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C臂血管造影X线机的临床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型C臂血管造影X线机在我院的临床应用介入放射学是建立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基础上的边缘学科,介入放射学近80年代初传入我国,是一门融医学影像学和临床治疗于一体的新兴边缘学科,涉及人体消化、呼吸、运动、泌尿、神经、心血管等多个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尤其对以往认为不治或难治的病症(各种癌症、心血管疾病),介入开拓了新的治疗途径,且简便、安全、创伤小、合并症少、见效快。
它是在影像学方法的引导下采取经皮穿刺插管,对患者进行药物灌注、血管栓塞或扩张成形等"非外科手术"方法诊断和治疗各种疾病。
由于其在疾病诊疗方面拥有传统的内、外科学不具备的(具有微创性;可重复性强;定位准确;疗效高、见效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多种技术的联系应用简便易行)等独有特点,在现代医疗诊治领域已迅速确立其重要地位。
而大型C臂血管造影X线机(简称“大C”)则是专门为血管介入放射学的发展而设计的,其产生大大地促进了介入放射学的发展,主要用于心脏、脑血管、外周血管的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是心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的专用血管造影机。
但是它的应用却不仅仅局限于血管介入方面。
一、大型C臂血管造影X线机的特点:
1.机架:俗称C臂,是心血管造影机标志性部件是整机最显眼部分。
通过C臂的转动满足了心血管造影时对各种复杂投照角度的需要,在脑血管造影、冠脉介入(PCI)、射频消融(RF)等高要求的多角度投照中充分显示了C臂转动的灵活性,使分叉病变、开口
病变充分显露。
手术中导管、导丝走向立体感强,显示了无以伦比的拟真解剖位置。
2.导管床:具有纵向移动、水平移动、上下升降及床边控制的功能,能实时、灵活地控制图像收集范围,监视导管走向,并使病者卧位舒适,术者操作方便。
3.高压发生器:良好的大型C臂血管造影机功率可达100KW,具有高频逆变(将50HZ的交流电逆变为20KHZ以上的超高频交流电),有栅栏脉冲,自动曝光、自动调节最大电流1000mA以上。
4.X线球管:良好的大型C臂血管造影机可产生高品质的X线,采用阳极旋转X线管的方式,功率大、焦点小。
阳极热容量高,散热功率高(以油和水循环方式),阳极转速高。
5.影像增强器:将不可见的X线信号转变成可见图像,并将图像亮度提高数千倍,大大减低X 线剂量。
由于影像增强器是本机的最关键部分,先进的增强器使心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的图像质量明显提高,决定了多用途、高性能。
目前的平板大型C臂机就指采用平板影像增强器。
其采用与传统增强器不同的增强材料及模式,大大增加了图像的清晰度,减少辐射剂量并增加了视野范围。
6.电视摄像系统:将来自影像增强器的可见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再由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其中包括记录影像、阅读影像、检查影像,经处理后很弱的X线可转变为具有100万像素以上的清晰信号。
7.影像数字处理系统:可进行实时图像处理及图像后处理,如有
图像放大、电子光栅、动态回放、数字减影。
血管容量分析(QCA):测定血管狭窄程度;心室容量分析:测定心功能(EF)等等。
其它特有功能可根据不同的软件而不同,如三维立体回放、数字模拟等等。
8.图像显示和外部数据存储:操作间内利用双显示器,一个为实时,另一个为参考屏,外部数据存储系统:可刻录和存储全部影像资料。
二、大型C臂血管造影X线机在我院的临床应用
大型C臂血管造影X线机特点决定了它在介入放射学上的广泛应用,可涉及的临床专业及科室相当广泛。
目前介入放射学的学科主要划分为神经介入放射学、心脏介入放射学及周围血管介入放射学三大部分。
随着我院神经外科、心胸外科的建立,心内科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周围介入放射学的建设也在按计划进行,目前已经具备开展介入放射学的基本条件。
大C的引进必将使我院的学科建设、科研水平登上一个新台阶。
对我院各科的发展和交流必将具有促进作用。
大C 的装备,血管性介入治疗的建立,可对以下学科及科室产生重要影响:
1、心内科:心血管介入目前是心内科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2、心胸外科:心胸外科与心内科在心脏介入方面有一定的交叉,大C能够提供完美的心脏及其血管造影检查,能够给心胸外科手术提供参考意见。
胸部血管的造影(如支气管动脉,胸廓内动脉等),对于胸部外科手术也是可以提供进一步的帮助。
3、脑外科:脑血管造影对于脑外科患者明确诊断,外科手术方
式的选择显然是十分重要的,由于脑血管的复杂性及其血液动力学的重要性,大C提供的脑血管造影不但能够明确病变的范围,病变的程度,还能够观察到动态的血液动力学情况。
而且,脑血管的微创介入治疗也是脑外科目前的重要治疗手段。
4、肿瘤科:目前我院肿瘤患者治疗方式过于单一,仅能进行手术治疗或者静脉化疗等,而大C的引进,将对肿瘤血管介入治疗的建立提供了平台。
将彻底改变我院肿瘤治疗的现状。
5、肝胆外科:肝胆疾病的介入诊断及治疗,是肝胆外科治疗的重要补充,完善的DSA系统所支持的肝动脉造影对于部分小肝癌、术后肝癌的复发及微小转移灶的诊断优于CT增强扫描检查。
对于各种良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PTCD使一些具有肝脏外科手术禁忌症患者重新获得了外科手术的机会,并可以使一些外科手术并发症得到相应的处理。
胆道支架的植入,可以明显改善一些晚期肝脏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大C的多角度造影使得PTCD术更加准确,更少的创伤。
部分晚期肝癌患者经过TACE术后,随着肿块的部分缩小,可以重新获得手术的机会,而肝脏良恶性肿瘤患者外科术前肝动脉的造影及栓塞,既可以明确了解肿瘤的供血情况,又可以明显减少术中出血。
对于某些肝脏血管病变(如部分肝海绵状血管瘤)可达到治愈的目的,而对于部分肝癌晚期失去手术机会患者,以介入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是目前最佳的治疗方式。
对于肝动脉造影及TACE术而言,大型平板C臂的优越的DSA系统所得到的图像质量是诊断正确性及防止栓塞并发症的重要保障。
6、肛肠科:对于难治性、不明原因的肠道出血,全消化道血管造影能够明确出血血管或所在肠管节段,能够对外科手术提供参考,减少手术时间及创伤,部分患者能够明确出血原因,如能够发现导致出血的肿瘤、血管瘤、血管重复畸形、动静脉畸形等病变,而且,对于所见局限性明显出血的肠管,可以适时进行血管栓塞术,能够达到立即止血的目的。
对于复杂性病变,非常需要大C所提供的多角度投照功能来明确供血血管情况等信息。
7、消化内科:对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TIPSS术一直是国内上消化道出血治疗的重点。
而对于布-加氏综合征及动静脉型门脉高压的治疗,血管介入有其独到之处。
8、泌尿外科:肾脏恶性肿瘤的DSA造影检查可以进一步了解肿瘤血供情况,为外科手术提供参考,术前肿瘤动脉供血血管的栓塞可以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
介入微导管的应用,可以栓塞细小供血动脉,减少了血管误栓的可能性,增加了栓塞的精确度,对于不能手术的患者,通过介入血管栓塞等治疗可明显延长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
早在20世纪70年代,动脉的栓塞治疗就已经成为肾癌综合治疗的主要组成部分。
对于肾血管疾病而言,多普雷超声、CT、MRI等对肾血管性疾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但确诊仍有赖于血管造影检查。
如肾动脉狭窄(RAS)的诊断和治疗,肾动脉球囊导管成形术(PTRA)和肾动脉支架植入术(PTRAS)具有创伤小、安全简便和效果好等优点,是目前诊断和治疗RAS的首选。
而对于肾动脉瘤、假性动脉瘤、肾
动静脉畸形和动静脉瘘等疾病,介入治疗依然是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方法。
对于膀胱癌的治疗,介入血管造影、栓塞及其动脉灌注化疗术,是包括外科治疗在内的综合治疗的重要部分。
9、妇科对于妇科恶性肿瘤而言,介入治疗依然是综合治疗的重要部分。
对于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等良性病变,介入栓塞治疗适用于希望保留子宫或有生育要求的育龄期妇女。
对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子宫出血(如肿瘤、功能性、产后)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效者,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止血成功率在90%以上,已成为保守治疗的首选治疗方法。
10、呼吸内科对于难治性反复咯血、大咯血患者(如各种原因所致的支气管扩张、肺癌、动静脉畸形等),支气管动脉等血管的栓塞治疗具有明显疗效。
肺隔离症、肺动静脉畸形的血管栓塞治疗现已经取得满意疗效。
11、内分泌科对于糖尿病足的治疗一直是难点。
而介入所行的下肢动脉血管球囊扩张治疗可以某些改善足部血供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糖尿病足症状,目前,这项技术仍在发展中。
12、神经内科虽然CT及MRI技术的迅速发展,部分患者在非创伤检查时即可明确诊断,但全脑血管造影检查仍然是对于脑血管疾病诊断的金标准。
对于一些CT及MRI等检查阴性的血管疾病患者,全脑血管造影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上述表述只是我个人关于在大型C臂血管造影机的引入后,所
开展的血管性介入放射学对我院一些相关科室的一些影响,并不是很全面,很多地方有一定的重复及交叉。
还有很多血管及非血管方面的应用未能提及(如对骨科的帮助及对椎间盘病变的治疗帮助等),仅仅作为领导的参考意见。
有些地方还需要领导及相关科室专家的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