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种植业基础》2021-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大《种植业基础》2021-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生育期:
2.土壤质地:
3.引种:
4.植物病害的症状:
二、填空(每空2分,共20分)
1.果树的结果枝通常分为____、____、中果枝和花束状结果枝等等。
2.植物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有机物质与光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有机物质相等时的光照强度称为____。
在一定的光照范围内,光照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光合速率不再增加,这时的光照强度就叫做____。
3.品种推广的方式有:____、____和波浪式。
4.种植制度包括____和____两大内容。
5.侵染性病害的三角关系,常写成“____”的三元关系。
从病原物侵入到寄主发病的这一过程叫____
三、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构成胚的是( )。
A.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
B.胚芽、胚轴和子叶
C.胚芽、胚轴、子叶和胚乳
D.胚根、胚芽、胚轴、子叶和胚乳
2.芽按发育后形成器官的差异分为( )。
A. 枝芽、花芽和混合芽 B.定芽和不定芽
C.单芽和复芽 D.主芽和副芽
3.叶片属于完全叶的植物是( )。
A.甘薯 B。
莴苣
C.棉花 D.柑橘
4.萎蔫系数是指( )。
A.作物临界期时的土壤含水量
B.土壤吸湿水降到最低时的土壤含水量
C.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值时的土壤含水量
D.作物出现永久萎蔫时的土壤含水量
5.某作物生物学零度为5℃,某4天的日平均温度为7℃,4℃,5℃,5℃,则活动积温为 ( ) A.2℃ B.12℃
C.7℃ D.21℃
6.原产低纬度地区的低温长日性品种,引到高纬度地区种植,表现( )。
A.生育期延长 B.生育期缩短
C.休眠期延迟 D.营养器官茂盛
7.下列通过辐射育种(航天育种)培育出的是( )。
A.太空椒 B.抗虫棉
C.小黑麦 D.二系法杂交水稻
8.当种植指数为100%时,表示( )。
A.全部土地都复种 B.全部土地都休闲
C.一半土地复种 D.没有复种
9.采用黄板诱蚜属于( )。
A.农业防治 B.化学防治
C.机械防治 D.物理防治
10.对咀嚼式口器的害虫,一般使用( )。
A.内吸式杀虫剂 B.胃毒杀虫剂
C.触杀剂 D.熏蒸剂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16分)
1.简要说明我国种植业的特点。
2.不良环境的影响是诱发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原,不良环境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五、问答题(每题12分,共24分)
1.农业生产上对温度调节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2.目前农业上采取的主要养地措施有哪些?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生育期:植物从出苗到种子成熟的总天数称为生育期。
2.土壤质地:土壤中各种粒级土粒的配合比例,或各粒级土粒占土壤质量的百分数,也称为土
壤机械组成。
3.引种:从外国或外地引入种子、苗木或营养体,通过试种,在当地推广种植或作为育种材料,称为引种。
4.植物病害的症状:植物发病后所表现出来的肉眼可见的反常状态称为症状。
症状通常又分为病状和病征。
二、填空(每空2分,共20分)
1.长果枝短果枝
2.光补偿点光饱和点
3.分片式多点式
4.作物布局种植方式
5.寄主一病原物一环境侵染过程
三、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A 2.A 3.C 4.D 5.C
6.B 7.A 8.D 9.D 10.B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16分)
1.答:种植业是人类和其他动物生存的基础;种植业的产品具有生物学特性}种植业有明显的季节性、周期性;种植业具有连续性和不可逆性特征;种植业较多地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种植业技术进步较缓慢;种植业受土地数量的制约严重}种植业具有难控性特征(每点1分)。
2.答:主要包括营养失调(缺素症、中毒症)(2分)、温度失调(高温危害、低温危害)(2分)、水分失调(旱、涝、水分骤变)(1分)、光照条件不适宜(光照不足、光照过强)(1分)、盐碱伤害(1分)和有害气体毒害(1分)。
五、问答题(每题12分,共24分)
1.答:首先要根据气候特点种植适宜的作物品种(3分);其次可以采用塑料地膜覆盖(3分);还可以采用农田防护,包括营造防护林带、加强农田基本建设、熏烟、采用土、草等覆盖作物、搭建风障、荫棚、阳畦、温床等(3分);还有灌溉、松土、镇压、垄作、选择适当播期、合理施用肥料等农业措施(3分)。
2.答:主要有:①生物养地,主要通过种植豆科作物或牧草等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改善土壤结构;②施用有机肥,采用秸秆还田技术,提高土壤肥力;③合理施用化肥,补充作物所需的养分,以无机营养促有机营养,培肥地力;④采用灌溉、农田基本建设、土壤改良等农业措施提高土地生产率。
(每点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