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二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公开课课件_3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材料一:20世纪20~30年代,社会主义苏联在短短十几年里, 成功地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国,走完 了西方几乎花二百年才走完的路程。
——《苏联兴亡史》 材料二:希特勒不明白,已经失去西部工业基地的苏联,为什么 会越战越强?……即使在最艰苦的1942年,苏联飞机产量仍达到 两万架以上,比德军几乎超出一倍。 …… 苏联巨大的工业能力压 倒了纳粹德国,成为制胜的利剑。
----摘自<<世界历史>>杂志
表现3: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说穿就穿 【穿越到苏联当斯大林】:结合时代背景请说明: 你是如何解决重工业发展所需的技术、资金问题?
1.技术:从外引进设备与人才; 2.资金:内部积累;
2.农业集体化
原因:
为工业化积累资金
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 改造
日子一天比一天幸福
影响:
涵义: 苏联在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 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体制。
基本特征: 高度集中
形成标志: 1936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
表现6:行政手段管理学术文化,思想文化单一
三、历史审判
• 原则1:置于特定的历史时空中,进行考察。
三、历史审判
• 原则2:一分为二的、辩证的方法进行分析。
⑴经验(积极影响):
新型的工业化模式; 新型的经济体制;
三、历史审判
• 原则2:一分为二的、辩证的方法进行分析。 ⑵教训(消极影响):
大道行思: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 但是如何才能走成功就是自己的选择。
③计划体制也被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
材料一:斯大林1926—1940年执政时期的经济数据
增长
年均增长速度
重工业 轻工业 农业
18.4倍 6.2倍 26%
21.2% 14.1% 1.5%
材料二:周荣坤《苏联基本数字手册》 粮食人均(公斤) 肉类人均(公斤)
1913 540.2
31.4
1940 429.7
农业集体化真的给她们带来 了幸福吗?
表现4:推行农业集体化,
集体农庄幸福快乐的少女
牺牲农业发展工业;
表现5:政治上高 度集权
3. 大 清 洗 : 1936—1939 年 ,
苏联约有400多万人遭逮捕和判 刑。列宁遗嘱中提到了6位苏共
领导人,除斯大林外,另外5人 全部被处决.1934年选出的129 名 中 央 委 员 和 候 补 委 员 中 的 98 人,军队中,约2万名军官遭到 清洗,全军5名元帅中有3名被 杀害,15名集团军司令中有13 名被清洗。同时,在经济建设
——《大国崛起·风云新途》 材料三: 苏联经济的巨大发展和它所采取的“计划”方式, 引起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 经。……美国,也第一次出现向外移民的倾向,先后有10万 美国人申请移居苏联。
——《大国崛起·风云新途》
①将苏联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为工业强国;
②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部门,大批专家、技术人员和 管理干部被清洗。1939年,大 清洗运动才逐渐平息。
4.《访苏归来》 —— 纪德(法)
在苏联,不管一部作品多么美,只要它不紧跟 路线,它就会遭到羞辱。……一旦有人不同意使自 己的艺术坠落,并拒绝俯首听命,官方就会迫使他 们保持沉默。谁企图走得远一点,谁就会遭殃。众 人的幸福是以每个人的非个性化取得的。
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那就要失败。” ——《斯大林选集》下卷
外部: 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战争威胁;
【穿越到苏联当斯大林】
说穿就穿
请你依据国情结合马克思的设想,给自己制定一个 工作任务。
马克思理想的社会主义: “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实 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我们曾经做过怎样的选择呢? 说回就回
照抄苏联----以苏为鉴,探索适合 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 任务
改革开放(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三个代表(什么样的党,怎样 建设党?)
科学发展观(实现什么样的发 展,怎样发展?)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新 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
一、孤岛困境:
材料一 :1925年的苏联仍是一个只能依靠从国外输入机器的落后 农业国……
——人民版教材
国内: 生产力落后(落后的农业国)
材料二:20世纪20年代,西方各国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恢复过来, 工业生产总值都达到或超过战前水平的1.5倍。……空前的繁荣让 他们充满信心,并续封锁苏联经济。
—— 《 大 国 崛 起 》 材料三:“……当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
1.发展生产力(快速实现落后国家 的工业化)
2.建设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现工业化
名称
时间
第一个五年计划 1928年-1932年
第二个五年计划 1933年-1937年
主要成就
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世界工业强国,工业产量 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斯大林为什么放弃了新经济政策?
24.2
1950 447.1
27
①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②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材料三:
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 都由国家计划安排。…… 在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纽 扣售价1卢布,那么700公 里外莫斯科的价格也是1 卢布,而万里之外的海参 崴仍然是1卢布。
指令性计划模式中的工厂
③长期指令计划性,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课题:《历史·必修二》(人民版)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列宁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实验:
追随理想的实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 面对现实的实验——新经济政策(迂回战略)
1924年1月21日,列宁 去世。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 建设道路
学习目标: 一、“斯大林模式”的历史背景 二、“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 三、 “斯大林模式”的经验教训
材料四
我 的 字
材料五:而斯大林模式在将 近60多年的变化、发展过程
典 里
……一身重病,一上手术台,
只 有
完蛋了。戈尔巴乔夫充其量
就是给苏联最后做手术的那
yes
个人,没做好,结果它上了
手术台就没下来,但这病并
不是他给的。
-------沈志华
《斯大林模式的症结与终结》
④政治上高度集权,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大道行思: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 但是如何才能走成功就是自己的选择。
今天如何继续做好这个选择呢?
(1)要关注民生,以民为本 ; (2)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 (3) 与 时 俱 进 , 深 化 改 革 ; (4)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 (5)坚持党的领导; (6)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⑤日益僵化,成为以后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
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
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 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
这是前苏联一段笑话─:─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农夫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的回到家里 和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老婆说: “没有油啊!”伊万说:“那就煮!” 老婆说: “没锅!”伊万说:“那就烤!”老婆说:“没 有柴!”伊万气死了,走到河边把鱼扔回去,那 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高呼:“斯大林万岁!”
到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 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要靠畜 力和人力来完成.
——《大国崛起》
仔细观察你能发现 苏联的工业化建设 有什么特征?
表现1:优先发展 重工业。
表现2:指令性计划经 济体制,行政管理经济.
到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时,在整个国民经济 中,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成为苏联社会 的经济基础,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的比例 占到99.8%.
材料一:20世纪20~30年代,社会主义苏联在短短十几年里, 成功地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国,走完 了西方几乎花二百年才走完的路程。
——《苏联兴亡史》 材料二:希特勒不明白,已经失去西部工业基地的苏联,为什么 会越战越强?……即使在最艰苦的1942年,苏联飞机产量仍达到 两万架以上,比德军几乎超出一倍。 …… 苏联巨大的工业能力压 倒了纳粹德国,成为制胜的利剑。
----摘自<<世界历史>>杂志
表现3: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说穿就穿 【穿越到苏联当斯大林】:结合时代背景请说明: 你是如何解决重工业发展所需的技术、资金问题?
1.技术:从外引进设备与人才; 2.资金:内部积累;
2.农业集体化
原因:
为工业化积累资金
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 改造
日子一天比一天幸福
影响:
涵义: 苏联在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 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体制。
基本特征: 高度集中
形成标志: 1936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
表现6:行政手段管理学术文化,思想文化单一
三、历史审判
• 原则1:置于特定的历史时空中,进行考察。
三、历史审判
• 原则2:一分为二的、辩证的方法进行分析。
⑴经验(积极影响):
新型的工业化模式; 新型的经济体制;
三、历史审判
• 原则2:一分为二的、辩证的方法进行分析。 ⑵教训(消极影响):
大道行思: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 但是如何才能走成功就是自己的选择。
③计划体制也被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
材料一:斯大林1926—1940年执政时期的经济数据
增长
年均增长速度
重工业 轻工业 农业
18.4倍 6.2倍 26%
21.2% 14.1% 1.5%
材料二:周荣坤《苏联基本数字手册》 粮食人均(公斤) 肉类人均(公斤)
1913 540.2
31.4
1940 429.7
农业集体化真的给她们带来 了幸福吗?
表现4:推行农业集体化,
集体农庄幸福快乐的少女
牺牲农业发展工业;
表现5:政治上高 度集权
3. 大 清 洗 : 1936—1939 年 ,
苏联约有400多万人遭逮捕和判 刑。列宁遗嘱中提到了6位苏共
领导人,除斯大林外,另外5人 全部被处决.1934年选出的129 名 中 央 委 员 和 候 补 委 员 中 的 98 人,军队中,约2万名军官遭到 清洗,全军5名元帅中有3名被 杀害,15名集团军司令中有13 名被清洗。同时,在经济建设
——《大国崛起·风云新途》 材料三: 苏联经济的巨大发展和它所采取的“计划”方式, 引起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 经。……美国,也第一次出现向外移民的倾向,先后有10万 美国人申请移居苏联。
——《大国崛起·风云新途》
①将苏联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为工业强国;
②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部门,大批专家、技术人员和 管理干部被清洗。1939年,大 清洗运动才逐渐平息。
4.《访苏归来》 —— 纪德(法)
在苏联,不管一部作品多么美,只要它不紧跟 路线,它就会遭到羞辱。……一旦有人不同意使自 己的艺术坠落,并拒绝俯首听命,官方就会迫使他 们保持沉默。谁企图走得远一点,谁就会遭殃。众 人的幸福是以每个人的非个性化取得的。
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那就要失败。” ——《斯大林选集》下卷
外部: 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战争威胁;
【穿越到苏联当斯大林】
说穿就穿
请你依据国情结合马克思的设想,给自己制定一个 工作任务。
马克思理想的社会主义: “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实 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我们曾经做过怎样的选择呢? 说回就回
照抄苏联----以苏为鉴,探索适合 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 任务
改革开放(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三个代表(什么样的党,怎样 建设党?)
科学发展观(实现什么样的发 展,怎样发展?)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新 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
一、孤岛困境:
材料一 :1925年的苏联仍是一个只能依靠从国外输入机器的落后 农业国……
——人民版教材
国内: 生产力落后(落后的农业国)
材料二:20世纪20年代,西方各国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恢复过来, 工业生产总值都达到或超过战前水平的1.5倍。……空前的繁荣让 他们充满信心,并续封锁苏联经济。
—— 《 大 国 崛 起 》 材料三:“……当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
1.发展生产力(快速实现落后国家 的工业化)
2.建设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现工业化
名称
时间
第一个五年计划 1928年-1932年
第二个五年计划 1933年-1937年
主要成就
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世界工业强国,工业产量 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斯大林为什么放弃了新经济政策?
24.2
1950 447.1
27
①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②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材料三:
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 都由国家计划安排。…… 在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纽 扣售价1卢布,那么700公 里外莫斯科的价格也是1 卢布,而万里之外的海参 崴仍然是1卢布。
指令性计划模式中的工厂
③长期指令计划性,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课题:《历史·必修二》(人民版)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列宁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实验:
追随理想的实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 面对现实的实验——新经济政策(迂回战略)
1924年1月21日,列宁 去世。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 建设道路
学习目标: 一、“斯大林模式”的历史背景 二、“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 三、 “斯大林模式”的经验教训
材料四
我 的 字
材料五:而斯大林模式在将 近60多年的变化、发展过程
典 里
……一身重病,一上手术台,
只 有
完蛋了。戈尔巴乔夫充其量
就是给苏联最后做手术的那
yes
个人,没做好,结果它上了
手术台就没下来,但这病并
不是他给的。
-------沈志华
《斯大林模式的症结与终结》
④政治上高度集权,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大道行思: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 但是如何才能走成功就是自己的选择。
今天如何继续做好这个选择呢?
(1)要关注民生,以民为本 ; (2)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 (3) 与 时 俱 进 , 深 化 改 革 ; (4)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 (5)坚持党的领导; (6)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⑤日益僵化,成为以后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
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
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 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
这是前苏联一段笑话─:─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农夫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的回到家里 和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老婆说: “没有油啊!”伊万说:“那就煮!” 老婆说: “没锅!”伊万说:“那就烤!”老婆说:“没 有柴!”伊万气死了,走到河边把鱼扔回去,那 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高呼:“斯大林万岁!”
到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 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要靠畜 力和人力来完成.
——《大国崛起》
仔细观察你能发现 苏联的工业化建设 有什么特征?
表现1:优先发展 重工业。
表现2:指令性计划经 济体制,行政管理经济.
到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时,在整个国民经济 中,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成为苏联社会 的经济基础,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的比例 占到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