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李果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质李果种植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编制依据及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主要建设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研究重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 研究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 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项目背景与发展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企业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项目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项目的提出................................................................................................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 项目的发展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建设条件与厂址.......................................................................................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厂址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自然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工程水文地质.............................................................................................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社会经济.....................................................................................................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技术路线及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工程技术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污水处理工艺............................................................................................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污水处理效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环境保护、安全卫生及消防...................................................................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执行排放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治理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环境监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5.5环保投资..................................................................................................... 错误!未定义书签。
5.6职业安全卫生............................................................................................. 错误!未定义书签。
5.7消防.............................................................................................................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节约能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节能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设计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6.4节能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6.5节能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项目管理与劳动定员...............................................................................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企业组织.....................................................................................................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技术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运行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7.4劳动定员..................................................................................................... 错误!未定义书签。
7.5人员培训.....................................................................................................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章项目实施进度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8.1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错误!未定义书签。
8.2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九章工程招标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9.1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9.2招标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1估算依据及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2总投资.......................................................................................................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3资金筹措...................................................................................................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一章经济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国民经济评价计算参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2国民经济费用和效益范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3国民经济评价费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4国民经济效益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5经济评价结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6社会效益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二章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总论
1. 概述
(1)项目背景
李是世界各国广泛栽培的果树。
据FAO统计,2001年世界水果总产46634.0万吨(不含瓜类),人均水果占有量77.0公斤。
世界李果实产量905.1万吨,中国李果实产量414.5万吨,居世界第1位,占世界李果实产量的45.8 %。
以下依次为美国58.5万吨、前苏联56.1万吨、前南斯拉夫45.6万吨、罗马尼亚43.0万吨。
我国李的栽培虽然零散,但分布极广。
南起海南岛,北至黑龙江,西起新疆、西藏,东至沿海及台湾,均有栽培。
其中以湘、浙、鄂、闽、川、皖等地栽培较多。
发达国家非常重视高新技术在优质李品种选育中的应用,并采用先进的栽培、管理技术,做到品种多样化、品质优良化、生产集约化、产品规模化;产后的商品化处理系统,采用先进的选果、清洗、上蜡、烘干、分级、贮存、保鲜于一体的装备,提高了产品品质和档次,增加了李果的储藏时间,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李树虽然是我国古老的果树树种,但长期以来李生产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致使产量下降,有些优良的种质资源濒于灭绝的境地。
从80年代开始,引起国家有关部门重视,组织科研、生产单位进行李资源调查、区划和开发利用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
据目前全国果树生产发展趋势预测,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之后,对李果品质的要求更高,李树优良品种繁育和良
种产业化,以及采后的商品化处理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2)项目的目标与意义
本项目将在荒山荒坡、无污染的地区建成一万亩优质李新品种产业化示范基地,应用欧亚种群、北美种群中引选的适于我国中南地区栽培的优质李新品种,即:黑布朗、新太阳、红布朗、蓝宝石等,采用高标准建园,科学育苗,先进的栽培管理技术,实施节水工程,应用气调冷库贮存,进行现代化的采后处理及加工,实现选果、清洗、上蜡、烘干、分级、贮存、保鲜一体化、自动化。
提高企业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能力。
本项目的实施,要发挥申报单位龙头企业的作用,利用其在政策、市场、资金、人才、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特别是开发荒山、荒坡,栽培优质李新品种的成功经验,进行优质李新品种繁育及良种产业化示范、进行节水灌溉技术产业化示范、进行农产品加工保鲜高技术示范,对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绿色安全食品,培植高技术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具有创新及开发能力的高技术人才,提供建设现代农业的新型的发展模式。
积极推动优质品种繁育,加快良种产业化进程,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项目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编制依据及原则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为:
(1)武汉某庄园有限责任公司与泰国亚太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协议书》(2002年8月)(参见附件一);
(2)泰国亚太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商函》(2002年8月15日)、
(参见附件二);
(3)国家计委:《关于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管理办法》和《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4)1999年国家科技部下达的国家级星火计划《某庄园林果科技产业示范基地》项目(参见附件三);
(5)已完成武汉市科技局《优质李新品种引种栽培示范》项目。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原则为:
(1)充分调查研究国内外对项目产品的市场需求和市场前景,以保证项目决策的科学性;
(2)充分研究项目承担单位的各种实力和能力,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3)本项目是在已经完成部分投资的基础上实施,因此,项目要有良好的协调性和一致性;
(4)作为农业项目,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力图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5)对项目经济效益的评价科学准确,计算期取10年。
3.可行性研究的工作范围
本项目由项目承担单位与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学校的教授、专家,组成联合小组,进行本项目技术经济论证,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主要解决以下问题:
(1)市场研究,包括李果的国内外市场需求预测,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2)李果的生产方案及生产规模;
(3)工艺技术方案及主要设备的选择,包括李果采后处理的设备选择;
(4)项目的工程设计方案研究;
(5)环境保护及职业技术安全;
(6)公司组织机构设计及劳动定员;
(7)投资估算与项目财务评价。
4.可行性研究简要结论
经过充分的技术经济分析论证,本项目技术先进,果品品质优秀,经济合理,建设方案可行。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项目产品有广阔的市场需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果消费量持续增长。
根据近年国内水果消费市场的分析,我国水果鲜果的收入弹性在1.2-1.5之间,对李果实的需求增长较快。
目前,世界李果实产量905.1万吨,中国李果实产量414.5万吨,居世界第1位。
在全部水果产量中,李果实产量仅占水果总产量的1.94 %,因此,李果实具有很大的市场需求空间。
(2) 果品方案合理,工艺技术方案先进。
本项目生产的美国黑布朗、红布朗、黑琥珀灯品种,系从美国引种的最新优良品种,通过适地示范栽培试验,早、中、晚熟李丰产性好,着色鲜艳,富有香气,果实均匀,耐贮藏,有很大的市场竞争优势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经过采后商品化处理,可以改善果实外观,保持果实品质,减少腐烂损失,增强果品市场竟争力,
果品销售价格提高50%-100%,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
(3)项目总规模:本项目计划建设用地10600亩,其中种植面积为9300亩。
一期工程为产业化示范基地:开发5800亩土地种植优质李新品种(种植面积4950亩);二期工程为待开发面积4800亩(种植面积4350亩),需新增投资6185.15万元。
(4)项目投资预算合理,符合项目的工艺、设备、工程等投资的需要。
本项目的总投资为13314.27万元,其中,已完成投资7129.12万元,主要用于购买土地、平整土地、建设厂房、购买肥料及农药等,新增投资为6185.15万元。
(5)财务评价表明,项目完成后,可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2003年,实现销售6187吨,销售收入4950万元,利润1600多万元;到2006年,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可实现销售11625吨,销售收入6975万元,利润2660万元。
项目的主要经济效益指标:
投资利税率(平均)为14%;
NPV(i=10%)(净现值)为5003.94万元;
投资回收期为6年;
IRR(内部收益率)为16.60%。
(6)项目产品市场广阔,技术先进成熟,承担单位有很好的技术、人才、资金和经营管理方面的工作基础,项目具有较强调抗风险能力,项目可行。
二、市场分析
1.市场分析
果品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糖、有机酸等,是人们食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果实色泽艳丽,营养丰富,风味独特,除鲜食外,还有多种加工用途。
近年来,在我国李树生产呈现较快的发展势头,特别是部分引进的优良品种,市场竞争力强,更受青睐。
(1)市场需求分析
据营养学家研究,为满足人体健康的需要,每人每年需消费水果70-80公斤。
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人均年水果消费量高达100公斤以上,是我国人均占有量的近两倍。
根据国际水果市场经验,在人均水果消费量低于80公斤/年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果消费量持续增长。
根据近年国内水果消费市场的分析,我国水果鲜果的收入弹性在1.2-1.5之间,即收入每增加1%,将带动水果消费按1.2%-1.5%的速度增长。
(2)市场供给
据FAO统计,2001年世界水果总产46634.0万吨(不含瓜类),人均水果占有量77.0公斤。
中国水果总产6776.7万吨,人均水果占有量52.8公斤,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8.6%。
世界水果产量中,居于前10位的水果依次是:柑桔9873.1万吨、香蕉6865.1万吨、葡萄6195.0万、苹果6023.7万吨、芒果2510.4万吨、梨1731.3万吨、菠萝1373.9万吨、桃1349.6万吨、李905.1万吨、杏268.1万吨。
其中李果实产量仅占水果总产量的1.94 %。
中国水果产量中,居于前10位的水果依次是:苹果2155.9万吨、柑桔963.3万吨、梨895.7万吨、香蕉539.3万吨、李414.5万吨、桃412.6万吨、葡萄363.0万吨、芒果321.5万吨、柿169.1万吨、菠萝128.4万吨。
其中李果实产量占水果总产量的6.1 %。
世界李果实产量905.1万吨。
中国李果实产量414.5万吨,居世界第1位,占世界李果实产量的45.8 %。
以下依次为美国58.5万吨、前苏联56.1万吨、前南斯拉夫45.6万吨、罗马尼亚43.0万吨。
我国果品栽培面积2000年为1.48亿亩,果品产量6200万吨,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
果业总产值达到853亿元,在全国种植业中位居第三。
在过去,苹果、梨、柑桔三大树种面积占全国果树面积的54.2%,产量占63%,比重偏大,而且这三大树种中,晚熟品种比例过大,苹果品种晚熟达80%以上,梨品种中晚熟也达到70%以上,形成一定的市场压力,虽然现在的比重有所调整,但是比例仍然不大,
而李的栽培面积和产量分别占3.09%和2.8%,分别为457.32万亩和173.6万吨。
李是落叶果树中果实成熟较早的一种树种。
其早熟品种可在5月下旬成熟,中、晚熟品种在8月上、中旬成熟,鲜果供应期可长达80多天,是盛夏主要鲜果之一。
按中国“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至2010年中国果品产量达到9300万吨,比2000年增长50%。
按李果实目前在水果产量中所占的比重来估算,2010年我国的李果实产量将达到260万吨。
(3)市场竞争情况分析
虽然我国果业生产经历了面积迅速扩展之后,正面临市场严峻挑战,
许多种类果品供过于求,竞争加剧,价格疲软,经营效益下降,究其主要的原因却是普遍的质量不高,造成水果市场中高质量水果受到低劣水果的冲击的尴尬局面。
但是现在果业的总体趋势是朝着高质量和宁精勿多的方向发展,只要能够从质量、品种、包装、销售理念等上下功夫,还是有很大潜力的。
特别是加入世贸后,为了使果业充满后劲,要不断进行调整,才能充分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要。
果农应追求新品种、新技术,加速果树改造和产业化调整,在栽培、包装、储运等方面都向已形成强大网络的海外兵团学习,才能使果业生产效益不断提高。
果品采后处理是我国水果生产产业化的薄弱环节。
目前我国水果采收后经商品化处理的还不到10%,果品采收后腐烂损失率高达20%-25%。
李果实采收后经商品化处理的就更少了。
经过采后商品化处理,可以改善果实外观,保持果实品质,减少腐烂损失,增强果品市场竞争力,果品销售价格提高50%-100%,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
据悉我国今年将通过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试点启动实施"新世纪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其所强调的就是关于农药、违禁兽药、各种添加剂残留问题,同时农业部也撤销在果树上应用的两种高毒农药的登记,鼓励生物农药等对环境有利的农药新品种扩大生产和销售等。
(4)某庄园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分析
□政府的大力扶持。
本项目主办单位某庄园是中国“龙头企业+示范基地+带村带农户”管理模式的示范企业,由于其典型的示范作用和对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企业领导人曾多次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领导人的
接见和各级政府的表彰,湖北省和武汉市政府领导多次到企业视察,在对企业的成绩给予肯定的同时,国家科技部、湖北省政府和武汉市政府也多次提供财政自己对项目给予支持。
未来,政府在资金和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将成为项目发展的重要支撑。
□优良的品种。
某庄园主栽引进的优良李品种黑琥珀、新太阳、蓝宝石等优良品种,其品质、口感、风味等均达到和超过国外同类产品,而且成本价格低于国外同类产品,有较大的利润空间,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在我国进入WTO后,面对国际李果的竞争,可以从容面对。
□绿色环保栽种技术。
将使用复合肥和鸡粪等有机肥、生物杀虫剂和生物杀菌剂毒性较低的农药,完全符合国家果业发展的趋势,也顺应国内外绿色食品的总体发展势头,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良好的规模效益。
某庄园被成为中国最大的李果种植基地,李树栽种面积已经达到4800亩,这一规模在国内目前是最大的,在世界上目前也是少有的。
通过大规模栽种,一方面可以提高果品栽种、产后处理和冷酷保险等工序的规模效益,同时,专业化的生产为企业进行技术开发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从而为降低成本,提高果品在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提供了条件。
□采后处理工序的引入,可极大地提高果品市场竞争力。
经过采后商品化处理,可以不仅可以改善果实外观,保持果实品质,减少腐烂损失,提高果品的市场竞争力;而且,果品销售价格可比一般果品提高50%-100%,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
此外,采后处理工艺的引入,也为某庄园李果进入国际市场创造了条件。
□健全的销售网络。
武汉某庄园有限公司下设一个果品经销公司,年销售额近4000万元,是华中果品销售市场中最大的经销商;还在李水国际水果精品市场设有办事处,同时与香港福盛远东有限公司订有外销协议书,由福盛公司负责某庄园的产品的国际市场销售,还负责营销人员国际业务的培训。
已初步形成了自有的健全的销售网络。
2.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项目主办单位某庄园是中国“龙头企业+示范基地+带村带农户”管理模式的示范企业,通过发挥主办单位龙头企业的作用,利用其在政策、市场、资金、人才、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特别是开发荒山、荒坡,栽培优质李新品种的成功经验,进行优质李新品种繁育及良种产业化示范、节水灌溉技术产业化示范,这些示范可为中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绿色安全食品等,提供建设现代农业的新型的发展模式。
目前,某庄园采取“龙头企业+示范基地+带村带农户”的管理模式,已带动主办单位“托管”的三个行政村和周边3000多农户调整结构,实现产业化经营。
积极推动了优质品种繁育、推广一体化,加快了良种产业化进程,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具体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本项目建成后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200多人。
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可吸纳临时工80200个工作日,每年收获期可吸纳临时工30000余工作日,能带动附近九个村增收。
通过提供优质李树苗,传授栽培技术,每年可帮助1000多家农户致富,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经验与巨大物质效应。
(2)有利于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为我国农业向节水农业发展提供一
条可供借鉴的道路。
(3)有利于提高果品的商品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
(4)项目建成后,在盛产期,每年至少可为国家增加税收400万元。
(5)有利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绿化“四荒”可起到规模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生态效应。
三、果品方案及生产规模
1.果品方案
某庄园主要栽种引进的优质李子水果,其品种及特点如下:
(1)美国黑布朗、红布朗、黑琥珀。
系从美国引种的最新优良品种,通过适地示范栽培试验,早、中、晚熟李丰产性好,着色鲜艳,富有香气,果实均匀,耐贮藏,很有发展前途。
(2)曙光油桃:果面浅黄,有光泽,食用方便,具有桃、李、杏的混合芳香,品质佳、丰产性好、耐贮藏。
2.种植规模
本项目总的建设用地面积为10600亩(实际种植面积9300亩),其中有5800亩已完成李树的种植,且有1000亩已经建成微喷灌工程。
项目执行期内将新征地和栽种李果树4800亩。
分品种的种植面积参见表3.1。
项目各农场所在地及面积情况参见表3.2
表3.1 果品种植规模
表3.2 项目各农场所在地情况
某庄园从1993年起已经完成大曹建设用地800亩,其中实际种植面积650亩;1999年来,已逐步完成夏王和李桥建设用地各500亩,实际种植面积都为400亩(两地合计800亩),2000年起开发杨集建设用地4000亩,实际种植面积3500亩。
本项目建设期内新征地是张店和李桥周边的4800亩土地,实际种植面积为4350亩。
四、工艺技术方案
1.工艺路线
本项目的基本工艺路线是:对在果品采摘季节用于销售的,实施采收→采后处理→贮藏→销售的工艺路线,而对于留待非采摘季节销售的果品,实施采收→贮藏→分拣处理→销售的工艺路线。
2.种植方法
果树的种植,从征地开始,要经过征地→平整→抽槽→施底肥→回填→栽树→田间管理→采收的基本种植过程。
目前某庄园采用的是如下方法:
(1)征地:向周边农村组以提供技术、提供树苗和回收果品的样式征地,让农民自己参与果林的管理与种植。
(2)土建:包括平整、抽槽、施底肥和回填等工。
因为一般所征的地是荒地,所以前期的除草和重新的划分范围是很重要的一环。
再将新分的每亩地按大小分成块,抽槽施底肥和回填,为栽树做好前期准备。
栽树时候是行距和间距3m×4m,在每棵树之间安装有节水灌溉水管。
(3)栽树:主栽品种黑琥珀、新太阳、蓝宝石等。
这些品种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优良,适宜于武汉地区气候土壤条件,没有明显的自然灾害危害,没有危险性病虫害危害。
(4)田间管理:坚持低投入、多产出、高质量、无污染的管理原则。
以施入有机肥为主,实行节水灌溉,加强果园肥水管理;以生物防治为主,
配合农业措施,综合防治果园病虫草害;简化修剪,降低管理劳动力成本。
其田间管理要求十分严格,以考核形式进行评比。
其具体分期要求参见表4.1。
表4.1 李园管理办法
(5)采收:适时采收,确保果实品质;轻采轻放,减少采收过程中的果实损伤。
其采收因为树的大小不一、树的密度不一、采摘难度不一和远近不一而统一规定为25元/人·天,采摘期为每年6月—9月,采摘除本庄园的职工外还有附近村组的临时工。
(6)采后处理:引进李果实采后商品化处理生产线,对采收后的果实进行选果、清洗、上蜡、分级、包装处理。
(7)贮藏:建低温气调贮藏库,对果实进行冷藏保鲜。
贮藏温度0-2℃、相对湿度90%-95%、氧气(O2)浓度2%-3%、二氧化碳(CO2)浓度不超过8%。
(注:根据果品销售进度和运销距离,采收后的果实可以先分级处理后贮藏,也可以先贮藏至销售前再进行分级处理。
)(8)运输:李果实运输的关键是温度控制。
采用冷藏车进行长距离运输,近距离可采用敞篷车在夜间或清晨运输。
(9)销售:主要供应大型果品批发市场、大型销售商和超市,在武汉有本庄园的水果精品市场进行销售。
3.成本和费用
目前,某庄园李果种植成本和费用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购置土地费:为种植类项目的重要固定成本之一,主要是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的购买;
·建园费:含整地、抽槽回填、底肥、苗木、其他(果园配套道路、排灌设施、防护林/防护墙、辅助建筑等);
·田间管理费:含肥料、农药、排灌、管理用工、农业税、其他
·采后处理及运输、销售费:含分级包装、贮藏、运输、销售等。
五、主要原材料及公用系统消耗
1.主要原材料、包装材料消耗量
主要原材料包括肥料和农药,其消耗定额分别为600元/亩和100元/亩。
包装主要指的是包装盒和包装纸,其包装运输消耗定额为400元/亩。
2.公用系统重要参数及消耗量
本项目的公用系统主要包括供电、供水设施。
供电系统主要包括高低压变电器和电网,其中一、二、三场的供电系统已经建立,四场的供电系统有待投资。
电路主要参数是50Hz和220V,通过变压器,可将高压点转化为要求的参数。
公司享受用电优惠政策,按农业用电无优惠的价格0.6元/KW计算,根据设计水源动力及灌水周期,每年耗电约36万KW,系统辅助用电8%,管理每年用电约12万KW。
平均每1000亩年能源动力费估算为:
(36 × 1.08+12)× 0.6=30.53(万元)
供水系统主要是项目的微喷灌工程,目前已完成第一期微灌工程,灌溉面积达1000亩,包括三场的800亩和二场中的200亩,其喷灌系统平面图参见附件四和附件五。
已完成第二期微灌工程设计(包括微灌系统参数的选定、灌水器的选择、微灌灌溉制度的确定、微灌系统设计、管网水力计算、系统扬程的确定与水泵选型)等,灌溉面积可达4000亩(详见附件六)。
将继续完成5000亩的微灌系统的设计,包括一期工程总体完成万亩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
喷灌水来源于池塘和地下水,通过建立泵站打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