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救人的心理描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军人救人的心理描写
“于鹏在家休假救人的新闻,朋友圈都传开了,你们都转发了吗”“听说,当地政府、老人家属都寄来了感谢信”近日,战略支援部队某部战士于鹏在家休假英勇救助跌倒昏迷老人的感人举动,在该部引起强烈反响,官兵纷纷竖起大拇指,一致表示,英勇救人的先进事迹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良传统的具体体现,充分展现了新时代革命军人的良好道德风尚,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于鹏,战略支援部队某部战士,2008年12月入伍,山东莱州市平里店镇郭于村人,2018年3月9日下午,休假在家的于鹏吃过午饭后,陪着刚满一岁的女儿在街上散步。

“快救人,有老人发病倒地了”突然,有人大声喊道,放眼望去,于鹏发现马路对面一名骑着三轮车的老人家骑车不慎摔倒在路边,于鹏交代在旁的父亲照看好女儿后,三步并作两步迅速穿过马路跑去救人,发现老人不能动弹、神志不清。

围观的群众以为老人只是喝醉了酒。

经过仔细观察后,老人身上并没有酒味,于鹏下意识感觉到:老人情况紧急,可能是突发疾病。

于鹏将老人平躺在地后,抠出嘴里的呕吐物,便用自己在部队学过的急救常识一边为老汉做心肺复苏,一边让父亲赶紧把村里医生找来。

此时老人面色发黄、昏迷不醒,匆忙赶来的医生见状后,建议尽快将老人送去医院,于鹏赶紧让认识老人的村民帮忙通知了老人家人。

联系到老人家人后,大家才知道老人家住邻村龙冢庙村,老人家人赶到现场后很是着急,要打120将老人送到莱州医院,但此时于鹏感觉让救护车过来会耽误宝贵的抢救时间,而此时老人的家人因喝酒无法开
车,身为司机的于鹏主动要求自己开车把老人送到医院,当把老人安置好后,于鹏悄悄的离开了医院。

事后得知,老人身患脑血栓,今年82岁,因发病迅猛抢救无效而离开了这个世界后,于鹏难掩心中的难过之情。

但老人的家人和龙冢庙村支部书记侯升倩依然前往于鹏家送去了感谢,还给部队写了感谢信。

“不光是这次抢救素昧平生的老人,前几天回家探亲途中遇到村后田间起火,于鹏也不用动员、不用要求自己主动去救火”郭于村党支部书记赵志凯说起于鹏赞不绝口,他见义勇为的英勇行动,树立了军人敢于担当、乐于救人的良好形象,是雷锋式的好战士,从他身上传递出来的正能量,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

当地媒体得知救人事迹联系于鹏采访时,于鹏轻描淡写地说:“我是一名军人,救人是应该的!”
于鹏入伍10年来,先后5次荣获优秀士兵,担任单位司机有8年时间,期间,安全行车30余万公里,先后3次表彰为“红旗车驾驶员”。

乐于助人是于鹏入伍10年来始终不变的处事态度。

2011年某天下午,正在体能训练的于鹏,捡到一个钱包,里面有2千余元人民币,还有身份证和数张电话卡。

2千余元,相当于自己一个月工资啊,可于鹏并没有为金钱所动,而是想到失主肯定在着急的找,他通过钱包里面名片电话多番联系,终于找到了失主。

面对失而复得的钱包,失主感激万分,强要塞给于鹏100元作为回报,可被于鹏毅然拒绝,他说:“我要是为了钱,我就不还给你了,这都是我应该做的,不图回报”。

“于鹏性格开朗,乐观向上,有着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每次组织集体活动、开展各项比武竞赛时总会踊跃报名参加”说起于鹏,部门党支部书记王晓港赞许不断,平时还喜欢健身,是我们部门的“健身达人”,还积极带动其他战友健身,有效提升了部门整体体能训练水平。

部队领导得知于鹏英勇救人的事迹后,迅速组织官兵学习他的先进事迹,并号召大家要像于鹏一样,弘扬优良传统,敢于伸张正义,积极助人为乐,争做新时代雷锋式好战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