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要修养自己的职业良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教师要修养自己的职业良心
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良心,就是指教师在对幼儿、家长、同事以及对社会、幼儿园、职业履行义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殊道德责任感及道德自我评价能力。
简单地说,教师的职业良心就是一种被教师自觉意识到并隐藏于内心深处的使命感。
一、幼儿教师的职业良心的特点
(一)幼儿教师的职业良心具有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属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的重要范畴。
(二)教师的职业良心是教师在教育生涯过程中形成的,是被内化、接受的道德要求,也可以说是一种道德自律。
(三)教师的职业良心取决于教师自己在教育实践中的自我修养和自我教育,它体现为教师职业信念中一种强烈的和进行自我评价的能力。
二、幼儿教师的职业良心的典型表现
幼儿教师的职业良心表现在幼儿一日生活教育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一)现代幼儿教师经过职前教育和继续教育,都有较高的职业道德自觉性。
(二)幼儿教师为人师表必须注意要有较高的修养要求。
幼儿教师的言谈举止、仪表着装,必须力求反映较高的文化和道德修养。
(三)发挥幼儿教师良心的榜样作用,判断教育良心的最终标准是看良心是否真正符合教育事业的要求,是否有利于对学生的教育。
三、培养和增强幼儿教师的职业良心
(一)敬业爱岗,关爱幼儿。
幼儿教师的爱岗,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幼儿。
敬业就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认真准备每一个教育活动,认真对待每一名幼儿,不敷衍,不推责。
爱岗敬业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前提,只有在工作中具有很强的责任心才能自发地不断自我提高,在实际教学中不断的寻找最好的教学方法,积累好的经验。
如果没有教师对教育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教师的职业良心就无从谈起。
工作松懈、得过且过,粗暴地对待幼儿,不钻研业务,不懂装懂,这都是对教育工作不负责任的表现。
教师的良心要求教师时刻牢记自己肩负的工作责任,尊重关爱每一个幼儿,把她们看成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对幼儿的行为和想法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遵守工作纪律,全心全意为幼儿和家长服务,按照社会和教育事业对幼儿教师的要求尽职尽责,努力完成工作任务。
(二)要具有高尚的师德品质。
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主要包括幼儿教师的职业行为规范和思想品质规范。
教师的职业道德在教育过程中,对幼儿具有重大的影响力。
因此,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是非常必要的。
一个具有高尚师德品质的教师,必然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辛勤劳动,顾全大局。
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良心就没有道德。
(三)提高职业能力和教学水平。
幼儿教师的职业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书写能力、动手能力等各个方面,是幼儿教师教书育人基本素质的综合体现。
幼儿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阶段,提高幼教老师的职业素质是学校乃至整个社会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根本保障。
教学是一门艺术,方法多样,但是无论什么方式方法,要使幼儿真正能够接受和喜爱。
教学方法适当,教学质量也就自然能够提高,这就要求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更要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不断加强专业的学习和提高,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作为一名教师,只做好教学工作还不够,最重要的是要关心幼儿的健康成长。
因此,教师在教授知识,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更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这是幼儿一生的幸福,幼儿教师应该正确引导,细心呵护,从而使他们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老师是传播道理,传授学业,解疑答难的人,唯有德高业精的人方为人师,受人景仰。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每一位幼儿教师都熟知的道理。
敬业爱岗,关爱幼儿是做好一名幼儿教师的天职,高尚的师德品质是做好一名幼儿教师的关键,职业能力和教学水平是做好一名教师的保障。
教师必须有自觉工作的良心,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对党的教育事业负责,对幼儿的成长负责,不断修养自己的职业良心,规范自己言行,恪守职业道德、知行统一,做学生的表率。
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学习,开阔视野,不断丰富,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内在素养,坚持不断地修养自己的职业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