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93591U】一种模块化可穿戴记录仪【专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657693.X
(22)申请日 2019.05.08
(73)专利权人 成都众达科力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大
道中段1388号1栋5层522号
(72)发明人 杨聪 杨照坤 熊玥琦 刘琪公 
(74)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中络智合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51300
代理人 李永生
(51)Int.Cl.
H04N 5/225(2006.01)
H04N 5/76(2006.01)
H05K 7/2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模块化可穿戴记录仪
(57)摘要
本申请涉及记录仪领域,提供一种模块化可
穿戴记录仪,包括可穿戴在身上的壳体和设置在
壳体内的功能模块,所述功能模块包括摄像模
块、控制模块、显示模块和电池,电池与所述控制
模块连接并供电,所述摄像模块和显示模块俊宇
控制模块连接;其中,所述摄像模块、控制模块和
显示模块均设有用于整合并间隔功能模块的固
定外罩。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通过模块化
结构设计,在每个功能模块外部单独设有固定外
罩结构,从而提供较好的适形装配效果,且便于
维修更换零部件,从而提高维护效率,降低维护
成本。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8页 附图5页CN 209593591 U 2019.11.05
C N 209593591
U
权 利 要 求 书1/2页CN 209593591 U
1.一种模块化可穿戴记录仪,包括可穿戴在身上的壳体(1)和设置在壳体(1)内的功能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块包括摄像模块、控制模块、显示模块和电池(23),电池(23)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并供电,所述摄像模块和显示模块俊宇控制模块连接;其中,所述摄像模块、控制模块和显示模块均设有用于整合并间隔功能模块的固定外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可穿戴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由两个部分扣合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其中一部分为设有供摄像模块部分穿出的摄像口(2)的前盖(3),另一部分为设有供显示模块部分穿出的显示口的后盖(4);
所述前盖(3)和后盖(4)均向内凹陷形成空腔,所述摄像模块和控制模块均贴合设置在所述前盖(3)的空腔内底面上,所述显示模块和电池(23)均贴合设置在所述后盖(4)的空腔内底面上;
所述前盖(3)和后盖(4)内均设有对应的螺柱,所述显示模块和摄像模块的固定外罩上均设有用于与对应螺柱贴合适形的弧形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可穿戴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模块包括A 固定外罩(5)和设置在A固定外罩(5)内的摄像组件,所述A固定外罩(5)一侧设有向外凸起的A凸台(6),所述A凸台(6)内侧中部设有供摄像组件内的摄像头插入卡接的A通孔,所述A 通孔上设有限制摄像头表面与A通孔外侧开口端面保持齐平的限位卡环;
所述A固定外罩(5)设有A凸台(6)一侧朝内放入所述前盖(3)的空腔内,所述前盖(3)上设有与A凸台(6)适形的摄像孔(13);所述A固定外罩(5)在设有A凸台(6)相对一侧面上设有排线经过的A通槽(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可穿戴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B 固定外罩(8)和设置在B固定外罩(8)内的主板;所述B固定外罩(8)外部设置有供排线经过的B通槽(9),所述B通槽(9)上设有供排线进入的A通孔(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可穿戴记录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定义模块,所述自定义模块包括C固定外罩(11),所述C固定外罩(11)一侧面上设有C凸台(12),所述C 凸台(12)中部设有C通孔,供设置在C固定外罩(11)内的自定义组件的输出或输入部件穿出;所述前盖(3)上设有与C凸台(12)适形的自定义孔(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可穿戴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定义模块内设有LED灯组。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可穿戴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A固定外罩(5)、B固定外罩(8)和C固定外罩(11)一侧均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上均安装有用于散热的散热盖,所述散热盖上均镂空有散热孔(15);
所述A固定外罩(5)、B固定外罩(8)和C固定外罩(11)均安装在前盖(3)内且散热盖一侧均朝向所述前盖(3)开口一侧设置,所述前盖(3)内还设有与所有散热盖接触的A均热板(16);
所述后盖(4)内也设有与电池(23)贴合的B均热板(17),当前盖(3)与后盖(4)贴合时所述A均热板(16)和B均热板(17)相互接触,并通过设置在B均热板(17)与A均热板(16)接触面上的多个凸起(18)使得B均热板(17)与A均热板(16)之间形成间隙空间,所述前盖(3)顶部设有A透气孔(19),前盖(3)下部两端对称设有两个B透气孔(20),所述A透气孔(19)、B透气孔(20)和间隙空间形成散热风道。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