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李世民名言名句 精品
唐朝李世民百字箴言

唐朝李世民百字箴言耕夫碌碌,多无隔夜之粮;织女波波,少有御寒之衣。
日食三餐,当思农夫之苦;身穿一缕,每念织女之劳。
寸丝千命,匙饭百鞭。
无功受禄,寝食不安。
交有德之朋,绝无义之友。
取本份之财,戒无名之酒。
常怀克己之心,闭却是非之口。
若能依朕之言,富贵功名可久。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是影响中国乃至世界进程的杰出人物,被筑东阳先生称为“继孔子之后中国数一数二的伟人”。
其著名的百字箴言就是李世民书撰赠予朝中大臣的。
这则近似白话的百字短文,大概的意思是提醒为官者不忘劳动本色,保持艰苦奋斗作风;同时做到慎言、慎友、克己、清廉。
这段话看起来是君王教导臣子如何保持功名富贵的圣训,但究其内容,实为告诫为官者修身克己的做人之道。
警句四十则1、受贿如同吸毒,绝不能有第一次。
2、站在立党为公的阳光下,脚下就不会有污浊的阴影。
3、制度是腐败的防火墙,监督是腐败的灭火器。
4廉洁是阳光道,腐败是独木桥。
5当一个人眼里只有金钱的时候,他的一只脚已经踏入了地狱的门槛。
6、不屈于利称之富有,不屈于名可谓高贵。
7、清廉也是一种美丽!8、民心有眼,法网无边。
9、贪欲是滋生腐败的源泉,自律是遏制欲望的堤坝。
10、你的每一句诚实的语言都是人格的坐标,你的每一个奉献的身影都是道德的旗帜。
11、人钻进钱眼儿就是囚,囚走出钱眼儿就是人。
12、宽一分,民受益不止一分;取一文,己为人不值一文。
13、钱网、情网、关系网,可曾想过恢恢法网?14、为官戒不清,掌权戒不廉,办事戒不公,做人戒不诚。
15、哪里有理性和智慧,哪里就有尊严;哪里有责任和美德,哪里就有尊重。
16、谁自重,谁就得到尊重;谁放纵,谁就得到伤痛。
17、堂堂正正为官,清清白白务政;规规矩矩办事,坦坦荡荡做人。
18、权力是一柄双刃剑,“风光”和“风险”并存。
19、浩渺天际,民心为本;时空无限,百姓为天。
20、“贪”字近乎“贫”,“婪”字近乎“焚”。
21、黑白分明隔一线,廉腐相克差一念。
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言

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言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言1.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
随着起义队伍的发展壮大,朱红灯先后结识了茌平、平原等地的义和拳运动首领本明和尚、于清水、王立言等人。
义和拳首领商议决定,彼此声援,互相帮助,争取把灭掉洋教。
1899年夏季,朱红灯决定将义和拳改名为义和团,并公开和洋教展开斗争。
与此同时,清水周边的县乡也将义和团发展了起来,在朱红灯的组织下,他们形成了以杠子李庄为中心的反抗洋教的斗争。
2.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唐太宗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
贞观时期,夜不闭户,道不拾遗,滥用职权和贪污渎职的现象降到了历史最低。
近日研读《贞观政要·贪鄙》,掩卷深思,感慨万千。
贞观时期,政治清明,官吏廉洁,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李世民作为皇帝率先垂范,时时警示官员,廉洁自律,奉公守法。
3.开直言之路,广不讳之门。
4.耕夫碌碌,多无隔夜之粮;织女波波,少有御寒之衣。
日食三餐,当思农夫之苦,身穿一缕,每念织女之劳。
寸丝千命,匙饭百鞭,无功受禄,寝食不安。
交有德之朋,绝无义之友。
取本分之财,戒无名之酒。
常怀克己之心,闭却是非之口。
若能依朕所言,富贵功名可久。
5.食为人天,农为正本。
6.以奇为正者,敌意其奇,则吾正击之;以正为奇者,敌意其正,则吾奇击之。
使敌势常虚,我势常实。
当以此法授诸将,使易晓尔。
7.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8.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
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
9.若家给人足,朕虽不听管弦,乐在其中矣。
10.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11.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
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有数十万军民参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
其实,人们头脑中的这一印象并不准确。
因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典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开国大典。
实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也就是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早在当年10月1日之前一个星期就已经宣布过了。
唐太宗李世民语录

唐太宗李世民语录唐太宗李世民语录1、唐太宗说:“君主,是水的源头;群臣,是水的支流。
混浊了源头而去希冀支流的清澈,是不可能的事。
君主自己做假使诈,又如何能要求臣下耿直呢!朕正以至诚之心治理天下,看见前代帝王喜好用权谋小计来对待臣下,常常觉得可鄙。
你的建议虽好,朕不采用。
”2、唐太宗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周朝取得天下,更加修行仁义;秦朝取得天下,一味崇尚欺诈、暴-力,这就是长短得失的不同。
所以唐说夺取天下也许可以凭借武力,治天下则不可以不顺应民心。
3、秋季,七月,壬子(初二),任命吏部尚书长孙无忌为尚书右仆射。
无忌与太宗早年为布衣之交,加上皇后兄长的外戚身份,又有辅佐太宗即位的大功,太宗视为心腹,对他的礼遇无人堪比,几次想重用他为宰相. 文德皇后固执地请求:“我身为皇后,家族的尊贵荣耀已达到顶点,实在不愿意我的兄、弟再去执掌国政。
汉代的吕、霍、上官三家外戚都是痛彻骨髓的前车之鉴,望陛下-体恤明察1太宗不听,最后还是予以重用。
4、太宗问萧和长孙无忌:“颉利君臣昏庸残暴,必然面临危亡。
现在出兵讨伐,则刚刚与突厥订立盟约,师出无名;不出兵,恐怕又要失去机会,怎么办呢?”萧请求出兵。
长孙无忌说:“突厥并没有侵我边塞,却要背信弃义、劳民伤财,这不是正义之师的所为。
”太宗于是没有出兵。
5、太宗问:“忠、良有区别吗?”回答道:“后稷、契、皋陶,君臣齐心合力,共享荣耀,这就是所说的良臣。
龙逄、比干犯颜直谏,身死国亡,这就是所说的忠臣。
”太宗听后十分高兴,赐给绢匹 .6、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想要看见自己的形体,一定要借助于镜子;君主想自己知道过错,必然要善待忠正耿直的大臣。
如果君主刚愎自用,自以为是,大臣阿谀逢迎,君主就会失去国家,大臣又岂能独自保全!像虞世基等人对隋炀帝阿谀奉承以求保全富贵,炀帝被杀后,世基等也难免一死。
7、有人上书主张秦王府旧兵,应全部任命为武官,加入皇宫警卫部队。
太宗对他说:“朕视天下为一家,只选用贤才,难道旧属士兵之外就别无可信用的人了吗?你这个想法,并不是让朕的恩德广被于天下。
唐太宗李世民的经典名言

唐太宗李世民的经典名言唐太宗李世民的经典名言1.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
2.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随着起义队伍的发展壮大,朱红灯先后结识了茌平、平原等地的义和拳运动首领本明和尚、于清水、王立言等人。
义和拳首领商议决定,彼此声援,互相帮助,争取把灭掉洋教。
1899年夏季,朱红灯决定将义和拳改名为义和团,并公开和洋教展开斗争。
与此同时,清水周边的县乡也将义和团发展了起来,在朱红灯的组织下,他们形成了以杠子李庄为中心的反抗洋教的斗争。
3.开直言之路,广不讳之门。
4.耕夫碌碌,多无隔夜之粮;织女波波,少有御寒之衣。
日食三餐,当思农夫之苦,身穿一缕,每念织女之劳。
寸丝千命,匙饭百鞭,无功受禄,寝食不安。
交有德之朋,绝无义之友。
取本分之财,戒无名之酒。
常怀克己之心,闭却是非之口。
若能依朕所言,富贵功名可久。
5.食为人天,农为正本。
6.以奇为正者,敌意其奇,则吾正击之;以正为奇者,敌意其正,则吾奇击之。
使敌势常虚,我势常实。
当以此法授诸将,使易晓尔。
7.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8.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
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
9.若家给人足,朕虽不听管弦,乐在其中矣。
这一系列政策为唐王朝带来政治清明、生产发展、文化繁荣的景象,为开元盛世打下坚实的基础,其很多制度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10.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11.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
12.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饥,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
帮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
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侧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
13.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而朕爱之如一也。
可见文皇之胸怀,不愧天可汗之名也。
14.致安之本,惟在得人。
15.官在得人,不在员多。
16.朕闻以德下人者昌,以贵高人者亡。
是以五岳凌霄,四海亘地,纳污藏疾,无损高深。
志冲欲以匹夫解位天子,朕若有罪,是其直也;若当无罪,是其狂也。
唐太宗李世民的经典名言阅读欣赏

唐太宗李世民的经典名言阅读欣赏唐太宗李世民的经典名言阅读欣赏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名言吧,在议论文中,引用名言,不但体现语言的丰富,还能增强观点的说服力,使文章顿时有了亮色,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你知道什么样的名言才能算得上是优秀的名言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唐太宗李世民的经典名言阅读欣赏,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唐太宗李世民的经典名言阅读欣赏1. 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
2.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3. 开直言之路,广不讳之门。
4. 耕夫碌碌,多无隔夜之粮;织女波波,少有御寒之衣。
日食三餐,当思农夫之苦,身穿一缕,每念织女之劳。
寸丝千命,匙饭百鞭,无功受禄,寝食不安。
交有德之朋,绝无义之友。
取本分之财,戒无名之酒。
常怀克己之心,闭却是非之口。
若能依朕所言,富贵功名可久。
5. 食为人天,农为正本。
6. 以奇为正者,敌意其奇,则吾正击之;以正为奇者,敌意其正,则吾奇击之。
使敌势常虚,我势常实。
当以此法授诸将,使易晓尔。
7.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8.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
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
9. 若家给人足,朕虽不听管弦,乐在其中矣。
10.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11. 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
12. 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饥,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
帮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
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侧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
13.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而朕爱之如一也。
可见文皇之胸怀,不愧天可汗之名也。
14. 致安之本,惟在得人。
15. 官在得人,不在员多。
16. 朕闻以德下人者昌,以贵高人者亡。
是以五岳凌霄,四海亘地,纳污藏疾,无损高深。
志冲欲以匹夫解位天子,朕若有罪,是其直也;若当无罪,是其狂也。
譬尺雾障天,不亏于大;寸云遮日,何损于明!17. 卿能执法,朕复何忧。
李世民的经典名言

李世民的经典名言1.唐太宗的名言、名句唐太宗的名言、名句有下面几个内容:1.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译文:听取多方面的意见,才能明辨是非;听信单方面的话,就分不清是非。
出自宋·司马光《资治通鉴》载唐太宗语。
2.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译文:一个人以铜为镜子,可以用来整理衣冠;以历史为镜子,可以知道朝代兴衰的道理;以人为镜子,可以知道得失、对错。
出自后晋·刘昫《旧唐书·魏征传》载唐太宗语。
3.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译文:君子在用人就像用器具一样,使用他们的长处。
出自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八·贞观元年》载唐太宗语。
4.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
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
译文:当政的关键,唯在用人得当,若所用的人不能充分发挥他的才能、长处,政事就必然难以得封治理。
现在所任用的官员,必须是道德、修养、学问都本分的人。
出自唐·吴兢《贞观政要》载唐太宗语。
5.开直言之路,广不讳之门,闻所未闻,日慎一日译文:开启臣子们说直话的言路,打开臣子们说直话不为尊者隐讳的大门,让我听到没有听说过的事情和道理,我就能一天比一天更加谨慎。
出自唐·唐太宗《唐太宗集》。
扩展资料:唐太宗治国,有许多过人之处。
其中尤以善于用人为世人称道。
他曾经与大臣讨论隋文帝施政得失。
有大臣认为隋文帝是一个兢兢业业的君主,而太宗恰恰认为隋文帝之失在于不懂得放权,不信任臣下,有大事小事一把抓的毛病。
他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
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敢于用曾经反对过自己的人,反映了唐太宗的胆识。
其典型事例是重用魏徵。
魏徵在隋末诡为道士,初投瓦岗军,曾效力于李密帐下,后归依窦建德。
李世民的名句

李世民的名句
1. “以铜为镜,可以正身;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 就像我们每天照镜子整理自己的仪表一样,通过历史、他人来审
视自己,才能不断进步啊!
2. “治安之本,惟在得人。
” 这就好比建房子,材料不好房子怎么能坚固呢?得到贤能的人才是治理国家的关键呀!
3.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 这不就像在狂风中才能看出哪种草最坚韧,在动荡时代才能知道谁是真正忠诚的臣子吗?
4.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 哎呀,就像我们花钱一样,要有节
制有计划,这样才能一直有足够的呀!
5.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 这不就和船与水的关系一样嘛,百姓支持你,你就能稳坐江山,不然随时可能翻船呢!
6. “官在得人,不在员多。
” 可不是嘛,做事关键在人能干,而不是人多呀,人多不顶用有啥用呢?
7. “王者以天下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为己有。
” 真正的王者是把天下
当成家,怎么会只想着把宝物都放到自己陵墓里占为己有呢,对不对?
8. “耕夫碌碌,多无隔夜之粮;织女波波,少有御寒之衣。
” 这世上普通
的农夫辛苦劳作却常常连第二天的粮食都没有,织女们忙忙碌碌却少有能抵御寒冷的衣服,这是不是很让人感慨呀!
李世民的这些名句,真的蕴含了深刻的道理和智慧,值得我们好好去体会和学习呀!。
李世民的名言以史为鉴

李世民的名言以史为鉴
1.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2.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知义,智者必怀仁?
3.目万机,一人听断,虽复忧劳,安能尽善?
4.选贤之义,无私为本。
5.积善三年,知之者少;为恶一日,闻于天下
6.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7.戡乱以武,守成以文,文武之道.各随其时。
卿谓文不及武,斯言过矣
8.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
星旂纷电举,日羽肃天行。
遍野屯万骑,临原驻五营。
登山
麾武节,背水纵神兵在昔戎戈动,今来宇宙平。
9.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10.恭已临四极,垂衣驭八荒!
11.今中华强盛,徒兵一千可敌夷狄数万。
夷虽众,有何惧哉!
12.食为人天,农为政本。
13.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14.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15.萧条起关塞,摇飏下蓬瀛!拂林花乱彩,响谷乌分声,披云罗影散,泛水织文生,劳歌大
风曲,威加四海清。
李世民说过的名言名句

李世民说过的名言名句1、谗佞之徒,国之蝥贼也。
出自《帝范·去谗第六》。
【译文】如果朝廷里边混人馅谈奸佞之徒,就像禾苗有了专门吃苗根的鳌虫一样,是国家的大患。
2、联遇千虑一失,必望有犯无隐。
出自《魏郑公谏录·卷三·对西蕃通来几时》。
【译文】我遇到千虑一失的时候,一定希望有人直言不要隐瞒。
3、伤其身者,不缘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
出自《魏郑公谏录·卷三·对为君之道先存百姓》。
【译文】损害自己的身体的,不是因为外物所致,都是因为过分地追求欲望而酿成大祸。
4、今与诸公共理百姓,但有不可行,即向联言。
出自《魏郑公谏录·卷三·对西蕃通来几时》。
【译文】我现在与各位共同治理天下百姓,一定有不可行的事情,就跟我说。
5、夫国之匡辅,必待忠良。
任使得人,天下自治。
出自《帝范·求贤第三》。
【译文】匡世辅君,必须要有忠臣良将。
倘若任用人才得法,天下自然就会太平。
6、人君之道,唯在宽厚,非但刑戮,乃至鞭挞亦不欲行。
出自《魏郑公谏录·卷三·对人君所务宽厚》。
【译文】作为君主的原则,只在于对人宽容仁厚,不但是行刑杀戮,即使是鞭挞都不忍心做啊。
7、为君极难,法若急,恐滥及善人;法若宽,则不肃奸究。
出自《魏郑公谏录·卷四·对刑法宽猛》。
【译文】君主很难做事,法律如果过于苛刻,恐怕伤及好人。
法律如果宽松,就不能肃清奸恶之徒。
8、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
出自《贞观政要·求谏》。
【译文】人要照见自己,一定要有明镜。
一国之主要想知道自己的过失,一定要借助于忠臣。
9、君者,俭以养性,静以修身。
俭则人不劳,静则下不扰。
人劳则怨起,下扰则政乖。
出自《帝范·诫盈第七》。
【译文】作国君的,应该以简约质朴之道来修性,应该用淡泊静远来修身。
简约可以使人不疲劳,淡泊宁静可以使百姓不乱。
人们困顿疲惫时,就会怨恨,百姓不安则使国家政治不和谐。
李世民名言佳句

李世民名言佳句
嘿,朋友!你知道李世民吗?那可是唐朝大名鼎鼎的皇帝!他说过好多经典名言佳句,咱一起来瞅瞅!
比如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这就好比你在黑暗中走路,有了这三面镜子,就像有了明亮的路灯,能让你看清前方的路,少走弯路,不是吗?
还有“官在得人,不在员多。
”这就好像一场足球比赛,不在于你有多少球员在场上,而在于每个球员是不是真的有能力,能发挥作用,难道不是吗?
李世民还讲过“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这就跟在狂风中才能看出哪棵草最坚韧一样,只有在动荡的局势里,才能分辨出谁是真正忠诚的臣子。
你想想,生活中不也是这样,遇到困难时才能看清谁是真正的朋友?
在我看来,李世民的这些名言佳句,充满了智慧和洞察力。
它们不仅在当时对治理国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就算放到今天,对我们为人处世、管理团队、分辨是非等等方面,也都有着很大的启发和借鉴价值!。
唐太宗李世民名言以人为鉴

唐太宗李世民名言以人为鉴1.唐太宗的名言、名句唐太宗的名言、名句有下面几个内容:1.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译文:听取多方面的意见,才能明辨是非;听信单方面的话,就分不清是非。
出自宋·司马光《资治通鉴》载唐太宗语。
2.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译文:一个人以铜为镜子,可以用来整理衣冠;以历史为镜子,可以知道朝代兴衰的道理;以人为镜子,可以知道得失、对错。
出自后晋·刘昫《旧唐书·魏征传》载唐太宗语。
3.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译文:君子在用人就像用器具一样,使用他们的长处。
出自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八·贞观元年》载唐太宗语。
4.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
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
译文:当政的关键,唯在用人得当,若所用的人不能充分发挥他的才能、长处,政事就必然难以得封治理。
现在所任用的官员,必须是道德、修养、学问都本分的人。
出自唐·吴兢《贞观政要》载唐太宗语。
5.开直言之路,广不讳之门,闻所未闻,日慎一日译文:开启臣子们说直话的言路,打开臣子们说直话不为尊者隐讳的大门,让我听到没有听说过的事情和道理,我就能一天比一天更加谨慎。
出自唐·唐太宗《唐太宗集》。
扩展资料:唐太宗治国,有许多过人之处。
其中尤以善于用人为世人称道。
他曾经与大臣讨论隋文帝施政得失。
有大臣认为隋文帝是一个兢兢业业的君主,而太宗恰恰认为隋文帝之失在于不懂得放权,不信任臣下,有大事小事一把抓的毛病。
他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
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敢于用曾经反对过自己的人,反映了唐太宗的胆识。
其典型事例是重用魏徵。
魏徵在隋末诡为道士,初投瓦岗军,曾效力于李密帐下,后归依窦建德。
唐太宗李世民二十四句名言,真千古一帝也

唐太宗李世民二十四句名言,真千古一帝也李世民(598年-649年),唐朝第二代皇帝,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军事家,卓越的政治家,著名的理论家,书法家和诗人。
唐太宗被后世誉为千古一帝,是中国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毛泽东评价说: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
他在位期间,居安思危,虚怀纳谏,并且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终于促成了社会安定、生产发展的升平景象,史称贞观之治,成为中国封建时代最著名的“治世”。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出处】《贞观政要·君道》【译文】一个人以铜为镜子,可以用来整理衣冠。
以历史为镜子,可以知道朝代兴衰的道理。
以人为镜子,可以知道得失、对错。
夫人者国之先,国者君之本。
【出处】《帝范·君体第一》【译文】人民是国家的先决条件,国家是国君的根本。
旷道不可偏制,故与人共理之,重任不可独居,故与人共守之。
【出处】《帝范·建亲第二》【译文】这么旷大的国家,一个人怎么能治理得了呢?所以要与别人来共同治理。
这么至极至尊、人人垂涎的皇位,一个人怎么能守得住呢?所以皇帝要与别人来共同守卫它。
夫国之匡辅,必待忠良。
任使得人,天下自治。
【出处】《帝范·求贤第三》【译文】匡世辅君,必须要有忠臣良将。
倘若任用人才得法,天下自然就会太平。
良匠无弃材,明主无弃士。
【出处】《帝范·审官第四》【译文】对于一个好的工匠来说,没有废弃的材料,对于一个圣明的君主来说,没有不能用的人。
不以一恶忘其善,勿以小瑕掩其功。
【出处】《帝范·审官第四》【译文】对于一个人,不能因为他做了一件坏事,就忘掉他做过的好事。
使用一个人,不能因为他的小过错,就抹杀他的功绩。
夫王者,高居深视,亏听阻明。
恐有过而不闻,惧有阔而莫补。
【出处】《帝范·纳谏第五》【译文】君主居高位,处深宫,与民隔绝,不能看到天下所有的东西,不能听到天下所有的声音。
唯恐自己有过失而不能听到,害怕自己有缺失而不能及时补救。
唐太宗名句

唐太宗名句
1.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就好比我们和朋友的关系呀,朋友能帮我们,也可能会有矛盾的时候。
就像唐太宗知道百姓的力量一样,我们也要珍惜和朋友的情谊啊!
2.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哎呀,这多像我们照镜子整理自己呀,从历史和别人那里吸取经验教训,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好呀,唐太宗可真有智慧!
3. “官在得人,不在员多。
”这不是跟我们做事一样嘛,关键在于找到合适的人,而不是人多就行,唐太宗可真是看得透彻!
4. “治安之本,惟在得人。
”就如同一个团队的核心是优秀的人才呀,唐太宗深知这个道理,我们也要明白呀!
5.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这不就像我们花钱一样嘛,要有节制才能一直有呀,唐太宗真厉害能想到这些!
6.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就像困难的时候才能看出谁是真朋友一样,唐太宗这话多有道理呀!
7. “致安之本,惟在得人。
”想想看,我们要做好一件事,不也得靠合适的人嘛,唐太宗说得太对啦!
8.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这多像把优秀的人都聚集到一起呀,唐太宗真有手段!
9. “君依于国,国依于民。
”这不就是说国家和人民相互依存嘛,唐太宗早就明白啦,我们能不重视吗?
10. “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这就好像我们不能只看眼前利益呀,要为以后着想,唐太宗真的太有远见啦!
我觉得唐太宗的这些名句都充满了智慧,对我们现在的生活和为人处世都有很大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唐太宗李世民名言

唐太宗李世民名言
唐太宗李世民(626年―649年),字玄成、世民。
唐朝第二
位皇帝(627年―649年在位),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是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政治家之一。
李渊起兵时,李世民
任王世充的部将。
后随王世充降唐,封秦王。
贞观元年(627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
被立为皇太子。
贞观十四年(640年),唐太宗李世民即位,改
元贞观。
在位期间,国泰民安,吏治清廉,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史称“贞观之治”。
1.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2.水能进也能退也能浮。
3.一日克己复礼为仁;一月克己复礼为义;一年克己复礼为仁;终生克己复礼为智;人人都能做到这几点就可以说是有仁德
之人了。
4.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5.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7.君如山之固,臣如草之茂。
8.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1 —
9.政贵有恒;常治常新;或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则可;无恒者无所不用其极则可也。
— 2 —。
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言_名人名言精选

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言1. 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
2.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3. 开直言之路,广不讳之门。
4. 耕夫碌碌,多无隔夜之粮;织女波波,少有御寒之衣。
日食三餐,当思农夫之苦,身穿一缕,每念织女之劳。
寸丝千命,匙饭百鞭,无功受禄,寝食不安。
交有德之朋,绝无义之友。
取本分之财,戒无名之酒。
常怀克己之心,闭却是非之口。
若能依朕所言,富贵功名可久。
5. 食为人天,农为正本。
6. 以奇为正者,敌意其奇,则吾正击之;以正为奇者,敌意其正,则吾奇击之。
使敌势常虚,我势常实。
当以此法授诸将,使易晓尔。
7.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8.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
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
9. 若家给人足,朕虽不听管弦,乐在其中矣。
10.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11. 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
12. 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饥,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
帮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
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侧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
13.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而朕爱之如一也。
可见文皇之胸怀,不愧天可汗之名也。
14. 致安之本,惟在得人。
15. 官在得人,不在员多。
16. 朕闻以德下人者昌,以贵高人者亡。
是以五岳凌霄,四海亘地,纳污藏疾,无损高深。
志冲欲以匹夫解位天子,朕若有罪,是其直也;若当无罪,是其狂也。
譬尺雾障天,不亏于大;寸云遮日,何损于明!17. 卿能执法,朕复何忧。
18. 戎狄为患,自古有之。
陛下以圣武龙兴,光宅中夏,精兵百万,所征无敌,奈何以胡寇扰边,遽迁都以避之,贻四海之羞,为百世之笑乎!彼霍去病汉廷一将,犹志灭匈奴;况臣忝备籓维,愿假数年之期,请系颉利之颈,致之阙下。
若其不效,迁都未晚。
19. 取本分之财,戒无名之酒。
常怀克己之心,闭却是非之口。
若能依朕所言,富贵功名可久。
20. 朕昔受委专征,民间遂有此曲,虽非文德之雍容,然功业由兹而成,不敢忘本。
李世民名言名句

李世民名言名句李世民名言名句1、戡乱以武,守成以文,文武之道,各随其时。
卿谓文不及武,斯言过矣。
2、王者以天下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为己有。
今因九嵕山为陵,不藏金玉、人马、器皿,用土木形具而已,庶几好盗息心,存没无累。
3、中国百姓,实天下之根本,四夷之人,乃同枝叶,扰其根本以厚枝叶,而求久安,未之有也!4、食为人天,农为政本。
5、朕昔受委专征,民间遂有此曲,虽非文德之雍容,然功业由兹而成,不敢忘本。
6、选贤之义,无私为本。
7、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8、致安之本,惟在得人。
9、今中华强盛,徒兵一千可敌夷狄数万,夷虽众,有何惧哉!10、天下英雄入我毂中矣!11、李陵以步卒五千绝漠,然卒降匈奴,其功尚得书竹帛。
靖以骑三千,蹀血虏庭,遂取定襄,古未有辈,足澡吾渭水之耻矣!12、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13、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14、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15、慷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
16、远馋佞,近忠良。
17、丈夫以意气相期,勿以小疑介意。
18、官在得人,不在员多。
19、开直言之路,广不讳之门。
20、以奇为正者,敌意其奇,则吾正击之;以正为奇者,敌意其正,则吾奇击之。
使敌势常虚,我势常实。
当以此法授诸将,使易晓尔。
21、理人必以文德,防边必以武威。
22、取本分之财,戒无名之酒。
常怀克己之心,闭却是非之口。
若能依朕所言,富贵功名可久。
23、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饥,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
帮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
()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侧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
24、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
25、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天子者,有道则推而为主,无道则弃而不用!26、归语尔可汗,我父子东征,能寇边者可即来。
27、耕夫碌碌,多无隔夜之粮;织女波波,少有御寒之衣。
日食三餐,当思农夫之苦,身穿一缕,每念织女之劳。
寸丝千命,匙饭百鞭,无功受禄,寝食不安。
李世民名言名句

李世民名言名句李世民名言名句1、戡乱以武,守成以文,文武之道,各随其时。
卿谓文不及武,斯言过矣。
2、王者以天下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为己有。
今因九嵕山为陵,不藏金玉、人马、器皿,用土木形具而已,庶几好盗息心,存没无累。
3、中国百姓,实天下之根本,四夷之人,乃同枝叶,扰其根本以厚枝叶,而求久安,未之有也!4、食为人天,农为政本。
5、朕昔受委专征,民间遂有此曲,虽非文德之雍容,然功业由兹而成,不敢忘本。
6、选贤之义,无私为本。
7、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8、致安之本,惟在得人。
9、今中华强盛,徒兵一千可敌夷狄数万,夷虽众,有何惧哉!10、天下英雄入我毂中矣!11、李陵以步卒五千绝漠,然卒降匈奴,其功尚得书竹帛。
靖以骑三千,蹀血虏庭,遂取定襄,古未有辈,足澡吾渭水之耻矣!12、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13、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14、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15、慷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
16、远馋佞,近忠良。
17、丈夫以意气相期,勿以小疑介意。
18、官在得人,不在员多。
19、开直言之路,广不讳之门。
20、以奇为正者,敌意其奇,则吾正击之;以正为奇者,敌意其正,则吾奇击之。
使敌势常虚,我势常实。
当以此法授诸将,使易晓尔。
21、理人必以文德,防边必以武威。
22、取本分之财,戒无名之酒。
常怀克己之心,闭却是非之口。
若能依朕所言,富贵功名可久。
23、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饥,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
帮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
()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侧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
24、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
25、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天子者,有道则推而为主,无道则弃而不用!26、归语尔可汗,我父子东征,能寇边者可即来。
27、耕夫碌碌,多无隔夜之粮;织女波波,少有御寒之衣。
日食三餐,当思农夫之苦,身穿一缕,每念织女之劳。
寸丝千命,匙饭百鞭,无功受禄,寝食不安。
李世民名言名句摘抄大全100句

李世民名言名句摘抄大全李世民名言名句摘抄大全100句若是自己没有尽力,就没有资格批评别人不用心。
开口抱怨很容易,但是闭嘴努力的人更加值得尊敬。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李世民名言名句摘抄大全,欢迎学习,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李世民名言名句摘抄大全1、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2、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3、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4、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5、一切皆为虚幻。
6、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7、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8、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9、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10、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观念。
11、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12、不可说。
13、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
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14、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
15、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16、你目前所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17、为了赞美而去修行,有如被践踏的香花美草。
18、白白的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罪一样。
19、能够把自己压得低低的,那才是真正的尊贵。
20、广结众缘,就是不要去伤害任何一个人。
21、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22、对人恭敬,就是在庄严你自己。
23、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
24、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25、你认命比抱怨还要好,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你除了认命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26、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27、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28、你随时要认命,因为你是人。
29、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唐太宗名言

唐太宗名言唐太宗,又名李世民、文恭帝,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化家,也是唐朝最伟大的皇帝,他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政权,并在位时间长达50年,他的话语一直流传至今,成为中国古代典故。
唐太宗的一生无论在政治上还是文学上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他的名言也显示出他作为一个政治家的深刻思想,使他终身成就卓越。
“天下之大,孰能独尊” 唐太宗对此极为重视,他认为天下之大,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独力而行,只有通过合作、融合才能取得成功。
他勉励官员要珍惜每一个努力的人,因为没有他们的努力,就没有当时的唐朝繁荣。
“治国必用文武之道” 唐太宗深知文武双修的重要性,他绝不容忍政治家只注重文官,而忽略武官的做法,他认为,文武双修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只有兼顾文武双方,才能够让国家长久繁荣发展。
“宁可平生不做大官,不可贪而做大官” 唐太宗秉承公正理念,强调官员要廉洁奉公,不能因为贪污腐败而做大官,唐太宗表明,要想做一名正派官员,必须以高尚的品德和政治觉悟来衡量,而不是以索取利益来衡量。
“文章不能论物色,财源不可尚私欲” 唐太宗强调官员不能够以物色的方式来审查文章,也不能以谋取私利的方式来获取财源。
他认为,官员应公正审查文章,公正处理财源,以保证国家的正常运作。
“把财产用于官府,把民力用于国家” 唐太宗为了使国家繁荣发展,他认为,政府应该把财产用于官府,把民力用于国家,以便更好地发展国家的经济,维护国家的稳定。
“若非愚者,吾不敢为天下先” 唐太宗非常谦虚,他认为自己非常愚蠢,虽然他作为一个政治家的能力卓越,但他仍然不敢将自己放在天下之上,他表明要想获得成功,必须保持谦虚避免骄傲自大。
以上是唐太宗的名言,尽管唐太宗已经离去,但他的话语依然传承至今,他的名言足以证明他作为一个政治家的智慧与胸怀,激励着后人做出更加伟大的事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世民名言名句
李世民名言名句
1、戡乱以武,守成以文,文武之道,各随其时。
卿谓文不及武,斯言过矣。
2、王者以天下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为己有。
今因九嵕山为陵,不藏金玉、人马、器皿,用土木形具而已,庶几好盗息心,存没无累。
3、中国百姓,实天下之根本,四夷之人,乃同枝叶,扰其根本以厚枝叶,而求久安,未之有也!
4、食为人天,农为政本。
5、朕昔受委专征,民间遂有此曲,虽非文德之雍容,然功业由兹而成,不敢忘本。
6、选贤之义,无私为本。
7、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8、致安之本,惟在得人。
9、今中华强盛,徒兵一千可敌夷狄数万,夷虽众,有何惧哉!
10、天下英雄入我毂中矣!
11、李陵以步卒五千绝漠,然卒降匈奴,其功尚得书竹帛。
靖以骑三千,蹀血虏庭,遂取定襄,古未有辈,足澡吾渭水之耻矣!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13、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14、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15、慷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
16、远馋佞,近忠良。
17、丈夫以意气相期,勿以小疑介意。
18、官在得人,不在员多。
19、开直言之路,广不讳之门。
20、以奇为正者,敌意其奇,则吾正击之;以正为奇者,敌意其正,则吾奇击之。
使敌势常虚,我势常实。
当以此法授诸将,使易晓尔。
21、理人必以文德,防边必以武威。
22、取本分之财,戒无名之酒。
常怀克己之心,闭却是非之口。
若能依朕所言,富贵功名可久。
23、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饥,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
帮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
()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侧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
24、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
25、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天子者,有道则推而为主,无道则弃而不用!
26、归语尔可汗,我父子东征,能寇边者可即来。
27、耕夫碌碌,多无隔夜之粮;织女波波,少有御寒之衣。
日食三餐,当思农夫之苦,身穿一缕,每念织女之劳。
寸丝千命,匙饭百鞭,无功受禄,寝食不安。
交有德之朋,绝无义之友。
取本分之财,戒无名之酒。
常怀克己之心,闭却是非之口。
若能依朕所言,富贵功名可久。
28、戎狄为患,自古有之。
陛下以圣武龙兴,光宅中夏,精兵百万,所征无敌,奈何以胡寇扰边,遽迁都以避之,贻四海之羞,为百世之笑乎!彼霍去病汉廷一将,犹志灭匈奴;况臣忝备籓维,愿假数年之期,请系颉利之颈,致之阙下。
若其不效,迁都未晚。
29、食为人天,农为正本。
30、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而朕爱之如一也。
可见文皇之胸怀,不愧天可汗之名也。
31、心随朗月高,志与秋霜洁。
32、今人习《孙子》者,但诵空文,鲜克推广其义。
治力之法,宜遍告诸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