忍不拔,有信心,勤奋努力。
三、拓展阅读
1.排比、比喻,突出了居里夫人在科学上的伟大贡献。
2.第四种人,通过类比的手法给予居里夫人的智慧与人格最高的评价。
3.略
四、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