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空气练习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气练习题
【例1】许多人初到西藏会发生高原反应,身体不适,这是因为()
A.氧气体积分数大大低于21%,氮气体积分数大大超过78% B.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稀有气体含量增加C.氧气与氮气比例不变,但一定体积空气中气体质量减少
D.二氧化碳含量增大
答案;C 通常情况下,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保持稳定,在高原上,空气稀薄。

【例2】下列食品包装措施中,不能有效防止食品腐败的是()
A.填充空气
B.填充氮气
C.填充二氧化碳
D.抽成真空
答案: A 防止食物腐败主要是将食物保存在真空环境中或保存在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中。

【例3】哪些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下列成分?
(1)氧气(2)水蒸气(3)二氧化碳答案:(1)蜡烛在空气中能燃烧(根据氧气支持燃烧的性质)
(2)从冰箱中拿出的矿泉水,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瓶外壁有水珠出现(根据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
(3)澄清石灰水敞口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表面出现一层白膜(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例4】根据空气的成分用物质的化学符号填空:
(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
(2)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出现白色固体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
(3)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
(4)已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小兰同学用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验证,实验后发现
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l/5,请你帮她分析造成这
种结果的可能原因(至少答两
点):
①、
②。

答案:(1).O2 (2).CO2 (3)H2O (4)装置漏气;红磷不足;氧气未耗尽;装置未冷
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读书;最后瓶内残余氧气不能使红磷继续燃烧,也就是瓶内有残余氧气。

二、氧气
【例1】下列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
B .磷在氧气中燃烧 ,生成大量白雾
C .碳在空气中燃烧 ,发出白光 ,放出大量热
D .燃着的木条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的更旺 答
案: D 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在氧气中才能燃烧。

白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烟而不 是白雾。

碳在氧气中燃烧 ,发出白光 ,放出大量热。

【例 2】 温室中的绿色植物在阳光照射下生长,连续测定温室内的氧气含量,得 到
的图像应是( )
【例 3】用序号填写下列空表
某些物质在燃烧或加热时产生的现象:
a 、蓝紫色火焰;
b 、火星四射;
c 、耀眼的强白光;
d 、发出白光;
e 、浓厚的白烟;
f 、
绿变黑; g 、淡蓝色火焰
某些物质燃烧或加热后生成物在常温下的状态: ①无色气体;②黑色粉末;③白色固体;④黑色块状固体;⑤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⑥无色液体
燃烧或加热 时条件
加热碱 式碳酸 铜 硫磺在
空气中 燃烧
红磷在 氧气中 燃烧
木炭在 氧气中 燃烧
镁条在 空气中 燃烧
铁丝在 氧气中 燃烧
燃烧或加热 时的现象
生成物的状 态
答案: f g e d c b 2.1.6 5 3 1.5 3 4
例 4】回答下列问题:
( 1)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怎样证明蜡烛燃烧后生成了水和二氧化
答案:C 综合考 虑光合作用和呼
吸作用
碳?
(2)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如果一开始就把红热的木炭很快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下部,会出现怎样的后果?答案:(1)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热,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或液滴);向集气瓶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2)红热的木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因为比氧气重,因此将集气瓶中的氧气排出,燃着的木炭因缺氧而熄灭。

【例5】(1 )学习化学以后,自己提高了健康、安全意识。

如我知道通过呼吸系统使人体中毒的物质有;室内不慎起火造成火灾时,安全自救的措施有
( 2 )、我们曾做过①木炭、②硫粉、③铁丝、④镁条等物质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的实验。

其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的是(用序号填写,下同);产生耀眼强光的是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

上述现象有助于我们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答案:(1 )一氧化碳;用湿毛巾捂住嘴巴和鼻孔(其余合理说法都可);
(2)、③;④;②。

1.(山西省)下表是某城市空气质量每周公报的部分内容.下列情况对表中三个空气指标
不会产生影响的是()
A.用天然气作燃料B.焚烧垃圾
C.汽车排放的尾气D.用煤和石油产品作燃料
答案: A 2.(天津市)目前很多地区空气污染指数超标,原因之一是()
B.植物的光合作用
A.人的呼吸
C.矿物燃料的燃烧D.氢气的燃烧
答案:C
3.(常州市)为防止污染空气,下列气体中,不宜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是()A.氢气B.氧气C.一氧化碳D.二氧化碳
答案:C
4.(海南)(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二氧化碳 B .水蒸气 C .氮气 D .氧气
答案:C
5.(北京市朝阳区)“可吸入颗粒物”是北京地区空气中的首要污染物,下列关于其污染说法符合科学原理的是()
A.颗粒物直接与人体内组织作用形成病变
B.颗粒物吸附有害物质使人患病
C.颗粒物作为催化剂促使人体内发生破坏性的化学反应
D.以上三种作用都有可能,但需实验验证
答案:D
6.(上海市)现代人正进入以“室内空气污染”为标志的第三个污染时期.以下不属于室内
空气污染物的是()
A.烹饪时产生的油烟B.水果散发出的香味
C.石材释放出的有害放射性气体氡D.劣质粘合剂释放出的甲醛等有毒物质
答案:B
7.(北京市朝阳区)下列物质燃烧后一定不会污染空气的是()
A.煤B.含铅汽油C.氢气D.硫磺
答案:C
8. (2009 ·山东平原)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氧元素B.氢元素 C .碳元素 D .氮元素答案:D
9. (2009·苏州市)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工业上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氧气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B .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
C .若大量有害物质进入空气中,仅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大气还能保持洁净
D .按体积分数计,空气中约含有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和杂质1%
答案:C
10.(安徽省)“南极的冰化了”这是中央电视台2002 年 5 月22 日“东方时空”中的一个节
目的标题,说的是南极一块叫“拉森B”的冰架发生坍塌,其断裂的面积比上海市还大.这
是大自然又一次发出的警告;地球正在变暖!温室效应的影响已经不容忽视.
(1)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为了减缓温室效应,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身边做起,比如说双面使用纸张.双面使用纸张和减缓温室效应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请再举出一件你可以做到的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的事情 ____________ .
答案:(1)大量使用矿物燃料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气体造成.
(2)节约纸张,就要以节约造纸所消耗的能源,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或:节约纸张,就可以减少造纸所需木材用量,从而保护森林,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
(3)植树造林、不使用一次性木筷、用电子贺卡代替纸质贺卡
11.(南京市)根据今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南京市公布的2001年环境质量公报,与2000 年相比,南京地区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上升 6. 9%,全市酸雨总发生频率为30. 8%,
比上一年升高7. 5 个百分点,全市降雨平均酸性略强于上一年.
(1)二氧化硫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测定雨水的酸碱度可以采用_____ 试纸.
(3)下列控制酸雨的措施合理的是(填序号)____________ .
a.使用脱硫煤;b.加高工厂的烟囱;c.用废碱液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
答案:(1)含硫燃料的大量燃烧(2)pH (3)a、c
12 .(北京市东城区)下列物质发生分解反应时,没有氧气生成的是()
A.水B.碳酸钙C.高锰酸钾D.氯酸钾
答案:B
13. (孝感市,2001)下图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一套实验装置,装置足以维持实验过程中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装置气密性良好。

经数小时后,
U 形管 A. B 两处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
(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A. A 处上升, B 处下降B.A、B 两处都下降
C. A 处下降, B 处上升D.无法判断变化情况
答案:C
14.(2009·兰州市)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B . 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C .氧气具有可燃性
D . 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答案: A
1.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能调节气温
C .是地球的保护伞 答案:
D 2.近年来我国北方的沙尘暴频发 ,它在空气中增加的有害成分是( )
A .二氧化氮
B .二氧化硫
C .可吸入颗粒物
D .氮气
答案: C
3.用燃烧法除去空气中的氧气 ,又不产生新的气体 ,可选用的药品是 ( ) A .木炭 B . 铁丝 C .蜡烛 D .红磷 答案: D
4.为了使灯泡经久耐用,灯泡应填充(

B.氮气
C.氮气和氩气的混合气体
D.二氧化硫气体
5.下列物质燃烧时,能产生大量白烟的物质是(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
D.硫在空气中燃烧
答案: C
6.工业上用的大量氧气,主要使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的。

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了(

A.化学性质不同
B.溶解性不同
C.气体沸点不同
D.密度不同
答案 C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空气是人类的生命支柱,也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但不能作为工业原料
B .无色无味的气
体是空气
C .空气由多种气体组成,大致是氮气占 78%,氧气占 21%(体积分数)
D .空气的成分是稳定的,固定不变的
答案: C 8.为鉴别分别盛有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的三瓶气体,应选用的方法是(

A .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
B .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B .能合成氮肥
D .是制氢气的原

A.二氧化碳 答案 B
C.将气体分别通入盐水中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答案:D
9 经国务院批准并授权,国家测绘局2005 年10 月9 日宣布,地球最高峰珠峰的“身高”为
8848.43m 。

与我国1975年公布的数据8852.13m 相比,珠峰“身高”整整低了 3.70m! 据悉,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峰顶冰雪厚度变薄是珠峰变“矮” 的主要原因之一。

则与此相关的环境问题是
A.温室效应B.酸雨C.臭气层衰竭D.白色污染
答案;A
10. 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严重问题,下列几种说法:①臭氧层的主要作用是吸收紫
外线;②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将导致温室效应;③酸雨主要是由于空气受到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污染所至;④沙尘暴是因为汽车排放的尾气引起的。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①②③④ 答案:B
11. 为测定空气中氧气,氮气的体积含量,同学们设计了下列三种实验方案,
a、取一定量空气与足量铜粉加热使其充分反应,然后在同样条件下测反应后气体的体
积。

b、取一定空气与炭粉充分燃烧后,在同样条件下测得体积(气体)的变休
c、在密闭客器内放入实验中的小鼠,让它充分呼吸其而氧直至因缺氧中昏迷,测出容
器内被消耗的气体的体积。

你认为达到较准确测得空气中氧气与的体积含量,可取的方案为_____
答案::1、依据氧气,氮气不同性质将其分离,氧气支持燃烧氮不能,设计a,b;氧气供给呼吸,氮不能,设计c。

2、氧气要耗尽,余下氮气要纯,测试才准。

b 中燃烧产物有气体二氧
化碳,不可取。

c 中小动物昏迷不一定将氧气耗尽。

a 中铜将氧气反应完只有固体产物,则答案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