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第九册《草帽计》PPT课件1PPT、优质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成语。 2教师范读。
(3) 理解成语的意思。 3. 练习。 1学生自由练读。 2同位练习背诵。 4. 反馈。 1集体背诵。 2指名背诵。 第三课时
一. 教学第六题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试读。 3教师范读。 4教师解释这句话的含义。 5教师启发学生:这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6学生反复练读。 7学生自由背诵。 8同位背诵。 3. 练习。 1学生自由读背三句话。 2齐背三句话。
课外延伸
鼓励学生课后寻找标志,比比谁认识的标志多。
贺龙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 民共和国元帅军衔。解放后, 他积极参与领导中国社会主义 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从建国 初期开始,他一直兼任国家体 委主任,是中国社会主义体育 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在国 际事务中,他协助周恩来工作, 多次出访欧亚各国。1969年, 贺龙元帅逝世。
朗读课文,复述故
事
• 请大家把课文快速读一遍,找出故事 中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 结果六要素,用比较精练的语言把这 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1935年11月,贺龙领导红二、六军团开 始长征,他们突破国民党军队的重重围追堵 截,转战湘鄂川黔滇康青甘。抗日战争开始 后,贺龙任八路军第120师师长,创造了许 多光辉战例。解放战争开始后,贺龙奉命协 助彭德怀组织指挥西北战场部队。1949年12 月,贺龙率军由陕入川,为和平解放西藏, 解放大西南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眉开眼笑 抢 不去阻拦
通过比较,你体会到了什 么?
• 我们可以体会到红军战士虽然面对 贺龙的命令莫名其妙,仍然一切行 动听从指挥的军纪严明和敌人面对 红军故意扔掉的草帽,麻痹大意, 丑态百出的愚蠢。
比较(二)
请从课文中把对红军扔草帽 前后想法进行描写的内容找出来, 认真阅读,归纳:红军扔草帽前 后的想法有什么不同?
北师大版 六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五单元
贺龙生平
1896年3月22日,贺龙出生在湖南省桑植 县洪家关一户贫苦农民家庭。1916年,他以 两把菜刀闹革命。1924年至1927年贺龙率部 参加北伐战争。1928年初他由上海回到湘鄂 西,领导发动荆江两岸年关暴动和湘西起义 , 创建了红二军团和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草帽
计
1934年夏天,贺龙带领红军队伍由湘 西向贵州进发。途中,蒋介石的陆空两支 部队紧紧追赶,形势十分严峻。在这紧要 关头,贺龙同志选择了有利地形,让战士 们将草帽全部丢在了路边。晒得人困马乏 的白军戴上这些草帽后,竟然被自己的飞 机误当作了红军,被炸得血肉横飞。
贺龙为什么要设下草帽计? 你能从文中找出原因吗?
3
“同意”就是“答应”的意思,这两个词的意思相近,我们
就说它们是近义词。
4
学生齐读“同意”、“答应”。
5
指名读,出示“请求”、“恳求”。
6
这两个词的意思怎么样?
7
指名读,出示“紧盯”、“注视”。
8
这两个词也是近义词。
3. 练习。
1
指名读三组词。
2
齐读。
4. 反馈。
1
指名认读词语。
2
纠正错误读音,齐读词语。 三.
• (一)课文把红军扔草帽和白军 抢草帽的场面进行了对比。
• (二)课文把红军扔草帽前后的 想法进行了对比。
比较(一)
请从课文中把对红军扔草帽 和白军抢草帽的场面进行描写的 内容找出来,认真阅读,归纳: 红军和白军的表现有什么不同?
红军扔草帽—— 面面相觑 莫名其妙
猜不透 听指挥
白军抢草帽—— 喜从天降 得意忘形
。
5. 能写好上中下结构的字,做到既正确、又美观。 6. 读背三条俗语警句,要求熟读成诵。 7. 边看图边听老师讲爱惜粮食的故事,然后看图练说故事。 教学重难点
:学习用音序发查字典。 教具学具准备:字典、小黑板、挂图。 主要板书安排:练习 6。
作业设计: 课内:查字典、认读词句、写字、读背、说话。 课外:读背成语、谚语。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没 mei (
)
dao (
倒
)
2m.o(口头扩)词。 治( )( )(
(
)
dao
) 久( )( )(
)
理( )( )(
) 伟( )( )(
)
二. 教学部分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三. 课堂练习
1. 读一读,再抄写。
洪水
冲倒
治理
很久很久
地形
父亲
引导
伟大英雄
2. 按要求填空。
洪:有( )画,第七画是( 父:有
• 天气酷热,白军都没有草帽。 • 白军飞机在天上跟踪轰炸、扫射,但是连一点红
军的影子都没看到,飞行员没少挨长官骂。 • 后面有一个团的白军赶上来了。 • 队伍翻过了一座大山,眼前是一块平坦的山场。 • 白军得意忘形。 • ……
阅读课文,注意比 较
课文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来写,你可以 把文中运用了对比手法的地方找出来吗?
前—— 面面相觑 莫名其妙
猜不透
后—— 拍手称快 称赞贺龙
通过比较,你体会到了什么?
• 这里从侧面体现了贺龙在上有敌 机、下有追兵的情况下,沉着冷 静、及时应变的聪明智慧和神机 妙算。
课文中出现了很多成语, 请把它们找出来,同时请你分 辨:哪些成语讽刺了白军的丑 态?
文中出现的成 语
• 举世闻名 • 汗流浃背 • 镇定自若 • 摇头摆尾 • 骄阳似火 • 面面相觑 • 莫名其妙 • 人困马乏
• 喜从天降 • 得意忘形 • 丢盔弃甲 • 眉开眼笑 • 喜出望外 • 血肉横飞 • 叫苦连天 • 神机妙算
讽刺白军丑态的成语
• 人困马乏 • 得意忘形 • 丢盔弃甲
• 血肉横飞 • 叫苦连天 • 摇头摆尾
2. 自由练背。 3. 指名背诵。 4. 齐背课文。 第三课时
一. 复习检查 1. 读多音字口头组词。
第一课时 一. 教学第一题
1. 审题。 2. 指导。 1 出示“迎”。 2 以查“迎”为例,复习音序查字法的方法。 a. 在“汉语拼音索引”里找到Y。 b. Y 的下面找到音节ying,看清后面的页码。 c. 按照页码,在字典的正文找到音节ying,再按声调的排头组词。 3. 练习。 1 按用音序查字法(三步)查“神”字。 2 按要求填表格。 4. 反馈。 1 检查学生查字典情况、填表情况。 2 指出存在的问题,巩固音序查字法。 二.
教学第二题
1. 审题。 2. 指导 (1) 指名读。 a. 谁能用上“同意”说一句话? b. 句子中的“同意”还可以换个词说,意思不变。 (2) 出示卡片“答应”。
4. 反馈。 1检查朗读。 2指名背诵。 第四课时 教学第七题 一. 审题 二.指导
1.指导学生观察五幅图,弄清图意。 2.讨论每幅图表示什么意思。 3.指名说说自己知道的标志的意思。鼓励各抒己见。 4.说说你是在什么地方看到这些标志的? 5.讨论并交流:你平时还见过哪些标志,表示什么意思? 三.练习 出示标志,让学生上台说出这些标志告诉我们什么意思。 四.
)。
( )画,第三画是( 理:有( ) )。
画,第十画是( 姓:有( )画,第 )。
三画是( 四. 作业
)。
1. 抄写生字。 2. 背诵课文。 练习 6
教学目标 1. 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并会组词。 2. 认读词语,了解近义词,巩固、积累词汇。 3. 熟记成语。 4. 把句子读通顺,读流畅,具体体会判断词“是”的用法,并学 习运用
教学第三题
1.
审题。
2.
指导。
1
出示第一句话。
2
指名读。
3
引导回忆毛泽东的有关课文《要好好学字》。
4
引导学生弄清这句话有两个部分组成。
3.
同法学习其他句子。
4.
练习。
(1) 填空式练说:
毛泽东是(
)。
孔繁森是(
)。
梅兰芳是(
)。
居里夫人是( (2)
)。 口头填空,把句子
说通顺。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 1.审题。 2.指导。 1认读汉字。 2引导回忆前面提出的描红方法和写字要求。 3指导书写。 3.练习。 学生练写,老师巡视。 4.反馈。 教师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表扬写姿好的学生。 二.教 学第五题
(3) 理解成语的意思。 3. 练习。 1学生自由练读。 2同位练习背诵。 4. 反馈。 1集体背诵。 2指名背诵。 第三课时
一. 教学第六题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试读。 3教师范读。 4教师解释这句话的含义。 5教师启发学生:这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6学生反复练读。 7学生自由背诵。 8同位背诵。 3. 练习。 1学生自由读背三句话。 2齐背三句话。
课外延伸
鼓励学生课后寻找标志,比比谁认识的标志多。
贺龙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 民共和国元帅军衔。解放后, 他积极参与领导中国社会主义 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从建国 初期开始,他一直兼任国家体 委主任,是中国社会主义体育 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在国 际事务中,他协助周恩来工作, 多次出访欧亚各国。1969年, 贺龙元帅逝世。
朗读课文,复述故
事
• 请大家把课文快速读一遍,找出故事 中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 结果六要素,用比较精练的语言把这 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1935年11月,贺龙领导红二、六军团开 始长征,他们突破国民党军队的重重围追堵 截,转战湘鄂川黔滇康青甘。抗日战争开始 后,贺龙任八路军第120师师长,创造了许 多光辉战例。解放战争开始后,贺龙奉命协 助彭德怀组织指挥西北战场部队。1949年12 月,贺龙率军由陕入川,为和平解放西藏, 解放大西南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眉开眼笑 抢 不去阻拦
通过比较,你体会到了什 么?
• 我们可以体会到红军战士虽然面对 贺龙的命令莫名其妙,仍然一切行 动听从指挥的军纪严明和敌人面对 红军故意扔掉的草帽,麻痹大意, 丑态百出的愚蠢。
比较(二)
请从课文中把对红军扔草帽 前后想法进行描写的内容找出来, 认真阅读,归纳:红军扔草帽前 后的想法有什么不同?
北师大版 六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五单元
贺龙生平
1896年3月22日,贺龙出生在湖南省桑植 县洪家关一户贫苦农民家庭。1916年,他以 两把菜刀闹革命。1924年至1927年贺龙率部 参加北伐战争。1928年初他由上海回到湘鄂 西,领导发动荆江两岸年关暴动和湘西起义 , 创建了红二军团和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草帽
计
1934年夏天,贺龙带领红军队伍由湘 西向贵州进发。途中,蒋介石的陆空两支 部队紧紧追赶,形势十分严峻。在这紧要 关头,贺龙同志选择了有利地形,让战士 们将草帽全部丢在了路边。晒得人困马乏 的白军戴上这些草帽后,竟然被自己的飞 机误当作了红军,被炸得血肉横飞。
贺龙为什么要设下草帽计? 你能从文中找出原因吗?
3
“同意”就是“答应”的意思,这两个词的意思相近,我们
就说它们是近义词。
4
学生齐读“同意”、“答应”。
5
指名读,出示“请求”、“恳求”。
6
这两个词的意思怎么样?
7
指名读,出示“紧盯”、“注视”。
8
这两个词也是近义词。
3. 练习。
1
指名读三组词。
2
齐读。
4. 反馈。
1
指名认读词语。
2
纠正错误读音,齐读词语。 三.
• (一)课文把红军扔草帽和白军 抢草帽的场面进行了对比。
• (二)课文把红军扔草帽前后的 想法进行了对比。
比较(一)
请从课文中把对红军扔草帽 和白军抢草帽的场面进行描写的 内容找出来,认真阅读,归纳: 红军和白军的表现有什么不同?
红军扔草帽—— 面面相觑 莫名其妙
猜不透 听指挥
白军抢草帽—— 喜从天降 得意忘形
。
5. 能写好上中下结构的字,做到既正确、又美观。 6. 读背三条俗语警句,要求熟读成诵。 7. 边看图边听老师讲爱惜粮食的故事,然后看图练说故事。 教学重难点
:学习用音序发查字典。 教具学具准备:字典、小黑板、挂图。 主要板书安排:练习 6。
作业设计: 课内:查字典、认读词句、写字、读背、说话。 课外:读背成语、谚语。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没 mei (
)
dao (
倒
)
2m.o(口头扩)词。 治( )( )(
(
)
dao
) 久( )( )(
)
理( )( )(
) 伟( )( )(
)
二. 教学部分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三. 课堂练习
1. 读一读,再抄写。
洪水
冲倒
治理
很久很久
地形
父亲
引导
伟大英雄
2. 按要求填空。
洪:有( )画,第七画是( 父:有
• 天气酷热,白军都没有草帽。 • 白军飞机在天上跟踪轰炸、扫射,但是连一点红
军的影子都没看到,飞行员没少挨长官骂。 • 后面有一个团的白军赶上来了。 • 队伍翻过了一座大山,眼前是一块平坦的山场。 • 白军得意忘形。 • ……
阅读课文,注意比 较
课文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来写,你可以 把文中运用了对比手法的地方找出来吗?
前—— 面面相觑 莫名其妙
猜不透
后—— 拍手称快 称赞贺龙
通过比较,你体会到了什么?
• 这里从侧面体现了贺龙在上有敌 机、下有追兵的情况下,沉着冷 静、及时应变的聪明智慧和神机 妙算。
课文中出现了很多成语, 请把它们找出来,同时请你分 辨:哪些成语讽刺了白军的丑 态?
文中出现的成 语
• 举世闻名 • 汗流浃背 • 镇定自若 • 摇头摆尾 • 骄阳似火 • 面面相觑 • 莫名其妙 • 人困马乏
• 喜从天降 • 得意忘形 • 丢盔弃甲 • 眉开眼笑 • 喜出望外 • 血肉横飞 • 叫苦连天 • 神机妙算
讽刺白军丑态的成语
• 人困马乏 • 得意忘形 • 丢盔弃甲
• 血肉横飞 • 叫苦连天 • 摇头摆尾
2. 自由练背。 3. 指名背诵。 4. 齐背课文。 第三课时
一. 复习检查 1. 读多音字口头组词。
第一课时 一. 教学第一题
1. 审题。 2. 指导。 1 出示“迎”。 2 以查“迎”为例,复习音序查字法的方法。 a. 在“汉语拼音索引”里找到Y。 b. Y 的下面找到音节ying,看清后面的页码。 c. 按照页码,在字典的正文找到音节ying,再按声调的排头组词。 3. 练习。 1 按用音序查字法(三步)查“神”字。 2 按要求填表格。 4. 反馈。 1 检查学生查字典情况、填表情况。 2 指出存在的问题,巩固音序查字法。 二.
教学第二题
1. 审题。 2. 指导 (1) 指名读。 a. 谁能用上“同意”说一句话? b. 句子中的“同意”还可以换个词说,意思不变。 (2) 出示卡片“答应”。
4. 反馈。 1检查朗读。 2指名背诵。 第四课时 教学第七题 一. 审题 二.指导
1.指导学生观察五幅图,弄清图意。 2.讨论每幅图表示什么意思。 3.指名说说自己知道的标志的意思。鼓励各抒己见。 4.说说你是在什么地方看到这些标志的? 5.讨论并交流:你平时还见过哪些标志,表示什么意思? 三.练习 出示标志,让学生上台说出这些标志告诉我们什么意思。 四.
)。
( )画,第三画是( 理:有( ) )。
画,第十画是( 姓:有( )画,第 )。
三画是( 四. 作业
)。
1. 抄写生字。 2. 背诵课文。 练习 6
教学目标 1. 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并会组词。 2. 认读词语,了解近义词,巩固、积累词汇。 3. 熟记成语。 4. 把句子读通顺,读流畅,具体体会判断词“是”的用法,并学 习运用
教学第三题
1.
审题。
2.
指导。
1
出示第一句话。
2
指名读。
3
引导回忆毛泽东的有关课文《要好好学字》。
4
引导学生弄清这句话有两个部分组成。
3.
同法学习其他句子。
4.
练习。
(1) 填空式练说:
毛泽东是(
)。
孔繁森是(
)。
梅兰芳是(
)。
居里夫人是( (2)
)。 口头填空,把句子
说通顺。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 1.审题。 2.指导。 1认读汉字。 2引导回忆前面提出的描红方法和写字要求。 3指导书写。 3.练习。 学生练写,老师巡视。 4.反馈。 教师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表扬写姿好的学生。 二.教 学第五题