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模架造桥机原位现浇箱梁施工技术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移动模架造桥机原位现浇箱梁施工技术分析
摘要:文章从移动模架工作原理、移动模架的过孔施工工艺、箱梁模板钢筋安装及预应力管道的定位、箱梁混凝土由于施工工艺以及箱梁预应力张拉及孔道压浆施工工艺几方面对移动模架造桥机原位现浇箱梁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移动模架造桥机;原位现浇箱梁;施工技术
通过对移动模架制梁关键工序的合理安排以及施工工序的组织,使得移动模架的最短工期缩短为9天。
虽然可以将最短的施工工期缩短为7天,但是考虑到前片箱梁终张拉影响,致使预张拉以及初张拉都会受到相应的制约,使得养护的周期延长,于是理想的移动模架施工周期控制在10天。
1。
移动模架工作原理
形象的说,移动模架造桥机就是一个可以在桥墩位置自由移动的混凝土工厂,在桥墩的缘原位实现桥梁上部结构的现浇制梁。
实际的操作中通过下行的方式,整个模床的重量由前后两个支撑机构实现支撑,并通过桥墩旁边的托架支撑模架将受力传递给墩身或者经过立柱传给承重台。
移动模架造桥机的自动化是靠整机配备的电气系统以及液压系统实现的,此外为了方便施工、保证施工安全,整机还配备了急停开关等一系列的安全设施,以达到保证造桥机的高校与安全.
2。
移动模架的过孔施工工艺
2.1脱模
脱模操作必须在梁体预张拉以及初张拉完成之后,通过同时启动跨梁的四台泵站,使得支撑主梁的四个垂直油缸缓慢的同步下降50mm.这一过程必须熟练的操作控制器,坚决避免错误动作,严格的控制下降的速度,同步高差不能大于30mm。
下降的过程不断的检查是否出现异常状况,直到将出现的异常排除之后在进行后续的同步下降,如此进行直到主梁完全的落到支撑上为止.
2.2开模
进行开模之前要首先实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仔细的检查移动模架开模范围内是否有障碍物、检查台车用于支撑主梁的四脚是否和主梁接触并承重、将横梁接头处的连接销子以及连接螺栓拆除、拆卸底模中缝的所有连接、确定相应的工
作人员在滑车位置就为、解除影响模床横向约束等。
开模时两侧要同步对称进行,直至整个模床的打开距离满足桥墩的外移距离。
2.3纵移
纵移之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有:检查两半模床的姿态是否正确,保证台车与导梁、主梁的四条轨道充分的接触;在前一个桥墩的承台上安装牛腿横梁、牛腿以及台车;检查移动模架的液压站以及主电缆、检查轨道是否有润滑油等.
然后通过前敦两侧的台车的纵移机构实现模架以及主梁的同步毒蛾纵移。
纵移的过程注意信号线、电缆的理顺,防止挂断;确保主梁误差不大于1m以及防止两半模板走偏的现象。
3。
箱梁模板钢筋安装及预应力管道的定位
(1)底模安装。
当移动模架就位后,通过控制四个主千斤顶来调整主梁的高程,使其达到底模高程达到设计值。
同时按照预拱度设置要求调整跨中底模的高程,使其符合设计要求。
(2)一般底模以及腹板外侧模的安装。
通过调整主梁与模板的支撑杆系,使得外侧模和翼板达到设计的位置以及设计高程。
(3)端模安装。
通过梁体总长的控制以及垂直度的调整实现端模位置的确定,然后将端模固定在外侧模上。
在端模板上固定好预应力锚垫板后,仔细的检查端模的垂直度以确保锚垫板的垂直以及预应力方向。
(4)底板、腹板钢筋预应力管道安装定位.在底模上布设纵横向的钢筋后,将整个钢筋网垫起,确保钢筋保护层的厚度。
腹板钢筋的绑扎之前要首先安装波纹管定位网片并将其结构钢筋固定。
为了增加波纹管的刚度以及穿孔灌浆是的贯通性,在建筑混凝土之前可以在波纹管中穿入塑料管。
(5)内膜安装。
由于内膜为小块的组合模块,因此在安装前要在桥跨下将钢管骨架与小块组合模板拼接为完整的节段。
实施安装时一节一节的吊到钢筋骨架中,并底板钢筋上焊接钢筋支撑以固定钢管骨架。
(6)顶板钢筋安装.为了保证钢筋顶面的高程符合设计高度,要严格的控制钢架的位置以及高度,同时控制混凝土顶面高程.
4.箱梁混凝土由于施工工艺
梁体的混凝土要使用C50高性能混凝土配比,以达到缓凝、高强、泵送以及
早强的需求。
混凝土要通过拌合站集中供应,并通过汽车泵、混凝土罐车以及输送泵联合输送混凝土。
(1)原料的控制及拌合.为了防止外加剂变质以及粗细骨料的含水量,要建立储存房间,控制温度在30℃以内.在施工之前要对拌合站的制梁原材进行质检,以保证梁体的质量.
(2)混凝土浇筑.混凝土要现场的判定其和易性以及坍落度,不合格的严禁进入施工场地。
灌注的方式可以选择一端法、两端法或者水平分层灌注法.灌注的顺序一般为:首先是灌注1/3腹板、底板、腹板、顶板。
灌注过程控制底板混凝土的厚度,每两米设置一个高度控制点。
同时实时的检测混凝土的密实度,对不合格的灌注要及时的处理.
(3)混凝土养护、拆模。
混凝土终凝后要及时的使用土工布覆盖梁体进行养护,保持表面的潮湿.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60%时就可以实施拆出内模及端头模,并在强度达到80%时进行预应力张拉。
5。
箱梁预应力张拉及孔道压浆施工工艺
(1)预应力张拉。
在张拉时要准确的计算伸长量,并达到油表读数以及预应力筋的伸长值的指标。
一般将预应力筋的张拉分为预张拉、初张拉以及终张拉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可以在混凝土强度达到40MPa时合为一步,而终张拉只能在达到设计强度后,且龄期不短于10天条件下才能实施。
(2)孔道压浆。
在终张拉之后的两天后就可以实施压浆工作,首先是使用环氧砂浆封住锚头,待其达到设计强度后就可以实施压浆.压浆要从低向高进行,可以使用真空辅助压浆工艺,当保持0.5—0.6MPa两分钟就可以结束压浆。
6.结束语:
与其它的施工方式相比,移动模架造桥机原位现浇施工技术具有节省材料、结构合理、工序简单、免去了预制厂地以及整体性好、质量可靠的突出优势。
尤其是针对于中小型的跨径连续梁桥,这种施工方式更能充分的体现自身的优势,为施工的现代化提供了优良的实现条件,很是值得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薛吉岗.客运专线铁路混凝土的耐久性指标及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铁
道标准设计,2006 (8).
[2]张俊杰.32 m跨双线铁路桥梁移动模架施工技术与试验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07 (3).
[3] 张国华.下行式移动模架现浇30 m客运专线双线箱梁施工技术[J].铁道标准设计,2007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