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土壤肥料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豆料植物固定空气中氮素。 ❖ ④ 钾能加速同化作用使产物流向储藏器官。 ❖ ⑤ 钾能提高植物抗逆性。
24
❖ (4)钙素
❖ 植物体内钙对细胞壁的形成、促进细胞分裂和植物根系、根 毛的发育,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 (5)镁素
❖ 植物含镁量一般占干重的0.2%~0.6%,镁是叶绿素的成分, 植物缺镁时可产生缺绿症;镁离子也是许多酶的活化剂,它 对碳水化合物代谢,植物体内的呼吸均起着重要作用;镁还 能促进蛋白质、脂肪的合成。
13
❖ 速效态养分是可以被植物直接吸收的养分。土壤中 的养分形态不是永恒不变的,随着土壤环境条件的 变化,养分形态可以进行相互转化。难溶态的养分 可以分解转化为缓效态或速效态养分,速效态养分 也可能被土壤固定转变为不易被植物吸收的难溶态 养分。速效性养分、缓效态养分含量一般低于难溶 态养分。
14
❖ 土壤养分形态一般可分为无机态和有机态两类,无 机态养分又有:水溶性养分、交换性养分、缓效态 养分、难溶态养分等四种类型,其中水溶态养分和 交换态养分合称为速效态养分。
❖ (8)锰
❖ 缺锰时,叶脉间失绿,叶脉及周围仍保持绿色。严重时叶 脉间产生黑褐色小斑点,并扩大增至整个叶片,或发展成 焦灼坏死组织而脱落。
28
❖ 植物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是碳、氢、氧,是植物新陈
代谢和合成蛋白质的最基本元素,由于植物在生长过程 中,需要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使得大气中的碳被植物 吸收,同时植物需要不断补充水分,使植物体对碳、氢、 氧的需要得到满足。
29
❖ 另外,微量元素在植物体内也是必不可少的。如微量元素 中的铁能促进植物叶绿素的形成,还是植物体内多种酶的 组成成分,它影响着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硼在花 中的分布以柱头和子房含量最多,能刺激花粉的萌发和花 粉管的伸长,使受精顺利进行;锌在植物体内参与生长素 的合成,同时又是多种酶的组成成分。
❖ ③氮是酶和多种维生素的成份。
22
❖ (2)磷素
❖ 磷肥在植物营养中有重要作用,磷在植物体中含量仅次于 氮和钾。
❖ ①构成植物体的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组成成份。 ❖ ②磷积极参与植物体内各种代谢作用。 ❖ ③磷能提高植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 ❖ 总之磷对植物生长发育是多方面的,及时供应磷营养是十
分必要的。
20
❖ ②协同作用 一种营养元素促进另一种元素吸收的生理效 应,即两种元素结合后的效应超过其单独效应之和的现 象,称为协同作用。
❖ 协同作用能导致植物体中另外一种元素或多种元素含量 的增加,而拮抗作用则使其含量或有效性降低。在土 壤—植物体系中,营养元素间的相互作用非常复杂,它 们可发生于两种养分离子间,也可发生于多种离子之间, 无论是在土壤或是植物体内部均可发生。微量元素与大 量元素之间的关系,大多以拮抗作用为主。
23
❖ (3)钾素
❖ 钾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须的大量元素之一。在植物体内以离子 状态存在,对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
❖ ① 促进光合作用,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 ② 促进碳水化合物代谢作用和合成,对产糖为主的植物施用
钾肥,能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 ❖ ③ 钾对氮的代谢、蛋白质合成也有很大影响,钾肥还能有助
17
❖ 2、营养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 (1)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同等作用
❖ 各种植物必需营养元素都同等重要,而不能互相替代。 必需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无论含量多少都是同等重要的, 任何一种营养元素的特殊生理生化功能都不能被其他元 素所代替。
18
❖ 这是因为每一种元素在植物新陈代谢过程中都具有其独 特的功能和生化作用。例如植物缺氮时叶片失绿,而缺 磷时叶片变紫暗淡无光,施用磷肥后缺磷症状消失,但 失绿症状不能因施磷而消失,只有施用氮肥后缺氮症状 才能消失。这是因为氮和磷都影响叶绿素的形成和生理 活动,氮和磷同等重要,但氮与磷不能彼此代替。
30
❖ 4、植物营养元素失调
❖ 每一种植物正常的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含量是一定的, 如果一种营养元素的含量在植物体内过高,植物就表现 出一定的生理症状,甚至植物出现中毒,严重的发生死 亡。反之,如果营养元素达不到植物生长要求的含量, 植物就表现出缺乏元素的症状,即通常所说的缺素症状。 以上两种情况都称为植物营养元素失调。
11
❖ 上述营养元素中,碳、氢、氧是来自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氧气以及降雨或土壤水分,其它元素都是土壤供给的。随 着研究手段的更新和技术的进步,今后有可能证明还有更 多的元素是植物所必需的。如近年研究表明,镍是脲酶的 组成成分,当缺乏时,会使尿素积累而对植物产生毒害作 用。
12
❖ 植物生长发育需要的必需营养元素除碳、氢、 氧外,其他营养元素几乎全部来自于土壤。这些 依靠土壤供给的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 素称为土壤养分。土壤养分由于其存在的形态 不同,对植物的有效性差异很大。
❖ (6)硫素
❖ 硫在植物体内占干重的0.2%~0.5%,植物种类不同,含硫 量也有所差异。硫是蛋白质的组成成分,在植物呼吸中起着 重要作用;硫对植物的生根和根瘤的发育有重要的影响。
25
❖ 微量元素的主要生理作用 ❖ (7)铁
❖ ①是细胞色素类的主要组成成分,参与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 ②是叶绿素形成的必需因子,参与光合作用。
9
❖ (2)中量元素
❖ 中量元素包括钙、镁、硫三种元素。它们在植物体内含量 为千分之几,在土壤中含量较高,易满足植物需要,一般 不需要施肥补充,但在南方降水量大的地区需要施肥补充。
10
❖ (3)微量元素
❖ 微量元素 包括铁、铜、锌、锰、钼、硼和氯。它们在植 物体内含量为万分之几以下,每公顷植物每年吸收量只有 几克至数百克。微量元素虽然含量较低,但对植物生命活 动与大量元素同等重要而且不能被替代,一般土壤中含量 可以满足植物的需要,但也有些微量元素在土壤中含量不 足,需要通过施用微肥来补充 。
3
5.1 植物营养概论
植物正常的生长发育需要各种营养,这些养分可通过植物的 根从土壤中取得,也可以通过施肥等外界环境得到养分。
4
❖ 5.1.1 植物营养成分
❖ 1、植物体内的营养元素
❖ 植物体的组成十分复杂,大约有70多种元素,一般新鲜植 物体中含有75%~95%的水分和5%~25%的干物质。干 物质主要由组成有机质的碳(C)、氢(H)、氧(O)、氮(N)元 素和磷(P)、钾(K)、钙(Ca)、镁(Mg)、硫(S)等矿质元素组 成。70多种元素中只有部分元素是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 其中有些元素是所有植物生长都必需的,称为必需营养元 素。
7
❖ 根据植物对必需元素需要量的大小,通常将植物的必需元 素分为分为3组:
❖ (1)大量元素
❖ 大量元素 包括氢、碳、氧、氮、磷、钾。它们在植物体 内含量一般为百分之几。每公顷植物每年吸收量约几千克 至数百千克。
8
❖ 碳、氢、氧三种元素来自空气和水,是有机物的重要组成 元素;对于氮、磷、钾这3种元素,植物需要量较大,但 土壤中一般含量较少,常常需要通过施肥才能满足植物生 长的需求,因此氮、磷、钾称为肥料“三要素”,氮、磷、 钾肥是植物需要量较多的肥料。
❖ (8)铜
❖ ①是细胞色素氧化酶等的组成成分,为呼吸作用的触媒,参 与叶绿素的合成以及糖类与蛋白质的代谢;
❖ ②是质体蓝素(PC)的组成成分,与光合作用有关。
26
❖ (9)锌
❖ ①是色氨酸合成酶的组成成分,参与生长素的形成,促 进种子成熟;
❖ ②是碳酸酐酶的组成成分,与光合作用有关。
❖ (10)锰
19
❖ (2)植物必需营养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 营养元素间既有拮抗关系也有协同关系。 ❖ ①拮抗作用 一种元素阻碍或抑制另外一种元素吸收的生
理作用,称为拮抗作用。产生拮抗作用的原因有很多, 凡离子大小、电荷和配位体结构以及电子排列相类似的 元素都有较大的竞争作用,如K+与NH4+的离子水合半 径彼此接近,容易在载体吸收部位产生竞争作用,所以 互相抑制吸收。
15
❖ 耕作土壤中的养分主要来自于土壤固相物质分解转 化释放出的养分和施肥补充的养分。施肥是补充土 壤养分的最直接方法,肥料是农业生产中最主要的 生产资料之一。常用的肥料根据其养分形态和成分 的差异分为化学肥料(无机肥料)、有机肥料和生 物肥料等种类。化学肥料按其含有的营养元素种类 分为氮肥、磷肥、钾肥、微量元素肥料和复合肥料 等。
16
❖ 还有些元素对植物生长有作用,但不是必需的元素,或 只对某些植物在特定的条件下是必需的元素,通常被称 为有益元素。例如钠、硅、钴、钒、硒、铝、碘、铬、 砷、铈等。植物对有益营养元素的需求量要求十分严格, 缺少时影响生长,过量则有毒害作用。虽然不同植物对 有益营养元素的需求有一定差异,但是一般植物正常生 长发育所要求的含量很低,适宜的范围也很窄,所以适 宜的含量是有益营养元素发挥作用的关键。
31
❖ (1)氮
❖ 植物缺氮时,表现为生长迟缓,植株矮小、纤弱、花少、 枝少、不结实或结实少,且种子不饱满;叶片自下而上逐 渐变黄、枯萎,严重时致使整个植株枯死。
❖ 植物氮素供应过多时,造成茎叶徒长,叶面积增大,叶色 浓绿,叶片披散,互相遮荫;茎秆软弱,易倒伏和发生病 虫危害;同时,营养生长延长,开花推迟。
21
❖ 3、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主要生理功能 ❖ (1)氮素
❖ 植物对氮素的吸收,主要是铵态氮和硝态氮,在植物体内含 量通常占干物质的0.3~5%,不同植物其含氮量不同。
❖ 概括起来,氮素对于植物体的生理作用,有以下几个主要 方面:
❖ ①氮是组成蛋白质和核酸的重要成份。 ❖ ②氮是叶绿素的组成成份。
5
❖ 判断某种元素是否为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标准有3个: ❖ 第一,这种元素是完成植物生活周期必不可少的; ❖ 第二,这种元素对植物起直接的营养作用; ❖ 第三,其作用是其它元素不可替代的,缺乏时会表现出特
有的症状。
6
❖ 根据上述三个条件,现已确定了16 种元素为植物的必需 元素,它们是:碳(C)、氧(O)、氢(H)、氮(N)、 磷(P)、钾(K)、硫(S)、钙(Ca)、镁(Mg)、 铁(Fe)、铜(Cu)、锌(Zn)、锰(Mn)、钼 (Mo)、硼(B)、氯(Cl)。
❖ ①与蛋白质和无机酸的代谢有关,参与光合作用的光反 应;
❖ ②是许多酶的激活剂。
27
❖ (11)硼
❖ ①促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 ❖ ②形成硼—糖复合物,促进糖的运输。 ❖ ③提高豆科植物根瘤菌和固氮能力。
❖ (12)钼
❖ 是硝酸还原酶和固氮酶的组成成分,参与氮代谢。
❖ (13)氯
❖ ①参与光合作用中水的光氧化; ❖ ②调节气孔运动; ❖ ③对植物的渗透压与阳离子的平衡起调节作用。
32
❖ (2)磷
❖ 植物缺磷时,表现为植株矮小,生长迟缓,分枝稀少,叶 片小而薄,下部叶片、叶柄、茎部出现紫红色,叶片渐渐 枯萎脱落;花期、果期延迟,花、果少、小,而且不成熟, 抗性减弱。
❖ 磷素供应过多时,表现出叶厚而密集,叶色浓绿,生殖器 官过早发育,茎叶生长受到抑制,引起植物早衰。
33
❖ (3)钾
❖ 植物钾素缺乏时,首先表现为老叶的尖端和边缘开始发黄, 叶面出现小斑点,进而干枯或呈焦枯状,最后叶脉之间的 叶肉干枯。干枯是自下而上逐渐发展。
❖ (4)钙
❖ 植物缺钙时,表现为生长旺盛的幼嫩部分如根尖、顶芽分 生组织受损,幼叶皱缩,叶尖扭曲,叶缘向内发黄,枯死; 根毛少,根尖枯死,根系褐变,变成有黑斑的短粗根。花 期缺钙,花基维管束组织坏死,出现“断脖”症状。
土壤与肥料
1
整体概况
+ 概况1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概况2
+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概况3
+ 您的内容打Leabharlann 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2
5 合理施肥原理
❖ 本章要点
❖ 了解植物必需营养元素及其主要作用; ❖ 了解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及影响吸收的因素; ❖ 掌握合理施肥的概念、基本原理和方式方法。
34
❖ (5)镁
❖ 植物缺乏镁时,老叶叶脉间失绿,叶片全部变成均匀淡 绿色,最后变褐,甚至导致植株生长迟缓,最终死亡。
❖ (6)硫
❖ 缺硫时,叶绿素含量减少,叶脉先失绿,后遍及全叶, 心叶、幼芽变黄,甚至变黑,老叶发白、发硬、卷曲。
35
❖ (7)铁
❖ 首先从上部幼叶开始显现,幼叶叶脉间失绿黄化,而叶脉 仍保持绿色,黄绿相嵌呈网纹状,严重时,整个新叶完全 失绿,甚至叶片呈黄白色,而下部老叶仍保持正常绿色。 缺铁还会导致植株生长缓慢或停止。
24
❖ (4)钙素
❖ 植物体内钙对细胞壁的形成、促进细胞分裂和植物根系、根 毛的发育,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 (5)镁素
❖ 植物含镁量一般占干重的0.2%~0.6%,镁是叶绿素的成分, 植物缺镁时可产生缺绿症;镁离子也是许多酶的活化剂,它 对碳水化合物代谢,植物体内的呼吸均起着重要作用;镁还 能促进蛋白质、脂肪的合成。
13
❖ 速效态养分是可以被植物直接吸收的养分。土壤中 的养分形态不是永恒不变的,随着土壤环境条件的 变化,养分形态可以进行相互转化。难溶态的养分 可以分解转化为缓效态或速效态养分,速效态养分 也可能被土壤固定转变为不易被植物吸收的难溶态 养分。速效性养分、缓效态养分含量一般低于难溶 态养分。
14
❖ 土壤养分形态一般可分为无机态和有机态两类,无 机态养分又有:水溶性养分、交换性养分、缓效态 养分、难溶态养分等四种类型,其中水溶态养分和 交换态养分合称为速效态养分。
❖ (8)锰
❖ 缺锰时,叶脉间失绿,叶脉及周围仍保持绿色。严重时叶 脉间产生黑褐色小斑点,并扩大增至整个叶片,或发展成 焦灼坏死组织而脱落。
28
❖ 植物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是碳、氢、氧,是植物新陈
代谢和合成蛋白质的最基本元素,由于植物在生长过程 中,需要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使得大气中的碳被植物 吸收,同时植物需要不断补充水分,使植物体对碳、氢、 氧的需要得到满足。
29
❖ 另外,微量元素在植物体内也是必不可少的。如微量元素 中的铁能促进植物叶绿素的形成,还是植物体内多种酶的 组成成分,它影响着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硼在花 中的分布以柱头和子房含量最多,能刺激花粉的萌发和花 粉管的伸长,使受精顺利进行;锌在植物体内参与生长素 的合成,同时又是多种酶的组成成分。
❖ ③氮是酶和多种维生素的成份。
22
❖ (2)磷素
❖ 磷肥在植物营养中有重要作用,磷在植物体中含量仅次于 氮和钾。
❖ ①构成植物体的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组成成份。 ❖ ②磷积极参与植物体内各种代谢作用。 ❖ ③磷能提高植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 ❖ 总之磷对植物生长发育是多方面的,及时供应磷营养是十
分必要的。
20
❖ ②协同作用 一种营养元素促进另一种元素吸收的生理效 应,即两种元素结合后的效应超过其单独效应之和的现 象,称为协同作用。
❖ 协同作用能导致植物体中另外一种元素或多种元素含量 的增加,而拮抗作用则使其含量或有效性降低。在土 壤—植物体系中,营养元素间的相互作用非常复杂,它 们可发生于两种养分离子间,也可发生于多种离子之间, 无论是在土壤或是植物体内部均可发生。微量元素与大 量元素之间的关系,大多以拮抗作用为主。
23
❖ (3)钾素
❖ 钾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须的大量元素之一。在植物体内以离子 状态存在,对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
❖ ① 促进光合作用,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 ② 促进碳水化合物代谢作用和合成,对产糖为主的植物施用
钾肥,能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 ❖ ③ 钾对氮的代谢、蛋白质合成也有很大影响,钾肥还能有助
17
❖ 2、营养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 (1)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同等作用
❖ 各种植物必需营养元素都同等重要,而不能互相替代。 必需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无论含量多少都是同等重要的, 任何一种营养元素的特殊生理生化功能都不能被其他元 素所代替。
18
❖ 这是因为每一种元素在植物新陈代谢过程中都具有其独 特的功能和生化作用。例如植物缺氮时叶片失绿,而缺 磷时叶片变紫暗淡无光,施用磷肥后缺磷症状消失,但 失绿症状不能因施磷而消失,只有施用氮肥后缺氮症状 才能消失。这是因为氮和磷都影响叶绿素的形成和生理 活动,氮和磷同等重要,但氮与磷不能彼此代替。
30
❖ 4、植物营养元素失调
❖ 每一种植物正常的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含量是一定的, 如果一种营养元素的含量在植物体内过高,植物就表现 出一定的生理症状,甚至植物出现中毒,严重的发生死 亡。反之,如果营养元素达不到植物生长要求的含量, 植物就表现出缺乏元素的症状,即通常所说的缺素症状。 以上两种情况都称为植物营养元素失调。
11
❖ 上述营养元素中,碳、氢、氧是来自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氧气以及降雨或土壤水分,其它元素都是土壤供给的。随 着研究手段的更新和技术的进步,今后有可能证明还有更 多的元素是植物所必需的。如近年研究表明,镍是脲酶的 组成成分,当缺乏时,会使尿素积累而对植物产生毒害作 用。
12
❖ 植物生长发育需要的必需营养元素除碳、氢、 氧外,其他营养元素几乎全部来自于土壤。这些 依靠土壤供给的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 素称为土壤养分。土壤养分由于其存在的形态 不同,对植物的有效性差异很大。
❖ (6)硫素
❖ 硫在植物体内占干重的0.2%~0.5%,植物种类不同,含硫 量也有所差异。硫是蛋白质的组成成分,在植物呼吸中起着 重要作用;硫对植物的生根和根瘤的发育有重要的影响。
25
❖ 微量元素的主要生理作用 ❖ (7)铁
❖ ①是细胞色素类的主要组成成分,参与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 ②是叶绿素形成的必需因子,参与光合作用。
9
❖ (2)中量元素
❖ 中量元素包括钙、镁、硫三种元素。它们在植物体内含量 为千分之几,在土壤中含量较高,易满足植物需要,一般 不需要施肥补充,但在南方降水量大的地区需要施肥补充。
10
❖ (3)微量元素
❖ 微量元素 包括铁、铜、锌、锰、钼、硼和氯。它们在植 物体内含量为万分之几以下,每公顷植物每年吸收量只有 几克至数百克。微量元素虽然含量较低,但对植物生命活 动与大量元素同等重要而且不能被替代,一般土壤中含量 可以满足植物的需要,但也有些微量元素在土壤中含量不 足,需要通过施用微肥来补充 。
3
5.1 植物营养概论
植物正常的生长发育需要各种营养,这些养分可通过植物的 根从土壤中取得,也可以通过施肥等外界环境得到养分。
4
❖ 5.1.1 植物营养成分
❖ 1、植物体内的营养元素
❖ 植物体的组成十分复杂,大约有70多种元素,一般新鲜植 物体中含有75%~95%的水分和5%~25%的干物质。干 物质主要由组成有机质的碳(C)、氢(H)、氧(O)、氮(N)元 素和磷(P)、钾(K)、钙(Ca)、镁(Mg)、硫(S)等矿质元素组 成。70多种元素中只有部分元素是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 其中有些元素是所有植物生长都必需的,称为必需营养元 素。
7
❖ 根据植物对必需元素需要量的大小,通常将植物的必需元 素分为分为3组:
❖ (1)大量元素
❖ 大量元素 包括氢、碳、氧、氮、磷、钾。它们在植物体 内含量一般为百分之几。每公顷植物每年吸收量约几千克 至数百千克。
8
❖ 碳、氢、氧三种元素来自空气和水,是有机物的重要组成 元素;对于氮、磷、钾这3种元素,植物需要量较大,但 土壤中一般含量较少,常常需要通过施肥才能满足植物生 长的需求,因此氮、磷、钾称为肥料“三要素”,氮、磷、 钾肥是植物需要量较多的肥料。
❖ (8)铜
❖ ①是细胞色素氧化酶等的组成成分,为呼吸作用的触媒,参 与叶绿素的合成以及糖类与蛋白质的代谢;
❖ ②是质体蓝素(PC)的组成成分,与光合作用有关。
26
❖ (9)锌
❖ ①是色氨酸合成酶的组成成分,参与生长素的形成,促 进种子成熟;
❖ ②是碳酸酐酶的组成成分,与光合作用有关。
❖ (10)锰
19
❖ (2)植物必需营养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 营养元素间既有拮抗关系也有协同关系。 ❖ ①拮抗作用 一种元素阻碍或抑制另外一种元素吸收的生
理作用,称为拮抗作用。产生拮抗作用的原因有很多, 凡离子大小、电荷和配位体结构以及电子排列相类似的 元素都有较大的竞争作用,如K+与NH4+的离子水合半 径彼此接近,容易在载体吸收部位产生竞争作用,所以 互相抑制吸收。
15
❖ 耕作土壤中的养分主要来自于土壤固相物质分解转 化释放出的养分和施肥补充的养分。施肥是补充土 壤养分的最直接方法,肥料是农业生产中最主要的 生产资料之一。常用的肥料根据其养分形态和成分 的差异分为化学肥料(无机肥料)、有机肥料和生 物肥料等种类。化学肥料按其含有的营养元素种类 分为氮肥、磷肥、钾肥、微量元素肥料和复合肥料 等。
16
❖ 还有些元素对植物生长有作用,但不是必需的元素,或 只对某些植物在特定的条件下是必需的元素,通常被称 为有益元素。例如钠、硅、钴、钒、硒、铝、碘、铬、 砷、铈等。植物对有益营养元素的需求量要求十分严格, 缺少时影响生长,过量则有毒害作用。虽然不同植物对 有益营养元素的需求有一定差异,但是一般植物正常生 长发育所要求的含量很低,适宜的范围也很窄,所以适 宜的含量是有益营养元素发挥作用的关键。
31
❖ (1)氮
❖ 植物缺氮时,表现为生长迟缓,植株矮小、纤弱、花少、 枝少、不结实或结实少,且种子不饱满;叶片自下而上逐 渐变黄、枯萎,严重时致使整个植株枯死。
❖ 植物氮素供应过多时,造成茎叶徒长,叶面积增大,叶色 浓绿,叶片披散,互相遮荫;茎秆软弱,易倒伏和发生病 虫危害;同时,营养生长延长,开花推迟。
21
❖ 3、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主要生理功能 ❖ (1)氮素
❖ 植物对氮素的吸收,主要是铵态氮和硝态氮,在植物体内含 量通常占干物质的0.3~5%,不同植物其含氮量不同。
❖ 概括起来,氮素对于植物体的生理作用,有以下几个主要 方面:
❖ ①氮是组成蛋白质和核酸的重要成份。 ❖ ②氮是叶绿素的组成成份。
5
❖ 判断某种元素是否为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标准有3个: ❖ 第一,这种元素是完成植物生活周期必不可少的; ❖ 第二,这种元素对植物起直接的营养作用; ❖ 第三,其作用是其它元素不可替代的,缺乏时会表现出特
有的症状。
6
❖ 根据上述三个条件,现已确定了16 种元素为植物的必需 元素,它们是:碳(C)、氧(O)、氢(H)、氮(N)、 磷(P)、钾(K)、硫(S)、钙(Ca)、镁(Mg)、 铁(Fe)、铜(Cu)、锌(Zn)、锰(Mn)、钼 (Mo)、硼(B)、氯(Cl)。
❖ ①与蛋白质和无机酸的代谢有关,参与光合作用的光反 应;
❖ ②是许多酶的激活剂。
27
❖ (11)硼
❖ ①促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 ❖ ②形成硼—糖复合物,促进糖的运输。 ❖ ③提高豆科植物根瘤菌和固氮能力。
❖ (12)钼
❖ 是硝酸还原酶和固氮酶的组成成分,参与氮代谢。
❖ (13)氯
❖ ①参与光合作用中水的光氧化; ❖ ②调节气孔运动; ❖ ③对植物的渗透压与阳离子的平衡起调节作用。
32
❖ (2)磷
❖ 植物缺磷时,表现为植株矮小,生长迟缓,分枝稀少,叶 片小而薄,下部叶片、叶柄、茎部出现紫红色,叶片渐渐 枯萎脱落;花期、果期延迟,花、果少、小,而且不成熟, 抗性减弱。
❖ 磷素供应过多时,表现出叶厚而密集,叶色浓绿,生殖器 官过早发育,茎叶生长受到抑制,引起植物早衰。
33
❖ (3)钾
❖ 植物钾素缺乏时,首先表现为老叶的尖端和边缘开始发黄, 叶面出现小斑点,进而干枯或呈焦枯状,最后叶脉之间的 叶肉干枯。干枯是自下而上逐渐发展。
❖ (4)钙
❖ 植物缺钙时,表现为生长旺盛的幼嫩部分如根尖、顶芽分 生组织受损,幼叶皱缩,叶尖扭曲,叶缘向内发黄,枯死; 根毛少,根尖枯死,根系褐变,变成有黑斑的短粗根。花 期缺钙,花基维管束组织坏死,出现“断脖”症状。
土壤与肥料
1
整体概况
+ 概况1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概况2
+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概况3
+ 您的内容打Leabharlann 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2
5 合理施肥原理
❖ 本章要点
❖ 了解植物必需营养元素及其主要作用; ❖ 了解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及影响吸收的因素; ❖ 掌握合理施肥的概念、基本原理和方式方法。
34
❖ (5)镁
❖ 植物缺乏镁时,老叶叶脉间失绿,叶片全部变成均匀淡 绿色,最后变褐,甚至导致植株生长迟缓,最终死亡。
❖ (6)硫
❖ 缺硫时,叶绿素含量减少,叶脉先失绿,后遍及全叶, 心叶、幼芽变黄,甚至变黑,老叶发白、发硬、卷曲。
35
❖ (7)铁
❖ 首先从上部幼叶开始显现,幼叶叶脉间失绿黄化,而叶脉 仍保持绿色,黄绿相嵌呈网纹状,严重时,整个新叶完全 失绿,甚至叶片呈黄白色,而下部老叶仍保持正常绿色。 缺铁还会导致植株生长缓慢或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