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郊公园林分景观提质增效探讨——广州市黄埔区森林公园低效林分改造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质 量, 以供 参考。 关键 词 : 森林公 园; 低效林 ; 改造
中图分 类号 : F 5 9 2 。 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5 — 7 8 9 7 ( 2 0 1 7 ) 1 6 — 0 1 3 5 — 0 2
引 言
随着社会发展 与进步 , 低碳 、 环保 、 生态 、 绿色这些关键词 在
乡土 阔叶树种造林 ,适 当选用少 量经 过长期引种驯化且 表现好
清理的杂草带状堆沤 , 以增加土壤腐 殖质, 提高土壤肥 力。 加强 对造林地 原生散 乡土乔木和灌木的保护, 打穴 的位置冈 U 好有乔木
的外 来树种。充分 利用 当地 的资源禀赋 ,以 当地 特色树种 、 花
和灌木时 , 应将穴位置前移或后移 。在山脚 、 山顶应保 留一定的
原生植被保护 带。
日 叶) 色树种为主题树种, 以乡土阔叶树种为基调树 种, 营建森 林 景观, 展 示地方 景观特 色, 坚持生态化 、 乡土化 , 注重恢复和保 护
地带性森林植被群落。
3 . 1 整 地
采取环 山水平带清 理方 式,以种 植带宽 3 m和保留带宽 3 m
1 . 3 坚持依 据现有 、 优化 提升 的原 则
2 mo
3 . 3 树种 配置 方式
I 区( I 一 0 5 — 0 1 ) 为春夏红色景观区 :
采应用 3 个树种 , 从山脚 ( _ 下坡) 向山腰 ( 中坡) 种5 - 1 0行 的
乡土树种。本工 程全 部采用人工造林方 式, 选用生态景观 功能强 和碳汇效果好的乡土阔叶树种 , 通过人工植苗方法进行 造林, 全 面更替原 有林地 内 ( 桉树 林、 马占相思 、 大叶 相思) 的植被 , 达 到
在 现有 绿化 基础 上进行优化提升。注 重与原有生态 景观 相
的要求 , 将桉 树 、 被预先选 定的损伤 及有病 虫害林 木全部砍 伐 、
保留种植带内乡土乔木和 5 c m以上胸 径灌木,其它植物全 部砍
伐并清出种植带外。 采用穴状整地, 穴规格为 6 0 c m ̄ 6 0 c m ̄ 5 0 c m,
1 改造设计原则
1 . 1 坚持 因地 制宜 、 突 出特 色 的原则
思林用疏伐的方式清除部分老 弱病残 的非 目的树种林木 , 为目的
以种植带 根据待绿化土地特点 , 合理确定绿化方 式, 优化 树种 配置模 树种营造更好的生长空间。 采取环 山水平带清理方式, 宽2 m和保 留带宽 2 m的要 求, 将桉树全部砍 伐、 种植带 内保留乡 式, 提高绿化美化效杲, 乔、 灌结合 , 突出特色。 土乔木其它 ( 如: 相思树 、 灌木 、 杂草) 全部砍伐并 清出种植带外 。 1 . 2 坚持适地, 选择适应性强 、 病虫害少 的
林 业 建 设- 、 、 /
、
城郊公园林分景观提质增效探讨
— —
广州市黄埔区森林公园低效林分改造
万祝 娇
( 广东省龙眼洞林场 广东 广州 5 1 0 5 2 0 )
摘
要: 本 文笔者结合 多年工作经验 以及 具体工程案例 , 主要针 对案例 中森林公 园低效林分如何 改造 从 而提 高森林
形成“ 结构优 、 健康好 、 景观 美、 功能强 、 效益 高” 、 可持续 发展 的 林树种选择 营造林措施 以及造林 主伐时间等方 面存 在不同。 为
森林生态系统。 减少 水土流 失和碳 泄漏 ,森林碳 汇重点生态工程 原则上不 允许 炼山和全 垦整 地。成 熟桉树林用 皆伐方式 进行清 除和 低效纯相
衔接。 充分实现各种生态建设项 目的整体效益。
1 . 4 坚 持生态 优先 、 多效 益兼顾 的原则
搭 配种植 景观效果 好的珍贵树种 , 突出地方绿化特 色, 实 现 生态、 经济、 社会效益的统一。
并且 宜于造林前一年冬季完成, 让穴 土有 一段风化 、 熟 化时间, 有
利于 清除土壤 中的病虫害和提高土壤肥力。
3 . 2 造林 密度
根据培育目标、 立地条件、 树种科学确定造林密度 , 森林碳 汇
2 建 设 方 式
森 林碳 汇重点生态工程造林树种优 先选择 固定二氧化碳 能
力强 的树 种, 选择稳定性好 、 抗 逆性强 、 生态 景观效益好 的优 良
重点生态工程中的人工造林密度要求 8 3 3 株/ l 1 m ,株行距 : 6 x
3 造林改造技术措施
森林汇碳汇重点生态工 程主 要是 通过造林和营林措施, 对成
近些 年不 断升温 ,在 “ 十二五 ”期 间广 东省提 出 营造碳 汇 林 熟桉树林 和疏残林 ( 残次林) 、 低 效纯相 思林等 碳密度 较低 的林 1 4 8 9 . 5 4万亩 , 广州市建立“ 生态林业 、 和谐林 业” 的战略目标, 改 分进行建 设, 改善森林 结构 , 增加林 地碳密度 , 从而增 加森林 碳 造低效林 分区域 , 提高森林质 量, 实现森林 生态系统 升级优化 。 汇提 升森 林生态服务功能。 与一般造林相 比, 在造林 地选择、 造
栽植时间应掌握在 早春 3 ~ 4月一 、二场透 雨后的阴雨 天栽 植。栽种之前对桉树萌芽化学清除处理 。栽植8 寸. 无纺布 营养袋
I I 区( I 一 0 5 — 0 2 ) 为夏秋金色景观 区 :
采应用 4个树种, 从 山脚 ( 下坡) 向山腰 ( 中坡) 种5 ~ 1 0行的 苗带袋和 土栽植。 苗要扶正 、 根 系要舒展, 适 当深栽 . 回土 要细, 火焰木 、 铁 刀木 、 格木、 腊 肠树采 用大群 落 ( 即连续种 相 同树 种 回土后轻轻提苗, 然后适 当压紧。 造林成活 率  ̄ >9 5 c k . 若成活 率低
提高森林质 量, 直接提 升森林生态景观功能和碳 汇量。
中国无忧树 、 火 焰木 、 台湾栾树 采用大群 落 ( 即连 续种相 同树种
f , 林业建设
~一 ~ 一 一 一 一
2 0 0 ~ 5 0 0 株) 与 随机 混 交 相 结 合 形 式 栽 植 。 为 使 混 交 相 对 均 匀 和 3 . 6 栽 植 自然. 每 个 树 种依 坡 面 情 况 沿 水 平 方 向种 植 2 0 0 - 5 0 0 株。
质 量, 以供 参考。 关键 词 : 森林公 园; 低效林 ; 改造
中图分 类号 : F 5 9 2 。 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5 — 7 8 9 7 ( 2 0 1 7 ) 1 6 — 0 1 3 5 — 0 2
引 言
随着社会发展 与进步 , 低碳 、 环保 、 生态 、 绿色这些关键词 在
乡土 阔叶树种造林 ,适 当选用少 量经 过长期引种驯化且 表现好
清理的杂草带状堆沤 , 以增加土壤腐 殖质, 提高土壤肥 力。 加强 对造林地 原生散 乡土乔木和灌木的保护, 打穴 的位置冈 U 好有乔木
的外 来树种。充分 利用 当地 的资源禀赋 ,以 当地 特色树种 、 花
和灌木时 , 应将穴位置前移或后移 。在山脚 、 山顶应保 留一定的
原生植被保护 带。
日 叶) 色树种为主题树种, 以乡土阔叶树种为基调树 种, 营建森 林 景观, 展 示地方 景观特 色, 坚持生态化 、 乡土化 , 注重恢复和保 护
地带性森林植被群落。
3 . 1 整 地
采取环 山水平带清 理方 式,以种 植带宽 3 m和保留带宽 3 m
1 . 3 坚持依 据现有 、 优化 提升 的原 则
2 mo
3 . 3 树种 配置 方式
I 区( I 一 0 5 — 0 1 ) 为春夏红色景观区 :
采应用 3 个树种 , 从山脚 ( _ 下坡) 向山腰 ( 中坡) 种5 - 1 0行 的
乡土树种。本工 程全 部采用人工造林方 式, 选用生态景观 功能强 和碳汇效果好的乡土阔叶树种 , 通过人工植苗方法进行 造林, 全 面更替原 有林地 内 ( 桉树 林、 马占相思 、 大叶 相思) 的植被 , 达 到
在 现有 绿化 基础 上进行优化提升。注 重与原有生态 景观 相
的要求 , 将桉 树 、 被预先选 定的损伤 及有病 虫害林 木全部砍 伐 、
保留种植带内乡土乔木和 5 c m以上胸 径灌木,其它植物全 部砍
伐并清出种植带外。 采用穴状整地, 穴规格为 6 0 c m ̄ 6 0 c m ̄ 5 0 c m,
1 改造设计原则
1 . 1 坚持 因地 制宜 、 突 出特 色 的原则
思林用疏伐的方式清除部分老 弱病残 的非 目的树种林木 , 为目的
以种植带 根据待绿化土地特点 , 合理确定绿化方 式, 优化 树种 配置模 树种营造更好的生长空间。 采取环 山水平带清理方式, 宽2 m和保 留带宽 2 m的要 求, 将桉树全部砍 伐、 种植带 内保留乡 式, 提高绿化美化效杲, 乔、 灌结合 , 突出特色。 土乔木其它 ( 如: 相思树 、 灌木 、 杂草) 全部砍伐并 清出种植带外 。 1 . 2 坚持适地, 选择适应性强 、 病虫害少 的
林 业 建 设- 、 、 /
、
城郊公园林分景观提质增效探讨
— —
广州市黄埔区森林公园低效林分改造
万祝 娇
( 广东省龙眼洞林场 广东 广州 5 1 0 5 2 0 )
摘
要: 本 文笔者结合 多年工作经验 以及 具体工程案例 , 主要针 对案例 中森林公 园低效林分如何 改造 从 而提 高森林
形成“ 结构优 、 健康好 、 景观 美、 功能强 、 效益 高” 、 可持续 发展 的 林树种选择 营造林措施 以及造林 主伐时间等方 面存 在不同。 为
森林生态系统。 减少 水土流 失和碳 泄漏 ,森林碳 汇重点生态工程 原则上不 允许 炼山和全 垦整 地。成 熟桉树林用 皆伐方式 进行清 除和 低效纯相
衔接。 充分实现各种生态建设项 目的整体效益。
1 . 4 坚 持生态 优先 、 多效 益兼顾 的原则
搭 配种植 景观效果 好的珍贵树种 , 突出地方绿化特 色, 实 现 生态、 经济、 社会效益的统一。
并且 宜于造林前一年冬季完成, 让穴 土有 一段风化 、 熟 化时间, 有
利于 清除土壤 中的病虫害和提高土壤肥力。
3 . 2 造林 密度
根据培育目标、 立地条件、 树种科学确定造林密度 , 森林碳 汇
2 建 设 方 式
森 林碳 汇重点生态工程造林树种优 先选择 固定二氧化碳 能
力强 的树 种, 选择稳定性好 、 抗 逆性强 、 生态 景观效益好 的优 良
重点生态工程中的人工造林密度要求 8 3 3 株/ l 1 m ,株行距 : 6 x
3 造林改造技术措施
森林汇碳汇重点生态工 程主 要是 通过造林和营林措施, 对成
近些 年不 断升温 ,在 “ 十二五 ”期 间广 东省提 出 营造碳 汇 林 熟桉树林 和疏残林 ( 残次林) 、 低 效纯相 思林等 碳密度 较低 的林 1 4 8 9 . 5 4万亩 , 广州市建立“ 生态林业 、 和谐林 业” 的战略目标, 改 分进行建 设, 改善森林 结构 , 增加林 地碳密度 , 从而增 加森林 碳 造低效林 分区域 , 提高森林质 量, 实现森林 生态系统 升级优化 。 汇提 升森 林生态服务功能。 与一般造林相 比, 在造林 地选择、 造
栽植时间应掌握在 早春 3 ~ 4月一 、二场透 雨后的阴雨 天栽 植。栽种之前对桉树萌芽化学清除处理 。栽植8 寸. 无纺布 营养袋
I I 区( I 一 0 5 — 0 2 ) 为夏秋金色景观 区 :
采应用 4个树种, 从 山脚 ( 下坡) 向山腰 ( 中坡) 种5 ~ 1 0行的 苗带袋和 土栽植。 苗要扶正 、 根 系要舒展, 适 当深栽 . 回土 要细, 火焰木 、 铁 刀木 、 格木、 腊 肠树采 用大群 落 ( 即连续种 相 同树 种 回土后轻轻提苗, 然后适 当压紧。 造林成活 率  ̄ >9 5 c k . 若成活 率低
提高森林质 量, 直接提 升森林生态景观功能和碳 汇量。
中国无忧树 、 火 焰木 、 台湾栾树 采用大群 落 ( 即连 续种相 同树种
f , 林业建设
~一 ~ 一 一 一 一
2 0 0 ~ 5 0 0 株) 与 随机 混 交 相 结 合 形 式 栽 植 。 为 使 混 交 相 对 均 匀 和 3 . 6 栽 植 自然. 每 个 树 种依 坡 面 情 况 沿 水 平 方 向种 植 2 0 0 - 5 0 0 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