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通报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结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通报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结果
2006年12月28日,广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广东省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结果。

和2000年进行的第一次国民体质监测相比,广东除幼儿、儿童外,其余人的体质总体水平略有下降,成年人、老年人肥胖率有所上升。

小孩体质好大人体质差,城乡居民体质差距明显
本次体质监测由省体育局会同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等10个部门联合在全省21个地级市进行。

检测指标包含了身体形态、身体技能和身体素质三个方面;监测对象为3至69周岁的居民,分为幼儿(3至6岁)、儿童青少年(7至19岁)、成年人(20至59岁)和老年人(60至69岁)四个年龄段;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共获得有效样本66568人。

本次体质监测的结果显示,我省幼儿体质优秀率为12.5%,比2000年增加了3.6个百分点;良好率为24.5%,增加了1.6个百分点。

另外合格率为52.5%,减少了3.9个百分点;不合格率为10.5%,减少了1.3个百分点。

成年人和老年人的体质情况却不容乐观。

成年人体质优秀率为9.8%,比2000年降低了6.5个百分点;良好率22.7%,也减少了6个百分点;而不合格率却增加了4.3个百分点。

老年人体质优秀率也降低了3个百分点,良好率降低了0.9个百分点。

经分析,全省国民体质主要特征和变化趋势有着四大明显的特点:幼儿、儿童体质总体水平有所提高;而青少年(男13至19岁,女12至19岁)、成年人、老年人体质总体水平略有下降;成年人、老年人肥胖率呈增长趋势,但依旧低于全国水平;城乡人群体质水平差距明显。

体质差主要是缺少运动,肥胖率高但低于全国
在解读监测报告时,省体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李捷告诉记者,造成国民体质总体下降的原因有很多,具体的原因还必须在详细分析这份报告后才能得出,但也和监测显示有52.8%的成年人不参加体育锻炼有一定关系。

本次监测对40132名成年人和老年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成年人每周至少参加一次体育锻炼的人不到一半,仅有47.2%,老年人中每周至少参加一次体育锻炼的人占55.3%,但整体的参与率还是让人担心。

对于大家最为关心的肥胖率上升,李捷表示,广东人,尤其是成年人和老年人的肥胖程度仍低于全国水平,这除了是广东人的人种特点所决定外,广东人喜欢喝茶、喝汤的生活习惯也是一个原因,使广东人在全国中不属于肥胖类型。

体育场馆数量全国最多,分布不均衡农村尤其缺
广东省国民体质有所下降由多种原因造成。

缺乏体育锻炼是其中一个主要原因,这是否也意味着作为经济强省,全民健身场地依旧不足呢?
省体育局副局长叶细权表示,广东的体育场馆数量是我国各省之最(不包括直辖市),但存在着明显的分布不均衡,有超过60%的场馆分布在珠三角地区,这也是造成参加体育锻炼活动人群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因此要加大全民健身工程的投入,尤其是充分发挥体育彩票公益金的作用,强化农村和中小城市的体育文化建设。

(选自2006年12月29日《南方日报》,有删改)
根据文意,你认为本次的调查监测可能产生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个体方面,成年人在关注孩子身体健康的同时,可能增加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加强体育锻炼,更加注意饮食的科学性。

②社会方面,可能增建体育场馆,缩小城乡差距,加大全民健身工程的投入,加快全民健身工程的步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